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选取中国的21个城市,使用区位商指数的方法测算了生产者服务业在我国城市中集聚的程度,并从整体层和地区层两个层面分析了生产者服务业城市集聚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国内生产者服务业呈现明显的城市集聚现象,但我国生产者服务业空间集聚并不均衡,具有明显的地域和资源特色。直辖市中金融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和科研服务业集聚程度较高;制造业相关的生产者服务业在东部沿海城市集聚度较高,而其他城市的生产者服务业并没有形成集聚优势。因此,为提升城市竞争力,不同的城市应采取不同的策略促进生产者服务业集聚

  • 标签: 生产者服务业 集聚 区位商 城市
  • 简介:本文通过构建服务关联指数指标体系测算我国各地区的服务关联水平,从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两个层面的2005—2010年省(市)级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服务关联对加工贸易集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服务关联总体上对地区的加工贸易集聚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说明服务关联显著影响地区参与国际分散化生产的深度和规模,但在中西部地区并不总是正向显著的。

  • 标签: 服务关联 国际分散化生产 加工贸易
  • 简介:以江苏省电子产业集聚状况对外贸易状况为例分析产业集聚对对外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可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产业集聚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 标签: 产业集聚 对外贸易
  • 简介: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我国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分析各类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因素,是研究新集聚格局形成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重视的理论问题,也对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制造业基础及交通条件选择制造业发展方向有重要意义。对就业洛伦兹曲线进行二重分解,即产业分解和按照改进的可达性指标进行空间分解,分四类研究技术密集度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及影响其集聚的因素。结果表明,制造业的集聚程度与其技术密集度正相关。区域制造业基础越好,越有利于吸引高、中高技术密集度制造业的集聚。而就区域交通条件的影响而言,高技术密集度制造业和中高技术密集度制造业主要向交通条件优越的区域集聚,低技术密集度制造业更倾向于集聚在交通条件中等的区域,但区域交通条件对中低技术密集度制造业集聚的影响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如上结论对中央政府引导产业转移和地方政府进行产业选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制造业 就业洛伦兹曲线 二重分解 可达性 集聚异质性
  • 简介:区域经济的增长需要高等教育的合理投入,也需要产业的创新发展。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构建高等教育投入和产业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共轭驱动模型,运用成对样本T检验分析方法,对2000-2012年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高等教育投入和产业集聚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对比分析沿线各省市高等教育投入和产业集聚水平的优劣情况,得出沿线各省市之间高等教育投入和产业集聚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共轭驱动状态,研究发现:一是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的高等教育投入产业集聚水平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共轭关系不稳定;二是高等教育投入和产业集聚水平"两轮"整体的协调性优劣依次为:长江经济带中游城市>下游城市>上游城市。因而,根据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投入和产业集聚水平的具体情况,提供之相适应的区域发展对策。

  • 标签: 长江经济带 高等教育投入 产业集聚水平 共轭驱动 区域经济增长
  • 简介:随着互联网技术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逐渐习惯了网上购物方式,针对产品相关信息用户体验进行分享交流,其中,在线评论成为影响人们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线评论可以从消费者角度提供产品相关信息,从已经购买商品的买家中了解到商品的外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不足,通过大众评论,来降低对商品的不确定性,并且从评论中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因此影响着消费者的最终购买决策,进而对新产品的扩散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如何根据在线评论的影响制定有限的营销策略是公司推出新产品或新服务所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

  • 标签: 信息共享 信息传递 口碑传播 评论有用性 购买决策
  • 简介:摘要探讨项目复杂性项目风险的关系并证明了项目的组织结构复杂性是项目的风险来源。以项目组织结构的复杂性作为项目内部风险的衡量标准,建立了基于组织结构复杂性并考虑规模因素的项目风险评估模型。分析了项目组合中通常存在的项目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每一种相互关系对项目组合整体风险的影响。利用Logistic映射对协作型项目组合建立了项目组织结构复杂性风险的扩散模型,以定量刻画项目组织结构复杂性风险在项目组合中的扩散机制。最后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并根据仿真结果给出了降低项目组合风险的策略。

  • 标签: 项目 项目组合 复杂性 风险
  • 简介: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生产的燃机排气扩散器已纳入西门子采购范围。日前,西门子燃机部总裁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在冷焊车间生产现场举行的第五只燃机排气扩散器完工仪式。双方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合作。

