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维生A、E水平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现随机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和分娩的子痫前期孕妇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44例重度子痫患者作为观察一组;将44例轻度子痫作为观察二组,同时选取同期正常孕妇44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孕妇血清中维生A、E水平进行对比和分析,观察血清中维生A、E水平与轻度子痫和重度子痫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一组孕妇血清维生A、E水平明显低于观察二组,观察二组的孕妇血清维生A、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其组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血清中维生A、E水平较低是导致子痫前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孕期要定期监测维生A、E水平,保持其在正常范围内,对于子痫前期的孕妇可以通过补充维生A、E进行辅助治疗。

  • 标签: 子痫前期 维生素A 维生素E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黄连冷湿敷治疗面部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面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在面部冷湿敷3%硼酸溶液,观察组面部冷湿敷黄连溶液,对比分析治疗前、治疗3周时症状积分,并对临床有效率作出评价。结果观察组采取黄连冷湿敷治疗面部湿疹较对照组采取3%硼酸溶液冷湿敷相比,其治疗3周的临床有效率明显占优(90%vs.72.5%,P<0.05),症状积分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且未见明显毒副反应发生。结论黄连冷湿敷为临床治疗面部湿疹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可供参考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黄连素 冷湿敷 面部湿疹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肥胖人口急剧增加。肥胖可导致一系列的代谢紊乱,尤其可以增加胰岛抵抗,给公共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肥胖所致胰岛抵抗的机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从肥胖所引起的游离脂肪酸增加、脂肪因子异常分泌、炎症因子释放、应激几个方面来阐述其中的机制。

  • 标签: 肥胖 胰岛素抵抗 机制
  • 简介:摘要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血管并发症是导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包括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脂联(adiponectinADPN)是一种脂肪细胞分泌的特异蛋白质,通过多种生物学效应,阻遏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目前已经通过实验室和临床研究得到广泛证实。

  • 标签: 脂联素 2型糖尿病 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观察炎琥宁联合干扰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挑选近年来本院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患者76名,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人。其中观察组的患者给予炎琥宁联合干扰治疗,而对照组则给予常规的病毒唑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在治疗前后的体温、疱疹、血常规变化等三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退时间两项指标数据对比对照组其时间明显缩短,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炎琥宁联合干扰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着优秀的疗效,且有着见效快、疗效显著等特点,应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 标签: 炎琥宁干扰素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四川绵阳地区12岁以下儿童血清维生A(VitA)水平,为临床合理s补充VitA和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将1621名12岁以下儿童按年龄分为<1岁组、1~3岁组、4~6岁组和7~12岁组,抽取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VitA水平。结果1621名12岁以下儿童血清VitA水平为399.79±220.65ng/mL,不足率为19.06%,缺乏率为21.16%,不同年龄段血清Vit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855,P=0.000),其中<1岁组血清VitA水平最低为360.47±202.25ng/mL,不足率为20.13%,缺乏率为26.40%。结论绵阳地区12岁以下儿童VitA水平不容乐观,需要及时检测、合理补充,以预防维生缺乏症的发生。

  • 标签: 维生素A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儿童
  • 简介:摘要妊娠孕妇在孕期,需要补充大量的营养元素,来保障胎儿的正常发育,而在这些元素中,有两个对于胎儿非常重要的元素,那就是维生AE,这两种元素对于胎儿的身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孕妇在妊娠期,应该怎样合理的补充营养元素,这个问题,也非常的受大家的关注,本文就妊娠妇女不同的怀孕时期,血清维生AE的水平检测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来对孕妇妊娠期,营养状况进行评价。进一步的指导妊娠期孕妇进行合理的维生补充。

  • 标签: 维生素A 维生素E 妊娠
  • 简介:为研究外源氯化血红(hemin)处理对碱胁迫下烟株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以云烟87为材料,从抗氧化系统、渗透调节系统、离子含量以及相关基因表达来探讨hemin对烟草抗碱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外源施加1μmol/Lhemin和2μmol/Lhemin能促进碱胁迫下烟株的生长;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还原酶(APX)活力,同时增加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含量,提高根系活力;还可以减少烟株体内Na^+积累,增加K^+、Ca^2+、Mg^2+吸收。相对定量PCR结果表明,hemin处理后NtPDR1、NtPDR3、NtNAC和NtGSH1基因表达上调。综上所述,hemin缓解烟株碱胁迫伤害是激发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系统、加强离子转运及调节相关基因表达综合作用的结果。

