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脊柱外科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19年 1月~ 2019年 10月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 60例作为研究观察组,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行围术期护理,纳入 40例同类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围术期满意度高,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缩短。结论 快速康复理念在骨科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快速康复外科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行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术后护理情况。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2019年3月诊治的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行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30例进行护理分析,患者均进行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行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并给予术后护理,对比患者护理前后负性心理情况以及自理能力。结果患者护理前疼痛评分为(6.54±1.25)分,自理能力评分为(64.23±20.4)分,经过术后全面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疼痛评分为(1.42±0.28)分,自理能力评分为(91.5±1.43)分,患者的机体疼痛评分显著降低,自理能力显著提高,护理前后数据对比P<0.05。结论在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行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行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术后护理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机体疼痛,提高自理能力,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 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术后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经前路手术治疗腰段不稳定性骨折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106例腰段不稳定性骨折采用前路减压、植骨、Zplate内固定治疗的病人进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体位护理、引流管护理、脊髓神经功能观察、康复训练等方面。[结果]106例病人没有出现神经功能损害加重,合并不完全截瘫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改善,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结论]采用前路减压、植骨、Zplate内固定治疗腰段不稳定骨折,疗效确切,神经功能改善率高,有效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围手术期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康复锻炼,有助于病人平稳度过围手术期。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手术 护理
  • 简介:胸腔灌注热化疗是近年来开展的通过胸腔灌注加热使肿瘤处于一个高热环境下,并联合化学药物治疗的一项新的肿瘤治疗技术。高热除了自身的杀伤作用,尚能改变肿瘤细胞膜的稳定性,提高化疗药物的渗透和吸收度,发挥其化疗增敏作用。我院2002年10月-2004年4月对26例癌性水患者采用胸腔持续灌注热化疗进行治疗,通过加强各项预见性的护理措施,防止和减少了感染、肺不张、肺水肿、气胸和肝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胸腔灌注 化疗治疗 癌性胸水 持续灌注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对老年腰椎骨折患者负性情绪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00例老年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给聚焦解决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I、T-AI、ODI得分无显著差异(P均>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I、T-AI、ODI得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老年腰椎骨折患者给予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可显著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腰椎功能。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老年患者 聚焦解决模式 负性情绪 胸腰椎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老年腰椎骨折患者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有效术中护理方法。方法:抽取 2018年 6月至 2020年 6月期间在本中心受诊的老年腰椎骨折患者 140例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平均划分两组,即实施基础护理的对比组与实施针对性护理的针对组,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针对组患者疼痛感分数较对比组小,且自理能力与运动能力分数较对比组大, p<0.05;针对组手术平均时间( 1.18±0.89) h、平均出血量( 120.05±10.48) ml、住院平均时间( 1.38±1.04) d,各项数值均优于对比组患者,对比组手术平均时间( 3.62±1.14) h、平均出血量( 280.40±22.76) ml、住院平均时间( 2.34±1.87) d, p<0.05。结论:在老年腰椎骨折治疗中选择针对性护理方式,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值得在医学上推广。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老年胸腰椎骨折 护理方法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手术护理配合分析。方法:探究实验的区间是2020.01-2021.07,选择的实验对象是在实验区间内来我院就诊的60例腰椎骨折患者,并且在治疗期间采取了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措施,对比实验的要求,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记录相关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结果:探究实验区间内,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其中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33%, 患者手术之后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治疗期间采取手术护理,能够提升患者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胸腰椎骨折患者 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干预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期间予以叙事护理服务对其生活质量、疼痛情况效果探究。方法:本次研究起止时间为2020年8月起、于2022年4月截止,期间共计纳入研究患者62例,作为本次临床分析对象。将研究期间选取案例随机进行分组,以31例病患为一组进行抽签分配,并成功组建出对照组、研究组两组,其中对照组行传统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叙事护理,将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进行整理、统计,并分析出两组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心理情绪、满意度等。结果: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对比,具有相关研究显示,研究组疼痛缓解效果较高;两组患者心理情绪相比较,其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不良情绪改善效果优异;两组病患生活质量比较,据统计,研究组生活质量较为优异;两组满意度情况对比,其临床结果分别为(96.77%)、(77.42%),研究组满意度较为优异,(P<0.05)。结论:临床干预腰椎压缩性骨折症状时予以叙事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内心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及日常生活质量,同时能够充分缓解患者机体疼痛情况,提高临床满意度,全面保障患者身心健康,临床应用价值极为显著,值得广泛推荐使用。

