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4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割(TUVP),成功48例。针对本组患者特点对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认为术前应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各种准备工作,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严防出现稀释性低钠综合征(TURS),保持留置尿管通畅。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割术 围手术期 护理 前列腺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冷刀尿道内切开联合汽化治疗男性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对12例男性尿道狭窄患者进行冷刀尿道内切开联合汽化治疗,术后观察其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12例术后均排尿通畅;术后随访12~36个月,出现再狭窄1例,经二次行尿道内切开后,恢复排尿通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冷刀尿道内切开联合汽化治疗尿道狭窄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 标签: 尿道狭窄 冷刀 电汽化
  • 简介:目的:探讨初期成功开展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症(BPH)汽化的基本条件.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和气化治疗BPH194例.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疗效满意,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平均9.1分,最大尿流率平均14.4ml/s,剩余尿量平均14ml,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恰当的病例选择,充分的技术条件准备及严格的术后管理是初期开展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成功的基本保证.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治疗的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用围期优质护理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 采纳 在我院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治疗的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 90 例,根据患者入院治疗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5 例,分别采用普通护理与优质护理,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 P < 0.05 ) 。 结论: 对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在进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临床意义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除术 高龄良性 前列腺增生症 优质护理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治疗的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用围期优质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纳在我院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治疗的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90例,根据患者入院治疗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分别采用普通护理与优质护理,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对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在进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临床意义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除术 高龄良性 前列腺增生症 优质护理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应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汽化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在本院于2015.04-2017.04期间收治的所有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7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应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汽化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汽化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具有显著的效果,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汽化电切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极等离子汽化对老年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的1月~2018年的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老年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均实施双极等离子汽化资料,对比治疗前后各项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RUN、Q-max水平以及IP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本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接受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本组患者满意度达95.16%(59/62)。结论老年高危前列腺增生实施双极等离子治能够提高患者的恢复效率,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

  • 标签: 双极等离子电切术 高危前列腺增生 老年患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尿道汽化术后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护理经验。方法分析2006年10月~2010年6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5例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病理诊断、治疗、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预后情况。结果术后排尿不适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随访时间6~36个月,4例于术后5个月至12个月复发,复发者均再次行经尿道汽化治疗,继续随访未发现恶变病例。结论膀胱镜检查及活检病理诊断作为腺性膀胱炎的确诊方法,经尿道等离子汽化联合术后膀胱腔内灌注化疗是目前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腺性膀胱炎 经尿道电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汽化手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200例,均采取前列腺汽化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价值。结果本组20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61.3±11.9)min,中均未出现综合征,先兆患者2例,术后出血较多患者2例,术后第3天急性心肌梗塞2例,拔导尿管时间在术后4-5天,随访1-12个月,未发生永久性失禁、复发及继发出血,但尿道狭窄有12例。结论前列腺汽化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可收到显著的临床效果,并且较为安全,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 高危前列腺增生 效果 价值
  • 简介: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汽化(TUVP)和TUVP+膀胱颈内切开(TCBNI)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和术后膀胱颈挛缩的发生率。方法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51例,均行经直肠前列腺彩超以及尿流动力学检查明确诊断,19例采用TUVP治疗,32例采用TUVP+TCBNI治疗,比较两组之间术前术后的Qmax以及膀胱颈挛缩的发生率和预后。结果两组之间术后尿流率均较前有改善,TUVP+TCBNI组优于TUVP组(P〈0.05),TUVP组术后发生膀胱颈挛缩6例,尿道扩张改善3例,3例再次手术治疗,TUVP+TCBNI组术后发生膀胱颈挛缩2例,均行尿道扩张后好转。结论对于小体积前列腺增生,TUVP以及TUVP+TCBNI均能改善排尿梗阻症状,但是TUVP+TCBNI组优于TUVP组,且能更有效防止并减轻术后膀胱颈挛缩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应作为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首选式。

  • 标签: 小体积 前列腺增生 膀胱颈 汽化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后膀胱痉挛的集束化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70例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后膀胱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一周内膀胱痉挛发作频次、膀胱痉挛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一周内膀胱痉挛发作频次、膀胱痉挛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对改善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后膀胱痉挛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膀胱痉挛 集束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105例行宫腔镜下粘膜下肌瘤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护理人员在围期对患者的精心护理,提高了患者对手术的依从性,保证了手术的安全。结论护理人员针对患者在手术前后存在不同的心理特点,密切配合及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粘膜下肌瘤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膀胱前列腺摘除与经尿道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方法对50例采用经膀胱前列腺摘除及对50例经尿道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并比较两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中输血例数、输血量、膀胱冲冼液转清时间、保留尿管时间、并发切口感染例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两组并发尿失禁、尿道狭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尿道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具有微创、有效、损伤小、住院时间短等优势;而对于前列腺体积大于80ml的前列腺增生症采用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更安全。

  • 标签:
  • 简介: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随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明显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技术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最安全的一种新技术,为不宜开放手术的患者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经。2004年6月-2006年3月本院对208例患者施行了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效果满意。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等离子 前列腺 电切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尿道前列腺中配合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对96例前列腺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和中配合护理,观察组使用针对性术前护理和中配合护理。对两组的手术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和术后最大尿流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中和术后并发症几率比对照组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使用针对性术前护理和中护理能够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几率,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术中护理配合 手术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息肉行静脉麻醉,内镜下行高频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我科收治48例结肠息肉患者,加强术前、术后护理,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48例患者全部成功切除息肉,并顺利康复出院,无并发症。结论结肠息肉于内镜下高频切除是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对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精心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效果,预防并发症。

  • 标签: 结肠息肉 电凝电切术 内镜 静脉麻醉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镜下高频治疗胃息肉做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胃息肉治疗的患者80例,根据息肉直径分为0~17mm(含17mm)组和17~25mm(不含17mm)组,每组40例。胃镜下高频治疗胃息肉,4周后对患者进行复查,对两组的治愈率和并发症做统计学分析。并对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进行分析,观察不良反应。结果0~17mm组手术的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97.50%、2.50%;17~25mm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82.50%、17.5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愈合也较好,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恶心,轻微腹痛,治疗结束后一周内不良反应消除。结论胃镜下高频治疗胃息肉治愈率、并发症和息肉的直径有关系,临床治疗中要多加注意,胃镜下高频治疗胃息肉创面愈合较好。

  • 标签: 胃镜 高频电凝电切术 胃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肠镜下高频治疗胃肠息肉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9年 3月 -2020年 3月接收的胃肠息肉患者 128例,我们使用抛硬币的方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 64例,研究组使用胃肠镜下高频进行治疗,而参照组则是使用常规手术治疗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出血量要明显少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则要明显低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胃肠镜下高频来治疗胃肠息肉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低,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实践之中。

  • 标签: 胃肠镜 高频电凝电切术 胃肠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无痛胃镜下高频治疗胃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2019 年 5 月 -2020 年 5 月我院的胃息肉患者 80 例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患者到院顺序进行编号,将编号为单数的患者分为对照组,编号为双数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 措施。治疗 后,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2.5% ,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32.5% ,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85 %,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97.5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无痛胃镜下高频治疗胃息肉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的减少患者腹痛、腹胀、穿孔以及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也降低了患者术后 胃息肉复发率,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 标签: 无痛胃镜 高频电凝电切术 胃息肉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