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放射CT血管造影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分析该方法的可靠性.方法将我院从2013年3月13日至2014年11月13日期间收治的64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进行研究,64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都进行了CT血管造影检查,先让患者进行1毫米重建检查,再让患者进行3毫米重建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法的结果差异性.结果在本次结果中重建厚度为1毫米的CT血管造影检出率大于重建厚度为3毫米的CT血管造影检查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不同的重建厚度所扫描检查出的小钙化斑块以及钙化斑块具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在临床上要根据具体的情况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重建厚度,提高检出率.关键词CT;血管造影;冠状动脉;诊断;应用;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81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32-02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再狭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行冠脉支架置入术,并于术后1年行冠脉造影随访的1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置入支架内径狭窄≥50%为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35例)和无再狭窄组(8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无再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14.02±6.76)μmol/L比(10.90±4.51)μmol/L]显著降低、支架直径[(3.06±0.86)mm比(2.87±0.44)mm]显著减小,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糖水平是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45,P=0.035),而支架直径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是其保护因素(OR=0.857,0.850,P=0.044,0.042)。结论:血糖水平是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支架直径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是其保护因素。

  • 标签: 冠状动脉再狭窄 支架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的编制与实施。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28例,实施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一组为对照组28例,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实验组患者在监护室停留的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状动脉搭桥术 围手术期 临床护理路径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2-0071-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32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用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进行诊断的准确性为93.75%,敏感性96.43%,特异性为75.00%。结论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为一种可靠、安全的检查方式。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术后急诊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2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1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介入治疗与西医标准化药物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卧床休息与被动活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急症行为干预。比较干预前后Gensini评分、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心功能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组间和组内差异。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Gensini评分、血清PAPP-A水平均明显降低,且干预后观察组Gensini评分、血清PAPP-A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输出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平均动脉压与心肌耗氧量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非致命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CS患者介入治疗术后急诊行为干预可有效降低PAPP-A表达水平与Gensini评分,提高心功能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急诊行为干预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GENSINI评分
  • 简介: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同期脑血管造影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10月进行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同期脑血管造影的患者89例,观察手术成功率、造影结果、手术相关并发症、围手术期及随访期间患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共87例患者完成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中同期脑血管造影,检出78例患者存在冠状动脉狭窄,9例患者存在颅外段脑血管狭窄,5例患者存在颅内段脑血管狭窄,4例患者存在颅内段及颅外段脑血管狭窄,并检出颅内动脉瘤1例。右锁骨下动脉、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插管成功率分别为100%、97.70%、93.10%和96.55%。术中及围手术期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除1例患者右桡动脉闭塞外,无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同期脑血管造影安全可行,短期随访结果良好。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造影 脑血管造影 桡动脉
  • 简介:摘要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运动行为进行综述认为运动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保持冠状动脉桥血流的通畅,也可以增加组织利用糖,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降低,减少并发症及伤口感染的发生,促进康复。

  • 标签: 糖尿病 冠脉搭桥术 运动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血管开通情况、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对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管开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患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血管开通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术期心理干预对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老年CABG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5)和干预组(n=55),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围术期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于住院后第2天、手术前1天,术后第3天、第7天分别对患者进行调查与评分。结果对照组与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及干预组干预前后评分比较,均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老年CABG患者围术期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围术期心理干预能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从而减少患者合并症,减少其住院天数,减轻其经济负担,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焦虑 抑郁 心理干预
  • 简介:1例58岁男性患者因突发胸痛行急诊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术于前降支置入支架1枚,术后给予阿司匹林100mg(1次/d)和氯吡格雷75mg(1次/d)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2周后患者再次出现胸痛入院,冠脉造影示支架内血栓形成。行血栓抽吸术,同时血栓弹力图检测示氯吡格雷低反应性。增加氯吡格雷剂量至150mg、1次/d。1个月后复查血栓弹力图,示二磷酸腺苷的抑制率在正常范围内,同时复查冠脉造影示支架内血流通畅。门诊随访3个月,患者未再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

  • 标签: 氯吡格雷 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利用64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比两种冠状动脉造影方法对不同程度狭窄状况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64层螺旋CT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64层螺旋CT能明显提高诊断效果,且其对轻度患者诊断效果明显提高,可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推广运用。

  • 标签: 冠状动脉狭窄 64层螺旋CT 诊断 不同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并发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低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针对性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总结护理要点。结果观察组的并发低血压发生率为18.4%,对照组的并发低血压发生率为52.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低血压原因并发心力衰竭、血容量不足应用血管扩张剂、拔出股动脉鞘诱发血管迷走神经发射、股动脉穿刺出血、冠状动脉穿孔发生延迟心脏压塞、心源性休克。结论低血压是老年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时发现原因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术 老年 低血压 原因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因公64层螺旋CT诊断的结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疑似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90例,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64层螺旋CT诊断和常规冠状脉造影诊断,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观察诊断的特异性、敏感度和准确率等情况。结果64层螺旋CT诊断轻度、中度、重度的敏感度分别为69.17%(83/120)、80.81%(80/99)、92.23%(190/206),特异性分别为98.82%(672/680)、99.14%(695/701)、98.15%(583/594),准确率分别为94.38%(755/800)、96.88%(775/800)、96.63%(773/800),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结论64层螺旋CT诊断对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具有很好的诊断效果,诊断的准确率和特异性很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64层螺旋CT 冠状动脉狭窄 程度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入选有胸痛症状、冠脉造影无显著狭窄并且满足运动平板试验阳性或冠脉慢血流诊断标准的患者共84例,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14d。治疗前后检测腺苷负荷后的冠脉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DPV),评价冠脉血流储备(CFR),记录运动平板试验中累积最大ST段偏移程度并测定血清内皮素-1(ET-1)浓度。结果两组治疗前DPV、CFR、累积最大ST段偏移和ET-1浓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4d后,丹红组腺苷负荷后DPV及CF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丹红组的运动平板试验中累积最大ST段偏移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丹红组的血清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有效改善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患者冠脉血流速度及血流储备,提高患者对负荷诱发的缺血耐受,该疗效与降低血清ET-1水平有关。

  • 标签: 微血管功能障碍 心肌缺血 丹红注射液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内皮素-1
  • 简介:摘要由于人民生活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再加上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如今冠心病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该疾病主要采用搭桥手术的进行治疗,可直接改善患者心肌的血液供应和缺血情况,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是冠状动脉搭桥术也存在很大危险,容易导致患者在术后产生严重的应激反应1。

  • 标签: 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律失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冠脉搭桥术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前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常规出院指导,实验组出院前进行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实施延续护理,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自护能力.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自护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延续护理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可以提高患者术后自护能力和疾病、健康知识水平,帮助患者尽快建立相关的健康行为.关键词延续护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自护能力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Methodsandeffectsofcontinuousnursinginpostoperativepatientswith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MethodcolGlect126casesofpatientswhoweretreatedby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inourhospitalfromJune2014toJune2015,randomlydividedthemintoexperiGmentalgroupandcontrolgroup(n=63),patientsincontrolgroupweretreatedbyconventionalpostoperativecare,patientsinexperimentalgroupweretreatedcontinuousnursing??comparingself-careabilityofpatientsintwogroupsafterSixmonths??ResultsAftersixmonths,self-careabilityofpatientsinobservationgroupwerehigherthan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Applicationsofcontinuousnursinginpostoperativepatientswith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canimproveself-careabilityandhealthknowledgelevelofpatients,andhelppatientsestablishhealthrelatedbehaviorassoonaKsepyoswsoirbdles??continuousnursing;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self-careability中图分类号R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078-01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