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治疗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采用经皮体成形术的疗效。方法随机抽选本院2013年8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患者68例进行研究观察,并按单号、双号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Cobb角比较无明显差异,而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患者治疗中采用经皮体成形术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更好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经皮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90例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保守常规疗法,治疗组采用经皮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VAS评分、下次活动时间等指标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VAS评分、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指标结果分别是(1.67±0.03)分、(12.40±3.17)天以及(3.09±0.50)天,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VAS评分、治疗后VAS评分、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经皮体成形术后,可以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更快的恢复健康。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 椎体压缩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皮体成形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总结。方法通过护理措施的实施,观察经皮体成形术患者术后的疼痛及下床的时间。结果短时间内(12h~3d)病人可以下床活动。结论经皮体成形术后有效的护理能促使病人早下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压缩性骨折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皮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肿瘤及体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脊柱肿瘤及体转移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经皮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并比较两组各项治疗指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各项治疗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经皮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肿瘤及体转移瘤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脊柱肿瘤 椎体转移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体成形术后手术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收治的6例体成形术后手术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例,女4例;年龄64~81岁。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6~8分;神经功能评分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C级2例,E级4例。所有患者均行感染体次全切除联合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并给予相应的抗菌治疗。根据患者炎症指标、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等综合判断疗效。结果6例患者术后获12~42个月(平均20.4个月)随访,手术时间295~455 min(平均370.8 min),出血量760~2 250 mL(平均1 536.7 mL)。无出现硬膜撕裂、神经症状加重或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体温正常,手术切口愈合良好。复查炎症指标正常。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检查显示内固定物无移位,无螺钉松动和钉棒断裂,植骨区域骨性融合良好,原感染体无炎症信号。末次随访时患者背部疼痛VAS评分为2~4分。2例患者ASIA分级从C级改善至D级,4例患者维持E级;4例患者最终可独立正常行走,2例患者需助行器辅助行走。结论体成形术后手术体感染会导致背部疼痛和神经功能障碍。采用体次全切除加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相应的抗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脊柱炎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成形术对创伤性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月在我院接受过治疗的创伤性体压缩骨折患者 94例为研究样本,经电脑随机分组,将上述 94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47例。临床治疗期间,对照组创伤性体压缩骨折患者接受保守治疗,研究组创伤性体压缩骨折患者接受体成形术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评分和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显著, 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对创伤性体压缩骨折患者实施体成形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运动功能,减轻疼痛症状,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多加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创伤性椎体压缩骨折 治疗效果 运动功能
  • 简介:目的应用经皮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7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18例25严重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患者,应用国产球囊行PKP手术。其中男性6例9,女性12例16;年龄65~88岁,平均73.4岁;压缩体分布:T10体1,T11体5,T12体9,L1体7,L2体3。观察手术前后体前缘、中线及后缘高度变化,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疼痛和功能改善情况,观察骨水泥在体内的分布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均采用单侧穿刺。本组患者术后VAS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观察:术后体前缘和中线高度恢复明显(P〈0.05)。骨水泥充填满意。本组有5例6出现体前缘渗漏,4例4出现椎间隙少量渗漏,1例1出现旁少量渗漏,1例1前及椎间隙渗漏,无临床症状。结论应用经皮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其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 标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症 椎体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42例老年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对象,均自愿接受经皮体成形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以上,对比手术前后患者疼痛程度、Cobb角的变化。结果手术患者疼痛VAS评分明显下降,Cobb角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体压缩性骨折疗效满意,可有效缓解疼痛感,纠正脊柱后凸畸形。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老年 椎体压缩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强化术治疗跳跃型多节段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7年3月,对21例跳跃型3节段以上体压缩骨折患者行体强化术治疗。统计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X线投照次数、并发症、术后复查CT评价骨水泥分布情况、记录术前及术后VAS评分,Oswestry残障指数(ODI)改善程度。结果4例患者7节体发生骨水泥外漏,渗漏率10.3%;手术时间平均57分钟、单个体骨水泥注入量平均5.2ml。X线投照次数28.37±6.79次。2例出现穿刺侧神经根刺激症状;随访6月内临再发骨折1例;术后CT评估伤内骨水泥充盈分布良好。与术前比较,术后各时间节点VAS评分、ODI残障指数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强化术治疗跳跃性多节段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可获得满意的短期临床疗效,影像学效果良好。

  • 标签: 椎体强化 后凸成形术 跳跃型 多节段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在经皮体成形术的治疗下,探究其对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起到的临床效果,再行借鉴和推广。 方法 以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经皮体成形术为治疗方式,以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恢复程度作为判定标准,进行本文的研究内容,流程为:选取 66 例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组,其中 33例命名为参照组, 其余 33 例 命名为实验组,前者实施保守治疗,后者实施经皮体成形术。 结果 本文判定的标准从三项入手 ,其中一项为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另一项为疼痛情况,最后一项为术后恢复情况。在这些对比上,统计出处理的结果均为(p<0.05),最终结果均为 实验组明显 优于参照组。结论 在实施经皮体成形术治疗的患者中,其疼痛程度、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的优于实施保守治疗的患者,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体成型术治疗体血管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7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10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体血管瘤患者,按照双色球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行传统开放手术切除肿瘤,观察组35例患者实施经皮体成型术。术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就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展开分析。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体血管瘤患者行经皮体成型术较传统手术效果更好,不但能显著缓解患者肿胀疼痛、脊柱僵直、活动受限等症状,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更高。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型术 椎体血管瘤 椎弓根入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经间孔腰椎间融合术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3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实施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LF)治疗,观察组15例,实施改良经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腰椎滑脱恢复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明显下降,但是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实施改良经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可有效提高腰椎恢复效果,快速缓解疼痛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退行性腰椎滑脱 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 腰椎后外侧融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体压缩性骨折患者88例进行分组研究,采用经皮体成形术(PVP)治疗的为PVP组,采用经皮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为PKP组,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PVP组手术时间、注入骨水泥量、治疗费用均比PKP组少,数据比较,P<0.05;PVP组骨水泥渗漏率比PKP大,P<0.05;两组患者术前椎骨压缩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有所改善,与术前比较P<0.05;但是术后1个月、5个月、10个月PKP组体压缩率均比PVP组低,P<0.05。结论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体压缩性骨折疗效可观,但是PKP治疗综合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体成形术(PVP)及体后凸成形术(PKP)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我院2004年2月至2012年3月住我科的共8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皮体成形术及体后凸成形术的方法。结果 99%的患者在术后半小时至24小时,疼痛减轻甚至消失,并且部分纠正了胸背后凸畸形,术后随访3个月--8年,患者反应良好。结论 经皮体成形术与体后凸成形术这种微创技术,确实能迅速减轻体骨折所致疼痛并且尚可部分纠正胸背后凸畸形,避免了高龄患者既往以长期卧床治疗引发的许多致死性继发病以及胸背后凸畸形无法纠正之弊,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腰椎压缩性骨折 骨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