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截至2012年6月,国内日化行业仅有三江化工、青蛙王子、上海家化、两面针等12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8家内地企业中有4家在A股上市,其余分别在港交所和新交所上市。日化企业获得VC/PE机构投资,累计融资3.77亿美元,平均单笔融资规模达1019万美元。

  • 标签: 资本市场 企业 两面针 上市 融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及数字X线摄影系统(DR)的影像学特点,并比较两种X线摄影系统的性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的1261张CR和DR影像结果,根据统一标准将其分类并对此进行质量评估,进而分析两种X线摄影系统的影像特点及对比其性能。结果DR的优质影片数高于CR,且废片数低于CR,比较上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性能比较上,CR具有影像宽容度大、后处理功能多、实现了传统X线摄影的数字化、可与传统X线设备匹配以减少投资及操作简便等优点;而DR的优点是操作时间短、成像环节少,且清晰度高于CR。CR系统适用于X线平片摄影,更适用于复杂部位和体位的X线摄影;DR系统适用于透视与点片摄影及各种造影检查。结论CR和DR在相同的影像特点基础上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且相互不能取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并行发展。两种系统适用于不同组织和器官的摄影,因此在选择X线摄影系统摄影时,需根据检查部位及临床需要选择最适宜的摄影方法。

  • 标签: CR DR 影像特点 性能对比
  • 简介:摘要超声造影技术作为一种无创、敏感、准确的成像方法,超声造影图像的灌注模式能反映出病变良恶性特征,其定量分析结果能以量化的方式反映组织中血流灌注变化,为超声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本文就这两款软件各定量参数的意义及其异同点作一初步探讨与分析。

  • 标签: 超声造影 定量分析 血流灌注
  • 简介:【摘要】目前,随着科技水平不断发展,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被各大教学领域所应用,该种教学方式是指在计算机软件基础上设计出多媒体辅助教学结构,合理应用相关设备与技术,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革新与应用。特别对于临床中所涉及到的基础医学或其他相关学科,掌握良好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可为临床基础医学教育提供有力帮助,将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理念相结合,可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将所需要传输的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的表达及传输至各位医学生,起到更加优质的教学效果,因此具有显著优势。特别是对于临床实践性强、原理抽象、形态多样等各种医学课程,应用传统教学理念不仅费力费时,且效果较差,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可以明显改善传统教学中不足之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此,本文特围绕计算机软件基础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与开发进行叙述,为临床各教学领域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计算机软件 医学课程 多媒体教学 软件开发与研究
  • 简介:通过介绍电子阴道镜数字成像系统的工作原理,并结合在妇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说明该系统操作简便,患者无痛苦、准确便捷,已成为广大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的重要诊治手段以及官颈癌普查的重要方法之一。

  • 标签: 电子阴道镜数字成像系统 妇科 应用
  • 简介: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 山西省太原市 030025 摘要: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利用数字系统进行目标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施可视化、虚拟化的方式,让师生积极参与到目标性教学中,从而强化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学生在学习时通过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发生的相关因素,而后再加以解决等自主学习过程,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能摒除以往传统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以及被动性,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最终教学模式成功转化为以一体化且多层次的基础性知识与专业相结合的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本文就利用数字系统提高解剖学实验教学效果进行综述。

