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慢阻肺无创呼吸护理中运用人性化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了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之中医院接受了慢阻肺无创呼吸护理的86例患者为对象实施分析,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了对比组(n=43)和实验组(n=43)。对比组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内采取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呼吸功能情况和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各个呼吸功能情况对照分析之后显示没有意义(P>0.05);护理后,对比组的PaCO2水平高于实验组,PaO2低于实验组,数据对照分析之后显示有意义(P<0.05)。对比组满意程度低于实验组,数据对照分析之后显示有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采取慢阻肺无创呼吸护理时,给予人性化护理可以取得理想化的护理效果。

  • 标签: 慢阻肺无创呼吸机 人性化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急诊监护病房怎样预防并护理呼吸相关性肺炎。方法 选择我院40例急诊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20例对照组和20例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预防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结果、危重症分数。结果 对比两组的发病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对比两组的危重症分数(APACHEⅡ),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 将预防性护理用于急诊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减少了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监护病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预防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索气道管理联合体位护理对呼吸治疗患儿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到2024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2例呼吸治疗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气道管理联合体位护理的措施。护理一段时间后,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一段时间的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关性肺炎、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道管理联合体位护理用于呼吸治疗患儿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气道管理联合体位护理 呼吸机治疗患儿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且分析在预防呼吸相关性肺炎中循证护理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参与此次研究的对象都是我院近1年来收治的100例使用呼吸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结合不同的护理方法,分成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和50例观察组(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期间采取循证护理实践,不管是机械通气治疗时间还是呼吸相关性肺炎出现几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循证护理 预防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患者
  • 作者: 蒙万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2-21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7期
  • 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021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对ICU重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服务后对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我院52例ICU重症患者进行分组,干预时间为2021.02-2022.02,共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接受ICU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26例,运用综合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炎性因子指标、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经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炎性因子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中降钙素原与白细胞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指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ICU重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服务模式,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并减少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保障患者顺利接受ICU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ICU重症患者;综合护理服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引起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并制定护理对策。方法 将2017年7月~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 ICU重症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以60 例 ICU 重症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9 年 2 月 -2020 年 1 月,分为参照组 30 例与研究组 30 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呼吸相关性肺炎、治疗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研究组呼吸相关性肺炎、ICU治疗时间 , 研究组更优 ,P<0.05。 结论ICU重症患者 实施护理干预,有效预防呼吸相关性肺炎,缩短治疗时间,护理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护理干预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 ICU )呼吸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 方法: 选择 2018 年 12 月份至 2019 年 12 月份在我院 ICU 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 50 例患者,按照奇数偶数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奇数, 25 例,采取普通护理)与观察组(偶数, 25 例,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满意 率 更高( P < 0.05 ) 。 结论: 将综合护理融入 ICU 呼吸相关性肺炎预防护理工作中,效果确切。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ICU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综合护理干预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方法。方法选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1月4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出现呼吸相关性肺炎的患者40例进行比较,将其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基础疾病发生情况、意识障碍比例、神经外科重症切开气管比例、联用大于等于2种抗菌药物的例数、呼吸治疗的时间、老年人的比例。结果观察组呼吸相关性肺炎基础疾病发生情况、意识障碍比例、神经外科重症切开气管比例、联用大于等于2种抗菌药物的例数、呼吸治疗的时间、老年人的比例相比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神经外科重症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有基础疾病多,老年人、气管切开和意识障碍等,需要给予有效预见性护T理,以预防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预防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振动排痰配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12例COPD患者设为实验组,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出现肺部感染后拔除气管插管,改用经口鼻面罩无创机械通气,并给予振动排痰叩击和振动,4次/d,直至脱机.选择同样病情患者12例作为对照组,出现肺部感染后,继续给予有创机械通气.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有创机械通气的时间分别为6.0±2.3d和15.0±8.0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出现肺部感染时改用经口鼻面罩无创机械通气和振动排痰治疗,可减少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和护理工作负担.

