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系统,观测福建东山岛海岸基干林带木麻黄的蒸腾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基干林带木麻黄的蒸腾速率日动态为单峰曲线,湿季峰值出现在12:00,干季峰值出现在14:00,日均值湿季(1.33mmol/(m2·s))〉干季(1.022mmol/(m2·s)),湿季蒸腾速率的日变化与气温和光合有效辐射呈显著正相关,干季与气温和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2)蒸腾速率的季节动态为单峰曲线,6月最高,1月最低,不同季节蒸腾速率的平均值为夏季(1.74mmol/(m2·s))〉春季(1.28mmol/(m2·s))〉秋季(1.24mmol/(m2·s))〉冬季(1.06mmol/(m2·s)),蒸腾速率的季节变化与气温、光合有效辐射和叶面水气压亏缺呈显著正相关;3)水分利用效率日动态为单峰曲线,湿季日变化较小,干季日变化较大,干季上午的水分利用效率高于湿季,水分利用效率的季节变化为双峰曲线,峰值分别为9月和1月。可见,在水分条件较好时,木麻黄具有较高的蒸腾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在水分条件较差时,木麻黄可通过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来维持生长,对水分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

  • 标签: 木麻黄 海岸带 基干林带 蒸腾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 简介:开展重要水源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动态监测,要科学地制定监测评价方案,选取监测区域。监测内容包括宏观监测和微观监测,主要有水土流失面积及侵蚀量,水土保持措施数量、质量及其效果,土地利用类型、水质变化、生物多样、林草生长量、土壤状况、区域小气候、社会经济状况等。要采用相应的监测方法并提交监测成果。

  • 标签: 上杭县 重要水源地 监测内容 监测方法
  • 简介:2007年和2013年夏季(7月)在大兴凯湖(中国一侧)9个采样点调查了沿岸带浮游植物的种类、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指数等群落动态变化特征。结果显示:2007年夏季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55种及其变种,以硅藻和绿藻为主,分别占38%和35%;2013年夏季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39种及其变种,以绿藻为主,占44%,与2007年相比较,藻类种数减少了16种。浮游植物数量明显下降,与大兴凯湖旅游业发展、农田废水排放导致的污染加剧有关。优势种从2007年的8种、以硅藻为主减少到2013年的5种、以蓝藻和绿藻为主,说明水体有富营养化的倾向。2013年浮游植物的丰度与生物量均小于2007年,这与2013年的洪水相关。从1#采样点到9#采样点浮游植物的多样指数依次减少;2013年Shannon-Weaver多样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比2007年减小;而Pielou均匀度指数却比2007大,即受人为干扰少的区域多样指数高于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

  • 标签: 大兴凯湖 浮游植物 动态特征 多样性指数
  • 简介:借鉴运用Best产业集群动态模型理论,并在剖析苏南HX村土地流转的五大动力因素(工业发展驱动、地价剪刀差驱动、比较利益驱动、政府推动、乡村权威驱动)的基础上,得出HX村土地流转动力机制形成、发展过程及作用机理,以此促进我国尚不完善的乡村土地流转理论和实践。

  • 标签: Best产业集群动态理论 土地流转 动力机制 HX村
  • 简介:从1999年8至10月,2000年的4至6月,2002年8月至2003年9月,在平均树高为26米的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内,用红外气体分析仪(2250D,LI-CORInc.和LI-COR,820)测定了不同高度的二氧化碳浓度。根据测定的数据,分析了阔叶红松林二氧化碳廓线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动态。结果表明:CO2浓度的垂直分布在白天和夜间是不同的,在接近地面处CO2浓度始终最大。从季节CO2廓线看出,在植物生长季节林冠处CO2浓度有明显的成层现象,不同高度(60~2.5m)的CO2浓度3月份变化较小差值为10mmol穖ol-1,而在7月份变化较大,差值为60mmol穖ol-1。7月份林冠处(22,26,32m)CO2浓度梯度较大,浓度差为8mmol穖ol-1。计算位于涡度相关仪器之下的40米高空气柱中CO2贮存状况表明,年际贮存是负值,但对NEE的贡献很小。图4参11。

