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关节镜技术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关节镜技术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与对照组患者(8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之后的膝关节评分为(89.62±6.04)分,与对照组患者的(68.91±7.85)分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膝关节损伤患者给予关节镜技术治疗的效果较好。

  • 标签: 关节镜技术 膝关节损伤 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腹部闭合性内脏损伤的超声及CT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受治疗的7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BA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进行B超、CT诊断,将结果与临床手术结果做比较,分析对比两种结果的诊断符合率以及影像学表现。结果62例患者合并脏器受损,共有74损伤,超声诊断出有55出损伤,诊断符合率为74.32%,CT诊断出68例损伤,诊断符合率为91.89%。在对64处损伤中,超声、CT诊断中并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使用CT和超声均可进行诊断,诊断率较高;CT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空腔脏器的准确性明显优于超声诊断。因此在患者入院后,若生命体征较为稳定,可使用CT诊断,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采用超声诊断。

  • 标签: 腹部闭合性损伤 超声 内脏 CT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外伤性肝胆胰腺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94例外伤性肝胆胰脾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患者予以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保守治疗,记录治愈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外伤性肝胆胰脾损伤患者,需结合其症状、既往病史、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并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外伤性肝胆胰脾损伤 治疗方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来本科室就诊的66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病因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是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另一组是接受损伤控制理论急诊护理的观察组,每组33例,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损伤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损失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护理效果明显,具有推广的价值,应在实践中广泛应用。

  • 标签: 损伤控制理论 骨盆骨折患者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应用推拿康复手法治疗损伤性腰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28例损伤性腰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4例。对照组应用药物治疗,实验组应用推拿康复手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损伤性腰痛患者,应用推拿康复手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因此推荐优先选择推拿康复手法的治疗方式。

  • 标签: 损伤性腰痛 推拿康复手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镜联用微创治疗尿道损伤的疗效。方法筛选出20例尿道损伤病患,视疗法的差异将其分成研究组A与研究组B各10例,研究组A实行开放性尿道吻合术治疗,研究组B实行双镜联合微创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研究组A的总有效率是80%,研究组B是100%,研究组B高于研究组A,对比差异大(P<0.05);研究组A的并发症出现率是30%,研究组B是10%,研究组B低于研究组A,对比差异大(P<0.05)。结论双镜联合应用微创治疗尿道损伤的疗效满意,并发症出现率低,可广泛推荐。

  • 标签: 双镜联合微创治疗 尿道损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刍议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科下肢创伤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调我院骨科 2016年 5月 ~2017年 5月收治的 116例下肢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按常规创伤治疗方法治疗的 5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取依据损伤控制理论开展 3阶段治疗的 5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计算两组疗效优良率并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疗效达优、良标准的患者所占比重为 96.6%明显高于对照组 72.5% ,两组疗效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7.214, P<0.05)。结论:骨科下肢创伤临床急救中应用损伤控制理论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非常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损伤控制理论 骨科 下肢创伤 临床急救
  • 简介:摘要颅脑损伤患者因呼吸中枢抑制、咳嗽反射消失或减弱、合并颅底骨折致出血、脑脊液漏等原因,一般都需要建立人工气道。人工气道建立是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措施之一,对处于昏迷状态的颅脑损伤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可便于他们的呼吸管理。人工气道的建立在保持气道通畅、消除呼吸道分泌物、保证充分供氧、纠正二氧化碳蓄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人工气道建立后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是保证成功抢救颅脑损伤患者的关键。因此,对于颅脑损伤患者,应有效建立人工气道并做好人工气道建立后的护理。

  • 标签: 颅脑外伤 人工气道 建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伤害控制技术对重度骨关节型创伤合并胸部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收集我院自 2015年 10月 -2016年 11月收治的重度骨关节型创伤合并胸部损伤患者 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早期骨折确定性手术治疗) 44例,观察组(给予伤害控制技术治疗) 44例,对比 2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2组死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伤害控制技术应用于重度骨关节型创伤合并胸部损伤患者的救治中,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挽救患者生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均有重大意义,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重度骨关节型创伤 胸部损伤 创伤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损伤手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原则和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50例因胰腺损伤在医院行急诊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总结。结果本组共50例病人中,实施手术治疗后,痊愈40例,术后膈下积液3例,胰瘘2例,胰腺假性囊肿3例,死亡2例。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4~36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于外伤性胰腺损伤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应当结合胰腺损伤程度及病情来为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提升治愈率。

