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临床对小儿支原体感染患儿应用奇霉素联合雾化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选于 2017年 12月 -2018年 12月期间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 72例支原体感染患儿,依照收治顺序分为两组。研究组( n=36)给予奇霉素联合雾化治疗,对照组( n=36)给予红霉素干预。评价及对比两组的疗效、药物副作用性。结果研究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 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药物副作用性明显降低( P<0.05)。结论临床对小儿支原体感染患儿应用奇霉素联合雾化治疗,可增强疗效,且药物副作用轻微,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综合治疗方案。

  • 标签: 小儿支原体感染 阿奇霉素 雾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病情加重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以溶栓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作为疗效指标,分为两组加重组16例(16%)和未加重组84例(84%),并对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房颤、血压、血糖水平、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侧支评分、溶栓24h内阿司匹林服用史、CT影像学的变化(ASPCTS评分)及发病-溶栓时间等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至溶栓的间隔时间、溶前血糖、侧支循环差、大血管闭塞高NIHSS评分、ASPCTS低评分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仅发病至溶栓的间隔时间、大血管闭塞高NIHSS评分、侧支循环差、ASPCTS低评分为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病情加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发病至溶栓的间隔时间、大血管闭塞高HINSS评分、侧支循环差,ASPCTS低评分为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病情加重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脑梗死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影响因素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红霉素与奇霉素在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7年 4月 -2017年 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7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8例患者,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临床疗效及住院时间。结果 经过治疗,我们对比发现观察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小于对照组患儿,临床效果好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结论 奇霉素要比红霉素在配合常规治疗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功效更好一些,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儿的肺炎支原体病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红霉素 阿奇霉素 小儿支原体肺炎 常规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帕替尼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ST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一线及以上化疗失败的晚期ST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口服帕替尼250mg/d、425mg/d或500mg/d,持续用药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分析STS患者的近远期临床疗效。结果31例晚期STS患者的客观有效率(ORR)为16.1%,疾病控制率(DCR)为77.4%,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4.6个月(95%CI:1.5~12.0),12周疾病无进展率为64.5%,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8.0个月(95%CI:3.0~12.0)。常见的1~2级不良反应为高血压、蛋白尿、手足综合征、白细胞减少、口腔溃疡和出血。3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为出血、蛋白尿和声音嘶哑。结论帕替尼治疗一线及以上化疗失败的晚期STS患者,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 标签: 软组织肉瘤 阿帕替尼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应用奇霉素联合氨溴索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集合本院 2017.3-2019.6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 76例,随机分配为传统组与联合组,各 38例,传统组施药奇霉素,联合组则在传统组施药基础上联合氨溴索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临床有效率较传统组更高,差异显著( P< 0.05),两组不良反应对照无显著差异( P> 0.05)。结论: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治疗中利用奇霉素联合氨溴索进行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且无明显增加毒副作用的现象,可于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 标签: 阿奇霉素 氨溴索 小儿支原体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用对患者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确诊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共计300例,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仅给予奇霉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慢性宫颈炎患者实施奇霉素联用左氧氟沙星,比仅给予患者奇霉素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阿奇霉素 左氧氟沙星 慢性宫颈炎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30例。采用红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及各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3.33%较对照组70.0%明显较高,且P<0.05。在肺部啰音、咳嗽、发热等症状消失时间上,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且P<0.05。结论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显著,即可快速改善其各种症状,促进其病情恢复,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序贯疗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017年 7月 -2018年 12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 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奇霉素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 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5.00% VS 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左氧氟沙星 慢性宫颈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恩替卡韦与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90例慢性乙肝患者根据用药的不同分为恩替卡韦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与德福韦酯组(给予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恩替卡韦组的HBeAg转阴率、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7.78%、95.56%、4.44%,显著优于德福韦酯组的84.44%、82.22%、20.00%,差异显著(P<0.05);恩替卡韦组的ALT指标显著高于德福韦酯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乙肝在常规保肝治疗同时辅助于恩替卡韦治疗,疗效与安全性高于德福韦酯,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恩替卡韦 阿德福韦酯 慢性乙肝 肝功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治疗牙体牙髓疾病时采用复方盐酸替卡因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1月~ 2018年 6月收治的 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重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45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时采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观察组则采用复方盐酸替卡因进行麻醉。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起效时间以及知觉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麻醉总起效率为 95.56%( 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3.33%( 33/45),同时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和知觉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治疗牙体牙髓疾病时选择复方盐酸替卡因麻醉的效果更加突出,术后患者知觉恢复时间更短,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复方盐酸阿替卡因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予以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的价值。方法2017年10月到2018年10月纳入时间,纳入来我院就诊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64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2例。对参照组行单独替吉奥胶囊治疗,对实验组行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检验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毒副作用情况。结果实验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为40.63%(13/32),疾病控制情况为93.75%(30/32);参照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为15.63%(5/32),疾病控制情况为56.25%(18/32);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实验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毒副作用相比于参照组较低,数据具有一定差异性(p<0.05)。结论对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予以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其毒副作用明显减轻,可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性。