  • 标签: 骨折 叙事护理 疗效探究
  • 简介:摘要: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 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指的是通过外周血管置入,尖端在上腔静脉位置或尖端在下腔静脉位置的中心静脉导管。目前在临床治疗中已广泛应用[1]。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fusion Nursing Society,INS)2016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2]指出右心房的上壁和上腔静脉之间的交界处连接点为上肢置管PICC导管尖端所处的最佳位置,而横膈膜水平以上的下腔静脉则为下肢置管的PICC导管尖端所处的最佳位置。通常要避免在下腔或上腔静脉远端位置留置PICC尖端,除此之外,还要避免在锁骨下静脉、无名静脉、头臂静脉、颈外静脉和髂总静脉等非中心静脉留置PICC尖端。若导管尖端不在此范围内,则被称之为导管异位。据INS指南记载,依照异位发生时间的不同,也可以将其分为原发性异味和继发性异位 [2]。一般在导管置入24h以后,即可发现原发性异位;继发性异位指的则是置管初次定位,导管尖端在正常范围,但是在后续使用中所产生的异位现象,继发性异位会导致患者出现导管相关的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导管功能障碍、血栓、神经系统损伤等[3],并发症会导致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提升,使患者治疗被延误, 增添患者的负担,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广大医务人员要重视PICC继发性异位的临床预防,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我院于2021年7月14日对1例右肺恶性肿瘤开探查术后PICC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的患者完成成功复位,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 标签: 右侧开胸探查术 PICC 导管异位 颈内静脉 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晨间护理增加呼吸道护理操作在开术后对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开术后患者,共计98例。将入组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晨间护理,观察组进行晨间护理+呼吸道护理。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预后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开手术后患者实施晨间护理与呼吸道护理,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预后,改善患者机体指标,且患者对于该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更高,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晨间护理 呼吸道护理 开胸手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干预在腰椎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严重腹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骨折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和实验组(精细化护理干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腹胀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实验组患者的腹胀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腰椎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常规护理基础上的精细化护理可以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改善患者的严重腹胀,因此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胸腰椎骨折 严重腹胀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患者施行中药与穴位针灸治疗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74例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分为FA组与HT组,两组各37例,FA组、HT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药与穴位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腹胀发生率、护理指标。结果:HT组患者腹胀便秘发生率低于FA组(P<0.05);HT组患者肠鸣音出现频率显著高于FA组,腹胀持续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FA组(P<0.05)。结论:在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患者护理基础上实施中药与穴位针灸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腹胀便秘 中药 穴位针灸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元化康复护理对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PKP术后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院内收治的60例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组,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PKP术后通过多元化康复护理,可促进其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元化康复护理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术后恢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疼痛控制护理理念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在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选取74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和疼痛控制护理理念护理(研究组),记录并对比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JOA评分更高;研究组护理后的VAS评分更低;研究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在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护理期间,采用疼痛控制护理理念开展护理服务对于患者护理体验感的优化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 疼痛控制护理理念 VAS评分 腰椎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金银花含漱在ICU患者口腔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对140例ICU住院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70例用生理盐水,观察组70例用中药金银花含漱.均按常规口腔护理方法进行口腔护理,2次/d,观察口腔黏膜充血、糜烂、溃疡个数和牙龈出血情况;口干、口苦及口臭是否加重、好转及消失情况.结果经7d、14d护理后两组症状比较,观察组在预防及治疗口腔并发症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用中药金银花含漱对ICU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可有效地预防及治疗口腔并发症.

  • 标签: 口腔并发症 金银花含漱液 口腔护理
  • 简介:鼻咽癌放射治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急性放射性口腔炎。放射线除直接损伤口腔黏膜外,使放射野内的微血管管壁发生肿胀,管腔变窄或堵塞,使受损部位供血不良,发生口腔黏膜炎,严重者出现口腔黏膜溃疡出血。剧烈的口腔黏膜疼痛使患者进食减少甚至不能进食,进一步可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发生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者不得不终止放疗。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 口腔炎 苦丁茶
  • 简介:大蒜素注射来源于大蒜经高温提取的中药制剂,对多种球菌、杆菌、真菌、原虫和滴虫所引起的妇科炎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也可用于防治急慢性菌痢和肠炎、百日咳、肺结核。特别对广谱抗生素产生耐药的机体和因抗生素的应用引起念珠菌感染的病人疗效满意,又因是中药制剂,副反应相对较小,所以大蒜素注射在临床应用易受病人接受。但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输液穿刺部位及其沿静脉走向有明显的刺痛感,咳嗽(干咳、呛咳),咽喉部刺痒,颜面潮红,全身灼热感,出汗,口腔及体表蒜臭异昧,不良心理反应。

  • 标签: 大蒜素注射液 不良反应 静脉输注 广谱抗生素 护理 不良心理反应
  • 简介:复发性口疮,又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复发性阿弗他炎或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临床上最常见的El腔黏膜疾病,好发于唇、颊、舌缘等,以口疮反复发作及此愈彼起、灼痛较剧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发病率较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一般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约为5%~25%;

  • 标签: 复发性口疮 泽漆漱口液 观察
  • 简介:目的寻找血液透析配制过程中细菌污染的环节,制定和实施控制标准。方法检测反渗水、A、透析器入口、透析器出口、B、B配制容器、B盛装容器的细菌菌落数;将采取措施前后监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透析器入口平均细菌菌落数1378.57士662.41cfu/ml,B677.86±244.2cfu/ml,B配制容器750±218.76cfu/cm^2、B盛装容器10750±4475.36cfu/cm^2,污染严重,其余细菌检测均合格;采取措施前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透析的配制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发生污染,需制定和实施严格的透析配制清洁消毒制度,定期进行细菌学监测。并对透析的采样监测部位及监测标准进行了探讨。

  • 标签: 血液透析液 细菌污染
  • 简介:【摘要】口腔护理可保持口腔的清洁,减少口腔内细菌,是有效的预防口腔并发症的措施之一,危重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气管插管或者不能经口进食等问题,口腔的自洁功能下降,容易引起口腔溃疡,口臭等口腔并发症的发证,随着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药制剂被应用到临床中,解决临床常见的问题,本文危重患者口腔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口腔护理的方法,口腔护理中药制剂的种类,观察指标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危重患者预防口腔并发症,提升舒适度提供对策。

  • 标签: 中药 口腔护理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