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小儿静脉输液时发生渗漏的相关因素,便于制定合理的护理对策,降低输液渗漏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方法:选择100例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患儿,密切观察患儿的输液过程,记录渗漏的相关因素。结果:12例患儿出现程度不同的渗漏情况,在所有住院患儿中占12.0%,发生渗漏的原因包括:患儿易哭闹不配合;易出汗;末梢循环功能差、穿刺难度高;护理人员缺少经验、技术不熟;未增加巡视次数,对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缺少预见性;家属疏忽看护不当;输液时间长;药物对血管产生强烈刺激性。结论:在静脉输液治疗期间,我们需要根据渗漏的原因,合理选择输液静脉以及固定方法,培训护理人员的基本功,指导家属陪护患儿,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静脉输液;渗漏;相关因素;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简要探析骨科患者术后静脉栓塞症预防护理效果。方法: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选取90例骨科手术患者,经随机化分组法,划分对照组(n=45,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5,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静脉栓塞症发生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静脉栓塞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护理,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数据具备差别(P<0.05)。结论:在骨科患者术后实施预防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静脉栓塞症,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兼顾其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骨科 静脉栓塞症 预防性护理 日常生活能力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静脉溶栓治疗,并加强护理干预,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9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应用静脉溶栓治疗,围溶栓期,对照组47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在此基础上,接受针对性静脉溶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7d 的NIHS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溶栓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为4.26%%,对照组为17.02%,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静脉溶栓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干预,可改善其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溶栓 脑卒中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将超声诊断的方式运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并对其介入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至2020年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患者共46例,为比较超声介入的治疗价值,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超声的介入下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静脉疏通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消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更高,患者的肢体消肿情况更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介入方式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临床的疏通率更高,治疗的效果更好。

  • 标签: 超声诊断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静脉输液患儿58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儿施加“人性化”护理理念,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更佳。结论: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静脉输液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在小儿静脉输液中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为2021年01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实施静脉输液治疗的80例小儿患者,依据患儿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看护,观察组行支持性护理。结果:观察组舒适性评分为(1.63±1.05)分、依从性评分(2.11±1.25)、穿刺一次成功率为94.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7±1.03)分、(4.55±1.71)分,8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输液中对其实施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儿的输注体验,减少输液风险,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静脉输液 小儿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动静脉穿刺导致皮下血肿的原因,分析并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方法:选取我科108例直接动静脉穿刺中21例并发皮下血肿患者的资料,分析皮下血肿的成因,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实施干预。结果:皮下血肿与部分年轻护士穿刺技术不过关、压迫止血不当、患者生理因素和认知水平低有关,通过培训提升年轻护士穿刺成功率、改进有效止血方法、对高危患者的重点管理并积极治疗已发生血肿,现皮下血肿发生率下降,已发生血肿的患者均痊愈或好转。结论:分析直接动静脉穿刺致皮下血肿的原因,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促进血肿吸收,加快患者康复。

  • 标签: 直接动静脉穿刺 皮下血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静脉治疗护理中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开展研究时将接受静脉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主要样本,研究开始时间为2021年4月,结束时间为2022年4月,在此过程中将患者纳入随机分组的计算机软件中,平均分至研究组(优质护理)、参照组(常规护理),在此过程中主要分析项目为患者接受护理后的依从性,并了解护理后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同时分析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对治疗依从的研究组患者共有48例患者,参照组有41例,依从率(96.0%):(82.0%)有明显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参照组有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结果相比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研究组,说明优势不够明显(P<0.05)。研究组满意度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使用优质护理服务进行静脉治疗患者的护理工作,能够促进患者依从性地提高,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

  • 标签: 静脉治疗 优质护理服务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症状,尤其是血栓意外脱落,随着血液的回流,其有极大的可能引发肺栓塞,甚至与静脉壁粘连,使下肢静脉纤维化,以及导致静脉瓣膜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针对这些现象,在临床统称为血栓后综合征。对于该症状的治疗,往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且能取得的成效非常有效,因此在临床阶段的主要认为还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效的预防极其治疗,并辅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加速患者的康复速度,避免血栓后综合征的出现。

