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部分拔甲、甲沟重建治疗拇趾嵌甲症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门诊98例拇趾嵌甲症患者实施部分拔甲、甲沟重建。结果98例拇趾嵌甲症患者10-12天甲床干燥无渗出,1-2个月左右旧趾甲退尽,长出正常新趾甲,12个月随访仅2人复发。结论部分拔甲、甲沟重建治疗拇趾嵌甲症因创面小,有效缩短病人换药时间,使复发率大大降低,约为2%,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拇趾嵌甲症的方法。并且专业的护理、换药技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 标签: 部分拔甲 甲沟重建 嵌甲症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前肌外移跟腱松解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康复护理对策。方法对本组26例38足患儿术前给予完善的心理护理,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并进行相关康复护理。术后早期给予正确的功能锻练及康复指导。结果参照Garceau的标准评价,优23例(31足),占81.5%;良3例(4足)占10.5%;优良率为92%,效果满意,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术前制订严密的护理计划,手术前、后给予系统的康复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和患儿康复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马蹄内翻足 胫前肌外移 跟腱松解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FTS)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患者体液免疫和临床指标的影响及其合理应用。方法将48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患者随机分为FTS组和传统处理组,每组各24例。观察患者术后体液免疫和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体液免疫均有下降,FTS组患者术后第1天C3、C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IgA、IgG、Ig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TS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好于传统处理组(P<0.01,P<005)。结论FTS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患者体液免疫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 标签: 结直肠癌 加速康复外科 免疫功能 体液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非超声乳化小切口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两种手术方式的复明效果。方法选择2005~2010年2月已在我院和由我科医生在基层医院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随访半年以上者,共900例,男性420例,女性480例;其中老年性白内障893例,先天性白内障2例,并发性白内障5例。结果术后初期,小切口组反应明显,中晚期两组治疗效果一致,满意度一致。结论非超声乳化小切口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效果明显,只要掌握好适应证,提高手术操作治疗,均是治疗白内障的理想方法。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 小切口囊外摘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腹腔镜、肾盂输尿管镜行微创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病的适应症、方法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比较内镜保胆取石与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差异。方法分析26例采用腹腔镜联合肾盂输尿管镜微创保胆取石的胆囊结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astrointestinalQualityofLifeIndex,GLQI)前瞻性测定26例内镜保胆取石与2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在入院时、术前、术后4,8周的生存质量值。结果26例成功取净结石,取出最大结石直径约2.1cm,手术时间40.8±10.5min,住院时间5~7d,无手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时间最长两年,复发少量泥沙样结石1例(3.84%)。EMIC组和LC组病人入院时平均GLQI指数分别为114.2分和113.2分(P>0.05);术后4周GLQI指数116.9分,超过入院时水平;术后8周GLQI指数124.4分恢复至正常人水平。LC术后4周GLQI指数110.6分,低于入院时水平;术后8周GLQI指数120.5分,超过入院时水平(P<0.05)。EMIC组GLQI指数高于LC组,且上升快。结论腹腔镜、肾盂输尿管镜联合应用微创保胆取石用于治疗胆囊结石具有创伤小、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保持了胆道的完整性以及胆囊功能,内镜保胆取石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恢复快、生存质量高。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腹腔镜 肾盂输尿管镜 微创治疗 胆囊结石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全麻诱导方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气管插管过程和冲气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深度指数(CSI)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Ⅱ~Ⅲ级择期手术的30例冠心病70-80岁患者,据诱导药物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l0例),分别为I组用咪唑安定0.04mg/kg,异丙酚l.0mg/kg,芬太尼3g/kg,阿曲溴胺0.4mg/kg;Ⅱ组用依托咪酯0.2mg/kg,异丙酚1.0mg/kg,芬太尼3g/kg,阿曲溴胺0.4mg/kg;Ⅲ组依托咪酯0.2mg/kg,异丙酚1.0mg/kg,芬太尼4g/kg,阿曲溴胺0.4mg/kg。3组患者分别记录.诱导前时(T0)、诱导后2min(T1)、喉镜显露声门时(T2)、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时(T3)、充气腹5min(T4),MAP、HR、CSI。结果与T0相比T1、T2时,各组血压显著下降;T3,T4时,I组Ⅱ组血压、心率显著升高。与I组相比Ⅱ组各时点CSI显著下降,各时点血压心率均无明显变化,Ⅲ组CSI显著下降,T3、T4时,心率、血压显著下降。Ⅲ组与Ⅱ组相比Ⅲ组患者T1、T2、T3、T4时的血压均显著减低;Ⅲ组患者T3、T4时的心率显著下降。结论冠心病患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麻醉诱导时应做到(1)麻醉诱导要有一定的麻醉深度;(2)麻醉诱导时可适当加大芬太尼的用量;(3)依托咪酯和异丙酚联合应用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 标签: 全身麻醉 血流动力学 CSI 芬太尼 依托咪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