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相关危险因素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前救治方法。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51例,其中发生低血糖昏迷113例,未发生低血糖昏迷338例,对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经统计分析可见年龄、病程、低BMI、过度锻练、饮酒、感染、营养不良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高危因素。所有低血糖组病例在前或者住院期间发病后均进行院前救治,所有低血糖组病例在前或者住院期间发病后均进行院前救治,所有患者均给予紧急救治,急救后所有患者均在半小时内恢复意识,显效率100%。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危险因素进行可行性预防,可有效降低低血糖昏迷的发生,采取有针对性前救治可最大程度提高患者预后水平。

  • 标签: 2型糖尿病 低血糖昏迷 危险因素 院前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评分、修正创伤评分、创伤指数、患者呼吸、循环、运动、语言评分、前分类指数这5种前创伤评分方法在识别急危重症创伤患者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在2015年6月-2015年12月接待的92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种前创伤评分方法列入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中,对所选患者应用急诊预检进行评分,将各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类创伤评分方中TI评分方法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对急危重症伤员的识别性能最高,灵敏度只有0.521,在预测结果中可能易出现假阳性。结论在急诊预检分诊中应用前创伤评分方法能在早期有效识别急危重症患者,各评分系统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实践工作中需联合使用,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创伤评分 急危重症创伤 创伤识别 急诊分诊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感分区管理策略。方法 利用现有资源通过流程再造、多维度管理、科技助力的防控体系构建实现感分区管理。结果 感防控分区管理措施到位,保障了患者的救治,医务人员零感染。 结论 在医院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的特殊时期,通过整体调控与部署、多维度管理思维、更新科学治疗手段的感分区防控策略, 在新冠肺炎防治工作中保障患者救治、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医务人员感染行之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防控策略 院感 分区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感防控过程中施行规范化管理所产生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12月之间未施行进一步规范化管理期间,本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视为对照组,患者案例数30,将2020年1~12月之间施行了进一步规范化管理期间,本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视为观察组,案例数与对照组等同,评估患者感例数与占比,统计患者住院的平均天数;对患者展开住院期间尊严感、隐私权等保护下的管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时期感率为0,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并未发生;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尊严感与隐私权受到了管理维护,对规范管理较为满意,(P

  • 标签: 规范化管理 艾滋病 肺结核 院感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急救和急诊科抢救护理用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科接诊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n=80)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40人,前者采取前急救护理,后者行急诊科抢救护理。对比开始抢救时间等指标。结果:关于开始救治时间、洗胃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短(P<0.05)。关于死亡率,试验组数据2.5%,和对照组数据20.0%相比更低(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用前急救和急诊科抢救护理,病人的抢救效率更高,死亡率也更低。

  • 标签: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院前急救 护理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急救和急诊科抢救护理用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科接诊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n=80)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40人,前者采取前急救护理,后者行急诊科抢救护理。对比开始抢救时间等指标。结果:关于开始救治时间、洗胃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短(P<0.05)。关于死亡率,试验组数据2.5%,和对照组数据20.0%相比更低(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用前急救和急诊科抢救护理,病人的抢救效率更高,死亡率也更低。

  • 标签: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院前急救 护理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究车载呼吸机联合优质护理在急危重症患者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不同前急救方案对比我院接诊的98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救治有效率为93.88%,而参照组为81.63%,在动脉血气指标和生命体征改善方面也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急危重症患者前急救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车载呼吸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急危重症患者 车载呼吸机 优质护理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2012年11月12日,中国一澳大利亚“中医药国际合作与促进”项目签约仪式暨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神威药业集团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签署“神威药业塞络通胶囊国际多中心同步临床研究”协议,首开中澳现代中药新产品国际产学研新型合作之路。神威药业的塞络通胶囊是中国国内第一个在海外进行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的现代中药,由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联合开发研制,旨在国内外同步研究、同步注册、同步上市。该品种主要治疗血管性痴呆、老年性痴呆,由西红药、人参、银杏叶三味中药有效成分组成。本项目得到了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新”重大专项及国际合作计划的支持。

  • 标签: 国际合作 现代中药 药业 胶囊 络通 多中心临床研究
  • 简介:本文介绍了从加强领导,重视宣传,强化管理,重于监督等方面,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控制医疗费用,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的具体做法。

