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肛周脓肿患者在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该病较为严重且发展速度较快,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治疗会发生全身性感染或休克,严重时会使患者失去宝贵的生命,相关资料显示,该类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需坚持及时治疗原则,且在清理伤口的过程中应确保其彻底和引流通畅,若第一次清理不干净再次手术,不仅会增加创伤面积,增加患者疼痛感,还会产生很多不良反应,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选用有效合理的治疗手段具有重要作用,在此次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1例肛周脓肿合并坏死性筋膜炎患者进行了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肛周脓肿 坏死性筋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保持双下肢水平位牵引,避免将衣被放置于牵引绳上,牵引重锤保持悬空,保持有效及正确的牵引力。可每2小时放松牵引l0分钟,以利皮肤透气放松,防止牵引过久,引起压疮或皮肤勒伤。同时应注意牵引带松紧度的调整,以能放置于一横指为度。注意肢端感觉、血运及各趾活动情况。由于儿童生性好奇好动,对牵引后肢体制动不甚配合,需向家属说明牵引的基本知识及如何维持有效牵引效能。

  • 标签: 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型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表现及分期。方法通过部分典型病例的分析总结该病的影像学诊断。结果成人型股骨头缺血坏死主要发生于中青年男性,大多数有糖皮质激素药物史,X线、CT及MRI基本可以确诊。结论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即可确诊该病,MRI对于早期诊断该病非常重要,X线及CT对于该病的分期,指导临床治疗举足轻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症临床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症23例27眼进行药物、激光和手术治疗,观察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23眼急性期患者入院后行抗病毒、抗炎、抗凝及辅助治疗。给予阿昔洛韦、丙氧鸟苷、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1个月后,根据患者具体临床体征,对无明显增生及裂孔者,行预防性激光光凝;1眼视网膜脱离患者行巩膜外冷凝及环扎术;4眼有玻璃体增生患者,行预防性玻璃体切割,光凝及环扎术。所有患者病情均得到控制,住院期间无继发感染,无眼球萎缩,随访5-10个月,视力≥0.5者18眼,视力≥0.1者6眼,视力≥0.02者2眼,无光感者1眼。视力改善率44.4%(12/27)。结论及时的药物、激光光凝、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症的治疗是必要的;在视网膜脱离发生以前进行视网膜玻璃体手术可有效防止继发感染而导致视网膜脱离等病变发生。

  • 标签: 急性视网膜坏死 视网膜脱离 激光光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类脂质渐进性坏死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8例确诊的类脂质渐进性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类脂质渐进性坏死为好发于女性的慢性肉芽肿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胫前紫红色至红褐色斑块,边缘隆起,中央为黄褐色萎缩伴毛细血管扩张,常伴发糖尿病。病理特征为栅栏状肉芽肿性皮炎,呈层状外观。结论:类脂质渐进性坏死临床较罕见,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有助于减少误诊,及早明确诊断。

  • 标签: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 诊断 治疗
  • 简介: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offemoralhead,ONFH)是一种骨科临床常见疾病,目前其病因病机尚不清楚,且致残率高,现已成为骨科疑难病种之一。在MRI出现之前,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主要以X线片、CT及ECT为主,这些诊断方式各有优势和不足。近年来,MRI因其对骨髓病变的高度敏感性,已公认为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最敏感的影像学方法,其准确性和特异性均达到99%。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骨髓水肿
  • 简介:摘要感染性胰腺坏死(IPN)是急性胰腺炎病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处理棘手。近十年来,微创治疗已逐步取代传统的开放外科手术,成为IPN的一线治疗方案。内镜下坏死组织引流术和清创术作为微创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IPN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IPN内镜下引流支架的选择、清创方案的优化、设备的改进、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问题亟需解决。现就IPN的内镜诊治进展作一阐述。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感染性胰腺坏死 治疗 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手术的有效麻醉方法。方法对近年本院进行髋关节置换的100例老年患者的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术中麻醉方法。结果上述老年患者在术中均采取气管插管静吸的复合麻醉方法,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苏醒快,有86例在术后30分内苏醒。结果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安全,循环稳定,适合老年股骨头坏死手术麻醉。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手术 麻醉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坏死型胰腺炎的整体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治愈率。方法选择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30例,运用护理程序对其进行系统整体护理。结果总治愈率为90%,其中出血坏死型轻症治愈率95.8%,重症66.7%。结论对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能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 出血 坏死 胰腺炎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合并肠坏死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7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诊治的81例肠系膜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肠坏死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81例患者中49例(60%)发生肠坏死,32例(40%)无肠坏死行保守治疗。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膜刺激征(P<0.001)、外周血白细胞总数(P<0.001)、血清白蛋白(P=0.028)、肌酐(P=0.025)、乳酸(P=0.008)、D-二聚体水平(P=0.037)、CT检查发现肠壁积气改变(P=0.017)、肠壁强化减弱或消失(P<0.001)及肠腔扩张>2.5 cm(P=0.01)均与肠坏死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白细胞总数(OR=3.60, 95% CI:1.51~5.47,P=0.007)、血清乳酸(OR=4.80,95% CI:1.36~9.89,P=0.032)及CT检查发现肠壁增强减弱或消失(OR=10.57,95% CI:1.82~61.10,P=0.008)为急性肠系膜缺血发生肠坏死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肠系膜缺血发生肠坏死的预测危险因素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血清乳酸水平升高以及CT检查提示肠壁强化减弱或消失。