  • 标签: CO2浓度 CO2廓线 CO2贮存 阔叶红松林 垂直分布 浓度梯度
  • 简介:对非秋眠及半秋眠苜蓿品种的生育特性、生态适应及耐盐进行研究观测,结果表明,多数品种适应在本试验区的气候环境中种植,具良好的生长势与越冬率,对低盐土壤环境亦具一定适应

  • 标签: 非秋眠苜蓿 适应性 抗盐性
  • 简介:以呼和塔拉万亩草原为研究区,选用2001、2010、2013、2016四期TM遥感影像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将NDVI结果输入到像元二分模型中计算得到研究区各时期植被覆盖度,然后将植被覆盖度划分为6个等级,最后计算覆盖度差值并结合各级覆盖度转移矩阵,分析了万亩草原生态修复前后的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生态修复之前2001、2010年植被覆盖度主要以0-30%为主;在生态修复之后的2013、2016年植被覆盖度显著增加,主要以45-100%为主,2013年植被覆盖度45-100%的面积为11352亩,占总面积71.62%,2016年植被覆盖度45-100%的面积为14563亩,占总面积91.88%,说明植被生长情况明显好转。

  • 标签: 万亩草原 植被覆盖度 NDVI 像元二分模型
  • 简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属于冠状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病猪主要以流产、早产、死胎、弱胎,仔猪、断奶仔猪呼吸困难为特征,给养猪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贵州省种畜禽种质测定中心对引进的22头加系大约克种猪采血样,分别用PCR、ELISA检测方法对PRRS病原及免疫抗体进行动态监测与防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PRRSV检测结果为阴性;22头种猪14日龄首免高致病蓝耳病疫苗(TJM-F92毒株),免疫剂量0.8头份/头,免疫期135d(仔猪5月龄)时,猪蓝耳病免疫抗体ELISA检测结果合格率95.45%(21/22),离散度34.62%,符合农业部规定免疫抗体合格率≥70%标准,说明所检测猪群高致病蓝耳病疫苗(TJM-F92毒株)的免疫效果良好,猪群没有野毒感染。

  • 标签: 引进种猪 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病原 抗体 动态监测 综合防控
  • 简介:实验室条件下,初步研究了手性农药三唑醇及其非对映异构体三唑醇A(对映异构体1R,2S体和1S,2R体的混合物)与三唑醇B(对映异构体1R,2R体和1S,2S体的混合物)在浙江杭州潮土(有机质含量1.90%,pH6.85)、金华水稻土(有机质含量1.63%,pH4.94)和兰溪红土(有机质含量0.38%,pH4.03)中的降解动态及对映体之间相互转化的情况。结果表明:三唑醇在潮土、水稻土和红土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56.4、105.0和154.0d,180d时降解率分别为91.9%、79.2%和57.7%;三唑醇在潮土中发生两次三唑醇A体向B体转化和1次三唑醇B体向A体的转化,而在水稻土和红土中,三唑醇A体与B体之间相互各转化1次。表明三唑醇对映异构体的降解动态因土壤性质不同而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三唑醇的科学合理使用及其环境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 标签: 三唑醇 对映异构体 土壤 降解动态 半衰期
  • 简介: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了乙螨唑在柑桔和土壤中残留的分析方法,并研究了田间试验条件下乙螨唑在柑桔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样品采用乙腈提取,硅胶柱净化,UPLC—MS/MS检测,外标法(ESTD)定量。在0.002~1mg/L质量浓度范围内,乙螨唑的仪器响应值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9。该方法的最小检出量为6.0×10^-6μg,乙螨唑在柑桔和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02mg/kg。当乙螨唑在柑桔和土壤中的添加水平为0.002-1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87.3%~98.4%,相对标准偏差在5.5%-8.6%之间。消解动态试验表明,乙螨唑的消解动态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柑桔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5.6—7.6d和5.3~8.6d。

  • 标签: 乙螨唑 柑桔 土壤 残留 消解动态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 简介:2008年3月中旬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李先生从外地选购了40头60千克左右的长白肉猪,购回7天左右,猪精神沉郁,采食减少,有4头猪出现流鼻血的现象。据李先生反应这批猪运回来后便拌喂多种抗生素:土霉素、红霉素等作为预防用药,但还是出现了这种现象。