  • 标签: 胰腺损伤 手术后并发症 处理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在ICU的护理体会。方法将本院2014年至2016年ICU病房收治的10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配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ICU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ICU住院时间(13.37±5.14)d,ICU住院费用(3100±2600)元以及并发症发生率36%(18/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8.56±5.35.)d、(3500±3446)元、70%(3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O5)。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达98%(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2%(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术后病情多变且并发症状多,优质的临床护理服务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颅脑疾病 护理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科在2015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8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4例。参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则接受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较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及并发症。结果实验组Fugl-Meyer评分、ADL评分的改善程度对比参照组更加明显,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中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可促使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还可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效果研究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连续脑电图监测对重症脑出血脑功能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重症脑出血脑功能损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连续脑电图监测,依据连续脑电图监测评分标准进行分级,将患者的病情以及预后与连续脑电图监测评分分级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0例重症脑出血脑功能损伤患者经过连续脑电图监测,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显示异常,轻度异常有9例,均存活;中度异常有61例,死亡率18.03%,(11/61);重度异常有18例,死亡率44.44%(8/18);极重度异常有12例,死亡率91.67%(11/12)。结论重症脑出血脑功能损伤患者应用连续脑电图监测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可以给临床提供更准确、更客观的评价参考,以及有效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连续脑电图监测 重症脑出血 脑功能损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于2015年5月-2017年3月选取我院脊椎骨折并脊髓受损68例患者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均等的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34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方法护理,给予研究组康复护理干预,比较观察经不同护理干预后,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SDS评分及SAS评分等各项指标情况,以及并发症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脊椎骨折并脊髓受损患者行康复护理干预,既能使患者的不良心态改善,而且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 标签: 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 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肾血管损伤情况,指导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入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中心2013年6月-2016年6月完善肾动脉造影检查并诊断为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患者44例,部分患者完成了肾静脉取血、肾脏ECT检查,分析44例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的肾动脉造影结果及临床特点。肾一级血管是指肾动脉主干,肾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是指叶间动脉、弓状动脉、小叶间动脉等分支血管,肾血管损伤定义为肾血管存在狭窄、闭塞、动脉瘤其中一种表现者。结果双侧肾血管损伤35例(79.55%),单侧肾血管损伤9例(20.45%);肾一级血管损伤或同时合并肾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损伤15例(34.09%),单纯肾脏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损伤29例(65.91%)。(1)肾动脉造影表现15例(34.09%)患者存在肾一级血管狭窄和(或)闭塞;35例(79.55%)患者存在肾二级血管狭窄和(或)闭塞改变,病变血管以叶间动脉(34例,77.3%)和(或)弓状动脉(14例,31.8%)受累最常见,小叶间动脉(4例,9.1%)受累相对较少;20例(45.45%)患者存在肾血管微血管瘤形成,4例(9.09%)患者存在肾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节段性狭窄和狭窄后扩张交替出现。(2)28例患者行双肾ECT检查(56个肾脏),38个(67.86%)肾脏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29.59±17.88)ml/min,38个(67.86%)肾脏肾血浆流量(ERPF)降低(150.42±90.06)ml/min。其中18例单纯肾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损伤患者双肾ECT示,24个(66.67%)肾脏肾小球滤过率降低(28.22±12.75)ml/min;25个(69.44%)肾脏肾血浆流量降低(149.13±67.14)ml/min。(3)36例患者行坐位肾素活性测定(5.97±3.86),29例(80.56%)患者坐位肾素活性增高。结论肾血管性高血压肾脏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的损伤多累及弓状动脉和叶间动脉,多伴有狭窄、闭塞、微血管瘤形成,提示肾脏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的病变参与了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病理生理过程。

  • 标签: 肾血管性高血压 肾血管损伤 血管狭窄 血管闭塞 微血管瘤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治疗Lisfranc骨折损伤中应用背侧桥接钢板和横向螺钉以及联合应用两种固定在治疗结果方面的差异,评判哪种固定方式更优秀。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2例Lisfranc损伤患者,纳入标准包括:随访6个月,每例骨折采用Hardcastle分类系统,研究对象分为4组:横向螺钉组,桥接钢板组,联合二者组,非手术对照组。结果的评估包括:Kellgren—Lawrence骨性关节炎分级系统,解剖复位的Wilppula分类。结果:发生骨性关节炎与按Hardcastle分类的骨折损伤类型,看其有没有关系。Hardcastle分类与与采用哪种固定方式有无统计学意义。联合使用桥接钢板和横向螺钉组发生3或4级的骨性关节炎的风险明显增加,是单独使用背侧桥接钢板的3.01倍(95%可信区间为1.036~8.47,P=0.009)。多因素分析根据解剖复位质量评估与患严重骨性关节炎风险增加关系,显示良好的解剖复位比解剖复位不良造成严重骨性关节炎的风险减低18.2倍(95%可信区间为15.9-21.8),与采用哪种固定方式关系不大(P〈0.0001)。比较背侧桥接钢板与横向螺钉固定治疗Lisfranc骨折脱位并未显示出哪种更占优势,尽管采用横向螺钉固定发生平足及其他并发症的几率更小。良好的解剖复位是确保影像结果的唯一保障,Hardcatsle骨折分类不能指导手术方案和预示术后影像结果。最后,联合应用桥接钢板和横向螺钉虽然术后影像学结果较差,可能是由于骨折脱位太复杂的缘故。结论:在早期阶段,使用钢板或螺钉治疗Lisfranc骨折脱位在影像学方面似乎并未表现出孰优孰劣,尽管钢板固定可能发生更多并发症,如平足症。功能结果应该是检验哪种手术方式的优越性的标准。最后,应制定一套更完善的Lisfranc骨折脱位的分类系统来为指导内固定的选择和可能导致的临床结果提供一个

  • 标签: Lisfranc骨折 内固定 桥接钢板 横向螺钉 解剖复位 功能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最大限度地降低脊髓损伤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提高已发生压疮的治愈率。方法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通过各种渠道为护士提供获得防治压疮的知识,实施难免性压疮的申报制度,认真落实护理措施。结果增强了防压疮意识、减少了压疮的发生率。结论增加护士防治压疮的知识、加强过程管理、保证制度的落实是压疮防治的有效办法。

  • 标签: 脊髓损伤 压疮处理 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