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穴位温灸联合温阳补气汤治疗便秘型肠激综合征的应用。方法在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选取我院便秘型肠激综合征患者68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穴位温灸联合温阳补气汤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便秘、头晕乏力、失眠焦虑、胃寒腹痛腰酸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安全性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小,P>0.05。结论给予便秘型肠激综合征患者穴位温灸联合温阳补气汤治疗,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 标签: 穴位温灸 温阳补气汤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科感染疾病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血液科中80例存在感染风险的患者用随机方式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共40例,给予常规的护理;一组为观察组,共40例,给予整体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感染率为,对照组的感染率为,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在血液科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措施能够将感染率降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整体护理 血液科 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泻型肠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患者经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共计90例腹泻型肠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设置为2019年2月~2020年6月期间,分组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患者均为45例,对照组应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与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期情况。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3.33%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56%显著较高,组间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柴胡疏肝散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肝郁脾虚证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黄止带汤联合苦参凝胶治疗霉菌性阴道炎(MV)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本院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纳入的6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实行黄止带汤联合苦参凝胶治疗,参照组实行常规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和参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降低,治疗有效率较高,差异显著(P

  • 标签: 易黄止带汤 苦参凝胶 霉菌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那洛肽治疗便秘型肠激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甄选2021年6月1日~2022年8月30日期间我院收治的便秘型肠激综合征患者136例,常规组68例:使用枸橼酸莫沙比利进行治疗;研究组68例:使用利那洛肽进行治疗:比对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常规组患者总用效率77.94%,(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1%低于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4.71%,(P<0.05)。结论:利那洛肽在便秘型肠激综合征的治疗中,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症状,治疗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出现较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利那洛肽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高血压发生的患因素。方法:纳入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6例,对所有患者依据是否发生高血压分为两组,同时接受维持行血液透析中发生高血压常见患因素调查表的评估,对各种指标进行观察。结果:86例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高血压发生率为30.23%(26/86);高血压组中患者的透析充分标准值、血红蛋白、透析频率、透析总时间等指标与未发生组相比均显著更低(P

  • 标签: 终末期肾病 维持行血液透析 高血压 易患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黛力新治疗肠激综合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的肠激综合症患者共10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黛力新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黛力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中,共有47例患者有效缓解,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中,共有40例患者有效缓解,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肠易激综合症 马来酸曲美布汀 黛力新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灸法结合肚脐穴位贴敷对“脾虚”肠道激综合症的疗效。方法:从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从我院中医科中收集到的60例脾胃虚弱型肠激综合症患者,将全部选择的病人按照数字排列名单,采用实际的鼠标抽样法,将他们分为两个小组,分别是正常组和联合组,各30人。正常组采用的是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而联合组采用的是艾灸结合脐部中药贴敷的治疗方案,对两种治疗方式对脾胃虚弱型肠激综合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愈后进行了比较。结果:与正常组的普通西医治疗方法相比较,联合组的艾灸结合中药贴敷治疗肠激综合症患者的综合临床效果更好,并且对肠激综合症的症状有很大的改善作用。结论:采用中药艾灸与脐部中药贴敷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对脾胃虚弱型肠激综合症的病人有很好的疗效,可以有效地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并最终实现了根治,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方法。

  • 标签: 艾灸联合中药贴敷 脾胃虚弱型肠易激综合症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抗凝治疗对妊娠期栓症患者分娩及产后出血情况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提高母婴安全。方法:1. 病例选择:选择符合研究标准的妊娠期栓症患者,包括确诊为栓症,且在妊娠期间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2. 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抗凝药物进行治疗,如肝素、阿司匹林等。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指标和胎儿发育情况。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在分娩及产后出血情况,包括出血量、出血时间、出血部位等。同时,记录胎儿发育情况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抗凝治疗,妊娠期栓症患者分娩及产后出血情况得到显著改善。与未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分娩出血量减少、产后出血风险降低。同时,抗凝治疗还能有效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母婴安全。结论:本研究表明,抗凝治疗对妊娠期栓症患者分娩及产后出血情况具有显著影响,能有效减少分娩出血量和产后出血风险,提高母婴安全。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对于妊娠期栓症患者应积极采用抗凝治疗,以保障母婴健康。