  • 标签: 数字人系统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数字系统应用于手术室中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网、万方数据库、Elsevier、SpringerLink、Wiley&Blackwell、Science等数据库中关于数字系统应用于手术室中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今。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资料收集和评价,将符合要求的文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系统在手术室中的应用对手术精确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复发率、患者远期生存时间以及手术费用均有影响。结论数字系统在医院手术室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手术精确性,延长患者远期生存时间以及降低手术费用,值得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数字化 手术室 应用效果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数字化多媒体系统矫治训练对大龄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大龄弱视患儿86例(128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治疗方案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5例患儿接受常规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41例患儿接受数字化多媒体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双眼视功能变化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立体视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大龄弱视患儿采取数字化多媒体系统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弱视症状,提高患儿双眼视功能,缩短患儿视功能障碍治疗时间,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大龄儿童弱视 数字化多媒体系统治疗 双眼视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高压蒸汽灭菌次数对口内扫描仪扫描精度的影响,为临床消毒规范化操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0个未经使用的口内扫描仪(Trios,3Shape,丹麦)扫描头,经1、20、40、60次高压蒸汽灭菌后扫描同一标准牙列石膏模型,获得灭菌1、20、40、60次组数据,每个扫描头每次灭菌循环后重复扫描模型5次。使用模型扫描仪(D2000,3Shape,丹麦)扫描标准牙列石膏模型,将扫描数据作为对照组。用游标卡尺及测量软件分别测量石膏模型和4个灭菌组模型跨弓长度(上颌双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的距离)和牙弓前后长度(上颌右侧中切牙舌隆突至上颌右侧第一磨牙颊尖的距离)。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4个灭菌组数据测量结果分别与石膏模型测量结果的差异;将所有扫描数据导入Geomagic Studio 2013软件中,比较灭菌组和对照组结果的三维偏差,将拟合对齐后得到的均方根估计值作为正确度,将每个灭菌组中每个扫描头重复测量结果的标准差作为精密度,用方差分析比较4个灭菌组正确度值和精密度值差异。结果4个灭菌组跨弓长度随着灭菌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与石膏模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弓前后长度与石膏模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4个灭菌组正确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确度由高至低依次为灭菌1次组[(114.85±3.75) μm]、灭菌20次组[(124.65±3.85) μm]、灭菌40次组[(131.45±3.04) μm]和灭菌60次组[(144.64±3.34) μm];4个灭菌组精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蒸汽灭菌次数可影响口内扫描仪扫描结果的正确度,且随着灭菌次数的增加,扫描的误差也呈增大趋势,灭菌次数对扫描的可重复性无影响。经高压蒸汽灭菌60次后口内扫描数据精度仍可满足临床需要。

  • 标签: 牙科印模技术 灭菌 消毒 数字化口内扫描系统 正确度 精密度
  • 简介:本文针对目前体检工作中X线检查项目中的一些做法和问题,提出了建立具有体检特色的X线数字化影像系统的构思,同时对这个系统的应用与开发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 标签: X线 数字化系统 应用 开发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应用于病案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23年6月前采取传统病案管理随机抽取100例为对照组,2023年6月展开数字化病案管理,随机抽取100例为研究组,两组接受病案调阅时间、差错率的对比研究。结果:与对比组相比较,研究组病案调阅时间更短且差错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应用于病案管理中,能够减少病案调阅需要的时间,降低查阅中差错风险的出现。

  • 标签: 数字化 病案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世界卫生组织于2015年引入了气腔散的概念,作为一种新的肿瘤侵袭模式,气腔散是肺癌复发和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指标,并与诸多临床因素关系密切。本文就气腔散的定义、机制、病理及影像学特征、影响因素和对肺癌预后影响等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肺肿瘤 肿瘤侵润 肺泡 病理学 预后
  • 简介:摘要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但是发生颅内散则相对较少见,若发生散往往提示预后极差。目前,关于胶质瘤发生散的机制仍然存有很多争议,但随着胶质瘤治疗方案的不断完善以及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胶质瘤散机制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笔者主要就高级别胶质瘤散的影响因素和机制以及治疗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高级别胶质瘤 颅内播散 脑室开放 贝伐单抗 研究进展
  • 作者: 张冰清 都乐 徐娜 范俊平 范洪伟 曹玮 黄程锦 黄晓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3年第03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全科医学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非结核分枝杆菌为一种机会性致病菌,常见于免疫抑制人群。本文报道1例以骨痛、发热、淋巴结肿大起病的青年女性,伴有反复皮肤和淋巴结破溃以及肺内病灶,起病2年内先后多次病理活检均阴性。最终经病原学检查和分子检查,诊断为抗干扰素γ 抗体相关获得性免疫缺陷继发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予长疗程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病情终得以稳定。