  • 标签: 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 采购范围 西门子 扩散 国产化 生产现场
  • 简介:产业的集聚扩散是区域发展的向心力和离心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二者的大小又要受到行业关联效应和要素结构的影响。由于关联效应和要素结构不同,不同类型产业表现出不同的扩散特征:关联度低、劳动密集度低的产业扩散倾向不强,多在经济条件类似的地区之间扩散;关联度高、劳动密集度低的产业地区粘性最强,核心企业一般不会改变生产区位,通常会发生配套企业向周边邻近地区转移的的空间连续性扩散;关联度高、劳动密集度高的产业扩散具有一定的倾向,核心企业可能会迁移,并引起配套企业集体向要素成本较低的地区扩散;关联度低、劳动密集度高的产业扩散倾向最强,区位迁移通常会跨越较大的空间维度。各级政府在制定促进产业和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时,应充分考虑不同产业的扩散特征,增加区域政策工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标签: 部门异质性 产业关联度 劳动密集度 产业扩散 广东省
  • 简介:文章选题的立足点和研究对象是以我国闲置空间资源特性为导向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在精神经济时代背景下,我国的许多文化创意产业偏好于在闲置空间中集聚,在集聚的过程中促成或推动了闲置空间的再生和发展完善。经过长期调研和分析,发现闲置空间具有地理环境资源、建筑特色资源以及当地政策和制度资源等各种资源特性优势,这些优势吸引着文化创意产业的进驻和集聚;与此同时,闲置空间也会对进驻的主导性文化创意产业做出选择。

  • 标签: 闲置空间 资源特性 文化创意产业
  • 简介:“水岸经济”,是近年来现代都市经济中新形成和崛起的一个产业经济门类,也是我国沿江、沿海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瞩目的亮点。“水岸工程”、“水岸作业”和“水岸产业”,

  • 标签: 工程企业 企业机构 国际 上海 集聚 区域经济发展
  • 简介:基于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能源利用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有助于促进本地区能源利用结构优化,但对周边地区能源利用结构优化却产生了负向空间外溢效应;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对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的能源利用结构优化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长期影响大于短期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及环境治理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均显著促进了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能源利用结构优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仅对本地区能源利用结构优化具有促进作用,对周边地区未产生积极影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集聚对能源利用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仅有长期效应而无短期影响;金融业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在短期和长期均显著抑制了本地区和周边地区能源利用结构优化。

  • 标签: 生产性服务业 专业化集聚 多样化集聚 能源利用结构 动态空间杜宾模型 绿色发展
  • 简介:空间集聚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特征,计算29类制造业的空间基尼系数可以发现,中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现象明显,并且在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不同区域间同一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也存在很大差异:西部更趋向于集中而东部地区则相对均衡。不同产业空间集聚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产业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产业集聚程度;交通运输会从整体上影响产业集聚;人口流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业的空间集聚;地方保护、FDI对产业的空间集聚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第三方绩效评估 地方政府 评估主体
  • 简介: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以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为代表的沿海地区发展尤为迅速。但是区域经济的发展不能以资源和环境的牺牲为代价,要想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寻找新的发展动力。本文首先掌握了金融资源集聚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理论,接着调查并了解了江浙沪二省一市金融资源集聚该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随后研究了金融资源集聚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并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江浙沪地区金融资源集聚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对江浙沪地区金融资源集聚促进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 标签: 金融集聚 区域经济 作用机制
  • 简介:制造业依然有进一步向城市集聚的趋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在什么条件下集聚才能避免拥挤效应,从而有效地提高集聚效应,对此,现有文献尚未作出很好的解释.对不同空间尺度下生产性服务业的溢出效应,可使用中国22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工业企业数据进行分析.已有文献普遍认为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会提升制造业生产率不同,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在不同空间单元表现不同,在全市范围表现为显著的集聚效应,每平方公里增加100个生产性服务就业人口,企业的平均生产率提升19.52%;在市辖区表现为显著的拥挤效应,每平方公里增加100个生产性服务就业人口,企业的平均生产率下降19.87%.这表明只有集聚区保持适度的距离才能更好地发挥集聚效应.通过分析不同规模城市发现,集聚效应只显著发生在生产性服务业高度集聚的大城市,说明生产性服务业要集聚到一定程度才显著发挥外溢作用.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地级市政府宜提高辖市辖县辖区之间的交通便利性,辖市辖县专业发展制造业,以接受市辖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效应.

  • 标签: 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企业生产率 集聚效应 拥挤效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国林业——沉重的背景闪回●森林资源匮乏的国家中国1.337亿公顷的森林面积虽仅次于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居世界第五位,但在地广人多的条件下,自然被列为森林资源遗乏的国家。

  • 标签: 北京 林业投资 中国林业 集聚 产业 森林资源
  • 简介:基于经济地理学以及产业集聚理论,本文从专业化分工的角度提出一个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圈层经济结构理论模型和发展模式,以此深化和完善已有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尝试从理论上解决长期以来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一重大现实困境。通过对圈层经济结构的形成机理的分析和初步的现实经验分析,文章得出结论:圈层经济结构有利于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改善我国现有的区域贸易格局、有利于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 标签: 产业聚集 圈层经济结构 区域协调发展
  • 简介:入秋时分,苏州科技城智慧谷,丹桂飘香,莺燕翻飞,好不热闹。在这里。小茅山、青山、五龙山、锦峰山环绕而成u字山谷,一座座写字楼、创新载体拔地而起,见证着这片创新发展新高地的崛起。

  • 标签: 苏州高新区 实验区建设 集聚发展 知识产权 智慧 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