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7 个结果
  • 简介:2013年6月29日,由马来大学马来西亚华人研究中心、马来大学中文系、“国立”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主办的2013华人研究国际学术论坛在吉隆坡马来大学举行。

  • 标签: 台湾大学 华人研究 学术论坛 马来亚 吉隆坡 国际
  • 简介:  2006年11月11日,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澳大利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澳大利文学研究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六十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 标签: 回顾展望 学术研讨会 展望学术
  • 简介:摘要:本文以济慈长篇叙事诗《圣尼节前夕》为研究对象,从诗歌文本入手,联系诗人的生平经历,对其中“爱与美”的主题进行探究,分析诗歌中“爱”与“美”的具体含义,并讨论其现代价值。

  • 标签: 约翰·济慈,《圣亚尼节前夕》,爱与美,叙事长诗
  • 简介:引言《尤西斯》被认为是英国小说史上最富有革新精神的作品,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也是现代英美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尤西斯》被誉为二十世纪一百部最佳英文小说之首。著名诗人艾略特曾经对《尤西斯》作了高度的评价:“这部小说是对当今最重要的反映,它是一部人人都能从中得到启示而又无法回避的作品。”

  • 标签: 《尤利西斯》 相似性 沙龙 解析 意识流小说 革新精神
  • 简介:一李忠利是诗坛上颇有知名度的诗人。他除了写小说、散文外,将他的主要精力放在写诗上。自1999年至今已自印了六本诗集,它们是《不当草民》(1999),《一朵雪花从唐代飘来》(2000),《洄游》(2000),《调笑令》(2001),《另起一行》(2003)和《新绝句一百首》(2005)。李忠自己提到,他在2003年创作了新绝句近千首,编成诗集《另起一行》,收119首,自认为这本诗集有50来首还可以。这说明他对诗歌创作有长期的积累,所以才有“一时井喷”的可喜现象,另外也说明了他创作态度的严肃认真,

  • 标签: 民间创作态度 知名度 诗集 诗坛 李忠利 中国
  • 简介:<正>美国摄影家杰·尤斯曼是在国际摄影界享有盛誉的资深摄影大师,他1934年6月出生于底特律,1957年获罗切斯特理工学院美术学士学位,1960年获印第安纳大学理科硕士和美术硕士学位。1960年在佛罗里

  • 标签: 国际摄影 摄影大师 尤斯 罗切斯特 学士学位 大学理科
  • 简介:11910年,冬月。阿赫玛托娃——那时还不是俄国的诗歌月亮,她在蒙巴纳斯(Montparnasse)——巴黎塞纳河的左岸,只是街角的一抹月牙儿。那时的蒙巴纳斯到处是露天咖啡座、糖渍花生摊和奇特饮料,空气中荡漾着布列塔尼气息。这样一个非诗人、画家和作家莫入的领地,既无隔墙,又无门槛。曾蜗居在附近的美国作家海明威(Hem-ingway)这样写过:“从塞纳河右岸坐出租车到蒙巴纳斯,无论你如何吩咐司机要去哪儿,司机都会一概把你拉到罗东德酒吧(LaRotonde)!”其实,当时还比较穷困的海明威本人并不喜欢这几家咖啡,他情愿多走几步,去LeSelect酒吧喝他的罗姆酒。巴黎有两座山:蒙马特尔(Montmartre)和蒙巴那斯(Montparnasse)。“蒙”(Mont)在法语中是“山”的意思。但是这两座山算不上是真正的山,蒙马特尔高度才130米左右,是地下开采场运出的废弃矿石堆积而成的。而蒙巴那斯是巴黎的最高处,从这里可以俯瞰巴黎全市。大约在公元272年,巴黎的第一任主教圣德尼在此殉道,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这里叫做“殉道者山”。1871年3月18日到5月23日,巴黎公社时期,公社社员同政府军队在这里战斗致死。而...

  • 标签: 巴黎艳遇 莫迪利阿尼巴黎 阿赫玛托娃莫迪利阿尼
  • 简介:2010年8月4日,以"追随阿斯特德.林格伦的足迹——瑞典与中国的当代儿童文学"为主题,由瑞典艺术委员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瑞典参展委员会、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上海少儿读物促进会共同主办的"长袜子皮皮"主题活动日在上海世博会瑞典馆举行。

  • 标签: 上海世博会 林格伦 瑞典 新闻出版 儿童文学 少年儿童
  • 简介:《罪与罚》作为一部长篇小说,通过精彩细致的语言描写和心理分析展现了大学生拉斯科尼科夫犯罪前后的心路历程,同时展示了19世纪俄国的社会现实。人物的心理意识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呈现出多样性,主人公拉斯科尼科夫的形象也随之丰富,是恶棍、受害者、守护者、牺牲品等多重形象的矛盾集合体。

