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虫草多糖(CP)对皮肤成纤维细胞光老化保护作用中对胶原的影响。方法:用8-甲氧补骨脂素联合UVA(8-MOP/UVA)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光老化,用电镜观察、羟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测定及免疫细胞化学等方法观察虫草多糖对成纤维细胞光老化过程中胶原的影响。结果:光老化组细胞较对照组蛋白合成功能不活跃,羟脯氨酸含量下降,丙二醛含量升高,Ⅰ型胶原表达降低,Ⅲ型胶原表达增高,虫草保护组细胞有所改善。结论:虫草多糖对8-MOP/UVA诱导光老化的皮肤成纤维细胞胶原变化具有逆转作用。

  • 标签: 虫草多糖 成纤维细胞 光老化 Ⅰ型胶原 Ⅲ型胶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所致药物性牙龈增生程度与非刺激性唾液中IL-8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从我院服用硝苯地平6个月以上的个体中,随机抽取60名个体作为本研究的评价对象,牙周健康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检查身高,体重;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指数(BI),附着丧失(AL)。收集非刺激性全唾,检测唾液中IL-8水平。评价每位受检者的牙龈增生指数(GOS)。结果提示IL-8参与了牙龈增生的病理过程,非刺激性全唾中的IL-8水平与牙龈增生指数显著相关(P<005)。结论硝苯地平所致的牙龈增生患者IL-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IL-8水平与硝苯地平所致的牙龈增生有关。

  • 标签: 牙龈增生 硝苯地平 IL-8 唾液
  • 简介:目的:观察大黄素对口腔鳞癌模型大鼠中TRPM8、LRG-1、SPHK1表达影响的实验。方法:将42只健康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大黄素组各14只,模型对照组以及大黄素组以给予5g/L4-NQO涂于口腔腭黏膜以建立口腔鳞癌模型大鼠,正常对照组不涂抹,正常饲养。大黄素组于模型建立后开始给予大黄素2.5mg/100g腹腔注射,每6h1次,连续给药48h。其余两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剂量与使用频率和大黄素组相同至实验结束。比较各组大鼠情况,癌症组织中TRPM8、LRG-1、SPHK1表达情况。结果:实验过程中正常对照组无大鼠死亡,模型对照组大鼠4只死亡,死亡发生率为28.57%;大黄素组1只死亡,死亡发生率为7.14%。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TRPM8、LRG-1、SPHK1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大黄素组TRPM8、LRG-1、SPHK1阳性表达率较低(P〈0.05),正常对照组与大黄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素治疗口腔鳞癌具有良好的效果,可能与下调癌症组织TRPM8、LRG-1、SPHK1阳性表达有关,有望为临床治疗方面提供新的干预方法。

  • 标签: 大黄素 口腔鳞癌 TRPM8型离子通道蛋白 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 神经鞘氨醇激酶1
  • 简介:目的观察电针关元、后三里穴对SAMP8小鼠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40、CD80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SAMP8小鼠随机分为快速脑老化组(Control组)、电针组(EA组)、假电针组(ShameEA组),每组10只。取“关元”、双侧“后三里”穴电针处理,每周6次,共治疗4周。治疗结束,眼眶采血,经细胞培养后,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树突状细胞CD40、CD80分子表达的差异。结果各组外周血单核细胞贴壁后,用含rhIL-4(1000U/mL)、rhGM-CSF(1000U/mL)、10%FBS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5d后,光镜下可见细胞表面有明显的树突状突起;经流式细胞术检测,与Control组相比,EA组树突状细胞CD40~+CD80~+共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电针关元、后三里穴与增强SAMP8小鼠免疫力及提高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40、CD80分子表达有关。

  • 标签: 电针 关元 后三里 树突状细胞 CD40 CD80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前疾病不同中医证型中IL-1、IL-8、IL-10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方法:招募8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或胃息肉患者及20名健康志愿者,抽取外周血作为检测样本,采用等位基因专一性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IL-1B-31C/T及IL-1B-511T/C、IL-8-251T/A、IL-10-592C/A及IL-10-1082A/G基因位点SNP并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基因分型在不同中医证型及健康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并评价各基因型与胃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IL-1B-31TT基因型和IL-10-1082AG基因型在脾胃湿热组中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IL-8-251AA基因型在肝胃不和证和脾胃虚弱证中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而IL-1B-511T/C、IL-10-592C/A各基因型在各组及证型中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胃癌前疾病中医证型IL-1、IL-8、IL-10基因型分布不尽相同,提示不同中医证型与基因多态性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携带有IL-1B-31TT和(或)IL-10-1082AG型基因的脾胃湿热证,或携带有IL-8-25AA型基因的肝胃不和及脾胃虚弱证胃癌前疾病患者可能患胃癌的风险增大。

  • 标签: 胃癌前疾病 中医证型 IL-1 IL-8 IL-10 基因多态性
  • 简介:目的:通过对神阙、关元等保健穴施以隔药饼灸,观察对不同年龄人群机体CD系列的变化,探讨艾灸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机制。方法:将六味地黄丸中药物按方剂比例配伍,制成药饼,放置于神阙、关元、足三里(双)、脾俞(双)、肾俞(双)穴位上。将0.3g圆锥形艾炷置于药饼上施灸,每穴灸3壮,隔日1次,共10次。分别在施灸前、后抽静脉血5mL,观测CD3、CD4、CD8、CD4/CD8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青年组隔药饼灸后CD3、CD4、CD4/CD8均较灸前均升高,CD8较灸前降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隔药饼灸后CD3较灸前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4/CD8较灸前升高,CD8较灸前降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隔药饼灸后CD3、CD4/CD8较灸前均升高,CD8较灸前降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5),CD4较灸略有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饼灸对3个不同年龄段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以中、老年组为显著,对不同年龄组作用机制亦不同。

  • 标签: 隔药饼灸 穴位 机体免疫力 CD3 CD4 CD8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对血清IL-4、IL-8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相关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0例,由于治疗的药物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巴柳氮钠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应用乌梅丸进行加减治疗,对比各组间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清IL-4、IL-8水平的变化。结果经不同的药物治疗后,各组间的效果不同,其中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治疗前比较血清IL-4水平升高,IL-8水平降低,各组间的数据统计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溃疡性结肠炎采用乌梅丸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明显的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乌梅丸 溃疡性结肠炎 效果 血清IL-4水平 血清IL-8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外周血内CD4/CD8值与患者近期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法检测患者化疗前外周血内CD4/CD8值,并分析其与患者化疗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调查结果显示,CD4/CD8值相对偏低患者化疗有效率明显低于CD4/CD8值正常或偏高患者,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外周血内CD4/CD8值与患者化疗有显著影响。

  • 标签: 非霍奇金淋巴瘤 外周血 CD4/CD8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