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广西钦州地区地中海贫血罕见基因型的类型及所占比例,以更好地指导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4年3月在钦州市及周边辐射地区经地贫筛查并在钦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分中心)进行基因检测的对象12374例。在常规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的基础上,采用MLPA、DNA测序、Gap-PCR、深度测序等技术对血液学表型与基因型不符的样本作罕见基因型检测。结果检出各类罕见基因型占全部检出基因型的0.46%,α-地中海贫血罕见基因型检出22例,其中--THAI9例,含HKαα基因型3例,含αααanti3.7或αααanti4.2基因型5例,-α4.2-QThailand基因型2例,有2例基因型为同一家系,为新发现的-αQINZHOU基因型。β-地中海贫血相关的罕见基因型17例,其中点突变9例,遗传性持续性胎儿血红蛋白增多症东南亚缺失型(HPFH-SEA)5例,δβ地贫中国型缺失2例,有2例为调铁素调控基因发生的突变。有6例因夫妻双方为同型携带者需要做产前诊断,其中1例胎儿为基因型复杂的中间型地贫。结论除常见及常规检测的地中海贫血基因型外,出现血液学表型与基因型不符时,应注意进一步做罕见基因型的检测以避免漏诊或误诊。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罕见 基因型
  • 简介: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全国结核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法定报告传染病之首,为了解在校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掌握程度以及相关信念和行为状况,为更好地在学校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8年4月对鹰潭市某大中专院校进行了有关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问卷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结核病防治知识 大中专院校 行为调查 在校学生 信念 慢性传染性疾病
  • 简介:胰腺转移性肿瘤较为少见,通常临床表现隐匿,且无特异性,易被忽视。其中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更罕见,国内外报道仅数十例,且多为个案报道。本文报道本科近10年来仅有的2例胰腺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病例,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探讨。

  • 标签: 胰腺转移性肿瘤 肾透明细胞癌 临床表现 病理分析 临床病理特征 个案报道
  • 简介:目的分析抗核抗体在老年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表现特征。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70例老年PBC患者及360例对照者的血清抗核抗体(ANA),并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其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抗核点型SP100抗体、抗核膜型gp210抗体。结果70例老年PBC患者中有66例ANA阳性(94%),其中43例表现为混合荧光模式。AMA-M2检出率为90%。ANA主要荧光模式对老年PBC患者敏感性88%(62/70),特异性为91.6%(330/360),83.3%ANA滴度≥1:10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PBC患者ANA的荧光模型主要为核膜型、核点型、着丝点型、胞浆颗粒型,常表现为混合荧光模型,对于老年PBC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老年人 肝硬化 胆汁性 抗体 抗核 荧光模型
  • 简介:腹腔内出血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ereatitis,SAP)的少见并发症,但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及时识别和防治SAP引起的腹腔内出血有助于提高SAP的救治成功率。本文报告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年长海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5例患者资料,以提高对SAP并发腹腔内出血的认识。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腹腔内出血 少见并发症 临床分析 救治成功率 SAP
  • 简介:目的探讨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对普通消毒剂的抗药性。方法应用K-B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筛选出鲍曼不动杆菌泛耐药菌株5株,采用纸片法和肉汤培养进行消毒剂敏感试验。结果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0.5%聚维酮碘(PVP.I)、0.1%醋酸氯己定溶液(洗必泰)、即配0.2%三氯异氰尿酸、2%强化戊二醛(浸泡)敏感性好,而对75%乙醇、0.1%-氧化氯、0.1%PVP-I和配制30min后0.2%三氯异氰尿酸等不敏感。结论0.5%PVP-I、0.1%醋酸氯己定溶液、即配0.2%三氯异氰尿酸、2%强化戊二醛(浸泡)对PDR-AB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推荐采用;而低浓度含碘、含氯消毒剂以及75%乙醇效果差,不宜采用。

