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近年来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及防范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措施。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共计36起护理不良事件,其中有2起不良事件给予经济赔偿,34起给予协商解决,个别护理不良事件对医院产生了负面影响。认真执行护理核心制度,加强护理职业道德教育,学习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水平,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根源1。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低年资护士由于临床经验不足,护理工作量大,缺乏专业知识及有效沟通,应变能力差,责任心不强,违反操作规程及规章制度,法律意识淡薄等导致护理不良事件频发。加强低年资护士临床工作培训,弹性排班,合理调配人力,强化法律意识,增加护士责任感,落实护理核心制度,规范带教,提高其综合素质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

  • 标签: 低年资护士 护理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防范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方法。方法本次研究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研究对象的时间为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儿科患者100例(对照组)和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31日住院治疗的儿科患者100例(观察组),对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将两组儿科住院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家长满意度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观察儿科住院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4.00%)少于对照组(χ2=10.010,P=0.002),家长满意度(98.00%)高于对照组数据(χ2=6.664,P=0.010)。结论在对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明确后,实施针对性的护理防范措施,是减少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手段,有利于患儿家长满意度的提高。

  • 标签: 儿科 护理不良事件 危险因素 防范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介入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拟定防范对策,以杜绝或减少介入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介入手术的176例患者为对照组,针对本组患者在介入手术室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再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介入手术的203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制定的防范对策,比较两组介入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随着介入手术的不断发展,加强介入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保证介入手术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

  • 标签: 介入手术室 护理 不良事件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用药错误护理不良事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将2019年1月1日-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高血压患者加强优质护理来防范不良事件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8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实验组(n=54)和对照组(n=54),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强化。对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率、住院时间、情绪控制情况等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病情改善率、住院时间、情绪控制情况等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加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加快身体的恢复,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加强优质护理 防范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心血管内科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发现护理问题,并且解决相对的护理问题,以此来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方法:从2020年8月到2020年12月,通过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我院一共发生心血管内科护理不良事件共50件,并通过各种调查和研究分析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总结和归纳。结果:经过本文的研究和调查对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类和总结,原因从护理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患者本身为切入点进行归纳。主要是因为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整体素养不强,护理观念缺乏等因素。管理人员对心血管内科护理缺乏规范的制度进行管理,管理机制存在着漏洞。患者由于病情的进展和延续,精神和心理具有强大的压力,经济上也存在着巨大的负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随之提高。结论:医院的管理人员应当健全心血管内科护理的管理措施,从严要求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养,提高护理质量,最终达到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心血管内科护理 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对策与建议
  • 简介:摘要:在医疗过程中,护理不良事件时有发生,给患者健康和生命带来了风险。本文分析了护理不良事件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以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护理人员 不良事件 对策
  • 简介:摘要:呼吸内科是专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医疗领域,而护理在这个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疾病特点和治疗方案的复杂性,呼吸内科护理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对患者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将分析呼吸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安全。

  • 标签: 呼吸内科 护理不良事件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不良事件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50例患者精神疾病的住院患者作为了研究对象,并且随机划分为了对照组25例,实验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之上采用的是防跌护理方法,针对患者跌倒发生的几率进行了比较。结果:实验组跌倒发生几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一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精神科住院患者 跌倒不良事件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骨科护理中遇到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探讨其特点及发生原因,以总结出防护措施来避免或减少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方法 对2013年至2020年上报的25例骨科护理中遇到的不良事件,并根据其症状特点及其护理进行分类。结果 2020全年中骨科护理中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下降明显,且发生严重程度也下降明显。结论 医院应加强培训医护人员,优化人员配置,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医护水平以从根本上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1]。

  • 标签: 骨科 护理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消毒供应室既往存在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总结,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干预前、后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在我院消毒供应室工作的25名护理人员,分析实施细节管理法前、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质量。结果:干预前、后的护理不良事件、环境管理、物品摆放、无菌区/污染区管控评分相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通过对消毒供应室既往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总结,提出给予细节管理法进行干预,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 标签: 细节管理法 护理不良事件 消毒供应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及分析老年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提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录入的老年内科患者240例开展分析研究,分组方式:对照组(未发生不良事件)150例,实验组(已发生不良事件)90例,两组参与调查患者的护理周期均为60天,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不良事件护理的危险因素等。结果:老年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表现在四个主要方面,比如:巡视工作不到位、护理人员的资质尚浅、护理评估不精确以及护理人员的健康宣教不充足等。结论:医院需要针对资历尚浅的护士人员定期组织学习培训机会,强化护士的安全意识,提升其护理操作能力;护理人员需要增加对患者病房巡视的次数,实施健康教育并发放健康知识手册;进而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发现并解决不良安全事件的影响因素。

  • 标签: 内科护理 老年患者 不良事件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护理人员不良事件现状,找出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对2020年7月—2021年7月我院外科病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数量、时间以及对不良事件护理人员一般状况进行调查,包括护士的层级、学历等影响因素分析。结果:353例不良事件主要包括管路滑脱45例、药物准备错误35例、漏执行静脉用药口服药32例、无菌操作不规范43例、医嘱转抄错误28例、护患纠纷或投诉30例、执行给药错误24例、护理文件书写或医嘱处理错误20例,且不同层级、不同学历护士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专项管理可降低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人员 不良事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护理人员不良事件现状,找出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对2020年7月—2021年7月我院外科病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数量、时间以及对不良事件护理人员一般状况进行调查,包括护士的层级、学历等影响因素分析。结果:353例不良事件主要包括管路滑脱45例、药物准备错误35例、漏执行静脉用药口服药32例、无菌操作不规范43例、医嘱转抄错误28例、护患纠纷或投诉30例、执行给药错误24例、护理文件书写或医嘱处理错误20例,且不同层级、不同学历护士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专项管理可降低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人员 不良事件 对策
  • 简介:摘要:在医院临床护理中,不良事件指的就是:在医院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超出护理计划的事件,对临床治疗与护理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患者治疗与医院的管理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失,这是医院和患者都不愿意发生的[1]。因为医院的血透室本山就比较特殊,且在其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尤其较大,在临床护理中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较高。近年来,患者的法律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医院就要在其临床治疗与护理中能够制定积极地应对措施,从而而有效的控制与规避临床护理中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2]。本文对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原因进行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彩色标识在众多护理不良事件中都有应用,具体包括压疮护理、管路整理、药物相关事件、坠床以及跌倒中均有应用。色彩标识在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中起到了良好的预防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色彩应用过多的问题,同时没有统一应用标准。在彩色标识应用中有很多形式,有单独应用,有同时使用文字,还有同时使用其他图文,为了进一步总结色彩标识在的护理不良事件预防中的应用,本文以综述形式对其应用寻找循证依据,让色彩标识应用更加科学和严谨。

  • 标签: 色彩标识 护理不良事件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