  • 标签: 妊娠期 易栓症 抗凝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桂芍欢苓汤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激综合征效果体会。方法确定研究对象为我院诊治的腹泻型肠激综合征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时间节点为从2015年6月开始到2017年5月,患者共计80例,本次进行分组对照实验,患者首先进行分组,依据是治疗顺序的前后情况,指定单号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治疗;双号患者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桂芍欢苓汤。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泻型肠激综合征进行匹维溴铵联合桂芍欢苓汤治疗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率,适于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匹维溴铵 桂芍欢苓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激综合征患者的药物治疗当中,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一整年内收治的72例腹泻型肠激综合征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均为肝郁脾虚证表现,将其随机均分成西药组与结合组,西药组患者服用常规西药治疗,结合组患者则在上述基础上服用柴胡疏肝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效果。结果结合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西药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比较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患有腹泻型肠激综合征且中医表现为肝郁脾虚证患者的治疗,选择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方案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肝郁脾虚证 柴胡疏肝散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神经节苷脂与普拉克索联合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02月至2017年0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98例血管性帕金森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研究,将其平均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人。研究组在常规内科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联合普拉克索口服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内科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美多巴口服治疗。治疗12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UPDRS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UPDRS评分低于给予美多巴治疗的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水平、血浆粘度水平等)也低于对照组,p<0.05,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神经节苷脂与普拉克索联合用药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节苷脂 普拉克索 血管性帕金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整肠生综合心理支持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56例腹泻型肠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有针对性进行心理支持及生活指导。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5%,高于对照组的5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肠生综合心理支持疗法对治疗腹泻型肠激综合征疗效显著。

  • 标签: 整肠生,心理支持,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补肺益肾、化瘀通络法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38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参照组对患者应用激素治疗。观察组对患者应用补肺益肾、化瘀通络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74%高于参照组的68.42%,两组进行对比,存在一定差距(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呼吸困难评分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aO2检测结果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实施补肺益肾、化瘀通络法方式开展治疗,整体效果理想,不仅调整患者呼吸困难的情况,还提升PaO2,还减少不良症状发生率,得到医师认可,此治疗方法有一定临床价值。

  • 标签: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补肺益肾 化瘀通络法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肠激综合征患者实施双岐杆菌四联活菌联合谷维素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0例肠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入组患者被实施分组研究,其中对照组(100例)给予双岐杆菌四联活菌治疗,观察组(100例)给予双岐杆菌四联活菌联合谷维素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显效、有效、无效患者分别为61例、36例、3例,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与本组治疗前进行比较,治疗后1个月、2个月,两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评分均显著提高,且治疗后1个月、2个月治疗组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岐杆菌四联活菌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激综合征疗效确切。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双岐杆菌四联活菌 谷维素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位点(rs2736100、rs2853676)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青岛地区人群乙肝肝癌的感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来自青岛地区的肝癌患者165例、非肝癌乙肝病毒感染者195例、健康对照者402例hTERT基因型分布。结果:(1)肝癌组患者rs2736100位点GG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非肝癌HBV感染者及所有非HCC者(均P〈0.05),携带GG基因型者罹患肝癌的风险分别增加至2.13倍、2.17倍和2.14倍。(2)肝癌组患者rs2853676位AA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非肝癌HBV感染者及所有非HCC者(均P〈0.05),携带AA基因型者罹患肝癌的风险分别增加至3.42倍、2.39倍和3.02倍。结论:hTERTrs2736100和rs285367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感性相关。

  • 标签: 肝癌 端粒 末端转移酶 单核苷酸多态性 HBV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BRCA1与BRCA2感基因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BRCA1与BRCA2在3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癌变组)、34例乳腺良性病变(良性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转移、ER、HER-2的关系。结果两种基因在两组组织中的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基因的表达与和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和淋巴转移、ER、HER-2呈负相关(P<0.05)。结论BRCA1与BRCA2基因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以据此对该病针对治疗并能对其预后做评价。

  • 标签: 易感基因 BRCA1 BRCA2 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黛力新联合肠益生菌治疗腹泻型肠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泻型肠激综合征(IBS)患者136例,按照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给予黛力新、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对照组应用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两组根据症状加用马来酸曲美布丁治疗,疗程均为4周,对比两组治疗疗效、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98.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1~3个月的复发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与肠益生菌联合治疗腹泻型IBS具有较好的疗效和预后,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黛力新 肠益生菌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临床疗效 预后观察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2-0115-0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腹泻型肠激综合征治疗中疏肝健脾法中药汤剂联合常规西医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择选在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医院中进行腹泻型肠激综合征治疗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结果: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泻型肠激综合征中使用疏肝健脾法中药汤剂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法,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效果突出。

  • 标签: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疏肝健脾法中药汤剂 临床症状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