  • 标签: 肠系膜血管闭塞 缺血 坏死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螺旋CT表现。方法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6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螺旋CT机进行检查,分析患者的CT征象特征,探讨早期股骨头坏死检查中螺旋CT的应用价值。结果6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螺旋CT检出坏死股骨头75个,单侧发病42例,双侧发病22例。I期股骨头24个,星芒状结构变形,骨硬化或骨质疏松;II期股骨头22个,囊状透亮区及骨硬化;III期股骨头29个,骨碎裂、骨硬化、关节面塌陷。结论螺旋CT具有高分辨力,能够清晰显示早期股骨头坏死范围,同时根据CT表现及征象可准确进行分期,有助于为疾病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股骨头坏死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流感相关坏死性脑病的临床特征及提高救治成功率的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对我院 2018~201 9 年 冬春季确诊 流感相关坏死性脑病的病例的临床特征、诊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提高流感相关坏死性脑病救治成功率的措施。结果:3例流感相关坏死性脑病均以高热急性起病, 48小时内出现惊厥及昏迷,伴有多脏器功能障碍,影像学显示双侧对称性基底节、丘脑、脑干多发异常信号;入院 24小时内给予磷酸奥司他韦抗病毒,甲强龙冲击、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积极控制脑水肿,多脏器功能支持治疗, 2例病人抢救成功, 1例病人放弃死亡。结论:当冬春季节出现流感样症状,迅速出现惊厥、意识障碍,影像学提示双侧对称性基底节、丘脑、脑干多发异常信号,要警惕流感相关坏死性脑病,早期识别、应用激素及丙球、恰当对症支持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 标签: 坏死性脑病 急性脑病 流感病毒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后子宫坏死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UAE后子宫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外院转诊8例、本院发生2例。结果10例UAE后子宫坏死患者的年龄为25~41岁。UAE原因:胎盘前置或胎盘植入中孕期引产前预防性应用5例,产后出血应用5例;栓塞剂:10例UAE患者的栓塞剂均为明胶海绵,3例使用直径为350~560 μm的明胶海绵,4例使用两种直径的明胶海绵,其直径分别为350~560、560~710 μm,其余3例未具体描述;栓塞部位:9例为双侧子宫动脉,1例为双侧子宫动脉+左侧卵巢动脉。子宫坏死部位:3例子宫完全坏死,7例子宫部分坏死坏死部位累及子宫内膜和浅肌层。临床表现:10例患者均出现阴道砖红色恶露、子宫完全不能复旧或复旧缓慢,8例伴有长时间发热;诊断:辅助检查选择超声和MRI检查,并结合术后病理诊断,UAE后诊断子宫坏死的中位间隔时间为28 d(9~60 d)。治疗结局:3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3例行清宫术,4例保守治疗。远期随访:随访时间为1~8年,7例保留子宫的患者中,1例永久性闭经,6例月经量明显减少,其中3例行宫腔镜检查证实重度宫腔粘连。结论关注并预防UAE并发症的发生,个体化治疗,选择适宜大小的栓塞剂,产前UAE应充分评估严重产后出血的高风险性,把握指征,谨慎应用。

  • 标签:
  • 作者: 杨茂修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盐亭县人民医院四川盐亭6216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40-011ONFH临床诊断1.1临床表现根据ONFH临床分期,不同期型患者的临床表现也大不相同。Ⅰ期,患者无明显体征表现与临床症状;Ⅱ期,患者无明显症状,出现髋部不舒适,主要表现在大转子部和腹股沟部,关节活动障碍不明显,用力内旋髋部会出现痛感;Ⅲ期,患者表现为突然性偏严重的髋部疼痛,肢体内旋受到影响,出现跛行,用力内旋痛感严重;Ⅳ期;疼痛到达中度或者重度,明显跛行,肢体外旋、内旋均受到抑制;Ⅴ期,疼痛为重度,严重跛行,活动受到显著影响,关节呈现畸形变化。1.2临床诊断方法医生要关注患者的过往病史、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并进行针对性的检查,按照以下流程:首先:X线检查,采用蛙式位、双髋正位。检查出现节段性塌陷、新月征、硬化骨围绕坏死便能进行诊断。排除:强直性脊柱炎、股关节炎、髋关节发育不全、髋部病变等。其次:MRI检查,根据ONFH临床诊断标准,MRI检查的敏感度、特异性都在99%以上。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可采取T2WⅠ抑脂轴位或冠状位、T1WⅠ、T2WⅠ等检查扫描方式。一般来说,典型ONFH的MRI检查的临床表现为:T2WⅠ抑脂表现为股骨头颈部出现病灶,严重的会伴有关节积液、外骨髓水肿,病情发展已经进入Ⅲ期或Ⅳ期;T1WⅠ表现为中信号坏死骨或者低、中、高信号包绕脂肪;T2WⅠ显现出双线症。然后:CT检查,该检查针对ONFHⅠ期无法作出诊断,但是能够明确坏死灶大小、骨板断裂情况以及骨内修复情况,可针对轴位或者冠状位进行二维重建。最后:扫描核素骨,可为Ⅰ期临床诊断提供有利信息,其特异性、敏感度较低。检查中冷区会提醒存在ONFH,但是确诊需要进行MRI检查;DSA检查,该检查临床不建议经常使用,为侵入性检查,必须根据患者身体实际情况选择;病理学检查,临床使用时建议结合关节置换以及髓心减压同用,从而确定诊断。对此ONFH的诊断标准为,骨髓组织、骨小梁受到影响,同时骨小梁中细胞出现50%以上的空陷窝。2ONFH治疗方法临床治疗ONFH的方法多种多样,疗效不一,可以针对患者病症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其治疗方法分成置换人工关节手术、保髋手术、非手术治疗等。2.1置换人工关节手术有的患者会接受该类型手术治疗,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创新,使得人工关节设计工艺、材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通过护理提高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治愈率。方法对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经密切监测病情并对症护理,本组病例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加强对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可提高治愈率。

  • 标签: 胰腺炎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