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降低院内感染的可行性。方法择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未接受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另择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记录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例数,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比较分析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是4.00%(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是98.00%(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降低院内感染具有十分显著的意义,可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程度,可作为理想护理管理措施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 降低院内感染 可行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研究质量控制方法对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影响,并在研究的结果数据之上提出有效的措施。方法:随机抽取 120例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调查对象,分为 a、 b、 c、 d四组进行调查, a、 b组主要是利用不同比例的抗凝剂对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细胞检验, c、 d组主要是根据储存时间进行检验,完成后依据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检验报告对检验的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用正常比例和非正常比例的抗凝剂对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细胞检验的试剂,结果具有明显的差异( P<0.05),血液样本的储存时间会影响检验结果,具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抗凝剂的比例和血液样本储存时间在临床医学检验中会对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临床血液细胞的检验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说明进行检验,并对检验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检验数据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疾病的诊治提供指导。

  • 标签: 质量控制方法 临床医学检验 血液细胞检验 抗凝剂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的急性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因此,如何控制病情、预防大面积扩散、避免医院感染及有效治疗是临床医学重点探究的问题。对此,本院根据既往医院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控经验及新冠肺炎收治、防治要求,在医院门诊部设立了预检分诊岗位,主要对来院患者及其陪同人员展开筛查,从“接诊流程”、“岗位分配和人员培训”及“感染控制”这三个方面来控制疫情发展与扩散,防止出现院内感染现象,以此来确保患者与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 标签: 新冠病毒 预检分诊 门诊 疫情期间 管理与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血透室护理敏感指标控制上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4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行血液透析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集束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血透室敏感指标内瘘针穿刺失败率、内瘘针渗血率、内瘘针滑脱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集束化护理方式能够有效降低血透室护理敏感指标,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血透室 敏感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策略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20.01-2021.03接诊输血治疗患者取样106例,抽签分组,行常规输血检验(对照组)和常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研究组),53例/组,对比不良反应率、输血质量,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率3.77%(2/53)比对照组16.98%(9/53)低,对比输血质量,研究组输血记录(89.15±8.34)分,申请单填写(88.29±10.28)分,项目检查(88.13±10.27)分,输血指征(84.48±9.85)分,标本采集(86.52±10.33)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血检验中合理实施质量控制方案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有效提升输血质量与输血安全性,值得借鉴。

  • 标签: 思路分析 安全策略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传染病预防是公共卫生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比例占到了世界总人口的25%,也正是由于人口数量较多,我国在进行传染病和疾病的控制时,难度相较于其他国家来说,也明显更高,公共卫生的控制对于我国的普通民众身体安全来说,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新冠疫情爆发时机,正是由于我国公共卫生工作的质量,才能在抗疫战争中获得良好的战果。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工作人员认为需要从传染病预防的角度入手开展有效的公共卫生管理,这样才有助于保证我国的整体社会防疫质量,使公共卫生管理的整体质量得到优化。

  • 标签: 传染病预防管理 传染性疾病 预防 干预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对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控制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将医院的800件待处理污染的医疗器械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并应用不同的清洗方法实现对清洗质量的效果观察。这些待处理污染的器械主要包括止血钳、血管钳、针持器、手术剪、镊子等。将主要使用传统的清洗方式应用到对照组的清洗过程当中。在此基础上辅助国内先进的消毒供应室医疗清洗观察组器械,为了实现对质量的科学控制,并进行贯彻落实到针对每一项的清洗步骤。结果:在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医疗器械 清洗消毒 质量管理 供应室 影响因素与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科门诊护理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具体作用。方法:为提高口腔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感染防范力度,于口腔科内选取74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其均存在有不同类型疾病,可入组参与实验。采取双盲法将患者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其室内卫生指标和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无菌器械管理、手部卫生、空气卫生质量、医疗废物处理等卫生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次,观察组未出现感染情况,对照组出现5例感染情况,其感染率分别为0、13.51%,观察组感染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口腔科中使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感染防范效果。

  • 标签: 口腔科 医院感染预防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1000例医院接收需要进行血液学检查的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检验方法,观察组则采取基于持续质量改进下的检验方法。比较两组检验误差率及检验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检验误差率低于对照组(P<0.05),检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在血液学检验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可减少检验误差率,提高检验准确率,有助于提高质量控制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液学检验 质量控制 检验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消化内镜中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对降低感染发生风险的作用。方法 以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的消化内镜、消毒液等标本作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1月开始实施护理质量管理,观察护理质量管理实施前后标本质量检查的合格率。结果 应用护理质量管理后的标本合格率明显高于应用前,数据间的比较存在可比意义(P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 消化内镜 控制感染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检验对感染科进行强化护理管理的价值。方法:感染科护理人员。12名。2020.12至2022.01,执行强化护理管理模式。统计干预前后护理人员标准预防行为。结果:干预后,护理人员标准预防行为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感染科进行强化护理管理,所得效果显著,可有效规范护理人员标准预防行为,在医院感染控制方面价值确切。

