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护理,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采取洗胃、催吐、导泻、对症及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提高患者生存和康复的几率,帮助患者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及时合理的急救护理措施和心理护理,对患者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收集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抢救治疗信息,结合已有的理论知识和既往临床经验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和比对,发现早期彻底洗胃,足量、反复、持续合理的用药,配以严密的基础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有机磷农药 中毒 长托宁 反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对有机磷农药(OP)清除的作用及其对血胆碱酯酶(CHE)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2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HP,观察两组患者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浆有机磷浓度和血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实验组2h后的血浆有机磷浓度有所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1),不过治疗36h后再次升高,比治疗结束时更高(p<0.05);实验组的血胆碱酯酶活性不断增加,高于对照组(p<0.01),但是在36h后再次下降。结论血液灌流对有机磷农药的清除作用显著,能良好的降低血液有机磷浓度,提升血胆碱酯酶活性。

  • 标签: 血液灌流 有机磷农药 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251-02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措施。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81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对症洗胃和药物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通气时间、清醒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有机磷 中毒 急救措施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新型抗胆碱药物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特点。方法将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0例,随机分成长托宁组和阿托品组,每组各30例。根据胆碱酯酶的活力分为轻、中、重型,首次肌肉注射抗胆碱药,长托宁组轻度中毒1~2mg,中度中毒2~4mg,重度中毒4~6mg;阿托品组轻度中毒2~4mg,中度中毒4~10mg,重度中毒10~20mg。同时合用胆碱酯酶复能剂,采取彻底清除毒物、补液、预防各种并发症等综合措施。结果60例中毒患者有48例治愈,长托宁组死亡4例,阿托品组死亡8例,阿托品组反跳3例。结论新型抗胆碱药物长托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确切,与阿托品比较具有作用时间长、选择性强、不良反应少、剂量易掌握、反跳发生率低等优点。

  • 标签: 长托宁 阿托品 有机磷农药中毒
  • 简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经治疗症状明显好转后,重新出现中毒症状,致使病情急剧恶化甚至死亡,这种现象称之为反跳。本文收集了2000年1月~2001年1月共收治的AOPP134例。其中24例在救治过程中发生反跳,发生率18%。

  • 标签: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中毒反跳 临床特点 预后 阿托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对有机磷农药皮肤灼伤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30例有机磷农药皮肤灼伤。随机分为和对照组各15例,实验组应用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对照组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结果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湿润烧伤膏治疗有机磷农药皮肤灼伤效果显著,优于凡斯林治疗。

  • 标签: 湿润烧伤膏 有机磷农药 皮肤灼伤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实施急诊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 74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8年 8月 -2019年 6月间,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流程的常规组,另一组为急诊护理流程的观察组,每组各 37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 p<0.05)。结论 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实施急诊急救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有机磷农药中毒 急诊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抽取66例,通过随机信封法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急诊急救,观察组患者以此为基础,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洗胃时间、洗胃液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洗胃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洗胃液量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急诊急救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时,以常规急诊急救为基础,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治疗,更利于缩短患者洗胃时间,降低洗胃液量,保障患者急诊急救临床效果,可推广此方法。

  • 标签: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 急诊 急救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有机合成实验课程是药物化学教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又能让学生切身实际去解决问题,加深印象。在传统的有机合成化学课程加入实验这一部分,可以进一步提高药学专业学生的药物合成技能,为以后的学习或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培养医学院学生扎实的临床基本技能,我们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制模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单片机技术,研制成智能化有机磷中毒模拟病人及教学软件系统。在智能化有机磷中毒模拟病人身上,可以观察到瞳孔的变化(缩小、正常、对光反射),可触摸到仿真的脉搏、观察到呼吸的改变,可实施洗胃抢救训练,医学生可对其进行有机磷中毒抢救训练。

  • 标签: 临床技能教学 中毒急救 模拟病人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适宜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护理手段。方法:本次研究所涵盖的对象是我院收治的21例有机磷中毒患者,实验开始时间为2020年10月,实验结束时间为2021年6月,根据双盲法将患者分为甲组(10例)、乙组(11例)。乙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甲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整体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满意度评分、各相关指标,分析适宜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护理手段。结果:经全面比较研究后发现,甲组患者各相关指标更优,且护理后满意度评分更高,表示为P

  • 标签: 有机磷中毒 整体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法)测定盐酸舍曲林片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 Hypersil ODS2 (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 -甲醇 -0.05mol·L-1醋酸铵溶液 (35∶35∶30),检测波长为 265nm,流速 1.0ml/min,柱温 25℃,进样量 20μL。结果:三批次盐酸舍曲林片供试品的含量分别为标示量的 100.05%、 99.98%、 101.03%;盐酸舍曲林在 32μg·mL-1~249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 99.51%, RSD=0.79%( n=9)。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舍曲林片的含量,操作简单,回收率高,灵敏度高,准确可靠,可用于盐酸舍曲林片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盐酸舍曲林片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类含量,实施不同的分析方法,对结果的差异性进行观察及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的摘选时间明确为2022年4月-2023年4月,选取这一期间本制药厂分析检测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含量,组别划分依据数字随机表法。针对常规组,实施光化学荧光含量分析方法,针对研究组,实施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针对两组分析检测的情况展开对比。结果:(1)经分析抗生素含量,研究组适用范围较常规组处在更优水平,常规组专属性较研究组处在更优水平,差异有着显著性特征(P<0.05);(2)研究组成本情况、灵敏度和常规组相比不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针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含量分析,光化学荧光含量分析方法专属性较强,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适用范围更广,二者的灵敏度相当,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

  • 标签: 头孢菌素类 抗生素类 抗生素含量 分析方法
  • 简介:目的建立显齿蛇葡萄片中二氢杨梅素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对显齿蛇葡萄片中二氢杨梅素进行含量测定。选用Zorbax-SB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0.05%磷酸水溶液(35∶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9nm;流速:1.0ml·min^-1;柱温:30℃。结果二氢杨梅素在10.2~102.1μg·ml^-1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97.6%,RSD为0.8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精密度高,可用于显齿蛇葡萄片中二氢杨梅素的含量测定。

  • 标签: 显齿蛇葡萄片 二氢杨梅素 HPLC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测定树莓不同部位中鞣花酸的含量,为更合理的开发利用树莓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测定树莓鲜叶、干叶和果实中鞣花酸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PhenomenexLunaC18柱(250mm×4.6mm,5μm),以A相(0.5%磷酸水溶液)和B相(乙腈:水:冰醋酸=49.5:50:0.5)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洗脱程序为:0-26min,20%-60%B;26-30min,60%-20%B;30-40min,20%B。柱温30℃,检测波长254nm,流速0.8ml/min,进样体积20μl。【结果】鞣花酸在浓度为0.032-0.258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8×107X+146087(R2=0.9998)。树莓鲜叶、干叶、果实中鞣花酸的含量分别为57、76、849mg/kg。【结论】树莓不同部位中鞣花酸的含量有较大差异,其中以果实中含量最为丰富为树叶中含量的近10倍,本研究为树莓不同部位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树莓叶 树莓果实 鞣花酸 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测血清铁含量与肝癌患者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肝癌铁沉积组与肝癌无铁沉积组各10例,并抽选同期2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三组患者血清铁(Fe)、转铁蛋白(TRF)、铁蛋白(Ferr)的含量。结果20例肝癌组患者的Fe、Ferr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RF含量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铁沉积组与肝癌无铁沉积组的Fe、Ferr及TRF含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检测TRF、TRF、Ferr含量与肝癌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以当做判定肝癌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