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目的 : 探讨 PICC置后导管堵塞的原因并提供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 8例发生 PICC置堵塞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 PICC置后堵塞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对策。结果: PICC置后发生堵塞的原因主要有血凝性堵塞、肺血栓性堵塞、 PICC接口处污染及机械性堵塞。针对以上原因提出护理对策包括置部位选择、脉冲式正压封、非血凝性导管堵塞护理措施、建立 PICC系统管理机制以及紧急管理措施。结论:通过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对策可以有效降低 PICC置后导管堵塞的发生。

  • 标签: PICC置管 堵塞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脐尿癌的诊疗经验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23例脐尿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男19例,女4例。中位年龄53(34~84)岁。初发症状为无痛性肉眼血尿20例,其他症状包括尿中有黏液排出2例,尿频、尿急4例,下腹痛1例;无症状者2例,均为体检发现腹部肿物。23例术前均行CT检查,其中3例存在钙化,肿物中位最大径为3.5(2.0~7.0)cm。23例术前膀胱镜检查均发现膀胱前壁或顶壁肿物。手术方式:膀胱部分切除术+脐尿切除(不包括脐)17例,膀胱部分切除术+脐尿全切(包括脐)5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1例。12例术中同期清扫盆腔淋巴结(清扫组)。结果术后病理诊断为脐尿腺癌21例,尿路上皮癌伴腺样分化2例。病理Sheldon分期Ⅱ期2例,Ⅲ期20例,Ⅳ期1例。淋巴结清扫组Sheldon分期为Ⅲ期11例、Ⅳ期1例;未清扫组为Ⅱ期2例、Ⅲ期9例。淋巴结转移1例。切缘阴性22例,可疑阳性1例。术后5例接受辅助治疗,其中1例应用5-氟尿嘧啶(5-FU)+顺铂,2例应用吉西他滨+顺铂,1例应用吉西他滨+顺铂+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1例单纯接受盆腔局部放疗,5例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复发及转移。23例中位随访时间为38(2~68)个月。3例随访中出现远处转移并死亡,死亡时间分别为术后15、40、49个月,均为肿瘤转移所致。2例分别于术后9个月和13个月出现复发,复发后随访时间分别为55个月和25个月,均存活。生存分析结果显示23例的2、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94.1%和74.9%。清扫组死亡2例、肿瘤进展3例;未清扫组死亡1例,肿瘤进展2例。清扫组总生存时间和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61.73±3.85)个月和(50.91±5.61)个月,未清扫组分别为(47.00±7.16)个月和(48.88±5.73)个月。结论脐尿癌早期诊断困难,加强体检时对脐尿局部的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段对于局限性脐尿癌可以达到良好的肿瘤控制效果。通过盆腔淋巴结清扫加强病理精确分期、强化术后早期辅助治疗可能改善脐尿癌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脐尿管癌 膀胱部分切除术 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患者留置导尿的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为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神经内科患者留置导尿的护理工作中,能够使患者的情绪状态和护理满意度显著改善。同时令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幅度降低,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神经内科 留置导尿管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 当前医疗器械零售和康复医疗行业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人们的健康理念不断升级 , 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也日益旺盛,进行电转型可以拓展医疗器械的销售渠道。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全渠道战略角度分析医疗器械电转型的路径,以 提高医疗器械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把握产品特点,拓展营业体量,提高竞争优势。

  • 标签: 医疗器械 电商转型 全渠道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 Meta 分析系统评价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桡动脉置和足背动脉置的效果。方法:通过检索 PubMed 、 Cochrane Library 、 Embase 和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桡动脉置和足背动脉置对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效果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由 2 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 除 标准筛选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从中提取原始资料,运用 RevMan5.3 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 9 篇,包括研究对象 930 例, 3 篇研究评为 A 级, 6 篇评为 B 级。 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 3-7d 导管留置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并发症中脱率、局部血肿或淤血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患者并发症中堵或曲折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足背动脉置的一次穿刺成功率, 3-7d 导管留置率可能高于桡动脉置,且足背动脉置的并发症发生率, 其中的 脱率,局部血肿或淤血的发生率均低于桡动脉置

