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变化的检测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40例脂肪肝患者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时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40例非脂肪肝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下降,肝功酶学中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的血糖、肝功酶学、血脂等指标均与健康群体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患者需定期进行体检,以及时发现肝脏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治疗与预防,减少脂肪肝的发生。

  • 标签: 脂肪肝 血脂血糖 肝功酶学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评价。方法2015年12月--2017年9月期间,收集到我院就诊的8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疾病状态,分为2组,即活动期组(n=39)与非活动期组(n=43),另选同期体检的40名健康者,设为对照组,3组对象均进行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比较IgG、IgA、IgM、C3和C4,活动期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而非活动期组的IgG、IgA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指导制定治疗方案。

  • 标签: 免疫学检验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咆(WBC)总数及血糖(Glu)浓度在肺炎惠儿中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31例细菌性肺炎患儿.32例病毒性肺炎患儿,另设35例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组,对比观察CRP、WBC及Glu浓度的变化及其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结果:细菌感染组CRP、WBC及Glu浓度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病毒感染组CRP与WBC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Glu浓度处于高水平状态,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WBC及Glu浓度的联合检测在肺炎患儿中,更有助于细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做出早期的鉴别诊断,对指导临床用药,监测病情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儿童 肺炎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在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糖尿病组包括62例糖尿病患者中早期糖尿病肾病32例(DN组),糖尿病未出现肾损害30例(NDN组),对照组为40名健康体检者,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β2-MG,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组血清β2-MG与对照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未出现肾损害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β2微球蛋白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血清β2-m水平逐渐升高,说明糖尿病患者的肾损害程度亦与其病程的长短相关联,病程越长肾损害越重。结论检测血清β2肾损害微球蛋白是诊断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糖尿病患者可定期检查血清β2微球蛋白,以便及早诊治糖尿病肾病,改善预后。

  • 标签: &beta 2微球蛋白 糖尿病肾病 血清 肾损害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进行了相关概述,然后就该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的解决方式,希望能够以此来进一步提高聚合酶链式反应在微生物检测中的价值。

  • 标签: 聚合酶链式反应 微生物检测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与DNA检测的相关研究。方法限定到我院检验科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检测的乙型肝炎病患为研究主体,从中抽取168例。对其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予以酶联免疫法进行相关检测工作,病毒DNA(HBV-DNA)则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进行相关工作。分析总结病患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与病毒DNA(HBV-DNA)检测的结果。结果对168例乙型肝炎检测后得到,属于HBeAg阳性标本病患以及HBeAg阴性标本的病患分别为106例与62例,就病患标本HBV-DNA阳性率而言,106例HBeAg阳性标本病患检测的阳性病例为106例,阳性率100%,62例HBeAg阴性标本的病患检测的阳性病例为16例,阳性率25.81%(16/62),二者对比差异性较大,得到P<0.05。结论对乙型肝炎进行检测发现,病患HBV-DNA阳性率与血清标志物之间有一定的联系,HBV-DNA阳性率越高,属于HBeAg阳性标本的概率越大。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与DNA检测的相关研究。可有效的增加乙型肝炎病患检测的概率,对于疾病的治疗防止人员传递感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HBeAg阳性标本 HBV-DNA阳性率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感染性疾病患者降钙素原(PCT)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统计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老年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脓毒症组患者的死亡率22.6%(12/53)显著高于SIRS组和对照组4.2%(1/24)、3.0%(1/33)(P<0.05),降钙素原水平显著高于SIRS组和对照组(P<0.05);在细菌感染的诊断中,降钙素原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感染控制的诊断能力显著强于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P<0.05);细菌感染和SIRS的诊断标准分别为治疗前降钙素原>0.34μg/L和<0.34μg/L,感染未控制和控制的诊断标准分别为治疗前降钙素原比值>0.73和<0.73。结论老年感染性疾病患者病情的变化能够在降钙素原水平中得到良好的反映。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中药川乌属于一种常见药物,其主要成分即为二萜生物碱。文章主要从相关学者的研究报道中总结了中药川乌含量检测与药动学情况,现作以下的综述。

