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提高我院脑外科气管切开患者气切口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方法:选取本院脑外科2019年6月1日~2021年6月1日的气管切开患者共36名,按照入科单双号分为两组,将单号入科的气管切开患者如第1、3、5等位共18名患者设置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气管切开护理方法,将双号入科的气管切开患者如第2、4、6等位共18名患者设置为实验组,采用改良的气管切开护理方法,在患者住院期间每班检查患者气切口的护理情况,在患者出院时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的气切口护理方法护理气切患者后,患者的气管切开口基本清洁无异味,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显著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日及护士的护理操作时间。 结论:运用实验组的气管切开护理方法,能保证气切患者的护理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日,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并且能缩短护士的护理操作时间,减轻护士的工作量,节约护理人力资源。

  • 标签: 改良 气切护理 护理
  • 简介:回顾性分析427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方法和技巧。做好术前、术中、术后各项护理,结果术后4h高淀粉酶血症95例(22.2%),术后24h高淀粉酶血症27例(6.3%),急性胰腺炎18例(4.2%)。所有患者经治疗护理后痊愈出院。认为ERCP术后观察和护理对降低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和提高ERCP的成功率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内镜 造影术 高淀粉酶血症 急性胰腺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不同取样方式痰培养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细菌培养阳性率的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同时继发肺部感染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检查,针对同一患者采取不同取样方式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将A组(常规取样法)、B组(气管内分泌物)及 C组(肺泡灌洗液)对比三组标本痰培养阳性率。结果:在应用的三取样方式中,标本阳性率最高的是肺泡灌洗液法,该取样方式阳性率占比为75%;阳性率第二高的取样方式为气管内分泌物取样法,其占比为55.43%;三方式中阳性率最低的为常规取痰的标本,仅占39.13%,对三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肺泡灌洗液取样法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另两组,三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取样时能够显著提高痰培养样本的阳性率,在医疗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临床可推广床旁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进行取样。

  • 标签: 肺部感染 细菌培养 取样方式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经腰椎后路术式治疗腰椎结核的手术时间、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量(ESR)、疗效对比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40例腰椎结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肌间隙入路(20例)组与后正中切口入路组(20例)。基础治疗不变情况下,分别通过两手术干预,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时间、CRP、ESR变化水平、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肌间隙组手术时间较后正中组明显减少(P0.05)。术前与术后1周ESP、CRP组内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术后1周与术后1月,术后1月与术后3月ESP、CRP组内比较有差异(P0.05)。肌间隙组疗效优于后正中组(P0.05)。结论:两手术方式均能达到改善ESP、CRP,达到减轻炎性反应的目的,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同时,椎旁肌间隙入路在腰椎结核患者治疗疗效优于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时间减少,值得推广。

  • 标签: 两种经腰椎后路术式 腰椎结核 并发症观察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ower PICC SOLO)在实际测量长度基础上再加 2cm的长度测量方式在临床置管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我科 2018年 7月至 2019年 7月置入的 Power PICC SOLO导管 207例未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成 2组,观察组 105例,对照组 102例。其中观察组为实际测量长度加 2cm,对照组即为实际测量长度,比较两组导管尖端达到理想位置的精确率以及导管滑脱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最终有 3例导管尖端未达到理想位置,对照组有 11例未达到理想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发生导管滑脱 6例,对照组有 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导管长度测量时采用在实际测量长度基础上加 2cm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导管尖端位置达到理想位置的精准率,同时对导管滑脱的发生率无影响,该测量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 ] 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 PICC 长度测量 导管尖端理想位置 导管滑脱
  • 简介:目的通过对密闭式留置针两不同置管方法比较,以探讨更适合危重症患者导管留置的方法。方法将80例需长期进行静脉输液的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进的方法(即退针芯送软管,再退针芯送软管,依次将软管送入血管中的方法),比较两组一次置管的成功率。结果在血管粗、直、走向较长的情况下,对照组和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6.66%和1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管较细、弯曲、走向较短的情况下,对照组和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70%和95.2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改进法可提高危重症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尤其在血管细、弯曲、走向较短情况下效果更明显。

  • 标签: 密闭式留置针 危重症患者 置管方法
  • 简介:目的比较3不同消毒方法对无层流设备接台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将手术时间超过2h的90个手术间次随机分为3组,每组30间次,分别采用紫外线消毒方法、动态空气消毒器消毒方法和动态空气消毒器加含氯消毒剂消毒方法进行空气消毒,监测消毒前、消毒后(手术前)、术中2h空气的菌落数。结果消毒前3组菌落数均超标,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毒前后3组菌落数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消毒后组问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术中2h时3组菌落数,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应用动态空气消毒器消毒手术室和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手术室物体表面和湿拖地面,消毒杀菌效果好,是无层流设备接台手术室空气消毒的理想方法。