  • 标签: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桡动脉置管 足背动脉置管 Meta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神经内科患者发生鼻胃非计划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神经内科实施鼻胃干预的260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各130例。常规组患者行常规干预,研究组患者行品管圈活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非计划性拔发生率及置期间负性情绪。结果研究组非计划拔率为6.15%,显著低于常规组2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评分分别为(0.51±0.19)分、(0.02±0.01)分、(0.32±0.24)分、(0.65±0.29)分、(0.68±0.31)分、(0.57±0.35)分、(0.45±0.31)分、(0.17±0.01)分、(0.21±0.08)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采用鼻胃干预的神经内科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鼻胃非计划拔发生概率,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对促进患者康复,避免再次置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神经内科 鼻胃管 非计划拔管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多次法根治疗与一次性根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内接收共15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分成参照组、研究两组,分别采用多次法与一次性根治疗,统计两组疗效。结果:经统计,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且各个口腔功能评分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多次法根管治疗 一次性根管治疗 牙体牙髓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医院神经外科对肺部感染多重耐药菌患者的调查分析与防对策。方法 抽取我院神经外科在2019年11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肺部感染多重耐药菌患者57例,其中有32例患者为院外带入多重耐药菌,22例为院内交叉感染,还有3例患者为自身携带菌,对其进行调查分析以及防对策。结果 从57例肺部感染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4 种 134 株,包括革兰阳性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其他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杆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其他革兰阴性菌、真菌。所检出的病原菌多数呈多重耐药,同时耐受三种或三种以上抗菌药物。结论 因此,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的患者救治和感染防效果明显,治愈率较高,康复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神经外科 肺部感染 多重耐药菌 调查分析 防控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血护理风险脆弱性及防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到院采血的患者128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分析护理风险脆弱性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采血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15.63%,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医院采血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采血护理风险脆弱性,针对工作中的不足之处采取有效的防措施,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采血 护理风险 脆弱性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通常情况下,在治疗各种疾病之前,需要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具体的判断,判断病人的严重程度,不仅如此,在治疗过程中,应该通过不断的观察来分析不同药物的疗效和针对药物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不良反应。所有的医疗判断和分析都必须建立在临床试验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治疗的效果和水平。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变得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人们也更加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都希望可以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使得很多人对医学生物检验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包括广大的医学工作者,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属等。本文对影响医学检验质量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整个医院的医疗水平。

  • 标签: 生物安全 现状 措施方法
  • 简介:摘要:对于临床医学发展而言,检验科实验室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某种程度上医学检验科实验室已成为医学相关科研或教育机构的实力象征;但不可忽视的是,当前众多医学检验科实验室存在诸多生物安全风险,检验科实验室中大量生物因素的存在,任何操作不当或是管理失误都有可能导致生物安全事件的发生;本文主要基于对当前医学检验科生物安全的防护现状及风险的分析,重点对医学检验科生物安全的防策略进行探讨,期望对医学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护方面的工作有所助益。

  • 标签: 医学检验科 生物安全 防护现状 防控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银质针结合臭氧治疗腰间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到2020年6月就诊的腰间突出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银质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之上结合臭氧进行治疗,把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数据对比显示(P﹤0.05),说明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银质针结合臭氧在治疗腰间突出症中的效果比较显著,具备推广和使用价值。

  • 标签: 银质针 臭氧 腰间盘突出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二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及对无形成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两个阶段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500份样本进行调查,对两个阶段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前,消毒供应中心物品平均配送时间为(67.25±4.15)min,明显高于实施后;实施前500份样本的清洁达标率与消毒达标率等均明显小于实施后;实施后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服务评价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后有2名护理人员分别出现划伤与压伤情况,实施前有6名护理人员发生划伤,8名发生压伤,1名发生细菌感染,两组各指标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二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策略,可有效提升消毒供应中心服务质量,提升社会化效益。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消毒供应中心 无形成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细化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开展精细化管理后消毒的手术器械 100件作为研究组,将未开展精细化管理的 100件手术器械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情况。 结果:研究组手术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以及使用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精细化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中具有良好的效果,有利于提升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改善使用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手术器械 消毒灭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PICC置肿瘤患者采用 PDCA护理的护理质量与患者依从性。 方法: 本次研究择取我院肿瘤患者 PICC置 72 例,选取病例时间在 2019 年 5 月— 2020 年 5 月,分组方式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平均分成实验组( n=36 )和对照组( n=36 )。实验组 36 例患者予以 PDCA护理,对照组 36 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将护理质量和依从性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和 PICC导管维护效果评分均低于实验组, P< 0.05有比较意义。两组依从性比较,对照组低于实验组, P< 0.05有比较意义。 结论: PDCA护理运用到 肿瘤患者 PICC置中可使患者 护理质量更优,依从性更好,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PDCA护理 肿瘤患者 PICC置管 依从性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胃癌根治术后 PICC置肠外营养护理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对 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在院治疗的 40例胃癌患者进行,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胃癌根治术,利用数字表法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 20例。参照组实施锁骨下中心静脉导管护理,观察组在术后进行 PICC置肠外营养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结果 护理后,参照组的并发症显著多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 PICC置肠外营养护理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营养支撑,降低了并发症的出现概率,使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PICC置管 肠外营养
  • 简介:【摘 要】 目的 : 探讨留置导尿漏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 42例留置导尿出现漏尿患者的病历资料,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留置导尿出现漏尿的常见原因为腹压过大、导尿引流不通畅、尿道松弛、气囊注水量不够和夹时间不当。经相应治疗和护理漏尿均治愈。结论:留置导尿后应密切注意患者的导尿情况,及早发现和处理漏尿,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导尿管 漏尿 护理对策
  • 简介:【 摘要 】 目的:研究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管道脱落 的影响因素,从而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 。方法:选择我院在 2014.10-2015.12 接收的 350 位急诊 ICU 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观察与分析患者管道脱落的原因,从而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 结果:胃脱落 8例( 2.66%),气管插管脱落 3例( 1.87%),尿脱落 2例( 0.71%),引流管脱落 2例( 0.91%),中心静脉管道 丢失 1例( 0.38%)。结论:引起 ICU 患者鼻胃脱落的原因有 : 留置管道过多 、患者自行拔、固定不稳、护患沟通不畅、护士不规范。医护人员可从以上五个方面入手,降低患者拔率。

  • 标签: ICU 影响因素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