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子宫平滑收缩功能的变化与产后出血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8例出现产后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出现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找出与子宫平滑收缩功能的关系。结果108例产后出血的患者中,宫缩乏力是最主要的病因,有77例(71.30%),其次是胎盘因素导致的,有15例(13.89%)。精神紧张所致宫缩乏力的有25例(31.65%),子宫过度膨胀导致宫缩乏力的有15例(18.99%),产程过长导致宫缩乏力的有27例(34.18%),在分娩前使用子宫收缩抑制剂的有12例(15.19%)。结论子宫平滑收缩功能的降低会导致子宫收缩乏力,从而造成产后出血。应在分娩前和术中术后积极预防宫缩乏力,保持子宫平滑收缩功能的正常。

  • 标签: 平滑肌收缩功能 产后出血 关系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平滑肉瘤(PHLMS)的CT检查影像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4家医学中心[温州市中心医院(3例)、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3例)、温州市人民医院(2例)、乐清市人民医院(2例)]收治的10例PHLMS病人的临床影像资料;男5例,女5例;中位年龄为55岁,年龄范围为41~83岁。病人均行腹部CT检查。观察指标:(1)CT检查情况。(2)治疗和病理学检查结果。(3)随访和生存情况。术后采用门诊、住院及影像学检查方式进行随访,了解病人肿瘤复发及病情稳定情况等,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12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量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CT检查情况:10例病人均为单发肿瘤,其中肿瘤位于肝左叶3例,肝右叶7例。10例病人肿瘤长径为8.0 cm(4.5~13.5 cm)。10例病人CT检查平扫结果示7例肿瘤膨胀性生长,呈圆形或椭圆形,界限清楚,肿瘤实质部分呈不均匀低密度,中央见斑片状更低密度区;3例肿瘤浸润性生长,呈斑片状,界限不清楚,肿瘤实质均匀等密度。10例病人CT值为40 HU(23~47 HU)。10例病人中,7例肿瘤膨胀性生长病人CT检查增强扫描动脉期结果示肿瘤实质部分呈不均匀轻度强化3例,不均匀中度强化3例,不均匀显著强化1例;7例病人CT值为68 HU(62~88 HU)。3例肿瘤浸润性生长病人CT检查增强扫描动脉期结果示周边强化明显强于中央区,3例病人CT值为73 HU(67~90 HU)。10例病人中,7例肿瘤膨胀性生长病人CT检查增强扫描门静脉期结果示肿瘤实质部分呈持续渐进性轻、中度强化,密度不均匀,CT值为63 HU(55~78 HU),其中3例肿瘤强化范围扩大,呈融合充填趋势;4例肿瘤中心及周边小片状或结节状强化和网格样强化。3例肿瘤浸润性生长病人CT检查增强扫描门静脉期结果示强化退出,密度不均匀,中位CT值为58 HU(50~62 HU)。10例病人CT检查增强扫描延迟期结果示肿瘤内强化缓慢退出,中位CT值为53 HU(50~60 HU)。10例病人中,4例肿瘤周边强化结节密度降低;6例肿瘤强化部分融合并向中心充填,坏死部分无强化。(2)治疗和病理学检查情况:1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肿瘤切除术,肝内和肝门区未见转移。10例病人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大体观均为单发肿瘤,肿瘤长径为8.0 cm(4.5~13.5 cm);其中7例肿瘤有完整或不完整假包膜,界限清楚;3例无假包膜,界限不清楚。10例病人肿瘤质地坚硬,切面多呈灰白,鱼肉状,7例肿瘤内见斑片状或点状坏死,3例肿瘤内见小片状或点状出血,其中2例肿瘤内见小斑点状钙化。10例病人镜下见肿瘤组织纵横交错排列,瘤细胞呈梭形,核呈圆形、卵圆形、两端圆钝或细杆样,异型明显,核大深染,可见核分裂。10例病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示平滑肌动蛋白、结蛋白、波形蛋白均呈阳性。(3)随访情况:10例病人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3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5个月。10例病人生存时间为10~12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46个月;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10个月和11个月因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死亡,8例病人生存时间>12个月。结论PHLMS CT检查平扫结果示边界清楚或不清楚的囊实性肿块,密度不均,CT检查增强扫描结果示肿瘤实质部分和周边持续性不均匀强化。

  • 标签: 肝肿瘤 平滑肌肉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影像学检查 诊断
  • 简介:摘要血管平滑脂肪瘤(AML)是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中的一种,其特征是良性平滑细胞、脂肪细胞和血管呈不同比例存在,发病率较低,尚缺乏统一的指南或共识。本文报道了1例子宫血管平滑脂肪瘤的诊疗经过,同时通过文献复习的方式探讨PEComa的临床表现、诊断、分子机制、治疗及预后。

