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肢功能锻炼对脑卒中偏瘫并焦虑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按照入院先后时间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肢功能锻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和HAMD评分、SDS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在上田敏偏瘫上肢和上田敏偏瘫下肢的运动评分中,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对比分析,组间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在HAMD和SDS评分对比中,相比于对照组来说,研究组患者的HAMD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并焦虑患者实施早期肢功能锻炼能够显著改善肢体运动情况和焦虑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早期肢功能锻炼 脑卒中偏瘫 焦虑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口腔门诊患者牙科焦虑的发生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口腔修复门诊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牙科焦虑量表评估患者焦虑情况。结果80例患者中有46例患者出现了牙科焦虑,发病率为57.5%。女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文化程度加高的患者,未接受过牙科治疗的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接受过牙科治疗的患者。结论口腔门诊患者牙科焦虑的发生比率较高,性别、学历、是否接受过牙科治疗等均是其产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口腔门诊 牙科焦虑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焦虑患者应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入我院进行治疗的焦虑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愿意配合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患者。两组患者治疗方案相同,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干预,而观察组则加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干预。采取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焦虑抑郁情况,护理结束后采取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他们对护理满意程度,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结束后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焦虑患者应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干预,不仅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而且可以明显提高护理满意程度,值得借鉴。

  • 标签: 焦虑症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 抑郁 护理满意程度
  • 简介:摘要总结1例室上速射频消融术后焦虑障碍患者的护理,加强对患者的安全管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同时做好饮食、运动宣教,加强家庭护理及支持,做好出院指导及定期随访。

  • 标签: 焦虑障碍 射频消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在抑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7月我院80例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就诊顺序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抑郁评分及副反应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TESS及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及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及治疗效果,在抑郁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柴胡疏肝散 帕罗西汀 抑郁 HAMD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产后抑郁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76例产后抑郁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措施的采用方法不同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组,每组分别为38例患者。西医组采取单纯的西医治疗,中西医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统计并收集西医组和中西医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结果中西医组的治疗有效率36例(94.74%)显著高于西医组29例(76.32%),中西医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3例(7.89%)显著低于西医组10例(26.32%),且对照均存在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产后抑郁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以及提高整体治疗效果的目的十分明确。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产后抑郁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抑郁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28例妊娠合并抑郁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8例妊娠合并抑郁患者,其中6例终止妊娠,22例顺利生产,产妇无一例死亡。结论通过护理人员对妊娠合并抑郁患者的动态观察和临床护理,明显的降低了孕产妇的死亡率,提高了生活质量。

  • 标签: 妊娠期 妇女 抑郁症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血管疾病合并抑郁患者之中应用护理干预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分析护理干预焦虑抑郁情绪、服药依从性产生的影响展开分析。方法盲选2016年2月1日—2018年2月1日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心血管疾病合并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5例行护理干预的患者纳入第二组,45例行常规护理的患者纳入第一组,对护理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在进行SAS评分和SDS评分对比之中,第一组明显高于第二组,组间对比存有显著差异(P<0.05)。在进行服药依从性分析对比之中,第二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第一组,组间对比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心血管疾病合并抑郁患者之中行护理干预,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的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让患者积极配合医师进行治疗,以保障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服药依从性 心血管疾病合并抑郁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后抑郁护理中应用ROY适应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间的产后抑郁患者6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ROY适应模式护理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于治疗前(P<0.01),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后抑郁护理中采用ROY适应模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

  • 标签: 产后抑郁症 ROY适应模式 抑郁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抑郁的预防及综合护理措施效果。方法抽选我所2013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4例老年抑郁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预防及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3.8%(30/32),护理满意度为96.9%(31/32),复发率为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78.1%(25/32),护理满意度75%(24/32),复发率36%(9/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预防及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老年抑郁的护理效果,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弱或消除患者自杀意念,提高其生活自理、交流能力及记忆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抑郁症 预防 综合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选择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对于脑梗塞后遗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3月到2015年10月收治的脑梗塞后抑郁患者164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84例,对照组患者选择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以后抑郁状的缓解情况。结果本研究两组患者的抑郁状,选择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价,两组患者治疗以后症状均有所缓解,但是观察组的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脑梗塞后遗患者在临床治疗时为患者选择中医辨证治疗的原则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抑郁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辨证治疗 脑梗塞后遗症 临床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ECT对难治性抑郁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收28例难治性抑郁患者予以MECT治疗,对比治疗前以及治疗后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d背数评分(6.50±1.74)分等WM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但于治疗后2周WMS指标中背数评分(8.50±3.00)分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周SDS评分(13.05±3.05)分、6周(10.00±1.02)分显著更低(P<0.05)。结论将MECT应用于难治性抑郁患者中,可有效缓解其抑郁评分,但对患者认知状况具有可逆性以及短暂性特点。

  • 标签: MECT 难治性抑郁症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难治性疾病之一,近十几年来,其发病率日益增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放疗、化疗以及生物干预等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癌症患者的寿命在延长,其总的五年生存率已从50%提高至超过64%1,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各种有效方法仍未被充分认识,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受抑郁焦虑及疼痛的影响,大约16%-25%新确诊的癌症患者有抑郁抑郁相关的情绪调节紊乱2。国内外研究发现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社会心理因素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患者并发抑郁的比例较高,国内报道发病率约为25.8%~58%3,且抑郁对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都有显著的负面作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改善抑郁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总结临床经验,为日后护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接诊的66例抑郁患者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加用优质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生存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抑郁患者的生存质量,效果显著。

  • 标签: 抑郁症 优质护理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近年来,“抑郁”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也是人们关注的主要心理问题之一。步入大学,面对新的环境,新的问题,有的学生能够积极解决,从而快乐学习;有的学生却无法解决,会患上抑郁,甚至走上极端。本文主要从大学生患上抑郁的现状,抑郁的症状,大学生患上抑郁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大学生的抑郁等角度去探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为了解和解决大学生的抑郁提供一定的借鉴。

  • 标签: 大学生 抑郁症 大学生心理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睡眠护理在抑郁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抑郁患者86例,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针对睡眠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睡眠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DS、HAMD评分均得到改善,实验组患者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郁患者接受针对睡眠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睡眠,提高睡眠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对睡眠护理 抑郁症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团队认知行为疗法对轻度抑郁的治疗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轻度抑郁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6例及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团队认知行为疗法,对两组患者疗效及睡眠质量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较对照组75.68%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PSQ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SQI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团队认知行为疗法用于轻度抑郁治疗中效果显著,也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团体认知行为疗法 轻度抑郁症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行为护理疗法抑郁患者负性情绪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抑郁患者94例,运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护理,对比护理有效率以及抑郁焦虑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优势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抑郁患者负性情绪和应对方式采用认知行为护理疗法,护理有效率高,抑郁焦虑得到缓解,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认知行为护理 抑郁症患者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对抑郁患者采用药物与认知心理疗法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98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48例患者单纯采用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则采用药物结合认知心理疗法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综合评分(CQOLI-7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抑郁患者采用药物与认知心理疗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抑郁症 药物与心理治疗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