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用XPS和PES研究了钙肽矿型氧化BaTiO3薄膜和La1-xSnxMnO3薄膜的电子结构。特别地,我们采用角分辨X-射线光电子谱技术(ARXPS),研究了薄膜表面最顶层原子种类和排列状况。结果表明,BaTiO3薄膜表面最顶层TiO2原子平面,La1-xSnxMnO3薄膜的表面最顶层为MnO2原子平面。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在原子水平上探讨了薄膜的层状外延生长机理。

  • 标签: 钙钛矿型氧化物薄膜 电子结构 XPS BATIO3 La1-xSnxMnO3 外延生长
  • 简介:2008年3月24日至3月28日,4月14日至4月19日全国核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58)核燃料分技术委员会(SC5)在北京和杭州先后召开国家标准审查会。与会专家在各标准主审专家的带领下,分别对15个标准送审稿进行了认真讨论,

  • 标签: 铀矿石 标准审查 浓缩物 技术委员会 二氧化铀 标准化
  • 简介:有关铀燃料加工设施的建(构)筑的抗震设计,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已经发布了一个《铀燃料元件厂抗震设计分级》(EJ808-94)的行业标准。在标准中规定“对第一级建筑和构筑,地震作用按设计基准地震确定的地震力,抗震构造措施按设计基准地震提高一度设防。”也就是说,在铀燃料加工设施的建(构)筑中,第一级建(构)筑,地震作用按场地的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确定的地震力,抗震构造措施按场地的设防烈度提高二度设防。

  • 标签: 抗震设防标准 铀燃料 设防烈度 抗震设计 集体有效剂量当量 地震作用
  • 简介:本文从辐射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豁免”、“排除”和“解控”出发,说明普通工业排放的废气和废液是豁免或排除的,核与辐射设施排放的气态和液态流出是解控的,是非放射性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澄清概念,达到形成核与辐射设施排放的气态和液态流出是非放射性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不构成危害的共识.

  • 标签: 气态流出物 液态流出物 解控排放
  • 简介:通过对AP1000技术与传统压水堆项的安全分级、抗震分类、规范等级和质量保证分级4种分级的方法、依据、参考标准和适用范围等进行比较分析,得出AP1000各种分级既保证安全,又经济合理,而且提出AP1000技术国产化过程中,应制定符合国情的质量保证分级方法和相应的质量保证要求。

  • 标签: 安全分级 抗震分类 规范等级 质量保证分级
  • 简介:本文描述了GdB5O9、NaGdF4的合成与结构以及NaGdF4在高温下的相转变。粉末衍射数据表明GdB5O9属于四方晶系,其空间群为:I4l/acd,晶胞参数为:α=8.23813。c=33.6377。六方和立方NaGdF4分别与NaEuF4和CaF2同构。本文还考察了GdB5O9:Eu、六方NaGdF4:Eu、立方NaGdF4:Eu样品的真空紫外(VUV)荧光性质.上述三种样品中Gd3+的4f-5d跃迁及基质的吸收位于真空紫外波段。

  • 标签: 稀土硼酸盐 氟化物 结构 VUV荧光性质 粉末衍射 晶胞
  • 简介:利用北京同步辐射小角X光散射实验站,我们对超临界流体的抗溶剂过程中,高分子的构象变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实验表明,在不断加入抗溶剂的过程中,高分子链发生了从伸展的无规线团到球形的转变。

  • 标签: 抗溶剂过程 高分子链 尺寸 构象 超临界二氧化碳 聚苯乙烯
  • 简介:中核集团科技与国际合作部于2005年3月30日-31日在北京召开核工业铀化合成分分析能力验证通报会(以下简称“能力验证”)。参加会议的有核燃料部、铀业公司主管计量的领导及有关单位和所有参加”能力验

