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多粘菌素B(PMB)对内毒素(LPS)刺激的巨噬细胞Toll4、TNF-α、IL-6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鲎试剂法测定PMB对LPS的中和作用,运用鼠腹腔巨噬细胞分离培养,并加入PMB与LPS培养3h,RT-PCR检测Toll4、TNF-α、IL-6mRNA转录水平变化.结果PMB具有较强的中和LPS能力,其IC50约为4.35±0.91μmol·L-1;PMB1.75mg·ml-1能够显著抑制1μg的LPS刺激的鼠腹腔巨噬细胞Toll4、TNF-α、IL-6mRNA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PMB可能通过对LPS的中和作用,进而抑制LPS刺激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

  • 标签: 多粘菌素B LPS 巨噬细胞 Toll4 TNF-Α IL-6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白细胞介素-1β(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血清水平值,探讨同型半胱氨酸、IL-1β、TNF-α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发病机制和作用,研究IL-1β、TNF-α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发病后的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为2组:健康组(N组)与急性脑梗死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TNF-α浓度值,荧光标记免疫法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同型半胱氨酸、IL-1β和TNF-α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患者血浆IL-1β与TNF-α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纽IL-1β与TNF-α无显著相关性(P〉0.05)。急性脑梗死组IL-1β、TNF-α与同型半胱氨酸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参与了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的炎性反应过程,急性发病后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增高可能是炎性反应的促发因素。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炎性反应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发生率100%,且患者白细胞功能异常,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使CRF患者易并发感染,感染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红细胞免疫也是机体防御感染的因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治疗肾性贫血有效的方法,我们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宁红欣)治疗CRF患者的贫血,并以输血组作对照,观察了EPO对CRF血液透析患者IL-6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 标签: 促红细胞生成素 血液透析 IL-6 红细胞免疫功能 C3B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补气助阳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IgE,IL-4,TNF-α的影响。方法将90例确诊为变应性鼻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地氯雷他定片,治疗组加服补气助阳汤。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4.1%(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症状评分明显下降,炎性因子水平明显降低,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补气助阳汤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显著,可以调节患者体内的高敏状态,减轻炎症反应,作用持久,值得临床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补气助阳汤 临床疗效 IgE,IL-4,TNF-&alpha
  • 简介:目的研究青藤碱(alkaloidsinomenine,SIN)对大鼠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84只实验动物模型分为7组:生理盐水(NS)组、SIN组、环抱菌素A(CSA)组、SIN+CsA组、同基因移植组、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观察大鼠存活时间、泌尿持续时间,检测肾功能指标(sBUN、sCr)、静脉血IL-2及CD44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大鼠长期存活,NS组均在术后9d内死亡;SIN组存活时间平均为9.39±0.73d,延长了受体鼠存活时间,SIN组、CsA组与NS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SIN+CsA组,明显延长受体鼠的存活时间至16d以上,SIN+CsA组与NS组、SIN组、Cs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肾功能指标:SIN、CsA均抑制受体鼠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增高,SIN+CsA组的血Cr与NS组、SIN组、Cs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静脉血IL-2及CD44表达水平:除SIN组与CsA组的IL-2值相比P值〉0.05外,实验组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各实验组与各对照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SIN能下调肾移植模型大鼠静脉血IL-2及CD44表达水平,从而干预参与急性排斥反应的淋巴细胞发挥作用,对大鼠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起到免疫抑制作用,并与CsA有协同作用。

  • 标签: 青藤碱 肾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IL-2 CD44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泻白散加减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该方法对CRP、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组,研究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研究组加行泻白散加减治疗。组间对比疗效和治疗前后的CRP、IL-8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vs84%),P<0.05。组间对比治疗前的CRP、IL-8水平,P>0.05;治疗后再次组间对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泻白散加减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可获得更加显著的疗效,患者CRP、IL-8水平降低幅度更大。

  • 标签: 泻白散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疗效 CRP IL-8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国手术期外周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6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组(A组)、静吸复合全麻醉组(B组)、硬膜外阻滞加全麻组(C组);于麻醉前、切皮前、切皮后2h及术后第1天、3天、5天分别检测外周血清中sIL-2R、IL-6和TNF-α水平。结果与麻醉前比较,麻醉后三组sIL-2R、IL-6和TNF-α没有明显变化;切皮后2h、术后1d和3dA、B组sIL-2R明显升高(P<0.05),C组在术后1d增高(P<0.01)。切皮后2h、术后1dA、B组IL-6增高(P<0.05);TNF-α在切皮后2h、术后1dA组增高(P<0.05);三组间比较,A、B组在施术2h、术后1d的血清sIL-2R高于C组,IL-6和TNF-α三组间无差别。结论硬膜外复合全麻能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及麻醉药物对sIL-2R、IL-6和TNF-α的影响,有利于肿瘤病人免疫功能的恢复。