  • 标签: 部队医院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医疗政策 医疗水平
  • 简介:高等学校开展横向联系,实行教学、科研、生产合作教育,既是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实力的途径,又是学校实现科技、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尹段,也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经验。几年来我校在产学研结合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找到了一条适应医药经济建设发展的药学教育办学模式,使我校在办学规模和效益上有了很大提高,为我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标签: 产学研合作教育 药学教育 办学模式 新途径 董事单位 新药研究开发
  • 简介:摘要 目的:对骨科患者进行多学科合作模式下综合护理,推行骨科无疼痛病房,并复制推广临床应用成效。方法:选取自2019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骨科就医患者,接受骨科手术治疗30例,采取多学科综合护理组15例和骨科普通护理1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时间、治疗后疼痛复发率、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NRS评分。结果:观察多学科护理组与传统手术之间的差异情况,多学科护理组临床手术治疗有效率(90%),疼痛时间较短且治疗后疼痛复发率均优于均于骨科普通护理(81%),NRS评分恢复情况多学科护理组的恢复率95%明显优于骨科普通护理82.5%,两者之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 < 0.05)。结论:对比观察发现给予骨科疼痛病房构建多学科合作综合护理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升临床手术治疗有效率和椎体运动恢复能力。

  • 标签: 骨科疼痛病房 多学科合作  临床应用  策略
  • 简介:目的:分析实行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对医院抗菌药物处方合理性的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7月2016年6月间每月随机抽取25%的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共40865张处方),评价和比较每年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率逐年下降,而合理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门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居前3科室,分别为急诊门诊、儿科门诊和妇科门诊。结论:2011年7月1016年6月间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用药是合理的,其处方用药的合理率逐年上升,表明实行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工作对医院门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起到了显著地促进作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门诊处方 专项点评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研究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时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颅脑损伤62例,按护理措施的差异分为2组,对照组采纳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纳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昏以及感发生率。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GCS(4.11±0.25)分,住院(11.26±1.56)天;感发生率3.2%,对照组19.3%,两组对比,统计学成立(p<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颅脑损伤 术后康复 院感发生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实施前急救与急诊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通过双盲法分入实验组与参照组当中,各40例,参照组予以常规前急救,实验组予以前急救与急诊急救护理,比较患者的急救相关指标(急诊反应时间、前急救时间、急诊入院时间、首次心电图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急救相关指标比参照组短(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将前急救与急诊急救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急诊急救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前急诊中行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样本选我院急诊科收治84例AMI患者,“信封法”分参照组(常规前急诊,n=42)、个性组(前急诊中接受个性化护理,n=42),2组护理效果比较分析。结果:与参照组比较,个性组出诊反应、前急救、入院及住院时间更短;个性组满意率(95.24%)高于参照组(76.19%),x2=4.764,p=0.029,P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诊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本院静脉配置中心用药医嘱的科学化。方法:本次研究中,筛选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本院静脉配置中心用药处方62100份,按照药物说明书,还有与之相关的材料,对其进行合理性化调查分析。结果:在抽调的处方中,通过调查分析获取到不合理的医嘱总计是401份,占比率为0.65%。结论: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处方主要原因为存在多药配伍禁忌、溶媒选择不当、用法用量不当、给药途径不适宜以及录入失误等。静脉配置中心药师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必须将药物配置与临床予以更好的融合,构建完善用药规范,强化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 不合理用药处方 审方药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气管插管和球囊辅助呼吸疗法用于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前急救的价值。方法:2020年9月-2022年8月本科接诊心脏骤停病人82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心肺复苏前急救用球囊辅助呼吸疗法,对照组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治疗。对比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结果:关于复苏成功率,试验组数据51.22%,和对照组数据34.15%相比更高(P<0.05)。关于建立通气时间:试验组数据(9.01±2.38)s,和对照组数据(59.74±6.93)s相比更短(P<0.05)。关于血氧饱和度,复苏后1min和5min时:2组数据之间呈现出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前急救用球囊辅助呼吸疗法,建立通气时间更短,复苏成功率更高,血氧饱和度也较高。

  • 标签: 心脏骤停 球囊辅助护理 气管插管 心肺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