  • 标签: 医院感染控制 感染科 强化护理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感染控制中护理质量管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包括胃镜消毒液、肠镜水槽、肠镜内腔、胃镜水槽、手卫生、胃镜内腔、肠镜消毒液在内七项内镜检查指标的患者,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的46例作为对照组,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的46例作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通过常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给于护理质量管理,对两组患者七项消化内镜相关指标合格率进行对比。结果 对两组患者消化内镜相关指标合格率进行对比,对照组胃镜内腔、肠镜内腔、胃镜水槽、肠镜水槽、胃镜消毒液、肠镜消毒液以及手卫生合格数量分别为46例、46例、43例、45例、44例、45例、44例,合格率分别为100% 、100% 、93.48%、97.83%、95.65%、97.83% 、95.65%;观察组胃镜内腔、肠镜内腔、胃镜水槽、肠镜水槽、胃镜消毒液、肠镜消毒液以及手卫生合格数量分别为41例、38例、39例、38例、37例、39例、41例,合格率分别为89.13%、82.61%、84.78%、82.61%、80.43%、84.78%、89.13%,观察组消化内镜相关指标合格率明显更高,P

  • 标签: 消化内镜 感染控制 护理质量管理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检验对感染科进行强化护理管理的价值。方法:感染科护理人员。12名。2020.12至2022.01,执行强化护理管理模式。统计干预前后护理人员标准预防行为。结果:干预后,护理人员标准预防行为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感染科进行强化护理管理,所得效果显著,可有效规范护理人员标准预防行为,在医院感染控制方面价值确切。

  • 标签: 医院感染控制 感染科 强化护理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重症医学科感染控制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挑选院内2020年1月-2022年1月救治的70例重症医学科病患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5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则予以预见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病患感染控制成效。结果 研究组各类感染事件出现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医学科内运用预见性护理,可以协助护理人员落实感染控制,有效规避各类感染事件危机,确保病患的安全性,成效突出,值得临床广泛运用与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重症医学科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在高龄复杂性膝关节骨折中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56例高龄复杂性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两组各 28例。对照组患者通过传统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将两组患者的膝关节评分( KS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如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肢体缩短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17.86%)明显低于对照组( 42.86%) ( P< 0.05);同时察组患者 KSS评分优良率( 78.57%)较对照组( 46.43%)高 (P< 0.05)。结论: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高龄复杂性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较一般传统内固定方法而言,其具有创伤小和固定牢等优点,不仅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同时还大幅度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达到良好的预后效果,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微创内固定系统 高龄 膝关节骨折 预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系统化护理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效果影响分析。方法:抽取本院中2017年12月至2020年3月间90例实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排列法进行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有45例患者。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实验组实行系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长和肛门首次排气以及排便时长。结果:实验组手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长和肛门首次排气以及排便时长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系统化护理 阑尾炎腹腔镜术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39例接受腹腔镜切除术的阑尾炎患者,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了系统化的护理策略,如药物镇痛、运动锻炼等,并比较患者经护理前后的身体状态变化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经过系统干预护理后,患者的术后疼痛症状得到缓解,身体各项机能得到恢复,患者痛感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系统性护理手段综合运用可帮助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减少痛苦,增加依从性,更好的恢复健康,患者的评价更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老年干部病房高血压患者行系统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方法:本次研究起始时间为2018年1月,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50名老年干部病房高血压患者进入研究,采用计算机随机抽签法将50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25名患者施以常规护理,命名为对照组,另一组25名患者施以系统化护理干预,命名为观察组,研究于2020年1月结束,分别比较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并于研究结束时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血压控制率方面,观察组为100.00(25/25),对照组则为84.00%(21/25),组间比较(x2=4.3478,p=0.0370);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中出现1不满意案例,总满意度96.00%,而对照组中出现6例护理服务不满意案例,总满意度76.00%,两组对比(x2=4.1528,p=0.041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控制老年干部病房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效果确切,值得推荐。

  • 标签: 老年干部病房 高血压 系统化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 2016年 7月— 2018年 6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46例,其中活动期 23例,非活动期 23例,再选取 23例同期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采用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的方式进行检测,对 3组的各项检验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活动组与非活动组患者的 IgA、 IgG、 IgM检验指标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补体 C3和补体 C4均要低于对照组, P<0.05;非活动组各项检验的阳性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实施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够有效的诊断出患者的病情,且精准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免疫学检验 系统性红斑狼疮 检验指标 阳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