  • 标签: 碱胁迫 烟草 氯化血红素
  • 简介:摘要心肌胰岛抵抗是多种心脏疾病共有病理基础,中药活性成分通过多通路多靶点可改善心肌胰岛抵抗及心功能。本文就此展开综述。

  • 标签: 心肌胰岛素抵抗 中药活性成分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连市部分营养门诊就诊青年人维生D水平。方法收集我院营养门诊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就诊并首次测定25(OH)D的青年人的测定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计136人,其中男32人,女104人,维生D缺乏、不足、充足率分别为30.63%,63.04%和6.33%,春、夏、秋、冬四季血中25(OH)D的水平分别为12.68±7.22ng/ml,16.29±9.36ng/ml,17.46±10.00ng/ml,12.96±8.46ng/ml。结论大连市营养门诊就诊青年人血清维生D水平较低,从另一侧面反应大连市居民维生D营养状况不佳,迫切需要相关部门给予关注。

  • 标签: 25(OH)D 青年 营养
  • 简介:目的研究药学干预在抗生临床合理应用中的作用。方法从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之间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42例,并将其按照随机性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7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生管理,观察组患者通过药学干预促进抗生的科学合理应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抗生使用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率以及患者使用抗生费用均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的抗生临床使用中进行药学干预,能够有效地较低抗生的不合理使用率,在减轻患者治疗费用负担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抗生素 临床 合理应用 药学干预 方法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儿科临床中抗生的合理应用方法。 方法: 在 2016 年 9 月— 2017 年 9 月这段期间内,选择来我院疾病治疗的 110 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 5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应用抗生,观察组则采用合理应用抗生方式,比较两组患儿抗生应用合理性。 结果: 观察组患儿联合用药合理率与适应症用药合理率分别为 96.36% 、 98.18% ,对照组患儿联合用药合理率与适应症用药合理率分别为 74.54% 、 78.18% 。观察组抗生用药合理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结论: 选择正确的对策有助于提升患儿抗生合理利用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科 临床抗生素 合理应用方法
  • 简介:摘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其健康生长既是家长的心愿,也是社会所广泛关注的。而儿童生长发育阶段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使不可或缺的,任何营养物质的缺失,都会导致儿童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其中维生D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微量营养,食用后在人体内转化为更具活性的维生D,进而发挥其效用,有利于儿童的骨骼发育和钙磷代谢。因此,儿童一旦缺乏维生D,则会导致发育不良。本文分析了维生D的概况,以及儿童缺乏维生D会产生的一系列疾病。

