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运用江苏省1996-2008年13地市的面板数据对区域差距形成的原因进行实证研究,分析表明:市场规模和地理禀赋变量对产业集聚的作用非常明显,而且集聚能够自我强化;子样本估计结果表明,产业初始集聚在苏南地区使其具备了区位优势,这种优势又通过国外市场的扩展加以强化,但依赖内部市场的苏北地区发展缓慢,推动产业扩散的政策效果不显著。随着内部市场的崛起和外部市场的萎缩,产业集聚的类型将逐渐发生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 标签: 产业集聚 产业扩散 协调发展
  • 简介:本文从空间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对金融集聚效应与金融扩散效应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指出金融集聚效益是由金融集聚因素形成的额外效益,包括外部效益、网络效益、创新效益和技术进步效益,并用增长极理论和知识溢出来说明金融扩散效应的作用机制。

  • 标签: 金融扩散效应 作用机制 知识溢出 金融集聚效应
  • 简介:研发产业的空间集散一般产业相比既有共性又有区别,对城市和区域的产业选择及定位具有特殊意义,值得关注和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框架和深圳案例的分析表明,规模报酬、要素成本及交易费用是研发产业集散的内在动因,中心外围的联系互动是其制造业及其他产业之间关系的空间形态,其产业扩散具备特殊的内部、外部路径。据此,研发业者、中心城市和周边区域可分别采取相应的产业攻略并加强发展互动。

  • 标签: 研发产业 集聚 扩散 新经济地理学
  • 简介:近几年上海农民农产品营销产业发展迅速。目前.郊区农民农产品营销组织及营销专业户已有近万个.销售的农副产品占市场总份额的50%以上。农民农产品营销组织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提高上海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丰富了市民“菜篮子”: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一方农民走上致富之路的连锁效应。实践证明.上海农民农产品营销产业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广阔发展空间本文,又就如何引导上海农民做大农产品营销产业,并以此作为增强上海农业集聚扩散功能的一项基础工作加以探讨。

  • 标签: 上海 农业 农产品 营销产业 中国 产业发展
  • 简介:总部经济的地理特征就是总部集聚。本文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空间经济学模型,深入阐释总部工厂分离的机制。模型分企业总部集聚和企业总部在南北地区均匀分布的两种情形,细致地探讨了跨地区运输成本、企业总部和工厂之间的交流成本以及地区间税收政策差异这三个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工厂选址的机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运输成本的降低将导致企业倾向于在总部集聚地区设立工厂;而无论运输成本高低,只要交流成本和外围地区劳动力工资上涨,更多的企业趋向于在总部集聚地区设厂;只有当外围地区的劳动工资降低或税率降低,更多的企业才趋向于在外围地区设厂。本文也再次验证了税收竞争的南部有利性整体"竞次"(racetobottom)局面:一个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不仅会对当地的企业产生影响,更会对总部集聚地区的其他企业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 标签: 总部集聚 工厂选址 产业转移 空间经济学
  • 简介:技术扩散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其在扩散路径上呈现出“S”形特征。网络效应,作为网络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技术扩散。本文对网络效应影响技术扩散在理论上作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和政府如何应对这种影响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技术扩散 网络效应
  • 简介:十六大提出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如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高效率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研究具体的产业发展形态。其中,产业集聚是一个需要引起足够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下面我想结合前一段时间对珠江三角洲和浙江省杭州湾地区的调研,就产业集聚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 标签: 产业集聚 问题 珠江三角洲 杭州湾地区
  • 简介:运用赫芬达尔指数和区位熵指标测算2003—2011年我国31个省份的制造业、金融集聚程度,从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两个角度实证检验产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均产生负向抑制作用,且对合理化作用显著;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均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但推动程度低于制造业的抑制程度。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 标签: 制造业集聚 金融集聚 产业结构高级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
  • 简介:与国外法院比较,中国法院的特点:1、上级法院有权指导下级法院审判;2、法官人数庞大,内部行政管理,院庭长权力大于审判员;3、办公经费由地方财政拨付:4、公安、检察互相配合制约,接受政法委员会领导;5、无批准逮捕和司法审查权;6、内设审判委员会指导合议庭工作。

  • 标签: 扩散力 审判委员会 内部行政管理 中国法院 司法审查权 法院审判
  • 简介:产业集聚能通过集聚效应促进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使同产业企业和上下游关联企业跟进到集聚区,从而扩大产业集聚的规模和影响,对新型工业化建设起着明显的推动作用.本文分析了集聚产生的原因以及集聚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作用并,认为为了更好地发挥集聚对新型工业化的促进作用,应实施适当的引导和合适的产业政策.

