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赵红,王淑勉*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1-06
  • 出处:《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21年第13期
  • 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00
  • 简介:目的:关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后的系统化康复护理的措施与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择于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在本院接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的患者共198例,根据抽签法进行分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9例。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膝关节功能及关节活动度均得到显著的提升(P<0.05);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疼痛感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较短,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的提升(P<0.05)。结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后的系统化康复护理后患者的关节功能得到显著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膝关节;半月板;系统化康复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TCSS对DPN(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筛查价值。方法对17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TCSS检查,以神经肌电图检查为诊断DPN的标准,将患者分为DPN组和非DPN组,采用诊断试验和ROC曲线分析的方法,评价TCSS的诊断价值,并找出合适的截断点。结果TCSS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5,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评分合适的截断点为5分;TCSS评分的重测信度系数r值为0.985,有统计学意义(P〈0.01);TCSS≥5分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77.88%、91.23%、8.77%、22.12%、8.88、0.24、94.63%、67.51%、0.69,与神经肌电图检查的一致性较好(κ=0.636,P〈0.01)。结论TCSS具有较高的DPN筛查价值,适合糖尿病专科护士对住院患者进行DPN的筛查。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 诊断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外护理对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年12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1月,选择在我院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8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入组成员,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其分为了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通过常规护理模式进行,观察组患者则是通过系统化护理模式进行相关护理工作,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没有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通过冲击波碎石手术进行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给予系统化护理,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得到了明显的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到了省的阶梯,应该得到临床大力推广与使用。

  • 标签: 系统化护理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泌尿系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泌尿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0月—2021年3月我院接诊的10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性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护理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对泌尿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较好,较好地控制血糖情况,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状况。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泌尿系统疾病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监护室脑出血患者接受系统性护理干预后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以参照组和实验组区分62例荨麻疹患者,每组31例,比较两组情绪状态、预后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SAS、SDS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住监护室时间、住院时间、GO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神经外科监护室脑出血患者展开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变患者心理情绪、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有利于预防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系统性护理 神经外科监护室 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检查应用全方位系统护理在提高检查质量与患者依从性方面的干预效果。方法:自2020年05月~2021年05月在本院行磁共振检查的患者中遴选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抽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分别执行全方位系统护理与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检查质量优良率(66.67%)与患者依从性(93.33%)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磁共振检查 全方位系统护理 检查质量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对ICU脑出血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在降低肺部感染率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本次研究内选择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ICU脑出血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在降低肺部感染率的临床效果实施分析。方法 本研究中选择和分析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精神分类症伴睡眠障碍患者采用观察系统性睡眠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我院2021年4月-2022年3月收治的98例患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分为AAA组和BBB组,每组患者49例,AAA组患者给予常规措施护理,BBB组患者采用观察系统性睡眠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BBB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95.92%)明显优于AAA组(87.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观察系统性睡眠护理针对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使得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提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睡眠障碍 系统性睡眠护理 临床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救治中采取智能化急诊分级分诊系统+极致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12月间急诊收治的64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常规分流护理的32例为对照组,以智能化急诊分级分诊系统+极致化护理的32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抢救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抢救效果由于对照组(P

  • 标签: 智能化急诊分级分诊系统 极致化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2型糖尿病患者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9年4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53例)和常规组(53例)。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施干预,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患者施以针对性护理进行干预。结果:在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动态血糖监测的相关指标中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护理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5%,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2.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采用针对性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提高护理质量,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2型糖尿病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诊系统护理干预对肠梗阻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病例收集于2021年2月~2022年5月,选择来我院就诊的肠梗阻患者为调查对象,统计出6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和急诊系统护理,比较各组患者的术后心理状态和遵医行为。结果:干预前两组情绪评分差异无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差异有意义(P

  • 标签: 急诊系统护理 肠梗阻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化护理管理措施在克罗恩病全肠内营养支持方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2月期间在本院收治且采用全肠内营养支持的克罗恩病患者96例,采用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系统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应用效果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CDAI评分低于对照组,IBDQ评分及营养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管理在克罗恩病全肠内营养支持方案中应用获得的临床效果较好。

  • 标签: 系统化护理管理 克罗恩病 全肠内营养支持
  • 简介:凡因痔疮、舡裂、肛周脓肿等疾病收入我院肛肠科行择期手术的患者,术后全部采用中药芒硝、月石每日早晚2次进行坐浴。坐浴时间为20min/次,连续20d,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肿胀、出血、疼痛,缩短病程。以往护士在为患者准备坐浴时,采用的方法缺点较多,设备简陋,中药液温度无法保持恒定,患者长时间坐浴容易疲劳,甚至无法坚持,严重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坐浴用的支架笨重,无法自动排放坐浴液,给护士清洗和消毒坐浴设备带来不便。为改变上述缺点,我们经过摸索和研究,设计制作了一种中药自动加温坐浴椅,2006年至今,共临床试用300余例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坐浴液 设计制作 中药 加温 择期手术 肛周脓肿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信静冯建侠柏亚玲董晨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对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系统护理干预下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取行鼻内镜下治疗方式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62例,按照护理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1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系统护理干预方法,利用焦虑评分量表(SAS)与抑郁评分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满意率、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1.23%(1/81)低于对照组14.81%(12/81),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满意率比较,观察组96.30%(78/81)高于对照组83.95%(68/81),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治疗中,系统护理干预方式的引入,对患者负性心理问题控制、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以及患者满意率提高等都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进行推广。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系统护理模式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本次纳入108例患者,时间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不同护理方式分两组(每组54例),常规护理为对照组,系统护理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70%低于对照组16.67%(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5.12±0.67)d低于对照组(7.76±0.95)d(P<0.05)。结论:系统护理模式在该疾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疼痛指数 并发症 发生率 鼻塞
  • 简介:【摘要】目的:在支气管肺炎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中,分析实施护患沟通技巧系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支气管肺炎患儿共84例为研究对象,摸球法分对照、观察两组(n=42),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患沟通技巧系统护理,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相比较,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80.95%,观察组为97.6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患沟通技巧系统护理的实施,有效提高治疗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患儿肺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临床可推广。

  • 标签: 护患沟通技巧系统护理 支气管肺炎 雾化吸入 常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