  • 标签: 中药川乌 成分检测 药动学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肺静脉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测,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2月收治的61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的心功能及肺静脉血流情况进行检查,另选取同期60例体检健康孕妇胎儿视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胎儿的肺静脉检查情况。结果观察组胎儿肺静脉参数A波反转和降低分别有35例、26例,对照组肺静脉参数均正常;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心室收缩期/舒张期峰值速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博动指数和Tei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妊娠糖尿病孕妇胎儿,对于孕妇胎儿心功能的变化情况了解更加透彻,可以为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充足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妊娠期糖尿病 孕妇胎儿 肺静脉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2372例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对其使用被动凝集法检查肺炎支原体抗体并且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372例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总阳性结果为3097例,总阳性率为25.03%(3097/12372)。其中,男性患者阳性率为22.26%(1637/7355),女性患者阳性率为29.10%(1460/5017),女性感染患儿多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不同年龄段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不同,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三年间的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不同,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季节性差异,夏季最低为11.84%(259/2187),冬季最高为30.22%(1474/487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儿童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较高,女性多于男性,3~6岁患儿较多,且冬季易于感染,需要做好预防措施,及时诊断并接受治疗,降低肺炎支原体对儿童身体健康的伤害。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患儿 肺炎支原体
  • 简介:摘要羟苯磺酸钙作为眼科用药,有调整和改善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和柔韧性、降低血粘度、减少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和改善淋巴液回流等作用,常用于糖尿病眼病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糖尿病是重要病因之一,因此肾病科临床工作中经常要与服用羟苯磺酸钙的患者进行接触。羟苯磺酸钙被公认为对肌酐、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有负向影响,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此类患者的用药及其对肌酐等重要指标的影响。

  • 标签: 羟苯磺酸钙 肌酐 负性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病相关抗体和生化检测指标在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就诊的1583例肝病患者送检标本,对所有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查阅关于自身抗体阳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583份标本中共有231例阳性,抗体阳性率为14.59%,抗肝特异性脂蛋白抗体1例(0.06)、抗核抗体阳性175例(11.05)、抗干细胞溶质抗原1型抗体2例(0.12),抗线粒体抗体62例(3.91)、抗肝细胞膜抗体阳性3例(0.18)、抗平滑肌抗体阳性46例(2.90)、抗肝肾微粒体抗体阳性8例(0.50);1583例送检标本中诊断为免疫性肝炎28例(1.76)、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9例(1.83)。结论自身抗体检测是自身免疫性肝病的重要检查方式,这些自身抗体会出现在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和其他疾病中。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抗体 生化检测指标
  • 简介:目的:了解电阻抗法检测全血血小板聚集(ADP为诱导荆)试验的影响因素。方法:用Chrono-log560型血小板聚集仪的电阻抗通道检测10例健康体检者全血血小板的聚集(ADP为诱导剂)。每人抽血11.4ml,分别用肝素、构橼酸钠抗凝,平均分为6管(各2m1),在不同的孵育温度(室温、37℃、4℃)与不同的放置时间(0min、30min、60min、120min)下检测血小板聚集情况(电阻值表示)。结果:肝素与构橼酸钠两种抗凝剂结果分别为10.35±5.98Ω,7.30±3.41Ω,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素抗凝血在室温、37℃时,血小板的聚集随时间的变化先升高后降低,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4℃时,血小板的聚集随时间的变化而降低(P〈0.05);枸橼酸钠抗凝血在不同的孵育温度及时间下,血小板聚集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构橼酸钠抗凝血适合于临床全血血小板聚集的检测,但需考虑红细胞压积对其的影响。

  • 标签: 血小板聚集 温度 时间 抗凝剂 电阻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菌感染患者通过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两项指标联合检测方式对病情进行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细菌感染疾病患者46例,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资料46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分析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的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两项指标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测定结果和检测结果阳性例数。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的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两项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研究对象的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两项指标水平检测结果的阳性例数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细菌感染患者的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会呈现异常升高状态,这一特征可以作为病情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的重要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沈阳市三所三级医院HIV抗体阳性患者CD4+与CD8+数量之间的关系,分析HIV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与白细胞的关联。方法将HIV抗体确证实验结果为阳性的患者的全血标本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和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进行CD4+与CD8+T淋巴细胞检测和白细胞数量检测,根据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的大小将检测结果进行分组,并将CD4+与CD8+的比值和白细胞的数值分组进行Spearman秩和相关分析,研究CD4+与CD8+T淋巴细胞的比值和白细胞数值的相关性。结果三组分组数据提示CD4+与CD8+T淋巴细胞数的比值和WBC数量两变量间有相关性,且为正相关。结论白细胞数量与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成正相关,白细胞减低可更简单直观的作为HIV感染患者的监测和判断免疫功能的指标。

