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给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患者予以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护理,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满意度。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选择于我院64例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模式,而给试验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以实施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BPRS与SDSS均有显著的下降,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给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患者予以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护理不仅提高了临床效果,还使患者及其家属均满意于该护理模式。

  • 标签: 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生活自理能力 满意度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整体护理应用于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在2019年3月-2020年12月期间接受的60例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患者按照数字表顺利随机划分为两个组,其中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另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与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之上增用整体护理模式。护理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能力均得到了提高,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提高程度远远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26%、59.2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远远过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远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帮助患者康复护理,这种护理模式治疗效果理想,而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更好的促进医患关系,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整体护理 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痴呆患者采用非典型抗精神药物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40例痴呆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利培酮组、喹硫平组、奥氮平组,各10例,对比组间临床效果。结果:对比对照组,其他3组治疗8周、16周后的NPI总分均明显较低,且奥氮平组和喹硫平组NPI总分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奥氮平组和喹硫平组NPI总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三组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更好地改善痴呆患者的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用药较为安全,不良反应方面无明显差异。

  • 标签: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痴呆精神行为症状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对于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在康复护理过程中进行人性化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以2019年11月至2021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0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依据。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们平均分成两组即研究组与对比组,且人数相等各为53人。对比组患者:在康复治疗期间采取常规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康复期间采取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依从性以及简明精神病量表等指标。结果 采用人性化护理的研究组患者其康复效果以及依从性等指标均优于对比组患者,(P

  • 标签: [] 人性化护理 精神发育 迟滞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实施舍曲林、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的具体实施中,将纳入68例已经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患者参与实验,已经对其基本资料进行了分析,确认符合实验参与条件,不存在肝肾功能异常或其他不可入组条件。同时为保障研究的顺利实施,对68例患者采取了随机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将在对照组中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中则联合应用舍曲林治疗。结果:统计比较了不同治疗方法下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4周的抑郁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抗精神病药物与舍曲林联合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治疗中可以达到不错的疗效,且能够保障安全性。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物 舍曲林 疗效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本院确诊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发病率日益上升,且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文化程度较低,体力劳动者偏多。社会功能受损显著,常常伴有躯体疾病,肝功能异常、性欲下降、急性胃炎、高血压、脉管炎、悲观厌世等。精神障碍主要为听幻觉、视幻觉、被害妄想、嫉妒妄想及行为紊乱。本组患者痊愈58例(61.05%),显效28例(29.47%),好转5例(5.26%),无效3例(3.16%),死亡1例(1.05%)。38例患者(40.00%)患者出院后6个月~12个月再次入院2~4次。结论饮酒成瘾问题不仅是备受关注的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酒精可致精神障碍,也可致躯体受损,必须引起广大重视,提倡科学饮酒,多宣传饮酒的危害,尽早戒酒,并对社会干预进一步加强。

  • 标签: 酒精 精神障碍 躯体受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的病人在精神上抑郁状况。方法运用回顾式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65例)、对照组(55例),使用SDS表实施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精神抑郁约33%,而对照组患者约11%;经过分析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即存在P<0.05明显差异;说明老年冠心病的病人在精神上存在着较重心理障碍,其精神抑郁产生率和性别、慢性的并发症等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老年冠心病的病人具有较高的精神抑郁产生率,其在预后产生不良后果。

  • 标签: 老年 冠心病 病人 精神抑郁 状况研究
  • 简介:摘要共情是心理咨询技能之一,共情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沟通技巧,我们通过对共情的概念、作用、注意事项、护理人员的要求等方面的阐述,将共情应用在护患沟通中,学会换位思考、倾听、表达尊重,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 标签: 护士 共情 患者 护患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健康教育方法、相关因素、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96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者以汉族、彝族、哈尼族为主,男性、从事重体力劳动者、文化程度低、经济条件差者本病的发病率明显高,多见于性格外向型者,精神症状以被害妄想、幻视、幻听以及行为紊乱多见,神经系统症状以震颤、共济失调较多见,并伴发多种躯体疾病,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疗效好,转归快,但再住院率仍然较高。结论普洱地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发病率高,在临床护理中采取有针对性健康教育措施后,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酒精 精神障碍 健康教育
  • 简介:通过对潍坊市10年间精神发育迟滞流行学调查发现,1994年7岁及7岁以上年龄患病率(4.17‰)高于1984年(1.49‰),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7-14岁年龄组患病率(12.13‰)高于15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3.08‰),同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1984年则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近10年来精神发育迟滞发病率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 标签: 潍坊市 精神发育迟滞 流行病学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膳食与果导对精神病人便秘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66例病员随机分为两组,膳食组给予膳食治疗和果导组给予果导治疗。结果膳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果导组。结论膳食疗法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膳食护理 精神病人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手术后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病史与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手术前后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其紧张不安心理。

  • 标签: 手术后 精神障碍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从而有针对性地缓解压力促进健康,以便更好地工作。方法采用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对精神科158名护士的压力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压力源量表的35个条目中,排在前十位的压力源主要为护理专业方面和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结论精神科护士的压力源主要来自工资待遇,服务对象和精神科护理专业本身。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压力源
  • 简介:摘要总结了针灸治疗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并提出临床科研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临床研究从针灸取穴的特点、各种疗法进行分析,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对近年针灸治疗精神发育迟滞的文献进行综述。针灸治疗该病取穴灵活、方法多、疗效显著、副作用少,但临床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 标签: 精神发育迟滞/针灸疗法 针刺疗法/方法 综述(PT)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