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立足于祖国传统医学,探讨细菌阴道(BV)的治疗方法,并寻找中西医治疗本的最佳结合点及筛选临床有效药物。方法将61例细菌阴道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口服三金片,对照组30例口服甲硝唑片,7天为一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间疗效。结论1、实验组总有效率87.1%,对照组总有效率90.0%,两组药物具有相当疗效(P>0.05)。2、中药三金片治疗BV临床疗效肯定,继发感染少,且无明显的副作用,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临床研究
  • 简介:【摘 要】细菌阴道为妇科常见的疾病类型,也是多发性疾病。细菌阴道发生的原因在于阴道中微生态平衡失调,厌氧菌与阴道加德菌快速生长。细菌阴道发病期间,阴道中的乳酸菌数量显著降低或者全部消失,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产生较大有影响。针对细菌阴道的病因与治疗的研究进行分析,有助于在明确患者症状特点的基础上展开针对性治疗活动,提升临床治疗的有效率。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病因 治疗
  • 简介:阴道加德纳菌是Leopold(1953)率先由子宫颈炎和前列腺炎标本分离鉴定的具有多形性的革兰阴性小杆菌或球杆菌。此后,Gardner等应用血琼脂培养分离出该菌.并证实本菌与妇女阴道感染有关.曾命名阴道嗜血杆菌/阴道棒状杆菌.隶属于嗜血杆菌属/棒状杆菌属。Greenwood&Pickett(1980)应用DNA杂交研究显示本菌与上述2菌属无显著相关。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阴道加德纳菌 感染 棒状杆菌属 阴道嗜血杆菌 嗜血杆菌属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收治的细菌皮肤病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研究,分析采取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总结出针对不同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我院从2014年3月到2014年9月共收治细菌皮肤病患者63例,主要是对这63例患者近一年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从63例患者的临床分析结果来看,使用复方多粘素B软膏进行治疗的患者康复率最高,治疗效果最好。结论通过对这63例患者的跟踪治疗以及临床分析,复方多粘素B软膏对细菌皮肤的治疗效果最为理想,可以帮助广大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 标签: 细菌皮肤病 临床治疗研究 复方多粘素B软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水稻细菌条斑是由黄单胞菌稻生致病变种引起的细菌病害,是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其发生具有流行性、暴发性、毁灭性特点。为了控制水稻细菌条斑的蔓延危害,本文研究了水稻细菌条斑发生原因及防控措施。

  • 标签: 水稻  细菌性条斑病 发生原因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本研究探讨中成药保妇康栓治疗细菌阴道疗效果评。方法:随机抽取来本中心就诊诊断患细菌阴道病患者54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给予保妇康栓,对照组给予替硝唑栓治疗一个疗程,分别于停药后3-5天和停药一个月后如遇到月经的在月经净后进行疗效评估。 结果:发现停药3-5天保妇康栓的治疗有效率85.19%,替硝唑栓治疗有效率88.89%,停药1个月后或下一次月经后保妇康栓治疗有效率92.59%,替硝唑栓治疗有效率70.04%,结果显示保妇康栓组疗效明显优于替硝唑栓组,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保妇康栓 细菌性阴道病 替硝唑栓
  • 简介:摘要 目的:本研究探讨中成药保妇康栓治疗细菌阴道疗效果评。方法:随机抽取来本中心就诊诊断患细菌阴道病患者54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给予保妇康栓,对照组给予替硝唑栓治疗一个疗程,分别于停药后3-5天和停药一个月后如遇到月经的在月经净后进行疗效评估。 结果:发现停药3-5天保妇康栓的治疗有效率85.19%,替硝唑栓治疗有效率88.89%,停药1个月后或下一次月经后保妇康栓治疗有效率92.59%,替硝唑栓治疗有效率70.04%,结果显示保妇康栓组疗效明显优于替硝唑栓组,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保妇康栓 细菌性阴道病 替硝唑栓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细菌阴道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选择我院确诊细菌阴道病患者80例,随机分配成2组,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治疗组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对两组用药一周、阴道分泌物细胞学筛查转阴率、一个月经周期后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治愈例数37例,对照组28例(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阴道,可明显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临床复发率,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中西医结合。
  • 简介: 摘要:阴道微生态是女性生殖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平衡状态对预防和诊断细菌阴道(BV)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阴道微生态在细菌阴道检测中的应用,通过分析阴道分泌物中的微生物组成,评估了微生态失衡与BV发生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阴道微生物群落进行分类和定量,发现特定的微生物标志物与BV的诊断具有高度相关性。此外,本研究还评估了不同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临床提供了更准确的诊断工具。

  • 标签: 阴道微生态 细菌性阴道病 分子生物学技术 微生物标志物 诊断工具
  • 简介:摘要观察临床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溃疡和慢性结肠炎,根据脏腑的功能特点及相互间的关系,采用运化法和养阴和胃法的原则治之。

  • 标签: 溃疡病 慢性结肠炎 运化 养阴和胃
  • 简介:目的:观察糖尿与消化性溃疡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设定无糖尿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行电子胃镜检查查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检测,观察两组患者溃疡患病率、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及消化道症状等比较。结果:观察组消化性溃疡总患病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05);观察组胃溃疡、复合溃疡患病率较对照组高(P〈0.05),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病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食后腹胀症状多于对照组(P〈o.05),而上腹痛、反酸嗳气症状则明显少于对照组(p〈O.01);观察组病程在10年以内与10年以上相比无差异。结论:糖尿病患者若经常出现食后上腹饱胀,而其他症状不多时,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检查。

  • 标签: 糖尿病 消化性溃疡 患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15例。对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对实验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NHP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借鉴。

  • 标签: 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肝脓肿的CT影像表现。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39例细菌肝脓肿CT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肝脓肿的病理演变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时期的肝脓肿CT表现变化较多。结论由于CT能及早诊断肝脓肿并在其引导下行经皮穿刺脓肿引流术,加之有效抗生素的使用,肝脓肿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

  • 标签: 细菌性肝脓肿 CT检查 影像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对细菌肺炎治疗的影响。方法将80例细菌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静脉滴注抗菌素配合全面临床护理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抗菌素配合基础护理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结论细菌肺炎的全面护理可以缩短康复时间。

  • 标签: 肺炎 护理 细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细菌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志贺菌属为主)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以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及溃疡为主要变化。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本病急性期一般数日即愈,少数人病情迁延不愈成为慢性或反复发作。本终年散发,夏秋季可引起流行。卫生条件差的国家及地区发病率较高。

  • 标签: 细菌性痢疾 药物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