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氯维地平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氯维地平原料药中乙醇、丙酮、异丙醇、乙腈、二氯甲烷、异丙醚和乙酸乙酯的残留量。结果:乙醇、丙酮、异丙醇、乙腈、二氯甲烷、异丙醚和乙酸乙酯的定量限分别为15.93、2.01、15.16、5.45、7.85、1.87和0.47μg/ml,检测限分别为3.98、0.50、3.79、2.73、3.93、0.47和0.14μg/ml,线性范围分别为63.71~1019.4μg/ml(r=0.9998),64.25~1028μg/ml(r=0.9999),60.63~970μg/ml(r=0.9998),5.45~87.2μg/ml(r=0.9999),7.85~125.6μg/ml(r=0.9999),59.86~957.8μg/ml(r=0.9992),61.28~980.4μg/ml(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2%~104.5%,精密度RSD为2.2%~3.7%。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氯维地平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控制。

  • 标签: 氯维地平 气相色谱法 顶空 有机溶剂 含量测定
  • 简介:随着计算机技术新的多功能应用软件的商品化,分析仪器对多维信息的获取已十分便捷,对信息的识译功能也越来越强大,这些奠定了现代光谱技术在物质结构鉴定和确证方面的应用基础,光谱技术因而成为结构鉴定和确证的主要手段.

  • 标签: 有机光谱分析 有机光谱分析教学 计算机教学 教学手段
  • 简介:我院自1989年5月至1993年6月共收治急性有机磷中毒迟发性神经系统损害病人15例,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5例中男10例,女5例,年龄25~62岁。其中口服中毒10例,皮肤吸收中毒5例。急性期有典型中毒症状与体征,均按急性有机磷中毒抢救措施处理,中毒症状痊愈。于中毒后7~60天(平均19天)出现神经损害症状。

  • 标签: 有机磷中毒 神经损害症状 临床分析 皮肤吸收 急性期 中毒症状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急诊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使用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方法:6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选自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期间,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30例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30例使用药物治疗和血液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比较指标包括:阿托品使用量、患者昏迷时间、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昏迷时间、阿托品用量、住院时间、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有意义,P值小于0.05。结论:急诊床边血液灌流可以有效的减少中毒患者阿托品使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是一种有效的快速救治方法。

  • 标签: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 血液灌注 治疗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急诊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急诊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急救中心急诊救护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流程上给予一体化系列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疗效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昏迷时间、液体容量、洗胃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疗效率比对照组的治愈疗效率高,观察组患者昏迷时间、液体容量、洗胃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急诊护理的应用价值高,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并争取到短时间抢救,因此,一体化系列急救护理流程,值得在今后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有机磷农药中毒 急诊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为进一步研究护理计划单在急诊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中对护理质量的提升、患者预后的改善以及其对护理服务满意率的影响开展本次对比分析。方法 收集152例在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我院急诊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病例,判定其符合纳入标准后,展开分组研究,组别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对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预后情况以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进行详细统计,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并将其予以整合做详细阐述。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其护理质量评分、各项患者预后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该组患者对其护理服务的满意率高达74/76(97.36%),亦优于对照组,组间P值<0.05。结论 急诊护理计划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其展现出可行性、推广性,针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依据急诊护理计划单实施干预,可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对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已获得患者的认可、满意,为提升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率,建议急诊科将护理计划单充分利用。

  • 标签: 急诊 急性有机磷中毒 护理计划单 设计与应用
  • 简介:目的:了解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国产与进口眼科外用药的应用结构及趋势,为发展、生产、使用部门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医院信息系统对我院2009年眼科门诊电子处方国产与进口外用药应用药品种、分类、消耗量和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我院眼科外用药的应用结构基本固定,国产与进口药品数基本平均。国产非甾体抗炎药品种居多,而含糖皮质激素类抗炎药与表面麻醉类药相比进口药物较少。应规范抗感染类药的种类与应用及进一步加大国产品种的市场占有率,在眼科用药领域创造出更好的优势品牌,以满足不同人群的用药需求。

  • 标签: 眼剂 趋势 用药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某医院质子泵抑制剂注射的使用现状。方法:以某三甲综合性医院2010年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对期间至少使用过1次质子泵抑制剂注射的住院患者经简单随机抽样进行回顾性调查,评价质子泵抑制剂注射使用的合理性。结果:共调查病例1920例,仅9.9%(190/1920)的病例合理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注射。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为用药指征不合理,占76.3%(1465/1920)。91.4%(1755/1920)的病例以预防性用药为主,而以预防应激性溃疡为目的的病例占50.3%(967/1920)。结论:应建立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用药指南,加强用药干预,以改善质子泵抑制剂的不合理使用现状。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合理用药 预防性用药 用药指征
  • 简介:近年随着各种影像检查设备的增多,CT、MRI增强扫描、动脉造影、介入诊断治疗技术在临床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患者获益于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但随着造影应用的增多,由此造成的并发症以及造影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亦明显增多,CIN已成为院内获得性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的第3大病因,发病率仅次于肾灌注不足和肾毒性药物所致肾病,约占全部病例的11%。