  • 标签: 老年晚期胃癌 阿帕替尼 替吉奥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剂量口服帕替尼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32例,均给予口服帕替尼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32例患者中1例死亡,病死率为3.13%(1/32);剩余3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3例,占9.67%、部分缓解4例,占12.2%,缓解率(ORR)为21.87%(7/32);疾病稳定17例,占53.12%、无效7例,占21.88%,疾病控制率为(DCR)75%(24/32)。32例患者并无毒副反应,均属于正常的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37.48%(12/32)。结论帕替尼治疗晚期乳腺癌不良反应较轻微,缓解、控制病情的效果好,从而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因此,值得临床上应用。

  • 标签: 阿帕替尼 晚期乳腺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使用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于2016年1月—2018年10月的5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并通过电脑随机分组,将25例采取奇霉素单药治疗者纳入A组,将25例在A组用药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者纳入B组,对两组的用药效果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支气管肺炎症状(咳嗽、气喘等)消失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支气管肺炎使用奇霉素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加速支气管肺炎症状的缓解,值得应用。

  • 标签: 小儿支气管肺炎 阿奇霉素 布地奈德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及其药学评价。方法分析和整理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间接治的呼吸系统感染患儿基线数据,按照研究标准选择6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前34例患儿为对照组,后34例患儿为实验组。实验组患儿应用奇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应用非奇霉素抗生素进行治疗,根据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和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为5.88%,和对照组的29.41%相比明显更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对照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呈现为P<0.05,有临床价值。结论将奇霉素应用于临床儿科呼吸系统感染的治疗中效果明显,不仅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患儿也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儿科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药学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金刚藤胶囊联合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抽选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我院接收并施以治疗的慢性附件炎患者 88 例,按入院治疗时间差异分为研究组( n = 44 )与参照组( n = 44 ),分别在治疗期间予以金刚藤胶囊联合奇霉素治疗与单纯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细胞因子( IL-2 、 IL-6 、 IL-10 、 TNF-α )情况。 结果 经组间比较显示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 P < 0.05 );且研究组细胞因子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参照组( P < 0.05 )。 结论 在慢性附件炎治疗中应用 金刚藤胶囊联合奇霉素可达理想效果,保障临床疗效改善症状,临床广泛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金刚藤胶囊 阿奇霉素 细胞因子 慢性附件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排序的先后,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n=50,采取乳糖酸红霉素治疗)和观察组(n=50,采取奇霉素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奇霉素在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相对较好,且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阿奇霉素 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方法选出我院2017年1月到2018年2月的12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红霉素序贯治疗,干预组患儿采用奇霉素序贯治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与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结果发现,干预组采用奇霉素序贯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红霉素序贯治疗的患儿76.66%,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26.66%。结论采用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明显改善患儿的咳嗽等症状,降低患儿治疗的不良反应。

  • 标签: 小儿肺炎 支气管肺炎 阿奇霉素 红霉素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2月接收的冠心病患者中,抽取 100名进行研究,摸球实验法将其分为实验 1组和实验 2组,每组 50名患者。实验 1组接受曲美他嗪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实验 2组加入托伐他汀的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心动能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两组相比,实验2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心动能指标都是比较有优势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讲,应用曲美他嗪治疗基础上,联合托伐他汀进行干预,可提升治疗有效率,改善心动能指标,价值大,值得借鉴应用。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曲美他嗪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 74 例为研究目标,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均为 37 例患儿,两组患儿均给予奇霉素给药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给药方案干预,研究组患儿开展奇霉素序贯给药,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相较于传统给药方式,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小儿 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序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