  • 标签: SIL-2R IL-6 TNF-Α 术后 麻醉方法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IL-6与CRP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3-1月至2023年7月昌吉市人民医院就诊KOA患者80名,包括门诊及住院手术病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K-L分级0级,即无影像学改变)40例,对照组(K-L分级Ⅰ级-Ⅳ级,即有影像学改变)40例,分别行膝关节穿刺关节液抽取,离心关节液,之后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IL-6及CRP数值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IL-6与CRP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本课题研究可知,IL-6与CRP的水平可进一步优化对KOA诊疗的思路,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延缓疾病进展的目的。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炎 关节液 IL-6与CRP水平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50例为研究组,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150例为参照组。结果:研究组RBP4、hs-CRP、IL-6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轻度病变患者血清RBP4、hs-CRP、IL-6水平低于中度与重度,中度病变患者血清RBP4、hs-CRP、IL-6水平低于重度,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RBP4、hs-CRP、IL-6水平比健康者有不同程度升高,病变程度越严重,上述指标水平升高越明显。

  • 标签: 冠心病 视黄醇结合蛋白 高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18F-FDG PET-CT在胃癌诊断、 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10月在医院行 18F-FDG PET-CT检查和胃镜检查的 3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为 20例胃癌患者,比较 18F-FDG PET-CT和胃镜两种方式的诊断符合率以及 18F-FDG PET-CT和手术病理 TNM分期。结果: 18F-FDG PET-CT 诊断符合率为 85%,胃镜诊断符合率为 90%,两种方式诊断无明显差异( P>0.05); PET-CT T期总体检测符合率为 80%, N期的灵敏度为 73.33%,特异性为 80%, M期的的灵敏度为 85.71%。结论: 18F-FDG PET-CT在胃癌诊断、 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高,意义重大,属于非侵入性恶性肿瘤检测技术,其诊断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较高,能有效辅助胃癌制定手术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18F-FDG PET-CT 胃癌诊断分期 应用价值
  • 简介: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普及,我们发现许多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的患者其梗死相关血管并未出现再通。有效的侧支循环形成是造成梗死后溶栓再通假象的原因之一。而血管成形术可显著改善梗死心肌的血液供应,提高末梢冠状动脉的组织灌注,改善患者预后。现将我院2003年8月~2004年2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侧支循环 血管成形术 溶栓疗法 冠脉造影
  • 简介:18F-FDGPET/CT是一种从细胞分子水平反映肿瘤组织生化和代谢变化的功能显像方法,其监测肿瘤治疗疗效的原理是基于肿瘤细胞在化疗后对葡萄糖代谢的变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18F-FDGPET/CT在评价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方面的作用。本文就18F-FDG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早期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 标签: 肺非小细胞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药物治疗
  • 简介:颈后路侧块钢板螺钉固定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新技术,较传统棘突间钢丝固定之方法坚强牢固可靠,疗效显著.在护理方面,我们重点加强术中体位和耐受力的训练,术后脊髓功能恢复的观察,指导肢体功能锻练等措施,对手术的成功,疗效的提高,减少病残,降低并发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 标签: 颈后路侧 钢板 螺钉 手术治疗 颈椎骨折 颈椎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前符合线路18F-FDG显像对肿瘤临床分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术前行符合线路18F-FDG显像并行手术切除肿瘤的患者共37例,比较符合线路18F-FDG显像分期与手术切除病理分期。结果手术切除病理分期低于符合线路18F-FDG显像分期。结论符合线路18F-FDG显像对宫颈癌临床分期价值有限,不推荐宫颈癌患者术前常规行符合线路18F-FDG显像。

  • 标签: 宫颈癌 符合线路18F-FDG显像 分期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54-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TBX18腺病毒是否能够成功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使其向心肌细胞分化。方法:取成年SD大鼠的四肢骨髓将其分离培养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重组腺病毒-绿色荧光蛋白Ad-TBX18载体,转染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设为试验组,并将只是转染绿色荧光蛋白的空载病毒组和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诱导后三组细胞肌钙蛋白I(cTnI)、α-横纹肌肌动蛋白(α-SCA-actin)阳性表达情况,并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TnI、α-SC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转染效率高达95%。试验组的cTnI、α-SCA阳性表达率以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空载病毒组、空白对照组(P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