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安全隐患护理安全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中,要严格遵循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实施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身心安全。而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专业与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随着医学模式的逐步转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重视,同时对健康的保证以及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给医疗工作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在妇产科治疗,护理与服务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问题,以及许多不安全隐患。本文就就妇产科护理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 标签: 妇产科护理 安全管理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手足口病实施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疾控中心掌握的2018年70例手足口病幼儿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话联系传授健康防病知识的措施,随访一年后统计70例患儿复发手足口病的发生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随访一年后,70例患儿手足口病复发0例,复发率为0%;预防控制措施实施前,患儿家长满意度为85.7%,实施后满意度为98.6%,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预防控制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效果,降低复发率,提高家长满意度,推荐临床应用。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综合性护理 预防控制措施 家长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选取 2014年 12月 ~2017年 12月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患者 60例,对他们接受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需要采取的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凝剂比例为 1:5000时,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水平均明显低于抗凝剂比例为 1:10000时的检测结果,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把血液标本放置于室温环境中,分别在 30min、 2h和 5h对血液样本进行细胞检验,结果发现,放置两小时和放置五小时相比,放置五小时后的血液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水平均明显高于放置 30分钟后的血液样本和放置两小时后的血液样本,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这说明室温下血液样本的放置时间越长,对血液样本中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水平的影响越大。把血液标本放置于低温环境下,对在半个小时和两个小时对血液样本的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水平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放置半个小时的血液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水平明显低于放置两个小时的血液样本,但是放置半个小时的血液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放置两个小时的血液样本,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上在进行血液细胞检验时,抗凝剂的配比、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和放置温度等因素都会对血液细胞检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进行血液采集、血液保存、血液送检以及血液检验时,必须要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把关,按照相关操作标准进行操作,保证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血液 细胞检验 质量控制 方法
  • 简介:摘要临床微生物检验是临床上的重要检验方法,为临床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控制医院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重要依据,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获得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本文就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对策。

  • 标签: 临床 微生物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控制骨科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中心医院的急诊科收治的168例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8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创伤手术治疗,实验组采取创伤控制骨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生存率以及并发症等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5.30,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存率以及并发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临床统计学分析,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4.09,5.68,P<0.05)。结论创伤控制骨科学在急诊严重多发伤的救治工作中,能够让急诊医生快速、准确地处理患者的紧急病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为我院的口碑赢得重要的社会价值。

  • 标签: 创伤控制 创伤骨科 疗效
  • 简介:护士的职责是预防疾病、维护健康,在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实践证明,预防比治疗更具有主动性、积极性。消毒、灭菌、无菌技术及隔离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手段,也是护理工作重要而基础的内容,因此,护士在预防医院感染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同时由于护士与病人接触最频繁,离病人最近,能最早发现医院感染,因而护士也是医院感染监测的主要操作者。

  • 标签: 制院内感染 妇产科病房 效果分析 医院感染监测 预防疾病 病人接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晚期泌尿肿瘤患者的感染预防控制研究。方法选择晚期泌尿肿瘤患者84例进行研究,分为两组进行比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抗生素以及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则实施盐酸左氧氟沙星、伊曲康唑以及甲磺酸帕珠沙星三联疗法,并予以抗感染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的低,低14.29%,p<0.05,结论针对于晚期泌尿肿瘤患者,实施三联疗法能有效的控制感染的发生,同时在辅以相应的控制措施,能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保证患者健康,临床意义较为深远。

  • 标签: 晚期泌尿肿瘤 感染预防控制 三联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患有肺结核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便更好的防治老年肺结核。方法本文利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随机选取50例患有老年肺结核的患者,观察并记录所有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与临床的指标等情况,对患有老年肺结核患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进行总结。结果咳血、呼吸困难、呼吸短促、高热及咳嗽等为老年肺结核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症状,老年肺结核患者的X线胸片检测结果主要表现为浸润型,患者接受治疗后,这些不良反应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的预防与控制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加强防范的措施,以提高患者疾病的防治效果与生存的质量。

  • 标签: 老年肺结核 预防与控制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血液透析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 , 因其特殊的环境 , 特殊的救治对象及特殊的诊疗操作 , 均潜藏着医院感染的众多危险因素 , 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区 , 为 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诊疗安全 、降低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发生率 , 加强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制定了以下防控措施。

  • 标签: 血液透析室 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多部门协作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应用方式及效果。方法 对11个多部门协作案例开展调查分析。结果 11个MDT案例以重症医学科病例为主占63.64%,90.91%病例通过多学科的协作感染得到控制。结论 多部门协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效果,但院感专职人员参与多学科协作能力有待提升。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协作 案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科学管理方式来进行医院供应室消毒,来减少医院感染。方法针对医院在2017年1月至12月供应室消毒应用了科学管理方式后以及消毒与2016年1月至12月未采用一般管理方式对护理人员以及消毒合格率进行考核,分析在不同的管理方法后,消毒效果对比。结果经过科学的管理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后,供应室消毒合格率达到了100%,较一般管理方法的88.03%高出了约12个百分点。结论在供应室中实施科学管理方法,能够提升消毒合格率,减少医院感染概率,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的无菌环境。

  • 标签: 医院感染 供应室消毒 感染控制 科学管理方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 老年肺结核的预防及控制对策。 方法 :随机抽样法选取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 1 80 例 老年肺结核 患者。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的变化,制定出相应的预防及控制对策 。 结果: 老年肺结核患者会出现咳嗽和咳痰,呼吸困难以及气促的情况,少数患者会有胸痛和发热的情况。经干预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结论: 老年肺结核 患者中 制定相应的预防及控制方案可以 减 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肺结核 预防 控制对策
  • 简介:摘要医学检验是辅助医生诊疗的有效手段,在临床医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医学检验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医学检验质量与结果可能会降低。因此,必须要加强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本文以基层医院为例,分析了医学检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工作策略,以供参考。

  • 标签: 基层医院 医学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血液透析(HD)主要用于急、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脏替代疗法.接受该治疗的患者虽存活时间延长,但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报道也逐渐增多,获得性感染发生率亦逐渐增高,血液透析患者中感染已成为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我们把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渗透到HD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采取了一系列管理与控制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血液透析 医院感染管理 患者 治疗 体会 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