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艾滋在我国自1985年在北京发生第一例死于AIDS的美籍阿根廷旅游者后,至今艾滋毒感染者超过100万。现在,全国各省市陆续出现了艾滋患者,专家称之为“艾滋发病的第一高峰”。中国有13亿人121,艾滋病毒携带者逐年增加,那时我国艾滋毒感染者人数将跃居世界之首位。所以,AIDS对我国的威胁是巨大的。

  • 标签: 艾滋病毒感染者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AIDS 艾滋病患者 旅游者 阿根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孕产妇艾滋和梅毒的监测结果。方法搜集2012年6月—2013年1月我院接收的孕产妇289例,对其艾滋和梅毒的监测结果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289例孕产妇中,5例HIV感染,感染率是1.73%;11例梅毒感染,感染率是3.81%。艾滋、梅毒感染以本地人口(大部分有外出打工或者做生意的经历)为主、流动人口次之,本地暂住人口较少、20岁-30岁未婚(或离异)患者较多,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孕产妇艾滋、梅毒监测,对感染患者及时治疗,减少艾滋、梅毒的母婴传播,对实现疾病的有效控制和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孕产妇 艾滋病 梅毒 监测
  • 简介:摘要全球艾滋新发感染依然严峻,了解艾滋传播途径,掌握其感染相关影响因素,阻断传播途径,采取高效的预防干预措施尤为重要。艾滋主要传播途径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3种。本文收集不同途径传播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着重从传播途径、阻断和干预及防治措施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艾滋病 传播途径 防治措施
  • 简介:艾滋在我国自1985年在北京发生第一例死于AIDS的美籍阿根廷旅游者后,至今艾滋毒感染者超过100万。现在,全国各省市陆续出现了艾滋患者,专家称之为“艾滋发病的第一高峰”。中国有13亿人口,艾滋病毒携带者逐年增加,那时我国艾滋毒感染者人数将跃居世界之首位。所以,AIDS对我国的威胁是巨大的。

  • 标签: 艾滋病毒感染者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AIDS 艾滋病患者 旅游者 阿根廷
  • 简介:目的评价采用集中方式对公安干警进行艾滋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公安巡警支队干警108名,采用多媒体讲课、发放预防艾滋健康教育折页、现场提问咨询、观看艾滋科普知识展览等集中教育方式进行艾滋健康教育,并在健康教育前后以无记名自填式答卷方式对调查对象艾滋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与教育前比较,教育后15项艾滋相关知识有13项知晓率显著提高,5项对艾滋的态度及3项与艾滋相关行为有明显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集中教育形式在公安干警中进行预防艾滋健康教育效果明显。

  • 标签: 公安干警 艾滋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暗娼人群艾滋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相关行为特征。方法采用随机调查的方法,对县城区及城乡结合部的宾馆、发廊、美容会所内的女性性服务工作者进行艾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相关危险行为及HIV感染情况等进行调查,采用统一的《女性健康调查问卷》群进行逐项调查,一人一卷,独立匿名填写或询问,同时抽取5ml静脉血样进行艾滋、梅毒、丙肝检测。结果HIV、梅毒均无阳性感染,丙肝抗体阳性率1%,艾滋知识知识知晓率为72%,对输血传播知晓率最高为82.0%,对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行为可以减少艾滋的传播、每次性生活正确使用避孕套可以减少感染艾滋的风险知晓率最低分别为48.0%、54.0%。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86.0%,最近一个月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71.0%,每次都坚持使用安全套的32%。结论我县女性性工作者对艾滋相关知识知晓率不高,在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低。在综合防治工作中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安全套使用率,改变其高危行为。

  • 标签: 艾滋病 暗娼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不同试剂检测艾滋抗体的结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这段时期的艾滋标准质控血清,并使用上海科华和北京华大吉比爱两种不同的试剂对HIV抗体进行检测60次,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试剂检测艾滋标准质控血清的稳定性、均匀性以及准确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的试剂检测艾滋抗体的结果之间差异不明显,灵敏度和准确性较高,可以相互印证,相互校正,从而提高临床准确度,有助于HIV抗体的阳性筛查。