  • 标签: 下肢 深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在PICC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0例PICC静脉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两组均行常规化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上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SF-36评分、不良事件。结果:SF-36评分方面,观察组干预后的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3.33%)低于对照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PICC静脉输液 优质护理 常规化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采用Meta分析了解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为预防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数据库等,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2月,Meta分析采用RevMan 5.3软件。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①年龄:OR为3.2,95%CI(2.67,3.83);②导管留置时间:OR为17.66,95%CI(9.68,32.22);③疾病因素:OR为44.69,95%CI(27.96,71.43);④APACHEII评分:OR为14.68,95%CI(9.69,22.24);⑤免疫功能低下:OR为2.5,95%CI(2.01,3.11);⑥静脉营养:OR为14.68,95%CI(9.69,22.24);⑦置管者年资:OR为2.27,95%CI(1.72,3.00);⑧多腔导管:OR为4.06,95%CI(2.81,5.86)。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导管留置时间、疾病因素、APACHEII评分、免疫功能低下、静脉营养、置管者年资及多腔导管等。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感染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单纯静脉麻醉患儿麻醉复苏期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按照数字表法随机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单纯静脉麻醉的患儿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复苏期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儿的拔管时间、复苏室观察时间以及患儿复苏期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拔管时间、复苏室观察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单纯静脉麻醉 患儿麻醉 复苏期护理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治疗手段,在对病人进行抢救和治疗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可以快速准确地为其建立静脉通路,为伤病员的生命赢得时间。因此,为加强护理人员在特殊环境如动态微光的条件下,进行静脉输液的操作,需要具备扎实的静脉穿刺技术。基于此,阐述了动态、微光下进行静脉输液操作训练的方法;并总结了操作训练的体会。以及提高护理人员在特殊环境中,进行静脉输液的技能,并在实际应用中达到显著的效果。

  • 标签: 动态微光 静脉输液 输液操作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妊娠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之间接收的妊娠期下肢静脉血栓栓塞患者进行研究,总计有58例患者参与其中。在入院后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测,均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并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如心理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等方面。在护理工作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非常满意为43.1%、不满意为18.9%;护理后非常满意为65.5%,不满意为9.6%,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数据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针对于妊娠期下肢静脉血栓栓塞患者来说,通过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应用,有效的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对身体健康的恢复也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妊娠合并 静脉血栓 栓塞预防 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研究PBL教学法在静脉输液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3月到2021年3月的80名护理实习生,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的相互协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学习兴趣探索能力、临床处理能力、理论实践结合能力的满意度;笔试分数、操作分数。结果: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的相互协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学习兴趣探索能力、临床处理能力、理论实践结合能力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的笔试分数、操作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进行带教,能够有效提升带教质量以及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PBL教学;静脉输液护理教学;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胸腔积液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胸腔积液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的患者88例作为观察目标,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及针对性护理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每天引流量、引流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每天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引流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运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对胸腔积液患者进行治疗时,另外,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引流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 胸腔积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的主旨是无菌空活塞头上胶塞在气管切开病人全堵管中的应用。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为我院就医需要进行气管切开的50例病人,研究的年限在2021年1月份至2021年12月份,通过随机平衡法的方式将这50例病人分成了甲组和乙组,每组有25例病人,甲组的病人提供胶布缠绕无菌空的针头帽制作成堵管器来进行全堵管,乙组的病人则使用无菌空活塞头上胶塞来进行堵管,比较两组病人在使用不同的堵管方式后,出现感染的情况以及呼吸困难情况、堵管器脱落的发生率,同时对两组病人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在不同的堵管方式应用于两组病人后,乙组病人出现感染的机率更低,呼吸困难的发生率也更低,包括堵管器脱落的发生率也低于甲组病人,该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也更高(P

  • 标签: 无菌空针 活塞头上胶塞 气管切开 全堵管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耳穴压豆联合揿护理对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2月~2022年1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82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耳穴压豆联合揿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期间的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恶心呕吐严重程度及恶心呕吐完全缓解率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耳穴压豆 揿针护理 肿瘤患者 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患诊治过程中采取银质配合冲击波诊治所产生的诊治意义。方法:收录从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我院疼痛科接受诊治的膝骨关节炎病患资料共50人。根据病患所接受的诊治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一组和二组,每组病患的人数为25人。一组病患所接受的诊治方式为冲击波诊治措施,二组病患则接受银质配合冲击波诊治措施,对比两组在接受诊治之后病情的恢复情况,并采取相关的表格对病患骨关节恢复情况进行测定。结果:在接受诊治之后,两组病患的临床症状都有了显著的改善,随着诊治时间的增长,二组病患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一组病患。本次研究具有意义。结论:在骨性关节炎病患的诊治过程中,采用银质配合冲击波的方式来对病患进行诊治,能够有效提升疼痛科疾病的临床诊治效果,对于病患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银质针 冲击波 膝关节 骨关节炎症 诊治措施 诊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