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XRD、SEM、TEM、EDS、金相显微镜、拉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15-5PH不锈钢经400℃长期时效后组织及力学性能。随着时效时间延长,板条状马氏体逐渐变得细小,发生Spinodal分解,分解为富Cr相及富Fe相;大量ε-Cu相呈弥散析出;逆变奥氏体的量逐渐增多;粗大的析出相沿板条马氏体晶界分布;未溶解的NbC颗粒逐渐长大。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抗拉强度先升高后下降,在1000h时达到最大值1554MPa;伸长率先下降后上升,在1000h时下降到最小值4.8%;断面收缩率逐渐减小,试样断裂方式由韧性断裂向脆性断裂转变。

  • 标签: 15-5PH不锈钢 时效 组织 力学性能
  • 简介:本标准给出了使用塑料管道、配件等更新非压力管道与压力管道的定义用于在原有旧管道内施加塑料管道内衬体系的施工设计。

  • 标签: 旧管道修复 内衬体系 原理上的指导
  • 简介:基于d-电子合金设计理论JMatPro软件,运用正交试验,设计了具有较低弹性模量较高强度且含有无毒元素Nb、Mo、ZrSn的新型生物医用∥钛合金Ti-35Nb-4Sn-6Mo-9Zr,并对该合金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i-35Nb-4Sn-6Mo-9Zr合金在800。C下固溶处理后,由单一的β等轴晶构成。与Ti-6Al-4V相比,该合金具有较优越的力学性能:E=65GPa,σb=834MPa,σ0.2=802MPa,6=11%,有望成为新型种植材料。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实验次数,并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

  • 标签: 钛合金 d-电子合金设计理论 JMatPro软件 弹性模量 强度
  • 简介:研究减压速度对真空吸铸A356合金充填行为氧化膜卷入过程的影响。利用粒子图像测速仪通过水模拟方法观察充填行为,并获得速度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介质流入型腔后,充型速度首先快速增加,随后随着减压速度的不同,充型速度的变化表现出3种不同情况:减压速度较大时,充型速度继续增加;减压速度合理时,充型速度保持不变;减压速度较低时,充型速度先降低后保持不变。充型速度越大,射流越严重,介质在重力作用下回落至液面时的速度越大,这是导致真空吸铸过程中氧化膜卷入的主要原因。推导了减压速度的设计原则,据此浇注了A356合金铸件。测试了其四点弯曲强度,并利用韦伯统计评价了铸件的可靠性,证明了减压速度设计原则的准确性。

  • 标签: A356铝合金 真空吸铸 水模拟 表面湍流 薄壁铸件 氧化膜
  • 简介:在防腐阴极保护的技术管理中存在一些认识模糊甚至错误的东西得不到及时纠正,使用多年的长效参比电极就是一例。认真分析发现,它们无论在理论上还是规范上都是不合格的,CSE—x3新长效参比电极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

  • 标签: CSE-x3 长效参比电极 防腐 阴极保护
  • 简介:采用扩散偶实验方法研究Fe含量对Ti6Al4V合金显微组织性能的影响。通过制作Ti6Al4V-Ti6Al4V20Fe扩散偶,在1000°C经600h扩散退火,在一个样品内获得具有连续成分梯度的合金。结合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纳米压痕,确定Ti6Al4VxFe合金成分-组织-硬度的关系。当合金中Fe含量增加到5%(质量分数)时,时效状态下合金中的α相体积分数降低到55%,同时合金具有最高的硬度,Ti6Al4V5Fe合金将是Ti6Al4VxFe体系中最具前景的合金。HAADF-STEMXRD结果表明,Ti6Al4V5Fe合金在固溶淬火阶段生成纳米尺寸α''层片,这些亚稳的α''层片在随后的时效过程中逐渐长大,并作为α相的形核核心,形成稳定α相。

  • 标签: 扩散偶 Ti6Al4VxFe合金 成分 组织 硬度 HAADF-STEM
  • 简介:2016年11月3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公布第四批工业产品质量控制技术评价实验室名单的通告”(工信部科函[2016]442号),依托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检测中心(机械工业表面覆盖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申报的“工业产品(特种表面保护材料)质量控制技术评价实验室”在列。

  • 标签: 工业产品 技术评价 产品质量控制 质量监督检测 表面保护 检测中心
  • 简介:对AA6111铝合金电阻点焊接头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准静态失效行为进行分析。利用光学金相显微技术高分辨率硬度测量方法对接头的焊核区、热影响区母材金属区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焊核区的硬度低于母材金属区的,热影响区的硬度高于或接近于母材金属区的。母材金属板材的硬度沿厚度方向发生变化,为准确分析焊接工艺对接头性能的影响,这种变化需考虑在内。通过准静态搭接剪切试验得到焊接接头的失效载荷失效模式。所有接头以结合面断裂方式破坏,这种失效模式与焊核区的低硬度现象一致。

