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镰状红细胞病(SCD)是一种输入性病种,该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概率较正常人群显著提高。SCD患者发生的脑卒中和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卒中有较大的不同,治疗和二级预防方法也有其特殊性。本文现围绕其发病机制、治疗及预防3方面做一简要介绍,以增加临床工作人员对SCD合并脑卒中的认识。

  • 标签: 镰状红细胞病 脑卒中 病理生理
  • 简介:1病例报告男性,67岁,工人。因纳差、消瘦、右上腹疼痛3mo,于2005年10月30日入院。自诉近3年一直颜面部发红,否认肝炎病史及高原生活史。查体:营养中等,面部、颈部潮红,无皮肤黏膜黄染,可见肝掌、蜘蛛痣。腹平坦,肝脾未扪及肿大,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HBsAg(+):ALT25U/L,AST43U/L,GGT125U/L,A42.3g/L,G48.4g/L,TB24.3μmol/L,DB6.2μmol/L;BUN4.9mmol/L,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红细胞增多症
  • 简介: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分析脑出血患者红细胞(RBC)水平与全因死亡的相关性。方法我们纳入了2000年至2001年共479例脑出血患者并平均随访3.7年,其中男性298例(62.2%),平均年龄(58.6±9.8)岁。根据患者入院时红细胞浓度四分位值将患者分为四组,即RBC数量第1分位(RBC≤4.0×10~(12)/L)组(Q1组,n=114),RBC数量第2分位(4.04.8×10~(12)/L)组(Q4组,n=119)。收集患者入院的基线资料及静脉血标本,分析各项指标,终点事件定义为全因死亡。结果479例脑出血患者总全因死亡率为22.1%(110/479)。以Q1组为基准进行计算,Q2组(13.2%,15/114)、Q3组(15.2%,20/132)组患者全因死亡率低于Q1组(26.3%,30/1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Q4组(31.1%,37/119)患者全因死亡率与Q1组(26.3%,30/114)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了年龄,性别等影响预后因素后,Q2(HR=0.439,95%CI=0.227-0.851,P=0.015)、Q3(HR=0.506,95%CI=0.273-0.936,P=0.030)较Q1组均对脑出血患者全因死亡具有保护作用,而Q4(HR=1.047,95%CI=0.596-1.840,P=0.872)与Q1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细胞水平与脑血栓患者全因死亡相关。

  • 标签: 红细胞 脑出血 全因死亡
  • 简介: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附着在猪的红细胞上或游离于血浆中引起的一种猪的传染病。本病传播主要通过吸血昆虫、猪疥螨及未消毒针头等途径。另外,病原体也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本病可引起新生仔猪贫血、腹泻、高度致死,架子猪及成年猪常呈隐性感染。

  • 标签: 猪附红细胞体病 诊治 吸血昆虫 垂直传播 仔猪贫血 隐性感染
  • 简介: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畜等多种动物红细胞表面或血浆及骨髓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猪附红细胞体病发病急、传播快、传播途径多,感染发病率高达70%-90%,该病多为隐性,常与其它疾病混合感染,给诊断和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也随之增多,本病不仅引起猪生长速度缓慢,出栏推迟,种猪生产性能下降,而且还引起猪的大量死亡,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 标签: 猪附红细胞体病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防治 传播途径 混合感染 细胞表面
  • 简介:摘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一种以获得性克隆性红细胞异常增多为主的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临床表现主要为外周血血细胞比容增加、血液黏稠度增高,常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增多,可出现血栓和出血等并发症。妊娠合并PV较少见,但会增加母儿并发症及不良结局,包括子痫前期、肺栓塞、胎儿生长受限、胎儿宫内死亡及孕产妇死亡。对PV孕妇应加强孕前、孕期及产褥期的多学科管理,根据患者是否有高危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小剂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伴有高危因素者加用低分子肝素抗凝预防血栓形成,采用静脉放血和(或)降细胞药物控制血细胞比容。同时,需严密监测母儿并发症的发生,根据母儿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有望获得较好的母儿结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输注去除白细胞的悬浮红细胞,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使用白细胞滤器滤除悬浮红细胞中的白细胞并统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我院2013年—2017年去白红细胞百分率不断上升,临床输血反应呈下降趋势。结论输注去白悬浮红细胞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输血不良反应,提高输血质量。

  • 标签: 红细胞 安全输血 去除白细胞
  • 简介: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等多种动物和人的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组织液及脑脊液中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特征。其中以猪附红细胞体的致病力较强。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表面或血浆引起的发热、溶血性贫血和怀孕母猪的流产为特征症状,又称为“猪红皮病”,也可能和其他疾病混合感染,表现不同交叉症状。该病主要由吸血昆虫传播。是严重影响养猪业的烈性传染病之一,由于治愈率较低,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 标签: 猪附红细胞体病 溶血性贫血 防治 细胞表面 人兽共患病 烈性传染病
  • 简介:<正>近几年猪附红细胞体病发病率在我地区呈显著上升趋势,有的地方甚至大面积的爆发,给养猪业造成重大损失。特别是妊娠母猪患此病,损失更为惨重,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1流行特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妊娠母猪在产前2~4周发病率最高;夏季天气闷热,高温潮湿,吸血昆虫

  • 标签: 附红细胞体病 妊娠母猪 天气闷热 吸血昆虫 养猪业 消毒药品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输血患者的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情况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20567例输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对患者的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进行筛查,统计并分析血型不规则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及分布规律。结果本组患者中,105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呈阳性,阳性检出率为0.51%,其中男女分别为29例与76例;78例有输血和(或)妊娠史;27例无输血和(或)妊娠史。血型不规则抗体分布情况95例为同种特异性抗体(包括Rh系统60例,MNS系统17例,P系统13例,Lewis系统5例),10例为非特异性抗体(包括7例自身抗体、3例冷抗体)。结论通过对输血患者的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情况进行检测与鉴别,可有效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充分保障。

  • 标签: 临床输血患者 红细胞 血型不规则抗体
  • 简介:目的探讨HaemoneticsM115细胞洗涤机洗涤解冻红细胞时,洗涤液用量与解冻红细胞质量的关系。方法取15袋红细胞悬液,按常规方法冰冻保存及解冻洗涤。留取洗涤前及0.9%NaCl洗涤液用量分别为500、750、1000、1250、1500、1750和2000ml时的血液标本,分别对红细胞回收率、游离Hb含量、体外溶血试验、甘油残留量进行检测。结果当0.9%NaCl洗涤液用量达到1500ml时,解冻红细胞的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M115细胞洗涤机洗涤解冻红细胞时,0.9%NaCl洗涤液用量至少达到1500ml,才能保证解冻红细胞的质量。

  • 标签: 解冻红细胞 洗涤 洗液量 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某地一头犬长期消瘦,在一次出现场回来后突然发病,经临床和血液检查分析,确诊为附红细胞体感染,经及时治疗,该犬已痊愈。现将诊疗经过报道如下。

  • 标签: 附红细胞体感染 诊治 检查分析 消瘦 发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贫血患者血液红细胞临床检验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贫血患者94例,依据贫血类型差且,将其分为正常体检人员血患者(对照组=47例)以及肾性贫血患者(试验组=47例),比较两组者血液红细胞。结果:两组网织红细胞参数差异明显(P<0.05)。两组MCV、MCH、RBC水平差异明显(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液红细胞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利依据。

  • 标签: 血液红细胞临床检验 贫血 诊断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