  • 标签: 手术室 空气消毒 紫外线 动态空气消毒器 消毒剂
  • 简介:目的评价雅培OptiumXceed、强生ONETOUCHUltra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老年人血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误差表格分析、成组t检验和线性相关性分析比较雅培OptiumXceed、强生ONETOUCHUltra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老年人血糖的结果的关系。结果老年人血糖的3检测方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误差表格分析示2快速血糖仪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雅培OptiumXceed血糖仪与自动生化仪结果相关系数为0.81,强生ONETOUCHUltra血糖仪与自动生化仪结果相关系数为0.74。结论强生ONETOUCHUltra血糖仪和雅培OptiumXceed血糖仪均可准确测定老年人血糖水平。

  • 标签: 糖尿病 老年 血糖 检验
  • 简介:目的观察两序贯激素吸入方法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将16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入院日单双号分为A组85例、B组80例,急性期两组治疗方法相同,症状控制后,A组使用压缩泵雾化或氧气雾化继续吸入普米克令舒,B组使用带面罩储雾罐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结束后随访2年,观察喘息发生情况。结果两种方法均能很好控制哮喘发生,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序贯激素吸入方法均可防止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喘息的反复及哮喘的发生,但配储雾罐的气雾剂使用方法简单、安全、无动力要求,治疗费用少,家长容易接受,便于坚持。

  • 标签: 毛细支气管炎 哮喘 激素 吸入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手术室腔镜器械实施两清洗消毒灭菌方法的有效性。方法:将172件本医院手术室腔镜器械列入研究对象,信息采集时间为近一年,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方案,对照组(n=86)采用戊二醛溶液浸泡处置,观察组(n=86)采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处置,统计及对比组间工作质量分值、不良事件、操作达标率情况及清洗灭菌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室腔镜器械对比对照组清洗、消毒、灭菌、完好性、功能性质量分值统计指标较高(P

  • 标签: 手术室 腔镜器械 过氧化氢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 戊二醛溶液
  • 简介:摘要:综述脑卒中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的研究现状,针对压力性损伤评估量表的临床应用,简述各个量表的优缺点,指导脑卒中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风险评估,有效检出高危患者,从而采取有针对性、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减少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风险评估量表 脑卒中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两不同型号头皮针输液器在门诊输液患者中的使用效果。方法按就诊顺序,将在门诊输液且输注同种药物的患者19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5.5号和7号头皮针输液器,均输液500次,观察两组患者的痛觉感受及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反应例数、拔针后出血和皮下淤血发生例数、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3级以上疼痛例数、输液反应例数、拔针后出血及皮下淤血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5.5号头皮针输液器能减轻患者痛苦,减少输液不良反应,提高血管利用度,患者易于接受。

  • 标签: 输注 静脉内 门诊病人
  • 简介:咽下综合征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彻底洗胃,胃管插入长度是否适宜直接影响洗胃效果。教科书仅注明了成人洗胃胃管插入长度,而对新生儿洗胃胃管长度无明确要求,目前大多数医院常以传统法来测量长度,但在实践中发现,此法插入胃管长度、洗胃效果并不理想,为探讨适宜的胃管长度,提高洗胃效果。

  • 标签: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 胃管插入长度 彻底洗胃 长度测量 洗胃效果 胃管长度
  • 简介:联合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1997年以来,我科采用MIP(MMC、IFO、DDP)、TP(TAXOL、DDP)和DP(DOCETAXEL、DDP)3不同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其毒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化疗 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毒副反应 护理 肿瘤
  • 简介:临床上持续吸氧的患者需要外出做检查时一般情况下使用氧气枕进行持续的供氧。在氧气枕的使用过程中通常采用玻璃接头连接吸氧管和氧气枕导管,经常因为碰撞使玻璃接头破裂,导致吸氧不能正常进行或不慎划伤医务人员或患者家属,存在护理安全隐患。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将一次性20ml注射器针头套改装做为导管接头。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注射器针头套 氧气枕导管接头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 两 气道湿化方法用于脑卒中病人气管切开后的排痰效果。 方法: 抽取我 科 收治的脑卒中气管切开病人 3 4 例,时间区间为 2019 年 4 月至 2020 年 3 月,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分别采取间断湿化方法和持续湿化法,对患者的排痰情况进行评估。 结果: 观察组有 1 例吸痰不彻底、 1 例痰痂形成、 1 例气道黏膜出血、 1 例刺激性咳嗽 ,对照组 有 7 例吸痰不彻底、 5 例痰痂形成、 5 例气道黏膜出血、 8 例刺激性咳嗽, 两组各个排痰情况指标差异均显著( P<0.05 )。结 论 : 脑卒中病人气管切开术后 采用持续湿化法,排痰效果显著,操作简单,能够有效节省人力成本。

  • 标签: 脑卒中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 排痰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两吸收性止血材料生物蛋白胶(FibrinSealant)及止血纱布(速即纱)在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中的止血效果及术后护理观察。方法对手术中利用生物蛋白胶注入术区(47例)或止血纱布填塞术区(25例)创面止血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速即纱组在肾上腺全切及部分切除术后的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生物蛋白胶组肾上腺全切术后只有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肾上腺部分切除术后引流量及引流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止血纱布(速即纱)组织相容性好,使用方便、止血快速、吸收完全、止血效果可靠,是后腹腔镜肾上腺创面止血的理想材料,且便于术后护理。

  • 标签: 止血材料 腹腔镜肾上腺手术 生物蛋白胶 止血纱布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