  • 标签: AA6111铝合金 电阻点焊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力学性能
  • 简介:针对穿甲弹在生产定型试验中出现的底火体断裂现象,通过底火体设计计算、生产过程控制、故障底火体检测3个方面的排查,并采用减薄底火体退刀槽部位尺寸从而模拟底火体受损、强度降低的方法,验证了故障现象,查清了故障原因。结果表明:底火在安装过程中受到较大扭力轴向拉力的作用,底火体薄弱位置螺纹根部产生微裂纹机械损伤,强度大幅下降,从而弹药在发射过程底火体产生断裂。因此,提出改进底火体强度设计保证正确安装使用措施,后续生产产品再未发生同类故障。

  • 标签: 失效分析 底火体 断裂 措施
  • 简介:1.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政府工作的约束性指标。在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到2010年,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由2005年的1.22t标准煤下降到1t标准煤以下,将能耗降低20%左右的奋斗目标。并制定了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等各种具体措施。随着这些政策的相继实施,我国精密铸造企业也面临新的政策环境。

  • 标签: 节能措施 精密铸造 国内生产总值 能耗降低 政府工作 污染行业
  • 简介:综述了国内外管道不开挖修复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目前形势,介绍我厂旧管道情况及废旧油管的的再利用情况,着重介绍了现有的旧管道修复工艺的技术特点及社会经济效益等。

  • 标签: 管内涂布法 塑料管穿插法 软管翻转法
  • 简介:机务检查发现飞机左侧进气道横向拉杆的拉紧螺栓发生断裂。对失效拉紧螺栓的宏微观特征和金相组织进行检查,并对其硬度化学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拉紧螺栓断裂性质为疲劳断裂,断裂原因与异常装配预紧力叠加进气道载荷有关。同时针对性提出调整工序顺序、增加专用工装、完善工艺规程等改进措施。通过监控20架飞机的装配过程,并收集部队1年多的飞行反馈信息,未发生同类故障。

  • 标签: 进气道 拉紧螺栓 断裂 疲劳 力矩
  • 简介:某型飞机飞行一段时间以后,伞舱盖上装夹弹簧的带锁销转臂的底板发生开裂,开裂位于焊缝与底板交接的位置,并穿透了底板,该开裂具有普遍性。本文通过对开裂转臂的宏观观查、断口检查、热影响区域的金相组织对比分析、硬度检测,结合转臂受力条件工作时的应力环境,对开裂的性质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臂底板开裂属疲劳开裂,底板整体承载能力不能满足该处受力条件是导致转臂疲劳开裂的直接原因。将转臂厚度增加,该故障未再出现。

  • 标签: 转臂 疲劳 开裂 板厚
  • 简介:某民航班机在飞行途中座舱内发现冒烟及微弱闪光,地面检查发现P6板后部有一电缆有燃烧痕迹。通过对受损导线的检查分析,结果表明,两根导线之间产生强烈电弧是引起飞机空中电缆起火的原因。而导致这两根导线之间产生电弧的直接原因则是导线在固定卡子部位出现了严重挤压磨损。

  • 标签: 电缆 起火 拉弧
  • 简介:发动机连杆螺栓发生断裂失效,通过断口宏微观观察、金相组织检查、硬度及拉伸性能测试、螺纹尺寸测量化学成分分析,对连杆螺栓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螺栓的断裂性质为疲劳断裂;螺栓的金相组织及化学成分未见异常,硬度及拉伸性能符合要求,螺纹尺寸不符合标准要求。综合分析认为:螺栓发生松动是螺栓断裂的根本原因;螺栓松动与装配时预紧力过小螺纹直径偏小有关。针对断裂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

  • 标签: 连杆螺栓 疲劳 螺栓松动 装配
  • 简介:某特种车辆输入齿轮材料为38CrSi钢,行驶过程中在减重孔处发生断裂。在对输入齿轮进行痕迹分析、断口宏微观观察、组织性能检查等试验的基础上,对齿轮减重孔的断裂性质及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齿轮减重孔断裂起源于孔侧面,断口以韧窝形貌为主,断裂性质为过载断裂。分析表明:未进行调质处理导致材料的硬度与强度不足是齿轮减重孔处发生断裂故障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输入齿轮 过载断裂 热处理 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