  • 标签: 产业集聚 新型工业化 技术进步 中国 产业政策 专业化分工
  • 简介:中国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地区间招商引资竞争广泛存在。本文通过一个纳入经济集聚因素的新古典投资决策计量模型,考察了税收激励对投资地域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目前在中东部地区经济集聚可为地方财政带来一定的集聚租金,这使地区间税收激励政策呈现为差异化竞争策略;投资的流动性、地区经济基础、投资的产权性质等均对地区的税收激励政策选择有重要影响。本文的研究意味着,实现区域均衡发展需要构建稳定的地区间财力分享制度、改善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基础。

  • 标签: 税收竞争 经济集聚 资本使用成本 投资竞争
  • 简介:在FujitaThisse(2002)和王洪光(2007)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政府公共服务,可以分析政府公共服务产业集聚和地区差距的关系。研究发现:某区域运输成本较低,政府公共服务完善,收入水平高时,产业集聚将在此地形成;区域间人力资本水平相近时,政府公共服务对于缩小地区差距的作用有限;某一区域的人力资本水平具有相对比较优势时,政府公共服务对于缩小地区差距意义重大。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内地1999~2007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所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运输成本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是不确定非均衡的;收入水平是产业集聚形成的关键因素;政府公共服务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有限,却是缩小地区差距的关键;人力资本是地区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

  • 标签: 政府公共服务 产业集聚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地区差距 运输成本
  • 简介:大城市较高人均产出的原因除了集聚效应,还源于高技能转移人口选择资源集中的大城市。随着市场规模增大,竞争选择加剧,仅有较高效率企业(人才)能保留下来,结果这类城市平均生产率更高,并进一步影响集聚经济。本文尝试以双边市场思想探讨新型城镇化大转型背景下转移人口城市匹配问题,在运用新结构计量方法克服选择、集聚城市生产率三者间内生性问题后,由中国24座城市微观劳动力市场匹配数据发现,目前大城市高、低技能两种极端劳动力互补性逐渐增强。随着城市集聚效应与城市成本差距逐渐变小,人口(尤其高技能人才)迁移选择所引起的较小生产率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规模。

  • 标签: 人口迁移 双边匹配市场 城市规模 城市生产率
  • 简介:从动态经济系统视角提出产业集聚能力的概念,结合集群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及影响要素的系统分类,提出产业集聚能力识别的“三重螺旋”模型,构建包括资源状况、硬指标、软指标和市场特征等四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沈阳、大连、鞍山高新技术产业群的集聚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应以政府政策引导、合作网络建设和重点企业培养为主线培养产业集聚能力。

  • 标签: 产业集聚能力 动态经济系统 “三重螺旋”模型
  • 简介:摘要:本文采用综合径向非径向DEA新技术的EBM模型,在环境质量约束下测度中国时序能源效率。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经验分析EBM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发现工业化并不是影响能源效率的主导因素,能源效率城市化水平呈现出U型变动特征,并且城市化率达到55.46%门限值将为工业企业的产业集聚创造条件,进而通过规模经济改进能源利用效率。此外,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使得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并未产生预期效果。

  • 标签: EBM模型 能源效率 节能减排 产业集聚
  • 简介:本文主要是研究中国工业基尼系数的变化,说明中国工业空间的再分布地区集中度。测算了中国5个矿采业和29个制造业在1989、1994、1998和2004年的基尼系数。计算结果表明,矿采业的基尼系数都非常的高;制造业基尼系数的变化都是在逐年增大,这说明中国产业分布的空间集中程度在提高,集聚和地方专业化呈增长趋势;同时发现制造业开始大量地集中在江苏、上海、浙江、广东、山东等沿海省份。回归的结果则说明,中国的工业目前主要集聚在市场规模大、交通便利、交易费用低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多的地区,而工资成本和价格水平还没有对工业集聚产生影响。

  • 标签: 产业分布 基尼系数 产业集聚
  • 简介: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的调查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分析了产业集聚对企业"创新惰性"的影响效应及金融发展对其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度越高,企业低端技术创新选择的概率越大,企业的"创新惰性"则越强。分析其中的原因,制造业产业集聚对"政策租"的过度依赖延缓了其对创新压力的感知,致使企业技术创新的选择倾向于低端化。另外,金融发展作为联结政府行为和市场选择的宏观制度变量,对产业集聚企业的"创新惰性"之间的关系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因为金融发展方面的相关影响,它导致了产业集聚更加追求短期利益,造成企业创新的融资约束和提高创新成果的商业化成本,从而加深了产业集聚背景下形成的"创新惰性"问题。最后,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对制造业企业如何摆脱"创新惰性"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 标签: 产业集聚 金融发展 产品创新 工艺创新 “创新惰性”
  • 简介:本文利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中主营业务收入的分行业信息,将证券市场信息传递的“摩擦”进行量化,从而考察投资者有限注意对行业信息扩散及未来股票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单一公司,集团公司股价对行业信息的反应更慢。基于这一现象构建的对冲策略每月可获得约1.4%的收益。接着本文证明了这一收益的预测性个股、行业层面的动量效应以及投资者的过度反应无关,而是源自投资者有限的关注度和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这一预测性在历史收益较低、换手率较低、被较少专业投资者持有、估值复杂度较高的股票上更显著。

  • 标签: 有限注意 信息扩散 股票收益预测
  • 简介:产业集聚是城市化的基础,农村的产业集聚推动了农村的城市化,地处经济特区外的深圳市宝安区,是中国农村城市化的一个案例,分析其产业集聚方式带来的农村城市化模式,由产业集聚程度决定的城市化水平,对深圳特区外和我国沿海类似地区的产业发展及城市化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 标签: 产业集聚 农村经济 城市化 深圳市 产业结构 城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