  • 标签: 艾滋病抗体 两种不同试剂 检测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我国艾滋处于高发阶段,学生青少年感染率逐年提高。通过从感染时阻断向未感染时保护的转变,进行当代学生艾滋的三级预防研究,对于实现艾滋防治的普遍可及具有积极探索意义。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三级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笔者在感染科从事护理工作多年,主要护理一些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一类疾病的患者,接触的病人大部分是患传染病的病人,其中艾滋患者不少,在护理艾滋患者时存在很大风险,这就要小心谨慎保护好自身的安全,防止感染艾滋病毒。现根据艾滋的传播途径浅谈一下艾滋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防护的措施,目的是提高护士的健康水平,减少此类危害的发生。

  • 标签: 护理 艾滋病 危险因素 安全防护
  • 简介:笔者在去年用元素医学食疗法试治4例艾滋患者获突破的基础上,于今年8月在安徽阜阳市、河南上蔡县文楼村免费为33例(原25例)艾滋患者进行元素医学食疗,一个月中观察到:食疗患者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有的非常显著,还有20%患者症状完全消失。首先,胃口100%改善,体重增加占80%以上,最多体重增加6kg/月,睡眠较原来好,有精神,有力气,无1例有不良反应。病人自愿要求元素医学食疗,积极配合食疗。

  • 标签: 艾滋病 元素医学食疗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艾滋职业暴露的控制策略。方法对我院的12个发生艾滋职业暴露案例进行资料收集分析,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结果我院12名护理人员受艾滋职业暴露伤害,暴露后进行合理处理,无感染艾滋病毒者。讨论采取合理艾滋职业暴露控制策略,能降低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

  • 标签: 护理人员 艾滋病职业暴露 控制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如今,艾滋已越来越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的问题。无论是从患病人群预期寿命的缩短、医疗保健系统负担的剧增、孤儿数量的不断增长这几个角度看,还是从它对经济文化发展造成的损失这个角度看,艾滋已对世界上一些地区的发展构成如此之大的威胁。即使在21世纪,艾滋也是人类,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要面对的三大环球性威胁(艾滋、饮用水短缺、耕地面积缩小)之一。

  • 标签: 健康教育 疾病预防 艾滋病 生活方式 性传播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国当前艾滋健康教育开展现状,为决策部门制定宣传教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对近年在国内期刊上公开发表的艾滋健康教育文献作分析。结果从艾滋面临的形势、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总结了当前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结论加强工作绩效的管理与评价可以更有利于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 标签: 艾滋病 健康教育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河池市艾滋病例死亡原因,为改变艾滋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降低死亡率。方法收集调查对象的流行学资料、临床治疗资料、实验室检测资料等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调查对象中男性占比例高于女性,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农村人口占比例高于城镇人口,60岁以上年龄组占较高比例,职业分布以农民工为主,非艾滋临床死亡和意外死亡占较高比例,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远低于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在病例报告后一年内死亡的所占比例较大。结论早发现、早治疗是降低艾滋死亡率的关键,重点加强对农民工和老年人艾滋防治宣传教育是预防艾滋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艾滋病 死亡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艾滋职业暴露现状,探讨职业暴露后实施预防措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灵山县2008—2011年发生的22例艾滋职业暴露个案进行分析。结果22例艾滋职业暴露个案中,其中医务人员15例,公安司法干警7例。暴露方式以针刺伤为主,有15例,占68.2%;其次是经皮肤或粘膜接触,有5例,占22.7%;有2例为抓伤,占9.1%。暴露级别一级3例,占13.6%;二级17例,占77.3%;三级2例,占9.1%。暴露源级别重度6例,占27.3%;阴性8例,占36.4%;暴露源不明8例,占36.4%。22例中20例(90.9%)采用药物进行预防用药,8例(40%)全程服药。所有暴露者经6个月观察,随访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医务人员和公安干警较容量发生HIV职业暴露,应加强职业暴露的宣传和培训,降低职业暴露发生,提高正确处理职业暴露的水平。

  • 标签: 艾滋病 职业暴露 处理方法
  • 简介:外出务工人员,多处于性活跃期。他们多常年在外,易发生艾滋危险行为。改善他们的艾滋防治知识、态度十分重要。为了解他们艾滋知识、态度水平现况,以便有针对地进行传播、干预,2007年春节期间,我们对外出务工返乡人员进行了调查。

  • 标签: 外出务工人员 艾滋病 知识 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