  • 标签: 能力验证 成分分析 铀化合物 核工业 国际合作 核燃料
  • 简介:核设施流出监测和环境监测体系是核设施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核电建设的不断发展,监测技术和能力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低水平监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并调研美国和欧盟对此问题的处理方法,给出我国解决监测中探测限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 标签: 核设施 流出物 环境 监测 探测限
  • 简介:内陆核电厂和滨海核电厂的核与辐射安全目标是相同的,只是液态流出释放的受纳水域不同,照射途径网络比近岸海域更复杂。因此,内陆核电厂的核与辐射安全技术要求和评价准则有自己的特点。本文结合国内外核电厂液态放射性流出物排放的审管实践,重点讨论内陆核电厂液态放射性流出物排放浓度的审管控制问题。

  • 标签: 放射性液态流出 内陆核电厂 公众照射
  • 简介:用微乳液法制备了表面经硬脂酸(ST)修饰的4种不同价态的钴氧化合纳米微粒。初步摸索了合成的最佳条件,利用XRD,TEM,IR等测试手段对制备的钴纳米催化剂的相、粒子的形貌和粒度及钴氧化纳米微粒与表面活性剂有机基团间的结合方式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纳米微粒呈球状、粒度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增大,COO-与Co(Ⅱ,Ⅲ)离子间以化学键相结合。利用流动法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钴氧化纳米催化剂对N2O的催化分解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350℃焙烧制得的Co2O3纳米粒子对N2O的催化分解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 标签: 纳米催化剂 制备 钴氧化合物 纳米微粒 N2O 催化分解
  • 简介:利用金刚石压砧高压装置(DAC),对Ca3Mn2O7的粉末样品进行了高压能散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岩盐层易被压缩,在压力作用下层状钙钛矿结构锰氧化Ca3Mn2O7的结构不稳定。在0-35GPa压力范围内,Ca3Mo2O7晶体结构发生了两次相变。在1.3GPa左右,由原来的四方相变为正交相,在9.5GPa左右,又由正交相向新的四方相转变。

  • 标签: 层状钙钛矿 结构 锰氧化物 Ca3Mn2O7 相变 同步辐射
  • 简介:用XPS和同步辐射技术研究了钙钛矿型氧化La1-xSnxMnO3薄膜的电子结构。特别地,我们采用角分辨X-射线光电子谱技术(ARXPS),研究了薄膜表面最顶层原子种类和排列状况。结果表明,La1-xSnxMnO3薄膜的表面最顶层为MnO2原子平面。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在原子水平上探讨了薄膜的层状外延生长机理。

  • 标签: 钙钛矿型氧化物 La0.9Sn0.1MnO3 庞磁阻薄膜 电子结构 XPS 同步辐射
  • 简介:本文测定了在高压条件下两种金属(钙和锌)的8-羟基喹啉络合的晶体粉末样品的发光行为和原位x-光衍射光说。结果表明,压力对其发光性质产生极大的影响。随着压力的增加,8-羟基喹啉钙的发光强度在3GPa以内时大大增加。随后发光强度快速下降,到7GPa左右时几乎为零。而8-羟基喹啉锌的发光随压力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到7GPa左右时常压的10%。高压下的原位x-光衍射结果表明8-羟基喹啉钙的晶体在3-4GPa开始发生非晶化相变,在7GPa时该非晶化相变完成,样品的x-光衍射完全消失。而8-羟基喹啉锌在压力的作用下(至16GPa)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变。

  • 标签: 高压条件 金属8-羟喹啉络合物 发光行为 晶体结构
  • 简介:以超临界CO2为溶胀剂所制备的PET/PS共混的小角X-射线散射(SAXS)研究表明,PET/PS共混的结构参数与共混的组成及热历史密切相关。按Vonk的一维电子密度相关函数法,得到共混的结构参数。过度层厚随PS组分含量增加而增加,结晶片层厚却随PS含量增加而降低。热处理可提高共混的结晶性。内比表面积随PS含量增加而增加是PS使PET韧性和抗冲击性能提高的本质原因。

  • 标签: 超临界流体 相区尺寸 超临界CO2 PET PS 共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