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7 个结果
  • 简介:刘少奇同志最擅长经济建设和党建工作.建国之初,他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整体构思,尤其是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建设的具体方案,体现了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本文主要在五个方面时毛泽东和刘少奇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方略进行比较研究.

  • 标签: 毛泽东 刘少奇 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方略 比较研究 中国
  • 简介:从理论层面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是性质不同的理论体系。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其理论来源、哲学基础和理论性质上。从实践层面看,两者是主张相异的社会发展模式。其差异主要体现在奋斗目标、社会变革方式、民主政治建设和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等方面。鉴于此,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对民主社会主义。为此,经济上坚持公有制主体,决不搞私有化;政治上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决不搞西方的民主政治;文化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 比较
  • 简介:雨花英烈精神和井冈山精神都是诞生于土地革命时期的伟大革命精神,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宝贵精神遗产,但这两种精神在学术界的关注和研究程度有明显区别。通过对这两种革命精神作对比研究,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而分析探索雨花英烈精神的独特品质,以期改变目前雨花英烈精神在学术界缺乏关注的局面,使其成为中国共产党员精神之钙的重要钙源。

  • 标签: 雨花英烈精神 井冈山精神 理想信念
  • 简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为导向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一般被看做是我国特有的意识形态教育。美国作为西方国家的典型代表与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虽然在阶级性、社会意识形态上呈现着异质,但在不同术语下(如品格教育、公民教育、政治社会化等)进行了众多的具有实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出发,通过中美比较而深化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认识,以比较他人的形式而更清晰地认识自我,反思后得出启示。

  • 标签: 中美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 比较研究
  • 简介:比较《曾国藩家书》与《富兰克林自传》显得十分有意义,正所谓一叶知秋,通过这样两个经典文本的比较,我们可以很好地把握中美传统修身思想的异质性与相通性,促进双方的理解与交流。《曾国藩家书》中的传统修身思想主要表现为读书明理、学做圣贤、做事有恒、善始善终、勤苦俭约、习劳习苦、忠恕为本、厚道传家等方面。《富兰克林自传》中的传统修身思想主要表现在勤奋读书、超越自我、独立自主、真诚正直、订立德目、改过自新等方面。

  • 标签: 曾国藩家书 富兰克林自传 修身
  • 简介:公务员职业生涯发展状况是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重要因素,进而也是影响公共部门决策水平与绩效状况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公务员的职业生涯管理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本文在对发达国家的公务员职业生涯发展与管理模式进行系统分析与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务员职业生涯发展管理模式。

  • 标签: 职业生涯发展 职业生涯阶梯 年功序列 公务员
  • 简介:健康公平与底线公平是学界分析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公平性的主流理论。我国在全民医保目标政策下构建了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三元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其制度规范的公平性可以从覆盖对象、筹资义务分配、制度强制性、个人缴费与医疗服务利用等方面进行比较。总体而言,我国现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规范内容方面不符合健康公平与底线公平的衡量标准。

  • 标签: 健康公平 底线公平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 简介: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从职业价值观、婚恋价值观、消费价值观、人生价值观、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等六个维度来分析80后、90后大学生价值观上的共性与差异,以期推进大学生价值观研究走向深入。

  • 标签: 80后大学生 90后大学生 价值观比较
  • 简介:以企业家政府理论为核心的新公共管理与以公民为中心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在主要观点和价值取向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但通过对两者的主要观点进行说明和比较,可以得出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实质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两者的对立表现在顾客与公民、掌舵与服务、企业家精神与公共利益、效率与公平上;两者的统一表现在公共行政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公共行政的实践意义与价值意义的统一,强调在公共行政实践中做到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之整合统一,在批判地继承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的“合理内核”基础上,以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理论.

