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瓷聚合体前牙贴面修复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前牙贴面修复的患者48例(52个前牙)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瓷聚合体修复,分析瓷聚合体前牙贴面修复的效果。结果48例患者52个前牙在贴面修复完成后均对治疗效果满意,满意度100%。所有患者1年后复查,45例患者修复成功,修复成功率93.8%。结论瓷聚合体具有美观性和树脂韧性,在前牙贴面修复上,不需要磨除较大的牙体组织,贴面操作简单便捷,应用效果显著,是理想的贴面修复方式。

  • 标签: 瓷聚合体 前牙贴面修复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建立食品中沙门菌聚合酶链反应(PCR)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根据沙门菌inv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氯化镁孔雀绿选择性增菌0到8h后,煮沸法提取DNA,用PCR扩增电泳。结果PCR法能特异性检测出食品中的沙门菌,扩增片段为389bp,增菌前的检出限为10^2CFU/g,增菌后为2CFU/25g。结论应用PCR检测沙门菌具有快速、特异、灵敏和简便的特点。

  • 标签: 聚合酶链反应 沙门菌 食品
  • 简介:摘要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操作简便且灵敏程度较高,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是研究、检测以及鉴定标本中DNA片段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医学检验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本文就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 标签: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医学检验 应用 展望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生物医院智能材料研发水平的逐渐提升,满足了生物医学领域的相关需求,为生物医学行业稳定发展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医用智能材料,形状记忆聚合物分子材料的应用价值大,其所具有的的一系列功能适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同时,运用科学的设计方法对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进行科学设计,有利于发挥其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等作用。基于此,本文就形状记忆聚合物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 标签: 形状记忆聚合物 分子材料 生物医学领域 生物降解
  • 简介:摘要: 聚合物杂质研究一直是β-内酰胺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质量控制中的重要内容。以头孢呋辛钠为例,采用质谱方法分析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中的聚合物,结果检测到1个聚合物杂质峰,并对聚合物的可能结构进行了推测。通过对葡聚糖凝胶色谱法、高效凝胶色谱法和头孢呋辛钠药典方法的有关物质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比研究,证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葡聚糖凝胶色谱法和高效凝胶色谱法更适于聚合物杂质质控。最终在药典有关物质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的聚合物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验证。

  • 标签: 头孢呋辛钠 聚合物杂质 高效液相色谱 葡聚糖凝胶色谱 高效凝胶色谱。
  • 简介: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在成年人群中感染很普遍,且随年龄增长,感染率明显增高。但多数呈不显性感染或潜伏感染,损伤机体的免疫功能。HCMV的先天性感染或围产期感染常常危害胎儿和新生儿,因此早期准确诊断HCMV感染对指导防治,促进优生优育工作有重要的意义。笔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HCMV,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人类巨细胞病毒 HCMV感染 聚合酶链反应 诊断 年龄增长 潜伏感染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分子排阻色谱法测定头孢拉定胶囊中聚合物的方法。方法用TSKG2000SW色谱柱(7.8mm×300mm),紫外254nm检测,以头孢拉定对照品外标法计算聚合物含量,并与《中国药典》2005年版头孢拉定原料药中聚合物测定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本方法测定头孢拉定胶囊中聚合物的平均含量为1.0%,显著高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方法测定结果。结论高效分子排阻色谱法测定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分析速度快,可有效控制头孢拉定胶囊中聚合物的含量。

  • 标签: 高效分子排阻色谱法 头孢拉定胶囊 聚合物
  • 简介:目的制备灯盏花素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VE-TPGS)聚合物胶束,并对其进行表征及体外评价。方法采用薄膜溶剂挥发法制备TPGS聚合物胶束,采用粒径测定仪、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表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胶束的包封率和载药量;采用动态膜透析法考察载药胶束的体外释药特性。结果薄膜溶剂挥发法制备的胶束呈球形或类似球形,平均粒径为(20±2.62)nm,平均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90±2.14)%和(5.8±0.19)%;体外释放结果表明,制备的TPGS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结论该胶束制备工艺简单,其粒径、包封率、载药量均可控,具有缓释作用。

  • 标签: 灯盏花素 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 聚合物胶束 体外评价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价值的对照。 方法: 选取 2017 年 1 月到 2018 年 1 月我院确诊的肺结核疾病的患者 35 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检查、痰涂片抗酸染色和培养法检测,对照三种检测方式的诊断准确率。 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肺结核疾病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痰涂片抗酸染色和培养法检测,统计学意义存在( P < 0.05 )。 结论: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显示出痰标本中的结核杆菌数量变化情况,能够对病情起到监控作用,值得在临床。

