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重症脑室出血系指原发性或继发性全脑室出血,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病死率极高。我院神经外科近2年来采取钻颅血肿抽吸及双侧侧脑室外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冲洗为主的综合方案治疗重症脑室出血患者38例,由于密切监测引流脑脊液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早采取措施,有效逆转了病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引流的监测及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脑出血 引流 护理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替开放双侧脑室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对76例脑室内血肿行脑室钻孔引流术并交替开放双侧引流病人实施相应护理。结果76例中基本治愈41例,效果显著19例,好转12例,放弃治疗死亡4例,无发生气颅及感染。结论通过对脑室引流的交替开放施予细致的护理、密切的观察,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 标签: 脑出血 脑室引流 交替开放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因大网膜嵌入致腹腔引流拔出困难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大网膜嵌入的原因以及控制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及巴中市中心医院2010年3月—2016年5月期间,放置腹腔引流患者3752例,发生大网膜嵌入致拔管困难25例患者分析,主要针对其引流的材质、类型、引流侧孔的大小、引流放入腹腔长度、引流放置时间、放置位置等诸多因素分析。结果25例大网膜嵌入腹腔引流致拔管困难中,因有腹腔感染放置引流发生21例;使用橡胶管发生的有7例,使用引流有12例,使用小孔引流发生的有21例;放置温孔部位发生6例,放置回盲部15例,盆腔1例,膈下1例,其他部位2例;放置时间超7天的18例,超过5天的6例,超过3天的1例。结论大网膜嵌入腹腔引流发生率极低,比较罕见。引起的因素与腹腔引流放置时间长短、引流引流孔大小、引流位置、腹腔感染及引流材质密切相关。

  • 标签: 引流管 大网膜 拔管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引流护理单在普外科护理病房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9月~2018年5月在我国收治的引流患者80例,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引流护理单,而研究组则采取普外专科引流护理单,对比两组患者引流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事故发生率情况,研究组事故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事故发生率37.5%;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患者病发症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2.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护理病房中采取引流护理单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引流护理的质量,减少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引流管护理单 普外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术后引流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例肝胆外科手术后引流的护理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结果199例顺利康复出院,1例出现大出血,因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而未发生严重后果。结论肝胆外科术后加强引流的护理至关重要。

  • 标签: 肝胆外科 引流管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尿路造口袋收集腹部手术后腹腔引流周围渗液的效果。方法将60例腹部手术后、腹腔引流周围渗液及拔管后窦道渗液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尿路造口袋收集引流周围渗液。对照组采用传统无菌纱布作为换药敷料。比较两组引流周围皮炎发生率、换药次数、换药间隔时间、窦道愈合时间及患者舒适度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引流周围皮炎发生率显著降低(χ2=10.313,P〈0.01),换药次数减少(t=67.43,P〈0.01),换药间隔时间延长(t=37.68,P〈0.01),窦道愈合时间缩短(t=5.72,P〈0.01),患者舒适度提高(χ2=4.022,P〈0.05)。结论使用尿路造口袋收集腹部引流周围渗液可降低皮炎发生率,减少换药次数,促进窦道愈合,提高患者舒适度,并能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节约医疗资源。

  • 标签: 引流管 渗液 造口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引流在普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到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胆囊炎患者(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对照组进行传统外科手术治疗,对观察组给予在传统外科手术基础上加以进行腹腔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比对照组更短,手术中出血量更少,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应用,腹腔引流在普外科手术中的成功率更高、住院时间也短、不良反应更少,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引流管 临床效果 普外科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227-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腋下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术后不置胸腔引流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青少年自发性气胸49例,于腋前线第3肋间做切口长3cm,切口保护套撑开肋间,置入器械行肺大疱切除术,术后不留置引流。结果49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延长切口。平均手术时间35min(20~7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9mL(3~15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d(1~6d);术后平均VAS评分2分(1~3分),疼痛轻微,无口服止痛药者;术后肺不张1例,肺压缩约10%,余未见气胸复发、胸腔积液、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无感觉异常及运动障碍;术后随访3个月~2年均未见复发。结论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不引流安全、可行。