  • 标签: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诊治 预防用药 共和县 海南州 青海省
  • 简介:本文主要对牧草的抗旱和耐盐的形态、结构和生理进行简要分析,显示这些牧草的特征特性,旨在利用牧草这种特性改善我国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

  • 标签: 牧草 抗旱性 耐盐性 分析
  • 简介:石壁水库是泉州市(南安市水头镇、石井镇和晋江市安海镇、内坑镇)重要饮用水源。近几年来,集水面积内受周边不法群众在夜间盗采瓷土矿,部分山地毁林种荼或改种巨尾桉,造成库区地表破坏,冲刷泥土入库,造成水道、水库淤积,影响水库功用与水质安全。我们采用遥感手段,在基于大比例尺应用上,通过对库区集水小流域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进行动态监测,摸清流域内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现状,在分析侵蚀动态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防治对策。

  • 标签: 动态监测 遥感 小流域土地利用 小流域土壤侵蚀
  • 简介: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对田间采集的茶叶样品中的苯醚甲环唑残留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对泡茶后茶汤中苯醚甲环唑的浸出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10%水分散粒剂分别按有效成分100和150mg/kg于茶叶炭疽病发生初期施药2~3次,距末次施药后间隔5d采样,成茶中苯醚甲环唑的残留量低于最大残留限量(MRL)值10.0mg/kg;茶汤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及浸出率随冲泡次数的增加逐渐下降,4次冲泡的总浸出率为19.6%~21.8%,人体摄入的苯醚甲环唑残留量占每日允许摄入量(ADI)的9.0%。

  • 标签: 苯醚甲环唑 茶叶 残留 茶汤 浸出率
  • 简介:林中空地和荒山荒地调查及动态监测作为森林资源调查的重要内容,将为提高林地生产力提供重要数据。遥感方法以其独具的特点自然引起调查人员的兴趣。现介绍几种近年刊载的技术方法实例。1林中空地的调查及动态监测近一二十年,森林生态学频繁使用的“林冠空隙”这个术语指林木枯倒后出现的林冠缺口而言,可以看成林中空地或林窗。由于阳光可以直接射入林地,遂成为森林更新的重要所在,也为更新树种的多样带来可能。

  • 标签: 荒山荒地 林中空地 动态监测 航空象片 调查人员 地形图
  • 简介:采用Pundit、Metriguard、FFT等三种无损检测方法和常规弯曲法对加拿大扭叶松(lodgepolepine)蓝变与非蓝变实木板材的动态及静态弹性模量进行检测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蓝变材三种动态弹性模量及静态弹性模量均高于非蓝变材;对比分析表明,蓝变材和非蓝变材的动态及静态弹性模量存在差异,其中动态弹性模量差异均达到0.01显著水平,静态弹性模量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并且心、边材及密度值不同是导致以上差异的主要原因。相关分析表明,动态与静态弹性模量间相关达到0.01显著水平;尽管三种无损检测方法测量结果存在差异,但它们之间仍存在密切相关,FFT技术测量的准确高于Pundit和Metriguard;板材中结子数影响木材动态和静态弹性模量,随着板材结子数增加弹性模量相应地降低。更多还原

  • 标签: 扭叶松 无损检测 动态弹性模量 静态弹性模量
  • 简介:研究了在野外条件下不同施药量和不同处理方法毒死蜱和联苯菊酯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结果表明,联苯菊酯的持效期比毒死蜱的长。在白蚁防治推荐使用浓度下,两种农药在有覆盖处理组的降解都比无覆盖处理组的慢。同时,施药量对降解速率有重要影响。毒死蜱在施药量30g/m^2、20g/m^2有覆盖处理组及30g/m^2无覆盖处理组的半衰期依次为186.3、171.3、60.2d。在施药量为1.875g/m^2、1.250g/m^2有覆盖处理组及1.875g/m^2无覆盖处理组中,联苯菊酯的半衰期依次为302.6、203.3、107.0d。

  • 标签: 毒死蜱 联苯菊酯 白蚁 土壤残留
  • 简介: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工程的安全与耐久已成为人们重视的课题;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一定是更高,更坚固,使用年限更长、更舒适,随之而来的是需要探讨新材料研发、施工温度控制及管理措施等一系列问题。

  • 标签: 建筑工程 安全性 耐久性 建筑材料 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