  • 标签: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抗药性 消毒剂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troponinⅠ,cTnⅠ)水平在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发病中的作用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检测并比较109名正常健康人和163例AP患者发病后24h内血浆cTnⅠ、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及临床生化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AP患者cTnⅠ水平与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收缩压、心率、空腹血糖、血脂水平)和炎症因素(CRP水平和白细胞计数)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P患者cTnⅠ和CRP水平显著升高,且AP死亡组cTnⅠ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TnⅠ数值与心率、三酰甘油、白细胞计数、CRP呈正相关(均P〈0.05),与收缩压呈负相关(P〈0.01)。结论:AP起病后cTnⅠ水平显著升高,cTnⅠ水平除了与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还与炎症因子(CRP水平、白细胞计数)相关。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血浆肌钙蛋白Ⅰ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 简介: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阜外医院2004年6月~2007年12月内科住院治疗的199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按年龄、性别、Stanford分型分析临床特征,应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主动脉夹层预后的影响因子。结果年轻患者(〈60岁)左室舒张期内径(52.3.4±6.6VS49.2±6.6,P〈0.01)、白细胞计数(11.08±5,18VS8.96±4.72,P〈0.01)显著高于老年患者(≥60岁)。StanfordB型患者的舒张乐水平(80.2±17.0VS69.5±15.2.P〈0.01)和支架治疗率(24.8%VS0%,P〈0.01)显著高于A型患者;A型患者心率(84.0±15.4、’s75.3±15.2.P〈0.01),血白细胞计数(11.77±4.90VS9.85±5.14,P〈0.05),高敏CRP值(12.5±4.90VS9.64±5.35,P〈0.01)和外科手术治疗率(17.7%VS4.4%,P〈0.01)显著高于B型患者。男性患者BMI(25.8±3.16VS23.4±34.33,P〈0.01)、舒张压水平(78.1±17.4VS70.1±13.9,P〈0.05)及左室舒张期内径(52.1±6.23VS47.9±8.45,P〈0.01)显著高于女性,女性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显著高于男性(63.3%VS39.5%,P〈0.05)。分型、性别与预后显著相关。Logistic多元同归调整多个危险因素后发现,女性患者死亡危险性显著增加(OR4.387,95%CI1.47~13.03,P=0.008),而舒张压升高对预后具有保护作用(OR0.937,95%C10.901~0.975,P:0.001)。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年龄、分型、性别不同,其临床特征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年龄、分型、性别及舒张压水平是预后相关因素,其中女性、舒张压水平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临床特征 预后
  • 简介:目的了解不同学历护理实习生对临床护理带教的需求。方法在我院2015届实习护生中随机选取本科、大专、中专护生各50名作为调查对象,对不同学历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的需求如带教老师工龄、工作态度、学历和职称、临床带教内容和方式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三组护生对带教老师工龄、学历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护生要求带教老师工龄〉10年、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较高(P〈0.05);对专科操作、专科常用药物知识、病情观察方法、仪器设备使用和护患沟通技巧要求评分显著高于大专和中专护生(P〈0.05);对基础操作和护理文书记录要求评分低于大专和中专护生(P〈0.05)。三组护生对带教方式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学历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带教内容需求不同,但均对病例分析和教学查房带教方式比较感兴趣,护理带教老师可根据护生学历,制定针对性带教方案,以提高带教效果,保证教学质量。

  • 标签: 护生 临床护理带教 需求 调查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对5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及56例健康对照者采用化学发光法和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FT3、FT4、PINP、BGP、ICTP、B-ALP。结果甲亢患者血bFT3、FT4、PINP、BGP、ICTP、B-ALP活性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且甲亢患者血FT3、FT4分别与PINP、BGP、ICTP、B-ALP呈正相关(P〈0.01)。结论甲状腺激素可能直接参与加速骨转换及增加骨吸收,由此导致甲亢患者骨量丢失。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骨质疏松症 骨代谢.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0d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今后护理及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期在神经内科住院的309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营养支持、多脏器功能衰竭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论积极营养支持,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预防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并发症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护理的重要环节。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预后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分析阜外医院小儿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ALCAPA)的外科治疗早期结果,并总结此类疾病早期治疗经验。方法选取2012年1月1至2016年12月我院小儿外科中心收治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手术患儿共65例,男性37例,女性28例,收集患儿术前心功能指标,术前一般资料,术后超声,术后呼吸机时间、ICU滞留时间等术后相关指标。对所有65例患儿按术前射血分数(简称EF)30%分组,EF〈30%患儿26例,其余为39例,比较两组间相关监测指标的差异。结果入选患儿65例,男性37例,女性28例,手术年龄(中位数)12月,术前体重(中位数)8.5kg,术前射血分数(EF)44.23±22.6%,左室大小39.69±7.73mm,体外循环时间121.67±56.0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中位数)67min,22例患儿因二尖瓣反流重而行二尖瓣成形,呼吸机支持时间(中位数)24h,ICU滞留时间(中位数)3天,死亡2例,二次插管7例,ECMO辅助3例,延迟关胸8例,腹膜透析6例。对于EF30%作为患儿分组指标,EF〈30%患儿26例,其余为39例,比较两组术前情况,EF〈30%组患儿年龄、体重明显小于EF≥30%组,而EF≥30%组患儿术前左室舒张末径大小小于EF〈30%组患儿,且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ECMO无明显差异,EF≥30%组行二尖瓣成形数量明显多于EF〈30%组。EF〈30%组患儿呼吸机支持时间和ICU滞留时间明显多于EF≥30%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EF〈30%组患儿二次插管、腹膜透析、延迟关胸数量明显多于EF≥30%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死亡率比较,总体死亡2人,均为EF〈30%组患儿,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总体患儿自身对照,拔管时EF较于术前无明显差异,而出院时EF较术前存在明显差异。左室舒张末径大小比较,拔管时左室舒张末径大小明显小于术前左室舒张末径大小,出院时左室舒张末径大小明显小于术前左室舒张末径大小。结论

