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应用1959—1995年青南高原雪灾序列资料,分析隆冬至初春雪灾发生的环流特征及短期气候变化特征。经论证得到三个雪灾发生的强信号;即前二年10—12月和前一年6—8月北半球500hPa环流特征及前一年1—6月太平洋海温特征,初步建立了青南隆冬至春初雪灾的短期气候预测模式。

  • 标签: 雪灾 海温 环流特征 短期气候预测
  • 简介:2010年5月英国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组成联合政府执政,其气候变化政策也相应发生了一些变化。根据7月27日英国政府公布的首份《年度能源报告》、卡梅伦首相的文章及能源与气候变化大臣休恩的演讲,可粗线条勾勒出其气候变化政策的一些基本走向。在国际框架上,新政府把积极推动国际减排,维护英国低碳技术的国际商业利益作为其未来施政的一个重要方向,更加坚持发展中国家承担减排任务及"三可"机制。在英国本土,气候变化的重点则由原来的"减排"转而强调"适应"。英国新政府十分重视与中国在低碳领域的合作。对于中国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尽快尽早制定国家级的低碳发展战略。

  • 标签: 英国 《年度能源报告》 低碳技术 资金 适应性
  • 简介:使用NASA/NCAR有限区域大气环流模型FvGCM结果驱动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RegCM3(20km),进行1961~1990年当代气候模拟(控制试验)和2071~2100年[PCCA2排放情景下未来气候模拟(A2情景模拟试验)。将RegCM3径流模拟结果同大尺度汇流模型LRM[分辨率0.25°(纬度)×0.25°(经度)1相连接,模拟预估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黄河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当代气候,未来黄河流域呈现气温升高、降水增加(夏季7~8月降水减少)和蒸发增大的趋势,且空间分布极不均匀,造成河川径流在5~10月减少,加剧流域夏季的水资源短缺;未来气温升高使得融雪径流增加,可能导致更早和更大的春季径流,使径流过程发生季节性迁移,引起黄河流域水资源年内分配发生变化

  • 标签: 气候变化 A2情景 黄河流域 径流
  • 简介:密云水库近30a入库水资源量日益减少,严重影响城市供水和可持续发展,其中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成为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以海河流域密云水库的水资源供应为例,研究了气候变化对入库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除SRESA2情景下在2025年入库流量减少外,其他情景均表现为人库流量增加。对入库流量增加的情景,采用“零调整方案”,即不采取调整措施是可以的,但由于未来北京水资源压力较大,有必要采取一些综合对策。通过多目标条件分析,为解决北京的饮用水供应问题,建议采用开源(跨河流调水)、节流(水田改旱地)及污水治理三管齐下的方案。

  • 标签: 气候变化影响 密云水库 水资源 适应性管理
  • 简介:2005年马丁·威尔德(MartinWild)等在著名的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从变暗到变亮:地面太阳辐射的年代际变化(Fromdimmingtobrightening:decadalchangesinsolarradiationatearth'ssurface)”的文章,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在此前和其后有一系列文章围绕这个热点话题展开讨论。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2007)中指出:“全球变暗”从范围上讲不是全球的,

  • 标签: 国际研讨会 气候变化 议题 年代际变化 太阳辐射 评估报告
  • 简介:利用CROPWAT作物模型模拟分析了过去50年(1961—2010年)及IPCCRCPs情景下未来2020年代(2020—2029年)中国小麦需水量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以小麦需水量的变化率作为敏感性因子,对RCP4.5和RCP8.5排放情景下中国小麦需水量的敏感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国小麦多年平均需水量约为1056.4亿m3,最高值位于黄淮海地区。小麦需水量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存在空间差异,华北和西北地区是小麦需水量的重度和极度敏感区,东北地区以及云贵高原地带是小麦需水量的轻度敏感区,而中国中部及南方部分地区的小麦需水量对气候变化不敏感。不同RCP排放情景下小麦需水量的敏感性分布不同,RCP8.5高排放情景下的小麦需水量敏感性区域比RCP4.5中排放情景下明显扩大,轻度和中度敏感区域扩大尤为明显。

  • 标签: 小麦需水量 气候变化 敏感性 CROPWAT模型
  • 简介:1概况2014年12月,上海市气候中心胡恒智争取到由全球变化分析、研究和培训系统计划组织(START)及美国兰德公司(RandCorporation)联合设立的START&RAND全额奖学金,

  • 标签: 气候变化 决策方法 美国 鲁棒 城市 学习
  • 简介:采用VIP(VegetationInterfaceProcesses)模型和HIMS(Hydro-InformaticModelingSystem)模型,模拟分析了1957—2012年澜沧江和怒江流域(简称两江流域)水资源量的演变。根据CMIP5RCP2.6,RCP4.5和RCP8.5情景预测,模拟了2030年代和2050年代流域水资源的变化。研究发现,过去50年间,两江流域的气温都呈升高趋势,但海拔较高的上游地区升幅大于下游。年总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但春季降水增加趋势明显。两江流域年总水资源量为650亿~850亿m~3,水资源总量长期变化趋势不明显,其中澜沧江的波动性(1.884,最大与最小之比)大于怒江。空间上水资源量呈现北低-南高的格局。在未来,两江流域气温仍呈增加趋势,降水呈增加趋势,径流呈增加趋势,空间变异性趋小,但较强的季节性变化对水资源安全仍具有较大的挑战性。

