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12月期间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82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并分析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类型、不良反应的类型与临床表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结果所涉及的药物包括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替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占比最大(26.8%),头孢西丁占比最小(2.4%)。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类型主要包括过敏反应、泌尿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血液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以及循环系统反应,过敏反应发生率最高(25.6%),循环系统反应发生率最低(8.5%)。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个体差异,用药期间或前后12h内饮酒,环境因素,年龄过大或过小,合并用药,饮食因素,情绪因素,患者本身生理、病理、免疫学状态,药物用量过大,输液速度过快,药物质量不合格,个体差异占比最大(30.5%),药物质量不合格占比最小(1.2%)。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使用发生不良反应现象较为常见,不良反应类型以过敏反应最为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为了提升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应加强用药管理。

  • 标签: 不良反应 发生原因 头孢菌素类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路径)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10/50),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4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0/50),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护理路径应用在腹腔镜手术护理中,可以降低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路径 腹腔镜手术 护理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检验科2016年12月~2018年3月之间接收的320例梅毒样本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所有的样本均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甲苯胺不加热血清试验。结果经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验结果的血清样本阳性率、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特异性均明显高于甲苯胺不加热血清试验的检验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酶联免疫吸附法准确性较甲苯胺不加热血清试验更高,适合在临床大量梅毒样本筛查中应用。

  • 标签: 梅毒检验 酶联免疫吸附法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8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路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路径组按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日常各项护理工作,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日常各项护理工作,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结果路径组患者在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促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康复,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平均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肺功能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采用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肺功能改善情况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上也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有着更为明显的效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老年慢阻肺 肺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夫西地酸乳膏联合蓝光照射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门诊260例轻、中度寻常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入选者分为研究组(134例)与对照组(126例),研究组给予夫西地酸乳膏外用联合蓝光照射;对照组则只给予夫西地酸乳膏外用。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结果⑴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1.97%vs76.98%,P<0.05)。⑵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69%vs9.62%,P>0.05)。结论夫西地酸乳膏联合蓝光照射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较单用夫西地酸乳膏效果更好,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夫西地酸乳膏 红蓝光照射 痤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中心接收的100例梅毒患者,所有梅毒患者的收取时间为2017年1月2日-2018年2月1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50例梅毒患者)、对照组一组(50例梅毒患者),分别实施酶联免疫吸附法以及甲苯胺不加热血清试验,对比2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梅毒患者的检出率96.00%高于对照组检出率60.00%(P<0.05)。结论通过将梅毒患者实施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不加热血清试验进行对比后,酶联免疫吸附法具有显著优势,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法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梅毒检验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