  • 标签: 新公共管理 新公共服务 对立 统一
  • 简介:最低工资作为市场经济国家通用的工资支付政策,其标准的制定和调整需要考虑的因素较为复杂。北京市最低工资制度实施以来,由于制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所考虑的相关因素不够周全,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北京市应根据职工及其家庭维持基本生活的需要、可比工资收入、支付能力和经济发展需要最为重要的四个因素,增加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和地区差异等项指标综合考虑,合理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 标签: 工资 工资支付 最低工资
  • 简介:中国司法能动在内涵、主体、能动的范围及程度、表现形式上均有自己的特色。考察中美两国司法能动的差异,探究产生差异的原因,对中国司法改革沿着自己的进路推进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司法能动 中国 美国 特色
  • 简介:公务员退休金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的待遇差是社会热点问题,并波及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改革,助长了"提前退休浪潮"。机关公务员与企业人员退休后收入的待遇差来自人员身份和计算方法的制度"隔墙",本文审视了针对公务员养老金的政府责任和财政负担,探讨了中国公务员退休金制度的新路径,即三元组合的公务员养老金制度。养老金制度目标有两个,一是通过国民基础养老金避免老年贫困;二是通过职业养老金个人账户实现老年体面生活。公务员作为公民应享有国民基础养老金,作为政府雇员应享有职业养老金并附之以廉政奖励养老金,政府应当分别承担相应责任。通过模型计算和实际数据模拟计算表明,新制度初期财政支出超过原有制度,但若干年后低于原有制度,本文提出的模型和政策建议具有不降低公务员养老金待遇的同时减轻未来政府财政负担的效应。

  • 标签: 公务员养老金 政府责任 财政支出 制度设计
  • 简介:我讲的18世纪中叶,具体说来,就是1750年。这一年是清朝乾隆十五年,离现在已有250多年,两个半世纪之多了。这两个半世纪中,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盛、衰、兴、亡,可以说变化无常,时起时落。用它们与中国相比较,可能会得到一些认识,得到一些启发。

  • 标签: 18世纪 世界 中国 国力
  • 简介:建国前后,毛泽东与刘少奇关于新民主主义思想在原来基本一致的基础上,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是相对独立的、稳定的社会形态还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范畴下的具有渐变性的社会形态,何时、怎样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等具体问题,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和主张;随着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确立,毛泽东和刘少奇及全党在这些问题上才逐步实现了新的思想统一。

  • 标签: 毛泽东 刘少奇 新民主主义思想 比较研究
  • 简介:一、中美两国政府宏观调控的决策机制不同2008年9月20日,在雷曼兄弟申请破产及众多金融机构陷入流动性困境之际,布什政府迅速向国会提交了一份总额为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助议案,以阻止危机的进一步恶化。

  • 标签: 政府宏观调控 金融危机 中美 2008年 决策机制 金融机构
  • 简介:本文根据所提出的国际比较的思路与方法,选择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5年)、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全面实现第一步战略目标时(1990年)和即将进入小康社会时(1997或1998年)这四个时间坐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进行了国际比较。通过比较可以看到,在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时,中国大体上属于当时世界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从那时起到1978年,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提升幅度比较小,大体上略高于世界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而到目前,我国开始步入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是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性进步。

  • 标签: 经济和社会发展 国际比较 低收入国家 下中等收入国家
  • 简介:人员招募工作是组织获取人力资源的首要环节,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都要通过招募人员不断充实新生力量。然而由于组织特徵的不同,政府部门和企业的人员招募工作也存在显着差异。本文从政府部门和企业两个组织的特徵分析入手,系统比较了两者人员招募工作的特征和现状的差异,井提出了相互借鉴的建议。

  • 标签: 政府部门 企业 人员招募 差异性比较
  • 简介:台湾地区为配合《行政诉讼法》的修正,由“行政院”于1994年将诉愿法修正草案送交“立法院”审议。其后,经过由律师公会、民间司政会、民间财税革新委员会、会计师公会等人民团体和台湾公法学者联合组成的“行政救济立法催生联盟”的积极推动,于1998年10月2日完成诉愿法修正立法。时隔半载,大陆亦于1999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 标签: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中国大陆 台湾省 《行政诉讼法》 行政机关
  • 简介:本文首先阐述中西方法律和学者对基金会的界定,并比较其异同,然后从中西方基金会发展脉络中寻找答案,指出正是由于中国基金会发展背景的特殊性,导致中国基金会所展现出的不同园景,以及法律界定的范围及规制的不同。

  • 标签: 基金会 定义 比较研究
  • 简介:中国大陆公共行政学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以来,短短20多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相较于发达国家与地区以及中国大陆现实社会的发展需求来说,该领域的研究还非常滞后。因此,学习先进国家及地区的经验十分必要。台湾作为一个较发达地区,其公共行政学研究现状如何?其研究的主题变迁与趋势有何特点?诸多问题值得探讨。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观察法,试图对两岸公共行政学研究之主题变迁与趋势进行比较,分析同异之原因,最后根据台湾经验的启示,对中国大陆公共行政学今后应注重的领域进行展望。

  • 标签: 两岸 公共行政学研究 主题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