  • 标签: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子宫肿瘤
  • 简介:原发性静脉平滑肉瘤是指来自静脉血管壁中层的平滑细胞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不明,发病机制不清,病例数罕见。软组织肉瘤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1%,其中,平滑肉瘤约占全部软组织肉瘤的6%,而血管壁起源的平滑肉瘤所占比例更少(﹤2%)。科学准确的检测手段及手术是治疗原发性静脉平滑肉瘤的关键,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于2012年2月收治原发性髂外静脉平滑肉瘤患者1例,并及时对其进行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平滑肌肉瘤 原发性髂外静脉平滑肌肉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 手术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子宫交界性平滑瘤病理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同时归纳其临床特点。方法:摘选2019-2020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子宫平滑交界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理与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100例患者中,富于细胞平滑瘤占总数比15.00%,15例;不典型平滑瘤占总数比13.00%,13例,普通型占总数比64.00%,64例,奇异型占总数比3.00%,3例;恶性潜能未定占总数比3.00%,3例,肉瘤占总数比2.00%,2例。子宫平滑交界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显示为良性,其病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丰富的细胞细胞异型与核分裂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而瘤细胞的异型性与核分裂基本不受月经周期的影响。结论:子宫平滑交界性肿瘤的病理诊断依据是患体细胞的丰富程度、瘤细胞的异型性大小以及核分裂等组织学特征,具体的临床治疗方式与普通平滑相同,需要注意强化随访。

  • 标签: 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 病理诊断 价值 临床特点
  • 简介:腹膜后原发性肿瘤比较少见且绝大多数是恶性,如脂肪肉瘤、平滑肉瘤、淋巴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恶性神经鞘瘤、横纹肌肉瘤等,其中平滑肉瘤是较常见的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约占11%[1],发病率仅次于脂肪肉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肉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9例患者,其中男性2例、女性7例;

  • 标签: 腹膜后 平滑肌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经过临床手术证明,心内平滑瘤是一种由于其他身体部位手术,比如子宫肌瘤或者妇科相关手术等过后产生的一种疾病,心内平滑瘤可以自行产生,但是大部分都是在进行手术之后才产生的。研究表明心内平滑瘤可以通过心脏超声检测被发现,大多数的心内平滑瘤的患者做心脏超声检测的时候都会出现心脏部位有阴影,以及在心腔内出现包块以及肿物的回音。在找影像的时候看见肿物随着心脏的活动而摆动,一部分患者会出现胸闷心脏不舒服的症状。本文就是通过研究心内平滑瘤的症状和特点来对这种疾病进行认识。对疾病的治疗和研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标签: 心内平滑肌瘤 心脏超声检测 心脏疾病
  • 简介:肝血管平滑脂肪瘤(hepaticangiomyolipoma,HAML)是一种少见的肝脏间叶性肿瘤.本文就我们2004年1月至12月收治的26例HAML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 标签: 临床特征 例临床 平滑肌脂肪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血管内平滑瘤病(intravenousleiomyomatosis,IVL)是一种少见的子宫中胚叶良性肿瘤,在血管内呈蔓延性生长,可以从小静脉延及下腔静脉,甚至右心房[1]。1896年,Birch-Hirschfeld首次描述了IVL;1907年,Dürck和H觟rmann首次报道了累及心脏平滑瘤患者的尸体解剖情况;1975年,Norris等正式提出IVL诊断名词[1-3]。

  • 标签: 静脉平滑肌瘤病 平滑肌瘤 INTRAVENOUS 中胚叶 蔓延性 右心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静脉内平滑瘤病(intravenousleimyomatosis,IVL)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0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妇科收治的1例IVL患者进行临床诊治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经期延长,月经量多,贫血(65g/L),下腹部可扪及一肿物。术前诊断为“子宫平滑瘤”.入院宫腔镜检查可见宫腔内充满白色“蠕虫”样小肿块.腹腔镜下见子宫左侧壁充满灰白色条索状肿物,延至阔韧带宫旁组织,行全子宫及双侧输卵管切除术.病理诊断子宫静脉内平滑瘤病伴大片玻璃样改变.结论子宫IVL发病少见,具有良性组织学特征和低度恶性潜能。主要通过手术治疗,辅助激素治疗。

  • 标签: 子宫静脉 内平滑肌瘤病 病理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平滑肿瘤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06年7月~2010年7月胃平滑肿瘤患者2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本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仪器检查结果、肿瘤发生部位和肿瘤类型进行观察。本组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结果本组25例患者术后均随访。5例胃平滑肉瘤患者中,1例患者因腹腔出现广泛种植转移而死亡,术后存活时间为1.6年,1例患者术后发生肝脏转移行肿物切除,此类患者累计存活时间为3.4年,其余3例患者术后存活至今(1例术后1.5年,1例术后2.1年,1例术后2.3年)。20例胃平滑瘤手术治疗后随访,19例患者存活至今,1例患者3年后复发,行远端胃大部分切除确诊为平滑肉瘤,累计存活时间为3.5年。结论胃平滑肿瘤在诊断过程中可利用胃镜活检和术中冰冻切片,有助于快速确诊肿瘤性质,一旦确诊要积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时要合理选择手术方法,有助于患者预后。

  • 标签: 胃平滑肌肿瘤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胸腔镜联合胃镜治疗食管平滑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这段时期收治的90例食管平滑瘤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5例,实验组的患者采用胸腔镜联合胃镜治疗,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食管平滑瘤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停留胸管的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停留胸管的时间以及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一年实验组患者没有复发的情况出现。结论胸腔镜联合胃镜治疗食管平滑瘤的临床疗效确切,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安全性高,可以缩短住院时间,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腔镜 胃镜 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 食管平滑肌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菲司酮治疗子宫平滑瘤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122例子宫平滑瘤患者,用米菲司酮进行系统的治疗,12.5mg/次/d,30天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体内激素水平进行检测,比较治疗前后差异。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经期、经周期、经量接近正常,子宫和肌瘤明显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体内相关激素水平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菲司酮治疗子宫平滑瘤是科学可行的治疗方案。

  • 标签: 米菲司酮 子宫平滑肌瘤 体内激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