  • 标签: 艾滋病患者 T淋巴细胞 白细胞 感染监测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细胞形态学检测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从而为该疾病的有效诊断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在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发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实验组,选择正常体检检查的50例无发热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血液样本进行血涂片染色显微镜检查和血细胞常规分析,对比观察两组受检者的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指标的阳性率,其指标包括异常血细胞形态的阳性比例以及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平均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等。结果实验组的异常细胞、白细胞变化、淋巴细胞变化、细胞性贫血分别占16.0%、18.0%、12.0%、12.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RDW-SD、MCV、MCHC、Hct、MCH分别为(13.4±1.4)%、(87.3±10.4)fl、(361.4±13.6)g/L、(44.5±3.4)%、(33.5±4.4)p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能够有效反映发热患者的病情,并为该疾病的诊断提供准确的实验室依据,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血细胞形态学检测 发热疾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我们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了以腰腿痛为主诉的初诊患者280例的HLA—B27抗原表达,探讨HLA—B27抗原对腰腿痛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腰腿痛/诊断 流式细胞术 HLA—B27抗原/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3年至2016年邵阳武冈市麻疹疑似病例实验室检测情况。方法2013年至2016年,武冈市疾控中心在接到辖区各医院接诊麻疹疑似病例的通知后,由免疫规划科派专业的采样人员及时到现场采样,行实验室检测。结果麻疹IgM抗体阳性率在2013、2014年度居较低水平,2015、2016年度大幅增加,各年度阳性率具统计学差异(χ2值=2.173,P<0.05)。2013-2016年麻疹发病率均高于2012年国家提出的麻疹发病率在1/100万以下的控制目标。每年度各月均有麻疹IgM抗体阳性报告,但以4、6至8、11月居多,为报告高峰期。<8月龄,8月龄至5岁2个年龄组有最高的麻疹IgM抗体阳性检出率,各年龄组具统计学差异(χ2值=2.185,P<0.05)。麻疹IgM抗体阳性率最高的是无免疫史者,但有免疫史者也会发病,表明有免疫接种质量低和漏种等问题的存在。结论卫生部门需重视麻疹免疫接种和强化接种工作的开展,加大对易感人群进行监控的力度,在高发月份积极加强防范,以降低暴发流行风险。

  • 标签: 麻疹 实验室检测 结果分析
  • 简介:目的:探索建立一种利用核酸酶免疫试验中探针的熔解温度差异检测已知突变位点的方法.方法:目的靶基因经扩增后,5'末端标记洋地黄毒苷(digoxigenin,Dig)的等位基因探针与已结合在酶标板上的扩增产物杂交,其杂交的探针-DNA二聚体的碱基错配与未错配之间存在变性温度差异.选择适宜的熔解温度进行已知突变位点的检测,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标记探针进行识别、放大和结果判断.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当熔解温度为37℃时,扩增产物的加样量为5μl/孔和检测探针加入量为10pmol/孔时所测得A450值为0.800~0.923.等位基因检测探针的熔解温度为53℃,P1、P2与靶DNA结合率分别为86%和16%.当P1、P2按不同比例杂合时,其与结合率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r=0.9985).从8例人类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阳性的血清标本检测中证实1例酪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YVDD)突变、3例野生型,其余4例可能是杂合型突变.结论:本法具较高的检测灵敏度,且其突出的特点是能检测出标本中杂合突变所占的比例,间接反映出患者体内突变的类型和比例.这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评价等都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核酸酶 免疫试验 探针 熔解温度 检测 突变位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肺炎患者采取血清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监测的抗菌治疗方法,查看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72名老年肺炎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86名,对照组86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抗菌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血清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的方法进行抗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结果对两组患者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痰培养转阴的时间、影像学转阴的时间进行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量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清降钙素原含量和C反应蛋白含量,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治疗费用,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肺炎患者采取血清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监测的抗菌治疗方法,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老年肺炎 抗菌治疗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