  • 标签: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肺结核 痰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阴道细菌检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验法、细菌培养法的实际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治疗阴道炎性感染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参与研究,给予100例患者均实施聚合酶链反应检验法、细菌培养法,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阴道细菌检验阳性率以及不同致病菌分布情况。结果:经统计,聚合酶链反应检验法的阳性检出率为91%明显高于细菌培养法阳性检出率72%,两种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聚合酶链反应检验法、细菌培养法结果上看,细菌比重由低到高分别为肠球菌、棒状杆菌以及特纳菌,两种方法在各种致病菌的检出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导致阴道炎症产生的致病菌包括肠球菌、棒状杆菌和特纳菌,从阳性检出率上看,聚合酶链反应检验法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度明显高于细菌培养法,有助于减少误诊、漏诊的情况,具有值得积极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阴道细菌检验 聚合酶链反应检验法 细菌培养法
  • 简介:目的T7RNA聚合酶催化的荧光扩增技术(CellularFACTT)检测人循环肿瘤细胞中hTERT表达。方法以亲和素作为连接分子,连接生物素化的检测抗体和生物素化的DNA,加入r17RNA聚合酶进行转录扩增反应,对生成的RNA产物进行荧光检测,并同时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hTERT及CEA作为比对。结果64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hTERT阳性率是45.3%(29/64),血清CEA阳性率是57.8%(37/64);CellularFACTT方法检测循环肿瘤细胞的hTERT检出率为81.3%(52/64)。其检测的灵敏度与酶联免疫检测方法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T7RNA聚合酶催化的荧光扩增技术较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有可能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用于临床的诊断。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指导DNA的RNA聚合酶类 肿瘤循环细胞 端粒 末端转移酶
  • 简介:目的探讨高脂血、溶血标本对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低水平HBV-DNA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收治的100例三酰甘油(TG)正常(TG≤1.46mmol/L)、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为(4.0-9.0)×10^3IU/mL的乙型肝炎患者采集血清标本,进行即刻检测,另外选择100份乙肝五项全阴且测不出HBV-DNA的高TG标本和100份乙肝五项全阴且测不出HBV-DNA的全血标本分别制备成高脂血、溶血血清标本,同时进行高脂血和非高脂血、溶血血清和非溶血血清的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高脂血和非高脂血、溶血血清和非溶血血清的HBV-DN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溶血标本低水平HBV-DNA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结果较空腹采集即刻检测的结果降低。

  • 标签: 标本 溶血 高脂血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联合抗酸染色用于肾结核组织病理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60份肾切除术后组织标本,其中肾结核病25份(阳性),非结核肾病35份,阴性。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联合抗酸染色技术对各标本结核分枝杆菌病原体进行检测。结果  65例患者中,抗酸染色阳性率15.38%(10/65),荧光PCR阳性率33.85%(22/65)。抗酸染色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40.00%(10/25)、100%(35/35)。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8.00%(22/25)、100%(35/35),二者敏感性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联合抗酸染色能进一步提高对肾结核组织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具有敏感性好,特异性强的优势。

  • 标签: 肾结核 聚合酶链反应 抗酸染色 结核分枝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联合检测性传播疾病病原微生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妇科、皮肤科和泌尿外科等就诊的疑有性传播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实时定量PCR(FQ-PCR)方法,对淋球菌(NG)、解脲支原体(UU)、人乳头瘤病毒(HPV)6/11型以及16/18型四种性传播疾病病原微生物进行定量检测,并与定性PCR结果比较。结果100例标本均对四种性传播疾病病原微生物进行FQ-PCR检测,结果按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UU(36.00%)、HPV6/11(23.00%)、HPV16/18(13.00%)和TP(10.00%);随机抽取50例标本,并对其分别进行FQ-PCR与PCR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检测方法之间对于四种性传播疾病病原微生物的阳性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联合检测性传播疾病病原微生物具有快速便捷以及高效的优点,对监测、预防和控制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荧光定量 聚合酶链式反应 性传播疾病病原微生物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手术显微镜下采用无机三氧化物聚合物产生根尖屏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32例根尖孔敞开的无牙髓活力恒牙患者,患牙35颗,口腔手术显微镜下选择无机三氧化物聚合物形成根尖屏障,无机三氧化物聚合物硬固后予以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术后接受临床检查与X线片影像学检查与评定。结果35颗患牙中,有24颗于显微镜下一次性形成根尖屏障恰填,11颗通过显微镜下超声去除无机三氧化物聚合物后再次产生根尖屏障且恰填,包括5颗超填,6颗欠填。通过90天~5年的术后复查,35颗患者临床检查没有发现不适症状。其中个,其中15颗上颌前牙术后追踪平均时间为29个月,根尖骨质低密度影像消失与缩小分别有8颗、7颗;20颗畸形中央尖引发恒牙根尖敞开的下颌前磨牙术后追踪平均时间25个月,根尖骨质低密度影像消失与缩小分别有14颗、6颗。结论口腔手术显微镜下采用无机三氧化物聚合物产生根尖屏障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口腔手术 显微镜 无机三氧化物聚合物 根尖屏障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聚合酶链反应检验法在阴道炎患者阴道细菌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7年5月到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100例,分别对患者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检验法检验和细菌培养法检验,比较两种检验方式的细菌阳性检出率,并比较两种检验方式的不同细菌检出率。结果聚合酶链反应检验法的细菌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法,数据对比P<0.05。聚合酶链反应检验法对加特纳菌的检出率高于细菌培养法,数据对比P<0.05。结论聚合酶链反应检验法在阴道炎患者阴道细菌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提升阳性检出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聚合酶链反应检验法 阴道炎 阴道细菌检查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比照观察聚合瓷嵌体与铸瓷嵌体在后牙牙体缺损修复中的修复有效率与患者满意率。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9年12月-2021年06月纳入的68例后牙牙体缺损患者展开研究,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其中给予参照组铸瓷嵌体修复,观察组聚合瓷嵌体修复,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其修复有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参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聚合瓷嵌体 铸瓷嵌体 后牙牙体缺损
  • 简介:本文试验水芹、龙胆、旋复花、人黄、黄芪5种中药粗提物对鸭乙型肝炎病毒逆转酶(DHBV-RT)和DNA聚合酶(DHBV-DNAP)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药物对DHBV-RT和DHBV-DNAP的抑制特性类似。5种中药粗提物对上述两种酶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按强弱顺序依次为水芹、旋复花、龙胆、大黄和黄芪。阳性对照药-膦羧基甲酸钠(PFA)对DHBV-RT和DHBV-DNAP的抑制作用均较强。提示,水芹等5种中药可能有抗乙肝病毒作用。

  • 标签: DHBV DNAP RT 抗HBV 水芹 龙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