  • 标签: 肾病 造影剂 危险因素 预防和防护用药
  • 简介:清咽袋泡是临床医师治疗慢性咽炎的常用组方,具有滋阴润肺,清热利咽的功效,根据临床用药特点,将原处方用药材饮片泡水代茶饮制成袋泡,不仅保持了原方特色,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溶出率,增加了溶出速率,又使服用剂量准确,卫生方便。为控制该制剂的质量对其中的绿原酸进行了测定。

  • 标签: HPLC法 清咽袋泡剂 绿原酸 色谱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小儿龋齿预防保健中实施氟保护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特定时段内在我院接受龋齿预防保健的儿童64例,依据预防保健措施的差异将其以一定的比例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磨牙技术,观察组接受氟保护氟保护,对比预防后儿童龋齿、再矿化发生率和后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龋齿为3.1%,对照组为18.7%,观察组再矿化为25.0%,对照组为3.1%,观察组幼儿龋齿、再矿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恐惧、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对照组为25.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龋齿预防保健中实施氟保护效果显著,可明显较少龋齿发生率,提高牙齿再矿化,值得推广。

  • 标签: 氟保护剂 小儿龋齿 预防保健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了解某院中药注射的使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0--2012年中药注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2年该院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的药品以活血化瘀类、清热解毒类、清肝胆湿热类为主;3年来DDDs最高的药品均为疏血通注射液;DDDs排序前10位的中药注射的DDC均较高。结论:该院中药注射的使用总体合理,但个别品种的临床使用应加强监管。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限定日费用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L-谷氨酰胺及其胶囊的含量。方法:用DNFB进行柱前衍生化,以乙腈-0.01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结果:测得线性范围12.82-128.2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0.85%(n=6)。结论:本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

  • 标签: L-谷氨酰胺 L-谷氨酰胺胶囊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调查发现门诊哮喘患者经药师用药教育后坚持用药的比率得到提高(P〈0.001),但随着时间延长,患者自行停药的比率也在增加.药师根据患者停药原因(对不良反应的顾虑、症状好转松懈、疗效不佳、经济原因等)改进用药教育的内容与工作方式,使患者持续获益.

  • 标签: 哮喘 用药教育 药师
  • 简介:目的:制备曲尼司特巴布并研究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主要基质,以巴布基质的成型时间为指标,考察影响巴布物理性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体外释放度的测定,研究巴布的透皮释放行为。结果:巴布最佳处方为:曲尼司特0.5g,聚乙烯醇6g,水溶性高分子材料25g,甘油5g,丙二醇5g,氮酮5g,蒸馏水加至150g;4天药物释放率大于80%。结论:曲尼司特巴布含水量高,皮肤水合效果好,无刺激性;符合皮肤缓释型透皮给药系统的要求。

  • 标签: 曲尼司特 巴布剂 处方组成 溶出试验 含量测定
  • 简介:我科于2003年至2006年对75颗根尖未形成的年轻恒牙进行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75颗牙,术前X片显示根尖孔未封闭。其中男43例、女30例,年龄8.13岁,75颗牙中切牙63颗,前磨牙12颗,前牙均为外伤及龋坏引起的感染,前磨牙为畸形中尖折裂及引起的感染。

  • 标签: 根尖诱导成形术 临床研究 成型术 糊剂 年轻恒牙 临床资料
  • 简介:通过综述中药注射在临床应用中的配伍禁忌现状,并分析其产生原因,为临床合理配伍使用中药注射提供指导,为科学评价中药注射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配伍禁忌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分析重庆市某三甲医院皮肤科门诊H1受体阻断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该院2009年皮肤科门诊处方,统计所用H1受体阻断的种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药物利用指数(DUI)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在皮肤科门诊抽查的3586张处方中,H1受体阻断使用率为32.46%,应用最多的是第2代H1受体阻断,DDDs排序前3位的依次是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依巴斯汀。结论:该院皮肤科门诊H1受体阻断的应用较为合理,但仍存在大剂量、高频次用药、处方书写欠规范等现象,合理用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 标签: 皮肤科 H1受体阻断剂 处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