  • 标签: 干扰素 获得性免疫缺陷 非结核分枝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电动分碎术后腹膜散性平滑肌瘤病(leiomyomatosis peritonealis disseminata,LPD)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进展。方法报道1例典型的腹腔镜术后巨大LPD及其治疗经过并进行最新文献回顾。结果术中发现腹腔镜术后巨大LPD寄生于既往腹腔镜穿刺孔腹膜瘢痕处,开腹切除术后1年无复发。结论LPD与医源性使用子宫肌瘤电动分碎器有关,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疾病,首选手术治疗,预后较好。

  • 标签: 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 电动分碎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手术切除肿瘤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伴恶性胸膜散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上海市胸科医院NSCLC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中意外发现胸膜散的患者纳入研究。结果通过术中或术后病理学检查,共有160例NSCLC患者被诊断为胸膜散。71例(44.4%)仅行胸膜结节活检(活检组),89例(55.6%)行原发肿瘤切除术(切除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分别为13个月和41个月,3、5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3.1%和5.7%,总生存率分别为56.0%和28.7%。切除组患者的PFS和OS均明显优于活检组(19个月vs 10个月,P=0.000;48个月vs 33个月,P=0.000)。切除组的3、5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高于活检组(20.8% vs 3.2%,10.8% vs 0;67.8% vs 41.0%,37.7% vs 18.2%)。接受亚肺叶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患者的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辅助靶向治疗、无恶性胸腔积液、T1/T2期和N0期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术中诊断为NSCLC伴胸膜散的患者可通过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和包括靶向治疗在内的多学科治疗获益。辅助靶向治疗、无恶性胸腔积液、低T分期、低N分期患者的预后较好。在可行的情况下,楔形切除术可能是一个合适的选择,虽然不同手术方式亚组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创伤更小。

  • 标签: 胸膜播散 非小细胞肺癌 手术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胶质母细胞瘤(GBM)切除术后患者发生脑脊液散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1月至2017年8月施行手术治疗且术后随访期间肿瘤复发的124例原发性GBM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82例,女性42例,年龄47.9岁(范围:19~75岁),按复发情况分为原位复发组(96例),颅内散组(28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确定患者脑脊液散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比较生存曲线间的差异,并用Cox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筛选影响患者的预后因素。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室开放是发生颅内散的预后因素(OR=2.667,95%CI:1.128~6.304,P=0.025)。颅内散组与原位复发组相比,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个月比9.3个月,P=0.066),而中位总生存时间、中位复发后生存时间明显缩短(13.0个月比23.0个月,P=0.011;6.0个月比11.0个月,P=0.022)。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突变、远隔散、肿瘤全切除、Ki-67指数>30%是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均<0.05)。结论脑室开放是造成GBM发生脑脊液散的危险因素,脑脊液散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缩短;但脑室开放不是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 标签: 胶质母细胞瘤 因素分析,统计学 生存期 脑室开放 脑脊液播散 手术
  • 简介:自体皮源不足一直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一大难题,微粒皮移植技术的运用可大大节省自体皮源,是烧伤创面修复的有效方法之一。2000年9月~2002年6月,笔者采用喷洒法皮粒植术[1,2]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11~58岁,平均39岁。烧伤总面积均>70%TBSA,其中烧伤总面积>90%TBSA3例,Ⅲ度烧伤面积>50%TBSA4例。6例患者四肢创面均为深Ⅱ~Ⅲ度烧伤。异种皮的准备:(1)新鲜条状猪皮的制备:选用120kg左右健康纯白猪,处死后,用肥皂水刷洗冲净污垢,剃毛,以0.1%新洁尔灭溶液淋洗猪身,用辊轴刀切取7~10cm宽、尽可能长的条状刃厚或薄中厚猪皮。将切取的猪皮用等渗盐水冲净血迹,再以0.1%新洁尔灭溶液浸泡20min,等渗盐水漂洗,如此反复3次,最后将条状猪皮反裹(真皮面向外)在消毒绷带上,置于无菌盘中,喷以含抗生素的等渗盐水保护剂,置0~4℃普通冰箱保存,2周内使用。(2)辐照猪皮:...

  • 标签: 喷洒法 大面积深度 播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