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游泳及抚触对采集足跟的好处。方法将我科2013年7月至12月期间出生的新生随机分成2组,每组200例,试验组在采取新生游泳及抚触按摩足跟后采集血液,对照组按照常规要求采集血液,比较两组采血效果。结果试验组采血成功率高,保证片质量。结论新生游泳配合抚触可以明显提高新生足跟的采集成功率,减轻对新生及家庭的伤害,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游泳 抚触 采集 足跟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高胆红素症蓝光治疗的护理要点,观察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方法对我院68例高胆红素症患儿进行蓝光治疗并精心护理。结果68例患儿全部治愈,无核黄疸发生。结论新生高胆红素症釆用蓝光治疗能有效地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减少胆红素脑病发生。在光疗过程中仔细观察病情,釆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 标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蓝光治疗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换血疗法治疗新生高胆红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30例新生高胆红素症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采取换血疗法,观察治疗前后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换血疗法治疗后,所有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的临床病症得到了有效缓解,平均换血时间为(16445±564)min,平均换血量为(17325±678)mL/kg,黄疸消退平均时间为(645±036)天。结论换血疗法治疗新生高胆红素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换血疗法 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068-02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早期干预治疗新生高胆红素症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将40例此类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患儿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新生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3d后,研究组患儿的皮胆红素值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治愈率为95%,对照组为75%,研究组患儿的平均退胆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治疗在新生高胆红素症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提高治愈率以及缩短患儿住院时间。

  • 标签: 早期干预治疗 新生儿高胆红血素症 临床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患有低镁症的新生出现惊厥误诊原因进行具体分析。方法给予新生患儿镁盐进行治疗,前期进行注射,待惊厥停止后改用一定量的口服。结果发现病例切勿误诊为其他症状,能及时对症下药,解除新生惊厥症状。结论对镁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加紧医务人员对新生低镁症导致惊厥专题的结构进行讲授,减少患儿误诊的可能性。

  • 标签: 整体分析 思维判断 代表性
  • 简介:目的总结蓝光治疗高胆红素症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1例高胆红素症进行光疗全面护理。结果全部患儿均治愈出院,无不良反应。随访经光疗小儿对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结论目前认为光疗相当安全,虽有副作用,但一般无危险。

  • 标签: 蓝光 高胆红素血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新生高胆红素症(newbornhyperbilirubinemiaNHB)的影响方法对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我院产科入住母婴同室新生的病历资料分析,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NHB发病率的影响。结果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后NHB发病率为14.85%,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前为37.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降低NHB发病率。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发病率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1例新生瓜氨酸症存活患儿的诊断和治疗经过,为改善该病患儿的预后提供经验。方法报道1例新生瓜氨酸症存活患儿,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儿,男,2d,因"出汗多6h"入院,入院后即予保暖和补液,常规治疗后患儿病情逐渐加重,出现喂养困难、呼吸暂停、抽搐和意识不清等,予机械通气和对症处理。入院后3d查血氨2110μmol.L^-1。生后第4天采血行血串联质谱分析,生后第13天回报结果瓜氨酸为438.8μmol.L^-1。予限制蛋白摄入、盐酸精氨酸和苯甲酸钠治疗;通过检测氨,根据血气分析调整呼吸机参数,病情逐渐好转,逐渐下调呼吸机参数。治疗4d后撤离呼吸机,氨降至75μmol.L^-1。入院第9天逐渐开始母乳喂养,控制蛋白质摄入在1.0g.kg^-1.d^-1,口服精氨酸和苯甲酸钠降低氨。住院第12天氨降至34μmol.L-1,结合临床表现予以出院。患儿出院后予婴儿奶粉喂养,同时口服盐酸精氨酸和苯甲酸钠。患儿生后第33天行头颅MRI加权成像,可见大脑半球白质信号增高。生后45d体检,一般情况可,体重4.8kg,身长58cm,头围38cm,目前继续随访中。复习国内报道2例、国外报道的18例新生瓜氨酸症患儿,7例在新生期死亡,1例在8月龄死亡,6例存活但存在神经系统发育障碍,6例存活且神经系统发育和生长发育正常。结论1例存活的新生瓜氨酸症病例目前生长发育正常,MRI提示脑白质软化,本例患儿的诊治经过为提高对新生瓜氨酸症的认识和改善预后提供了一定的临床经验。

  • 标签: 瓜氨酸血症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正确掌握新生高胆红素症光照治疗的方法及护理,降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及提高新生胆红素疗治愈率。方法对60例新生高胆症患儿进行光照治疗。结果58例经照射48-72小时后皮肤黄疸明显减轻,黄疸指数下降,症状消退,未发生胆红素脑病。结论新生高胆红素症光照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血症 光照疗法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分娩方式下新生血气分析结果的差异。方法2010年1—10月分娩的252例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新生,胎儿超声影像检查正常,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剖宫产组和顺产组,对其所测血气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剖宫产新生的细胞外CO2分压、pH值、细胞外碱剩余、全碱剩余、HCO3-浓度、H2CO3浓度、CO2总量、氧含量均要高于顺产新生,顺产新生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比容要高于剖宫产新生,而在CO2分压、O2分压、氧饱和度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和顺产新生的脐血气参数存在差异,有必要分别制定不同分娩方式下血气参数的异常界定值。

  • 标签: 剖宫产 顺产 新生儿 脐血 血气分析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高胆红素症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高胆红素新生57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非高胆红素新生57例作为对照组。对新生高胆红素症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护理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新生母子血型不合、喂养方式、胎膜早破、缺氧、胎龄、出生体重、开奶时间、胎便排出时间和头颅血肿等因素存在明显差异(P<0.05);高胆红素症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出生体重、开奶时间、胎便排出时间、胎膜早破、胎龄、母子血型不合、头颅血肿、喂养方式、缺氧为新生高胆红素症影响因素,存在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哭闹时间和黄疸指数明显降低,睡眠时间明显增加(P<0.05)。结论对新生高胆红素症应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以降低新生高胆红素症发生率,改善患儿病情,降低家属心理压力,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护理策略
  • 简介:目的进一步了解窒息新生代谢紊乱及电解质变化,促进抢救成功率及治愈率。方法分析151例新生窒息治疗前电解质及观察第3、7天动脉变化。结果窒息新生特别是重度者多存在低钠、低氧、低钙,总发生率分别为26.4%、16.6%、40.4%。钙在第3天最低。电解质紊乱窒息程度相关。结论电解紊乱与窒息后器官损害发生机制直接有关,应常规检测并动态监测电解质变化。积极纠正电解质紊乱。

  • 标签: 窒息 新生儿 血电解质紊乱 代谢紊乱 低钙血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高胆红素症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新生高胆红素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120例新生高胆红素症的病因,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1)本研究通过统计新生高胆红素症患儿的病因发现,主要的病因包括几大类,分别为溶血因素、感染因素、其他因素等。其中溶血因素包括ABO溶血、Rh溶血、G-6-PD缺陷等,以ABO溶血最为常见,Rh溶血和G-6-PD缺陷发生率较低;感染因素包括败血症、肺炎、尿路感染、新生破伤风、先天性梅毒等,其中以败血症、肺炎最为常见;其他因素包括出血性疾病、红细胞增多症、母乳喂养因素、早产,其中以早产最为常见。(2)经过对症处理后,痊愈112例,好转8例,目前均已出院。结论明确新生高胆红素症的病因有助于更好的做好疾病的预防和诊疗工作,因此临床上应注重加强对新生高胆红素症的病因筛查。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预后 新生儿 病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