  • 标签: 《罪与罚》 人物形象 多样性
  • 简介:办企业不易,为下岗富余人员兴办企业更是难上加难。投资方向、资金筹措、厂房设备、技术人才、产供销渠道……决策者哪样不操心!企业一旦办起来,如何正常运转,尤其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求生存、求发展,这一个个难题又是对领头者的严峻考验。是强者还是弱者,考验面前见分晓。有的开始搞得轰轰烈烈,但不长时间就负债累累,只好关

  • 标签: 富余人员 总经理 办企业 下岗 求发展 再就业
  • 简介: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埃森《无形人》的中心隐喻“无形性”,是作者对美国黑人文化及其价值观长期思考的结果,这一隐喻标志着美国黑人文学创作由自然主义抗议小说,朝注重艺术美学的现代小说转向。这一转向着重表现在作者对欧洲黑白二元对立神话和美国南方社会仪式的解构以及作者创作中祖先在场的文学叙述手法的运用。拉尔夫·埃森对神话和仪式的重新发现和阐释,是作者的文化思想在文学创作中的集中体现之一,也是对20世纪30年代盛行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黑人问题的有力反拨;而祖先在场的文学叙述手法则有助于美国种族主义者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份和美国文化,有助于破解“无形性”被曲解的含义和真正的内涵。拉尔夫·埃森对美国文化的认识和解剖,与罗兰·巴特的文化思想和德里达的解构思想相似,这更体现了埃森文化研究思想和文学叙述手法的独创性与超前性。

  • 标签: 拉尔夫·埃利森 神话 仪式 黑白二元对立 解构
  • 简介: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一词,一时间引发全社会热议。石家庄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褚玲认为,中国历史上并不缺乏工匠精神,眼下工匠精神的缺失只是一种暂时现象,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强力迈进的当下,中国人一定会补上工匠精神这一课,为大国崛起、为中国梦的实现而积极担当。

  • 标签: 精神 工匠 文化学者 创新 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制造”
  • 简介:作为凯瑟"女性的"而非"女权主义的"边疆神话,《我的安东妮》不仅再现了女性拓荒者在颠覆传统大男子主义西部话语的同时又被其抑制的边疆生活困境,还勾勒了一幅多元文化互融的边疆图景。通过对《我的安东妮》和特纳边疆学说的对比阅读可以发现,凯瑟对特纳的边疆话语采取了"违法占用",达成与美国其他历史、社会话语的协商,从而参与到西部文化乃至美国文化的建构过程。

  • 标签: 薇拉·凯瑟 《我的安东妮亚》 特纳 边疆学说 多元文化
  • 简介:山西作家有着深厚而悠久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和反映老百姓的疾苦是这片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文学创作者们特别突出的情感指向。尤其是赵树理为旗帜的"山药蛋派"成熟以来。到1980年代的"晋军"的崛起。这种现实主义传统一直贯穿在山西文学的整个发展历程当中,而进入21世纪以来的张平、田东照等作家更是屡屡以其现实主义创作的重要成果震动文坛。晋中女作家陈珍大致属于山西现当代作家群中的第三代(这样的划代当然只是我本人

  • 标签: 长篇小说 不和谐 发展历程 山西 文学传统 情感指向
  • 简介:①廖小诚原是重庆市丰都县三建乡绿春坝村村民,2013年底,随着渝铁路如期开通,他当上了铁路护路工。

  • 标签: 重庆市 铁路 护路 夫妻 丰都县
  • 简介:摘要古往今来凡历史名人,或名垂千古,或臭名昭著,但多为后世评价。日本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个人物,后世对他的评价在“英雄”与“逆贼”之间不断变化,且在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争论,这个人就是足尊氏。本文总结了日本历史上各个时期给予足尊氏的不同评价,并就其背后原因做一粗浅分析。

  • 标签: 足利尊氏 日本历史 人物评价 变化
  • 简介:当人大出版社要我为斯蒂格茨的《经济学》最新中文版写个简要书评的时候,我便在电话中欣然接受了这一富有挑战性的写作任务。这并非为了某些特殊的奢求,也绝非为了要与这位名声显赫的诺奖经济学家沾上点边,只是为了图报数年前阅读斯氏第一版《经济学》时的那种淋漓尽致的快感。这些年来,很难再读到当时读书时的那种自我陶醉的意境了。因此,此时的图味变成无穷的激扬。

  • 标签: 《经济学》 斯蒂格利茨 经济学家 写作任务 中文版 出版社
  • 简介:摘要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和工程质量要求高,必须重视和加强高速公路现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问题。本文从提高全员质量意识、重视工地试验室建设、重视现场跟踪检查、采取有效的质量奖罚措施、提高设计质量等方面较详细地阐述了高速公路现场施工中的质量管理问题。

  • 标签: 高速公路 施工 质量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