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3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哮喘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研究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采用普米克令舒和可必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存在显著差异,且研究组(97.5%)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0%),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哮喘性支气管炎患者通过普米克令舒和可必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是一种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普米克令舒 可必特雾化吸入 哮喘性支气管炎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可必雾化吸入治疗,每日2次雾化;治疗组30例患者给予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雾化吸入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验组治疗显效的患者有14例,治疗有效的患者有12例,治疗无效的患者有4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治疗显效的患者有7例,治疗有效的患者有13例,治疗无效的患者有10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O2、PaCO2及FEV1均优于治疗前,且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两组患者之间,其治疗后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雾化吸入可缩短病程,改善气道梗阻,疗效确切安全,可辅助治疗AECOPD,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普米克令舒 可必特 雾化吸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180例,随机分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儿90例。对两组患儿均施予常规治疗,参照组患儿施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研究组患儿在参照组患儿的基础上施予孟鲁司口服。两组患儿疗程均为3个月。随访半年,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变化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随访,研究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较参照组患儿的上升明显;研究组患儿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7.78%较参照组患儿的88.89%(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显著,能促进患儿肺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布地奈德 孟鲁司特 小儿支气管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剂量布地奈德莫罗干粉吸入联合茶碱缓释片口服治疗中度哮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接受治疗的100例患有中度哮喘的患者选取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分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罗干粉的吸入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则是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再联合使用茶碱缓释片进行口服上的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控制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控制率,两组之间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中度哮喘时,选用小剂量的布地奈德/福莫罗干粉的吸入联合口服茶碱缓释片对其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也可以对中度哮喘疾病的治疗控制率有一个很好的提高。

  • 标签: 小剂量 布地奈德 福莫特罗干粉吸入 联合茶碱缓释片 中度哮喘
  • 简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内分泌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摘要目的讨论地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44例血糖控制不佳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地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联合口服二甲双胍片(0.5g,tid,po)12周,观察12周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体重、低血糖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FPG,2hPG,HbAlC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低血糖事件明显减少(12周仅发生4例轻度低血糖事件),C肽水平较前有所升高,体重较前无明显变化。结论地胰岛素联用二甲双胍片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方案安全有效,简便易行,能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且体重无明显增加,适于血糖控制不佳的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

  • 标签: 地特胰岛素,二甲双胍片,2型糖尿病。中图分类号R文献标识码R827.15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018-02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妊症患者治疗中单用硫酸镁与联合硝苯地平、硫酸镁治疗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在我院治疗的82例妊症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分成单治组与联合组,每一组患者41例,单治组单纯采取硫酸镁治疗,联合组则在单治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单治组24h尿蛋白的定量、血粘度、血细胞压积均有显著的改善,联合组改善的幅度比较大,组间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妊症患者治疗中联合硝苯地平、硫酸镁治疗可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值得应用。

  • 标签: 硫酸镁 硝苯地平 妊高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单纯静脉注射硫酸镁及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80例妊症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静脉注射硫酸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硫酸镁 硝苯地平 妊高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光功率光子治疗仪配合药物治疗溃疡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皮肤病患者122例,将所有患者按照住院号随机分为两组,标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理药物进行治疗,标准者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高光功率光子治疗仪。治疗结束后,评价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根据疼痛积分评价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结果标准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例为5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例为4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77%。结论光功率光子治疗仪配合药物治疗溃疡性皮肤病的疗效优于单独药物治疗。

  • 标签: 高光功率 光子治疗仪 溃疡性皮肤病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硝苯地平、酚妥拉明及硫酸镁三药联合在妊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妊症患者,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用硫酸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硝苯地平与酚妥拉明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治疗后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产后出血、早产、胎盘早剥、剖宫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苯地平、酚妥拉明及硫酸镁三药连用能有效的提高妊症的治疗效果,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硝苯地平 酚妥拉明 硫酸镁 妊高症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肝胆病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例肝胆病患者,总结在我院进行肝胆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按照给予营养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早期肠内营养恢复的实验组30例和常规肠内营养恢复的观察组30例,所有患者治疗后统计预后营养指数和治疗有效率,最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实验组预后营养指数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实验组与观察组疗效结果相比,各项数据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病患者外科手术后施行早期肠内营养,对该类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肝胆病 外科手术 胃肠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imer)、尿酸(U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病情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妇产科住院确诊的69例PIH患者和同期住院的53例妊娠健康妇女(正常组)的血浆样本在日立7600P模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D-Dimer、UA和hs-CRP,比较分析三项指标检测结果。结果PIH组检测D-Dimer、UA和hs-CRP含量高于正常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PIH组、中度PIH组及重度PIH组检测D-Dimer、UA和hs-CRP含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Dimer、UA和hs-CRP均参与了PIH的发病进程,可作为监测PIH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检测含量对PIH的预防、治疗、病情观察、预后判断及相关围产期的并发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D-二聚体 尿酸 超敏C反应蛋白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收治的8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5例,观察组患者43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中医辨证疗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以促进患者的预后,提升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辨证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及胆红素血症与多因素影响进行相关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116例重症监护室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听力高危因素进行分组,包括单纯胆红素血症组、合并早产/低出生体重组、合并肺炎组、合并窒息组、合并两项以上高危因素组。与此同时,选取了150新生儿为正常组,通过瞬态诱发耳声发射仪进行听力筛查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筛查。结果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听力筛查通过率低于正常组,且在合并多因素上则会进一步降低通过率,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听力损失风险较多,且随着高危因素的增加而概率上升。因此,需要针对该疾病患者进行复查随访调查,提高诊断率。

