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分析感染监控护士在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SRBSL)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ICU病房收治的静脉留置导管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安排感染控制护士实施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不同模式护理后的相关血流感染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中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相关导管感染知识知晓率明显超过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安排感染控制护士实施ICU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对于保障患者正常接受治疗、促进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感染控制护士 ICU 血流感染 静脉导管 重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血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发生导管相关血栓的50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同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50例未发生导管相关血栓的PICC置管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PICC置管后导管维护相关资料,运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导管相关血栓的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护理对策。结果:单因素分析,两组的性别、导管规格、穿刺技术、穿刺手臂等对比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是否肿瘤疾病、穿刺次数、穿刺静脉、维护周期等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疾病、瓣膜类型、维护周期、维护方式和留置时间均是影响PICC导管相关血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血栓发生率高,与肿瘤疾病、瓣膜类型、维护周期和方法以及留置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中应该积极采取预防护理对策,降低PICC导管相关血栓的发生率。

  • 标签: PICC导管 血栓风险 影响因素 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驻疆部队武警与空军士兵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方法 选取驻乌鲁木齐市武警和空军某部546名士兵,其中武警士兵221名,空军士兵325名,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统一测评分析。结果 武警士兵的自我认同、自我满意、道德自我和自我批评因子分高于空军士兵,其他因子分差异无显著;士官的自我满意、自我行动、心理自我、家庭自我及自我批评因子分高于义务兵,而义务兵的社会自我因子分高于士官。结论 驻疆部队士兵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培养士兵积极的自我概念,正确引导积极的评价自我和积极接纳自我,不断完善自我调节能力,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心理健康 自我概念 TSCS
  • 简介:摘 要: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以其静脉损伤小、操作难度小、维护方便、不影响日常生活等优点,成为临床应用压疮最热门的技术之一。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在护理工作中发生率较高,但目前治疗方法不同,效果也不尽相同。静脉导管插入中心静脉导管是指将导管从外周静脉插入到中心静脉。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避免重复静脉穿刺,而且可以减少药物对静脉血管的刺激。操作简单,可靠高,安全可靠,可长时间保持。但随着置管时间的延长,患者易发生导管相关感染,因此在置管过程中做好导管维护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经外周静脉 中心静脉导管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皮肤并发症的分析与护理干预。方法:将2019年11月-2020年10月我院3214例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患者中抽取50例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每组例数25。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集束化护理。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皮肤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取集束化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皮肤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皮肤并发症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CRBSI)的影响因素及针对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且出现CRBSI的患者资料,并统计影响CRBSI发生的因素,同时制定针对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CRBSI的发生与年龄、原发疾病、导管留置时间、插管次数、合并糖尿病等因素相关。结论 将针对护理干预应用到CRBSI患者中,可避免CRBSI的发生,并确保血液透析治疗的安全

  • 标签: 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性感染 影响因素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临床护士的心理状况,探讨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焦虑的关系。方法:2020年2月12日至19日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广州市采用问卷星调查,使用焦虑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心理弹性量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的15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士SAS平均分为34.5分,37人SAS得分≥50分,阳性率为24.03%。SAS得分与社会支持量表中主观支持、及利用度两个维度得分呈负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得分与心理弹性量表中坚韧性、力量及乐观三个维度得分呈负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疫情期间部分临床护士存有焦虑情绪,SAS得分与社会支持程度及心理弹性程度有关。因此无论是护士本身,护士的家庭,医院管理者及有关部门应重视社会支持的重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社会支持的程度,提供心理弹性建设方法,尽最大可能降低护士焦虑情绪的发生。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护士焦虑 社会支持 心理弹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输血与临床预后的相关和护理要点。方法:随机抽取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于我市院区就髋部骨折进行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按照人数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开放输血(80g/L),观察组患者实施限制输血(66g/L)。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的感染率、死亡率、输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输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率略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限制输血是一种较为安全的输血方法,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并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 标签: 感染 并发症 髋部骨折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护理专案对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新生儿112例(2019.01-2020.12),按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护理专案,对比两组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发生率为16.07%(9/56)、3.57%(2/56)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4.940,P=0.026)。结论 应用护理专案能有效预防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降低其发生率。

  • 标签: []新生儿 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护理专案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社区长期留置导尿患者病耻感与家庭亲密度的相关。方法 选择社区2019年1月-2020年12月纳入的60例长期留置导尿患者,为其提供延续居家护理指导,统计并整理其完整资料,分别在指导前、指导后1个月、5个月评价所有患者的病耻感、家庭亲密度,最后选择Spearman计算相关,分析病耻感和家庭亲密度的关系。结果 指导前的歧视经历、疏远、病耻感抵抗、刻板认同、社会退缩、总分均高出指导后1个月、5个月(P<0.05)。指导前理想中家庭状况、家庭实际情况、总分均高出指导后1个月、5个月(P<0.05)。病耻感评分与家庭亲密度评分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 长期留置导尿患者病耻感与家庭亲密度存在密切关系,随着病耻感不断减低,其家庭亲密度明显改善。