  • 标签: 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 射血分数 冠脉再植 延迟恢复
  • 简介:精神分裂症系一种病程迁延、呈反复发作或渐进性恶化的常见精神疾病,患者因复发而再次入院是精神科棘手的问题。为探讨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因素,最大限度降低精神分裂症复发率、再入院率,改善其社会功能的损害及精神残疾,我们对2007年5月至2008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136例再人院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再入院 干预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广东地区胰腺疾病在住院患者构成比中的变化。方法分别收集1994年至2003年(A组)和1984年至1993年(B组)两个10年间广东地区13家医院胰腺疾病发病情况,对比分析胰腺疾病在住院患者构成比例中的变化。结果A组胰腺疾病6172例,占住院患者总数1468794例的4.20‰;B组胰腺疾病1772例,占住院患者总数713986例的2.48‰,A组显著高于B组(P〈0.001)。A组胰腺炎患者4060例,占该组总住院患者的2.76‰;B组胰腺炎患者1110例,占该组总住院患者的1.55‰,两者差异显著(P〈0.001)。A组胰腺癌患者1621例,占该组总住院患者的1.01‰,B组胰腺癌患者497例,占该组总住院患者的0.70‰,两者差异显著(P〈0.001)。A组和B组胰腺假性囊肿为192例和29例,分别占同期胰腺炎的4.72%(192/4060)和2.61%(29/1110),差异显著(P=0.002)。结论广东地区近10年胰腺疾病在住院患者构成中的比例高于前10年,提示胰腺疾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 标签: 胰腺炎 胰腺肿瘤 病例对照研究 发病率
  • 简介: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原因未明的、慢性、进行性、全身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以及中轴关节。此病多发生于青壮年,绝大多数于40岁前发病,主要集中于20-30岁,40岁以后发病的比较少见,称为晚发型强直性脊柱炎(1ate.onsetankylosingspondylitis,LAS)。LAS临床上相对少见,国内外报道并不多,容易误诊,为提高对LAS的认识,现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34例LAS临床资料整理总结如下。1对象与方法

  • 标签: 脊柱炎 强直性 晚发型 临床特点
  • 简介:目的通过流式细胞仪对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的胸腔积液脱落细胞进行DNA倍体分析,并同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检测方法相比较,以评估二种方法及其联合检测在诊断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经过临床上确诊的恶性胸腔积液共38例,良性胸腔积液共40例为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仪对胸腔积液脱落细胞进行DNA倍体分析,并同时检测胸腔积液的癌胚抗原(CEA)。结果DNA倍体分析的灵敏度为84.21%,特异度为80%,诊断指数(Youden指数)为0.64,准确度为82.05%。CEA灵敏度为60、53%,特异度为97、5%,Youden指数为0.58,准确度为79.49%。两个诊断试验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有显著差异,但Youden指数和准确度无显著差异。两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93.77%,特异度为78%,Youden指数为0.72。结论使用流式细胞仪DNA倍体分析检测胸腔积液具有简单、快速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如果联合CEA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有更好的诊断价值。

  • 标签: DNA倍体分析 癌胚抗原 胸腔积液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分析在现代规范的高血压筛查流程下阜外医院高血压中心近两年住院高血压患者的病因构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在现代规范的继发性高血压筛查流程下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血压病区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住院高血压患者的病因及构成情况。结果(1)共1440例住院高血压患者,其中继发性高血压677例,占47.O%,男性294例(43。4%),平均年龄39,834-12.03岁。(2)本中心继发性高血压的首位病因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98例,29。2%(198/677),其次为多发性大动脉炎(累及降主动脉和肾动脉)160例。23.6%(160/677),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126例,18.6%(126/677)、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58例,8,6%(58/677),及其他135例,19.9%。结论我中心在现代规范的高血压筛查流程下,住院高血压患者的继发性高血压检出率明显提高,病因构成比发生了明显变化。

  • 标签: 筛查流程 继发性高血压 病因学
  • 简介:目的了解有血液学异常的HIV感染患者的血细胞形态特点。方法分析16例有血液学异常HIV感染患者的外周血、骨髓细胞学和骨髓病理学特点。结果患者外周血可表现1~3系血细胞减少,骨髓细胞增生活跃以上占68.8%,各系细胞增生与骨髓细胞增生情况不全一致,粒、红、巨核三系细胞都存在发育异常的表现,淋巴细胞、浆细胞比例增高。骨髓病理学检查:三系细胞比例和形态与细胞学检查结果接近,部分患者的骨髓出现纤维化。结论HIV感染患者常出现血细胞减少,骨髓细胞常存在发育异常的表现,但需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相关疾病鉴别,避免漏诊和误诊。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骨髓细胞 细胞形态
  • 简介:<正>经临床诊断的SARS病例112例,男43例,女69例,年龄范围16-82岁,平均年龄35岁。所有患者在发病后1周内均行胸部X线检查,22例同时行胸部CT扫描。结果:112例患者在发病早期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为斑片状磨玻璃影(胸片79.5%、CT81.8%)和磨玻璃影与不规则实变或肉芽肿样病变的混合影(胸片分别为21.4%和14.%、CT分别为45.5%和27.3%)。病灶多位于中下叶(70.9%)并呈外周分布(69%)。CT可见其他改变包括小叶内间隔和小叶间隔增厚(即碎石路样改变)(36.4%)、细支气管扩

  • 标签: CT 碎石路样 小叶间隔 磨玻璃影 细支气管 肉芽肿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