  • 标签: 新生儿听力筛查 高胆红素血症 高危因素 听力损失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发生的影响。方法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40例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40例患者同时采用叶酸进行治疗,设为实验组。全程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定期监测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予以头颅CT检测,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肿周围情况、迟发性脑水肿发生情况以及死亡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改善显著,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迟发性脑水肿发生率、死亡率较低,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与脑出血之间联系密切,可提高脑出血患者迟发性脑水肿的发生率,尽早予以干预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高同型半胱氨酸 脑出血 迟发性脑水肿 影响
  • 简介:摘要长期缺氧使得高海拔地区居民血红蛋白代偿性增生,当红细胞过多的增生时造成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altitudepolycythemia,HAPC﹚发生,对人体呼吸、血液、消化、泌尿等系统的脏器产生损害,影响人们的健康,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妨碍。红症患者血中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升高,血液瘀滞、血流速度慢,进一步加重机体缺氧,当肾脏缺氧时,对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均产生影响,久而久之会发生蛋白尿,蛋白尿的出现可反应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肾损害。通过研究红症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与蛋白尿发生的关系,收集资料对红症引起肾损害的严重程度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并有利于医务工作者对红症患者发生肾损害进行二级预防,并进一步指导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肾损害的诊治。

  • 标签: 高原缺氧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血红蛋白升高 肾损害 蛋白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硫酸镁及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症的不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妊症患者58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选择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5.86%;观察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结果为(1.06±0.13)g/24h,对照组为(1.99±0.26)g/24h。结论妊症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用硫酸镁治疗,值得推广。

  • 标签: 妊高症 硫酸镁 硝苯地平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本街道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患者对蟑螂过敏原的应激性进行调查。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全年本街道门诊明确变应原为蟑螂的成年过敏性鼻炎患者453例,统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患者对三种不同种类蟑螂的检测结果。结果青年组患者对黑胸大蠊过敏的比率相对较高,其次为美洲大蠊,最后是德国小蠊,中老年组对美洲大蠊过敏的比率相对较高,其次为德国小蠊和黑胸大蠊,男性对黑胸大蠊过敏的比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而女性对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过敏的比率高于男性(P<0.05)。结论本街道过敏性鼻炎患者年龄越小对黑胸大蠊过敏比率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对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过敏的比率升高,男性主要对黑胸大蠊过敏,而女性则对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过敏居多。

  • 标签: 门诊 过敏性鼻炎 蟑螂 变应原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查(NBNA)及血清胆红素总量/白蛋白的比值(B/A)在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中的意义,得出结论①NBNA评分可应用早期诊断胆所致的脑损伤。②B/A可作为评估胆红素神经毒性危险因素的指标之一,当B/A比值>(6.32±1.4)×10-3即应给予适当治疗。

  • 标签: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查 血清胆红素总量/白蛋白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方法将94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拉米夫定治疗,实验组47例给予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以及肝功能指标水平。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62%,明显高于对照组72.34%,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不同治疗方式,两组肝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实验组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效果显著,患者肝功能改善明显,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乙肝肝硬化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后灌注综合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病房收治的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00例,其中发生灌注综合症8例,将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为主要症状,一过性意识障碍,发生在术后3~4d,2例以头痛为主要症状,发生在术后1~2d,1例视物不清,术后2的发生,均发生在血压升高期。经颅多普勒显示4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增高术后明显增高,3例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较术前增快,经治疗血流速度降至正常水平。8例患者预后1例患者发生大面积脑出血,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7例预后良好。NIHSS评分2±3.5,mRS评分1±2.1。结论灌注综合症是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严重并发症,在术前评估、术中、术后积极治疗、控制血压等方面是有效防治的关键。

  • 标签: 缩窄 病理性 脑动脉 支架 高灌注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