  • 标签: 维生素D 呼吸系统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重度颅脑外伤采用胰岛治疗的临床情况。方法本次研究病例收集2016年1月份-2018年1收治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72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常规组实施常规胰岛治疗,观察组实施强化胰岛治疗,比较两组重症监护治疗时间,感染发生率,低血糖发生率以及神经功能(GC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常规组感染发生率为28.57%,VS观察组8.11%的发生率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经治疗后GCS评分均不同程度提高,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常规组重症治疗时间(6.19±1.87)d,低血糖有8.57%发生率;VS观察组重症治疗时间(4.56±1.05)d,低血糖有2.70%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颅脑外伤采用胰岛强化治疗优于常规胰岛治疗,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大大降低,缩短重症监护治疗时间,患者的预后情况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度颅脑外伤 胰岛素 治疗 临床
  • 简介:生物发光标记以其可视化,便捷,快速,灵敏,可用于活体研究等诸多优点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科学研究中。本研究通过CaCl2方法将实验室构建的带有青海弧菌荧光酶基因luxAB的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Top10中,利用酶切和核酸电泳检测荧光酶基因的存在,利用SDS-PAGE检测荧光酶表达的情况,然后对其表达条件进行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培养基初始pH值6.0,癸醛体积分数1.25‰,接种量1%,IPTG浓度0.1mmol/L,装液量50mL/150mL,温度37℃条件下,重组菌的发光度最大,即表达量最高。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pH6,IPTG浓度0.08mmol/L,接种量1.2%,温度36℃时重组大肠杆菌表达情况最好,发光度达1262.7。本研究中的重组大肠杆菌为在益生菌等食品微生物中的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 标签: 青海弧菌 荧光素酶 优化 生物发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经胰岛泵强化降糖治疗血糖达标后,选用预混胰岛门冬胰岛30维持降糖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经胰岛泵强化治疗1周后,血糖控制达标的初诊T2DM住院患者64例,分为观察组(32例)、标准组(32例)。标准治疗组给予基础胰岛联合餐时门冬胰岛皮下注射降糖治疗,观察组给予门冬胰岛30注射液早、晚餐前各一次皮下注射降糖治疗。两组患者均同时给予二甲双胍0.5克每日三次口服。随访1年,每3个月门诊复查1次,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情况、缓解率、β细胞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HbA1c、BMI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OMA-IR均低于治疗前,HOMA-β均高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过程中,两组在糖尿病缓解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诊断T2DM住院患者短期胰岛泵强化治疗,出院时改用门冬胰岛30注射液皮下注射对改善胰岛功能的效果与基础胰岛联合餐时胰岛皮下注射相当,可减少患者胰岛注射次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依从性。预混胰岛可作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维持用药的选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短期胰岛泵强化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方法以4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选择胰岛泵强化治疗,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健康对照组。结果持续强化胰岛泵治疗2周后,观察组FPG、2hPG、HOMA-IR均明显降低(P<0.05),FINS与HOMA-β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s-CRP明显降低(P<0.05),但仍然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短期胰岛泵强化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可以改善胰岛抵抗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有效降低hs-CRP水平。

  • 标签: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初诊2型糖尿病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卡前列氨丁三醇与缩宫对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患者术后2h与24h出血量的改善效果。方法应用数字随机法,抽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6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28例。观察组使用卡前列氨丁三醇治疗,对照组使用缩宫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2h与24h出血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中患者术后2h、24h出血量为(425.23±12.36)mL、(355.42±10.65)mL;观察组患者术后2h、24h出血量为(226.34±11.26)mL、(192.34±11.54)mL。观察组患者术后2h、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持续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卡前列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患者术后2h与24h出血量的改善上优于缩宫

  • 标签: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缩宫素 前置胎盘 产后出血 出血量
  • 简介:目的分析神经胶质细胞生长因子-1β(neuregulin-1β)对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及促血管生成(Ang2)、大麻受体(CB1)、蛋白激酶C(PKC)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neuregulin-1β干预组(eachn=10)。采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20mg/kg)的方法建立慢性心衰大鼠模型,并通过心脏超声确定模型成功。干预组于建模成功后连续1周每天尾静脉给予neuregulin-1β(10μg/kg·d),正常组给予与模型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三组大鼠均于实验第9周行大鼠心脏超声及血流动力学检测,取心肌组织进行HE染色进行病理学检测,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三组大鼠心肌组织中PKC蛋白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三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ng2、CB1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和neuregulin-1β干预组在第8周心脏超声指标均显示慢性心衰大鼠模型建立成功。neuregulin-1β干预1周后,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的心脏超声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显著性降低(P<0.05),左室缩短率与左室射血分数均显著性升高(P<0.05);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均显著性升高(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压显著性降低(P<0.05);PKC相对蛋白量显著减少(P<0.05);Ang2和CB1阳性区域评分明显降低(P<0.05);同时病理结果显示,neuregulin-1β干预组较模型组心肌病变较轻,除部分心肌水肿外,未见明显的心肌细胞坏死、炎证浸润及明显的血管充血扩张。结论neuregulin-1β的干预显著改善大鼠心肌细胞的病变情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PKC蛋白及Ang2、CB1的表达有关。

  • 标签: 神经胶质细胞生长因子-1β 慢性心衰 促血管生成素 大麻素受体 蛋白激酶C 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