  • 标签: COPD 呼吸衰竭 振动排痰机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经鼻导管高流量吸氧在 ICU患者撤后后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 2018 年 8月至 2019 年 8 月我院 ICU病房收治的 58 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按照标准脱机程序撤, 29 例患者接受常规吸氧,作为对照组, 29 例患者接受经鼻导管高流量吸氧,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情况、咳痰难度、耐受性评分、舒适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和氧合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耐受性评分、咳痰难度评分和舒适性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ICU患者撤后给予患者经鼻导管高流量吸氧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情况,对于提高患者治疗的舒适性、耐受性和降低咳痰难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撤机 ICU患者 经鼻导管 高流量吸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64例ICU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3月进入我院ICU病房治疗的64例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了无创呼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相关指标和总有效率的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和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ICU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治疗效果更加优异,可改善患者呼吸系统,使患者自主进行呼吸,减少心衰及呼吸衰竭造成的死亡。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在预防 ICU呼吸相关性肺炎感染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 2017年 2月 -2019年 2月我院收治的行 ICU机械通气患者 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平均呼吸器通气时间、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 实施集束化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平均呼吸器通气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 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实施集束化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强呼吸辅助通气的治疗效果,减少呼吸器通气时间,尽快让患者康复出院,是预防和治疗呼吸相关性肺炎感染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 ] 集束化护理 预防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方法。方法:选入我院 2017年 1月 -2018年 11月 4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出现呼吸相关性肺炎的患者 40例进行比较,将其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基础疾病发生情况、意识障碍比例、神经外科重症切开气管比例、联用大于等于 2种抗菌药物的例数、呼吸治疗的时间、老年人的比例。结果:观察组呼吸相关性肺炎基础疾病发生情况、意识障碍比例、神经外科重症切开气管比例、联用大于等于 2种抗菌药物的例数、呼吸治疗的时间、老年人的比例相比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神经外科重症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有基础疾病多,老年人、气管切开和意识障碍等,需要给予有效预见性护 T 理,以预防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预防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在预防ICU呼吸相关性肺炎感染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ICU机械通气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平均呼吸器通气时间、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实施集束化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平均呼吸器通气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集束化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强呼吸辅助通气的治疗效果,减少呼吸器通气时间,尽快让患者康复出院,是预防和治疗呼吸相关性肺炎感染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预防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相关性肺炎(VAP)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来我院ICU病房接受呼吸治疗的患者60例,3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30例接受循证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生活质量、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SF-36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0.00%,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为66.67%,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接受ICU病房呼吸治疗患者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对于降低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和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呼吸机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重症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中的预防效果。方法以 80 例重症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9 年 5 月 -2020 年 4 月,参照组 40 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 40 例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 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更低, P<0.05 。研究组 机械通气时间、 ICU 治疗时间低于参照组, P<0.05 。 结论重症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有效预防呼吸相关性肺炎,缩短治疗时间,具有显著护理效果,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重症患者 集束化护理干预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相关性肺炎(VAP)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来我院ICU病房接受呼吸治疗的患者60例,3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30例接受循证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生活质量、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SF-36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0.00%,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为66.67%,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接受ICU病房呼吸治疗患者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对于降低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和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呼吸机 肺炎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相关性肺炎( VAP)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来我院 ICU病房接受呼吸治疗的患者 60 例, 30 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 30 例接受循证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生活质量、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 SAS 评分、 SDS 评分、 SF-36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 3.33 %,对照组为 20.00 %,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 93.33 %,对照组为 66.67 %, 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接受 ICU病房呼吸治疗患者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对于降低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和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呼吸机 肺炎
  • 作者: 刘自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15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3期
  • 机构:常州市肿瘤医院,江苏常州213000
  • 简介:【目的】分析加强护理干预在重症肺炎并发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在2021年1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重症肺炎并发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中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患者,分别采用加强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病死率和护理前后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为8.57%,病死率为5.71%,对照组为37.14%、25.71%,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O2、PaCO2、PaO2上的数值没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O2、PaCO2数值都高于对照组患者,PaO2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并发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采用加强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疾病复发风险,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重症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