  • 标签: 径流 气温 降水 VIP模型 HIMS模型
  • 简介:本文利用青海省乐都县气象局1961-2014年逐月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资料,分析了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若干建议。

  • 标签: 气候变化 农业生产 影响 对策建议
  • 简介:1引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剧,以及在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作用,全球气候变暖越来越明显。气候变暖对地球自然环境、人类社会环境及其各种经济活动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根据福州市近34年来的地面气象资料,以平均气温和降水为指标,具体分析了福州市的气候变化趋势和特点,为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建设、

  • 标签: 气候变化趋势 福州市 全球气候变暖 地面气象资料 生态环境建设 人类活动
  • 简介:本文利用河南县的气象和牧草资料,分析了气候变化趋势和对草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河南县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降水量连年偏少,牧草产量逐年下降,加上草原鼠虫害影响,加剧了草畜供求矛盾。科学实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实现草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

  • 标签: 气候变化 生态环境 影响 措施
  • 简介:气候变化增加了国际河流冲突的可能性,加强跨境水资源适应性管理是流域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梳理了适应性相关研究的国内外最新进展,认识到适应性管理的关键问题是要发展一套科学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影响及适应性策略的程序。通过论述气候变化下跨境水资源的适应性评估与管理框架,提出一个气候变化影响决策评估工具,包括信息收集、需求分析、对策分析、综合评估以及实施与调控5个阶段。该项研究将适应性管理与气候变化、定量化脆弱性及适应能力关联评价、成本效益分析、多目标优化决策和动态调控等有机结合,为从跨界层面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适应性管理对策提供了思路与方法,有利于促进国际河流流域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气候变化 跨境水资源 适应性管理 评估框架
  • 简介: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人类适应问题,是当前全球变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在利用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研究中国历史时期(特别是过去2000年时段)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机理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本文将其归纳为3个方面:理论上,构建了基于粮食安全的气候影响传递过程分析框架;方法上,实现了服务于气候变化影响研究的、基于语义差异的历史社会经济序列定量重建;科学认识上,总结出"冷抑暖扬"而又福祸相依的宏观韵律。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历史时期 气候变化 社会影响 中国
  • 简介:将耦合暴露度、灾害风险、敏感性与抗压性的脆弱性评估模型应用于中国东部季风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从水资源供需平衡角度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东部季风区水资源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年气候条件下,我国东部季风区接近90%的区域水资源处于中度脆弱及以上状态。其中水资源中度和高度脆弱区域约占全区的75%,极端脆弱区域接近15%。中国北方海河、黄河、淮河和辽河流域的水资源脆弱性最高。未来气候变化影响将加剧水资源脆弱性的风险,不同RCP排放情景下2030年代我国东部季风区水资源中度脆弱及以上区域面积有明显的扩大,极端脆弱区域将达到20%-25%。由于未来需水的进一步增加,中国北方水资源脆弱性的格局并未发生根本变化,而南方东南诸河等区域将面临可能发生的水危机。

  • 标签: 水资源脆弱性 气候变化 东部季风区
  • 简介:基于晋西北地区8个地面气象站1960~2010年的气象资料及马铃薯生育期平均资料,运用P-M公式,计算了马铃薯生态需水量,分析了生态需水量的时间演变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晋西北地区马铃薯生态需水量整体上呈显著下降趋势,但不同时段下降幅度差异较大;风速和日照时数的变化对马铃薯生态需水量的影响最为突出。气候变暖对该地区马铃薯生态需水量的影响表明,气温的升高会增加马铃薯的需水量,且不同地区需水量的增幅不尽相同,气候变暖对寒冷地区马铃薯需水量的影响更加显著。

  • 标签: 马铃薯 生态需水量 P-M公式 气候变化
  • 简介:摘要:本论文探讨了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可用性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策略。通过分析气候变化对降水分布、蒸发蒸腾过程和水文循环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地区水资源的脆弱性。同时,本文提出了改善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技术和开展气候适应性研究等策略,以应对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挑战。

  • 标签: 气候变化 水资源可用性 脆弱性 水资源管理 气候适应性
  • 简介:2007年7月16-27日,由中国气象局主办,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全球变化分析、研究和培训系统(START)协办,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和培训中心联合承办的“第四届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国际讲习班(ISCS)”在中国气象局成功举办。

  • 标签: 中国气象局 气候变化 气候系统 讲习班 国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简介: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发达国家有率先减排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资金支持的义务。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相关成果,发达国家做出了到2020年减排温室气体和每年动员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的承诺,综合相关数据信息盘点了上述承诺的实施进展,结果显示发达国家2020年减排目标力度不足,核算规则不清晰,部分国家缺乏减排进展,气候资金的概念和范围尚有争议,现有气候资金规模与承诺仍有较大差距,《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资金机制作用仍待加强,并且发展中国家需要更大规模的气候资金支持。发达国家2020年承诺兑现不力不利于巩固多边进程各方互信,且有向发展中国家转嫁责任之嫌。为此,建议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进程中,依托谈判联盟,进一步敦促发达国家履行2020年承诺并提高力度。

  • 标签: 减排力度 气候资金 2020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