  • 标签: 家庭亲密度 社区 留置导尿 病耻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个体化整体护理在乳腺癌放疗相关皮肤损伤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50例乳腺癌放疗患者,按信封随机抽取法分为对照组25人和观察组25人,分别行常规护理和个体化整理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放疗后相关皮肤损伤状况。结果 观察组25例乳腺癌患者经个体化整体护理后,皮肤损伤症状相比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的25例患者更轻(P<0.05)。结论 个体化整体护理在乳腺癌放疗相关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在减轻了患者皮肤损伤程度的同时降低了患者的痛苦,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可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个体化整体护理 乳腺癌 放疗 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临床护士职业认同与认知灵活性、职业生涯韧性的相关。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在职护理人员共608名,根据职业认同评定量表、认知灵活性量表、护理人员职业生涯韧性量表进行评价,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确定三者的相关。结果 本组护士职业认同平均106.44±13.61分,处于中等水平;Pearson相关检验显示,护士职业认同与认知灵活性呈正相关(r=0.516,P

  • 标签: 护士 职业认同 认知灵活性 职业生涯韧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当中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入组40例,为患者应用双盲法分组,分为集束组及参比组,集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参比组为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插管时间、ICU入住时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结果:集束组血流感染发生率对比参比组较低,集束组插管时间、ICU入住时间短于参比组,存在显著对比意义(P<0.05)。结论: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可降低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ICU 中心静脉置管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和个性化护理方案。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中,选取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个性化护理。结果:在留置导尿管时间、尿路感染发生率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满意度97.50%,对照组满意度70.00%,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中,行个性化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导尿管 尿路感染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是临床工作中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感染对于患者的康复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严重感染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留置导尿管是十分常用的一种护理操作,将其应用于患者的治疗辅助中,能够使患者的康复质量得到改善,导尿管的留置属于一种侵入的操作,并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大量应用抗菌药物,导致患者的感染概率,相较于其他普通患者来说明显更高[1]。故而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医务人员需要将各种现代化的新型护理理念应用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通过这种方式保障患者的康复治疗,使患者后续治疗工作能够更为顺利的开展。选取阜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的100例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患者的尿路感染因素,分析将循证护理方案应用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可行

  • 标签: 循证护理 尿路感染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门诊患者就医体验情况,从中了解和护士人文关怀水平存在的相关。方法  从2019年1月-2020年2月期间选取了100例门诊就医患者以及40名护士。在这一过程中利用问卷调查、访谈法的方式,就门诊患者就医时的体验情况以及护士人文关怀水平进行调查。对门诊病人的就医体验和护士的人文关怀水平的相关进行分析,即利用Pearson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在门诊就诊体验总平均得分为(69.72±10.35),得分率为70.19%;门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质量总平均分为(110.73±13.50);门诊病人就诊、护士人文关怀水平等方面的体验状况呈现正相关关系;患者就医体验过程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门诊护士人文关怀的各个维度。结论  门诊患者就医体验整体上较低,门诊护士人文关怀水平处于中等的水平,随着护士人文关怀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在就医过程中获得的体验也会越好。

  • 标签: 门诊 就医体验 人文关怀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门诊患者就医体验情况,从中了解和护士人文关怀水平存在的相关。方法  从2019年1月-2020年2月期间选取了100例门诊就医患者以及40名护士。在这一过程中利用问卷调查、访谈法的方式,就门诊患者就医时的体验情况以及护士人文关怀水平进行调查。对门诊病人的就医体验和护士的人文关怀水平的相关进行分析,即利用Pearson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在门诊就诊体验总平均得分为(69.72±10.35),得分率为70.19%;门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质量总平均分为(110.73±13.50);门诊病人就诊、护士人文关怀水平等方面的体验状况呈现正相关关系;患者就医体验过程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门诊护士人文关怀的各个维度。结论  门诊患者就医体验整体上较低,门诊护士人文关怀水平处于中等的水平,随着护士人文关怀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在就医过程中获得的体验也会越好。

  • 标签: 门诊 就医体验 人文关怀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慢性伤口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医院内120例慢性伤口患者为对象展开研究,对患者资本资料进行搜集统计,同时应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和生活质量评估量表进行评估,观察自我管理现状与生活质量相关。结果:慢性伤口患者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呈现出负相关。结论:慢性伤口患者自我管理评分越高,则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越低,生活质量改善效果较好,所以需要做好患者自我管理工作,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 标签: 慢性伤口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眼底神经损害与血糖控制的关系。方法:从2019年2月到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468例2型糖尿病病人中,按照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含量,将病人分成A组(HbA1c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 角膜病变 角膜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中前馈控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0月血液透析患者72例,根据导管相关感染防控模式分组,A组(前馈控制护理)36例,B组(常规护理)36例,比较患者自我效能(ESCA)、血流感染情况。结果:自我效能比较,A组ESCA评分较高(P<0.05);血流感染情况比较,A组发生率为2.78 %,B组为13.89 %,A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采用前馈控制护理进行血液透析护理,可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显著减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应用效果较好。

  • 标签: 前馈控制 血流感染 血液透析 导管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