  • 标签: 自发性气胸 肺大疱 腋下小切口 胸腔引流管
  • 简介:摘要胆道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胆管探查术后行T型管引流使胆汁经引流分流至体外,以保证胆总管缝合处不致因胆总管内压力过高而使胆汁外溢,可促进炎症消退,有利愈合。在此期间T型管护理质量的好坏与减少术后并发症,甚至手术的成败有直接关系。现将我科8例行胆道手术术后留置T型管患者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 标签: T型引流管 护理 固定 无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问题与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到2016年6月继续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186例,统计分析胸腔闭式引流置管期间出现的护理问题,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186例患者的置管时间,3~26天,平均(15.20±6.25)天。引流量平均(156.82±36.48)ml/d。管道漏气1例,管道引流不畅3例,管道脱落1例,拔管过早1例,感染1例,患者疼痛69例。结论通过有效办法,可让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快速康复并出院。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管 护理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胸术患者术后胸腔引流护理措施,并观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7~2018.1期间在我院接受开胸术治疗的50例重度血气胸患者,分为空白组与试验组两组,分别给予引流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引流留置时间为(73.6±8.2)h,明显短于空白组(96.1±10.6)h;且试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较高于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血气胸患者术后接受护理干预,有助于减缩置管时间,优化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气胸 引流管 护理干预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胆术后病患引流护理对于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从2016年至2017年到我院进行诊治的病患中随机选取80例,对肝胆术后引流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病患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例病患在护理中出现并发症,及时发现治疗后康复并能够按时出院,其余病患无并发症发生,成功康复出院。结论加强肝胆术后对病患引流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对并发症进行预防,值得推广。

  • 标签: 肝胆术 引流管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引流在普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随机数表分组法将我院普外科接收的40例手术患者分成A组(n=21例)和B组(n=19例)进行手术治疗,其中A组放置了腹腔引流,而B组则未放置腹腔引流,完成治疗后,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9.52%显著低于B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42.11%(P<0.05)。结论在普外科手术患者实施治疗后放置腹腔引流,有利于帮助患者减少受到并发症问题的影响,对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腹腔引流管 普外科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长期留置脑室引流患者颅内感染。方法观察对象为2015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行外科颅脑手术后引流的患者200例,回顾性分析不同置管部位颅内感染出现情况、不同置管时间颅内感染出现情况及颅内感染病原菌构成情况。结果脑室置管颅内感染发生概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引流留置时间越长,感染发生概率越高,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感染病原菌可分为三大类,分别为真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其中占比较高的为热带假丝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结论脑室置管颅内感染发生概率较高,尽量选用其他部位,并缩短留置时间,针对病原菌合理采用药物治疗,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长期留置 脑室引流管 颅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腹部引流路装置在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提高腹部留置引流患者下床活动频率及满意度。方法选择皮及可调整长度之魔鬼毡做为改善的用物,并在调整型魔鬼毡上进行打孔,挂上圆形钥匙扣环。结果使用改良的腹部留置引流装置后患者术后48小时内下床人次明显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留置引流相关照护之满意度由改善前84%提升为94%。结论运用改良的引流装置可提升留置引流病患下床活动频率,及促进早期下床活动,减少术后合并症产生,进而提升照护品质及服务满意度。

  • 标签: 改良引流装置 腹部手术 观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自制管道标识在外科引流护理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方法用清晰的文字、醒目的颜色自制成不同的管道标识,分别应用于相应的外科引流护理之中,并对其使用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过长达6个月的应用与观察,未出现过引流护理差错事件,也未出现因引流导管标识模糊而造成的给药出错,所有患者均表示非常满意,护理满意度高达100%。结论通过自制统一、清晰、醒目的引流标识,不仅有效的减少了护理工作量,而且有效的避免了引流护理差错的发生,使护理安全性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同时也可以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现显著的提升,值得推广于临床中采用。

  • 标签: 管道标识 外科引流管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颅内血肿清除插手术的治疗效率,对术后进行引流的护理工作,从而有效减少术后感染、颅高压等并发症的情况。方法通过对4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进行了颅内血肿清除手术,并在术后对这些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观察,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要做好术后引流工作,对于引流放置的位置和引流量,以及拔管等方面加强护理,并对每个患者的术后情况作好记录。结果通过合理的引流护理后,关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症状以及死亡率记录中显示,其中45例患者中有死亡4例,已经正常出院的有6例,无并发症以及后遗症的有24例,而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有11例。结论在术后进行精心的引流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不但提高了手术成功率,还大大减少了死亡率以及并发后遗症的发生,从而有效提高患者今后生活的质量。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颅内血肿清除 术后引流管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