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立状态下的腓骨受力情况。方法152例在校女大学生。被测者处于标准解剖学姿势状态,取被测者内外踝中点,以细丝线上端固定于胫骨粗隆顶点处,下端固定于内外踝中点处;另取过胫骨粗隆顶点的铅垂线,两线在胫骨粗隆顶点处的夹角为所需测角,将其命名为∠α。平对被测角顶点固定相机,距离50厘米拍照。照片输入电脑用图像分析专用软件分析,取得角α具体度数。平行四边形法则对腓骨受力进行分析。结果左侧∠α为9.775°±0.1748°,右侧∠α为9.074°±0.2010°,左、右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632,P<0.01)。受力分析得左侧腓骨受力为(0.2617±0.003777)w(w为设定人在直立状态下小腿所受的力),右侧腓骨受力为(0.2457±0.004442)w,左右侧受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直立静止状态下,腓骨受力为小腿受力的1/4且左、右侧差异有显著性。

  • 标签: 腓骨 受力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四种静脉输液持针手法在头皮静脉穿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各自不同的持针手法行儿头皮静脉穿刺。结果针柄直立持针穿刺法在成功率、满意率方面均优于其他三种穿刺法(P<0.05)。结论针柄直立持针穿刺法最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持针符合力学原理,穿刺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针柄直立持针法 头皮静脉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仰卧式矫形牵引与直立坐式牵引对颈椎曲度的改变结果。方法80例颈椎曲度改变的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直立坐式牵引,治疗组40例仰卧式矫形牵引。治疗前摄片查弧弦距S1,两组均予不同牵引方式牵引20天后再予摄片查弧弦距S2,以差值△S=|S治疗后-S治疗前|大于5mm作为改变衡量治疗有效指标。结果治疗后仰卧式矫形牵引差异明显﹝P<0.05﹞;直立坐式牵引差异不明显﹝P>0.05﹞,两种治疗结果有明显差异。结论仰卧式矫形牵引在恢复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方面效果较好。

  • 标签: 矫形牵引 直立牵引 颈椎曲度 弧弦距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直立体位超声检查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诊断价值予以探究并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共30例,在直立体位超声检查下,测量患者不同体位下精索内动脉血流峰值状况,分别对患者进行站立位和平卧位测量,并做好详细记录。结果站立位测量的精索静脉内径为2.4mm,平卧位测量的精索静脉内径位1.6mm,站立位的精索静脉内径显著高于平卧位,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且站立位诊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平卧位,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由于站立位超声检查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诊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平卧位测得的阳性率,因此,建议在临床上采用站立位检查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

  • 标签: 直立体位 亚临床型 静脉曲张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