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膜联蛋白A1(AnnexinA1)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增生性病变、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及对应的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探讨AnnexinA1在乳腺癌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浸润性导管癌的石蜡标本180例,并从中挑选出同一石蜡切片中包含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增生性病变、导管内癌及浸润性导管癌连续性病变的标本3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比较AnnexinA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差异;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Ki-67、CK5/6、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进行分子型,分析AnnexinA1在不同分子亚型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在36例连续性病变组织中,AnnexinA1在正常乳腺组织及良性增生性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36/36),分别明显高于其在导管内癌中的表达水平27.8%(10/36)、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水平16.7%(6/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1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AnnexinA1的阳性表达率为26.1%(47/180),且在相对应的淋巴结转移灶中同步表达。AnnexinA1在不同的乳腺癌分子型中存在表达差异,其中在基底细胞样型中表达水平最高,阳性表达率为83.7%(36/43),分别明显高于管腔A型8.7%(4/46)、管腔B型7.5%(3/40)、HER2过表达型5.7%(2/35)、正常乳腺样型12.5%(2/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nnexinA1在正常乳腺组织及良性增生性病变中阳性表达,随着乳腺癌的发展,在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及转移灶中表达显著降低,提示AnnexinA1的表达可能是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早期事件。而AnnexinA1的表达水平在不同的分子型中存在差异,在基底细胞样型中高表达,提示其有望成为指导患者个体化治疗及预测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 标签: 膜联蛋白 乳腺癌 分子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HPV型及高危八型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3月就诊的68例液基细胞学异常患者予以组织病理学、阴道镜检查,将其宫颈脱落细胞标本予以采集,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HPV14个亚型予以检测,及高危八型病毒载量检测。结果在68例研究组对象中,HPV感染60例,感染率为88.24%,其中,HPV16占55.88%(38/68),而随着患者宫颈病变程度加深,其HPV16感染率也逐渐增加。其次,HPV58为45.33%,HPV33为11.76%,HPV52为10.29%,HPV31为5.88%、HPV18为2.94%,其高危HPV亚型病毒载量跟宫颈病变程度呈正比例关系。结论宫颈病变患者中,感染以HPV16为主,且与宫颈癌联系最密切的为HPV16及HPV18,通过病毒载量分析,能够进一步确诊,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HPV分型 高危八型检测 宫颈癌 癌前病变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品管圈在提高门诊护理人员预检诊准确率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施行分析与总结。方法组建品管圈,制定活动主题与活动计划,掌握目前门诊预检诊情况,设定相应的目标,对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制定解决对策同时充分落实,对比开展品管圈之前以及开展之后门诊护理人员预检诊准确率情况。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门诊护理人员预检诊准确率获得了显著的提高,和开展品管圈之前对比差异明显。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提升门诊护理人员预检诊准确率,利用持续护理质量改善活动,能够促进护理质量和圈员综合素质,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电节律的影响。方法通过夹尾刺激法制备FD模型,以痛泻要方灌胃为干预手段,多潘立酮为阳性对照,采用MP150WSW-多导生理信号记录分析系统测定大鼠空腹胃电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痛泻要方组和多潘立酮组大鼠胃电正常慢波百比明显升高(P<0.01),胃动过缓及胃动过速百比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痛泻要方可增加FD大鼠胃电图的正常慢波百比,减少FD大鼠胃电图的胃动过缓及胃动过速百比。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结合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急性踝关节骨折患者骨折型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住天台县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60例急性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诊断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33例。观察组行磁共振成像的基础上结合CT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对照组仅行磁共振成像诊断。比较不同诊断方法对骨折型评估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不同分型总诊断准确率显著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磁共振成像结合CT图像后处理技术应用于急性踝关节骨折型诊断中,能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CT 图像后处理技术 踝关节骨折 骨折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的三类检测中静脉血和指血的检测结果。方法该研究选择2014年10月—2017年10月间在我院治疗的80例患者当成研究的对象,分别收集指血和静脉血进行全自动血球分析仪的三类检测,对两种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静脉血同指血的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间差异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的三类检测中,静脉血和指血的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但通过数据可以看出静脉血指标的值更加稳定。

  • 标签: 指血 静脉血 全自动血球分析仪 三分类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下颌水平及近中阻生智齿牙拔除过程中分牙线位置及角度的选择。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需要拔除下颌水平及近中阻生智齿患者60例,为患者选择合适的牙线和牙角度的为实验组,未进行的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拔牙时间要短于对照组,而且再次牙处理率也要低于对照组,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要比对照组低,以上数据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前评估下颌阻生智齿阻力,并确定下牙线和牙角度,可以减少患者在术中的创伤。

  • 标签: 阻生智齿 分牙线 角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共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观察组患儿治疗采取循证护理,而对对照组患儿治疗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儿护理后基本情况和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住院时间、退烧时间和呕吐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各项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后,观察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95%,而常规组仅为72.5%,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医院推广使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手足口病合并脑炎 应用效果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进展的影响,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120例初产妇进行随机对比研究,给予其中参照组60例产妇行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研究组60例产妇行责任制助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干预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产妇围产期各数据统计显示,研究组产妇顺产率为55.00%(33/60),剖宫产率45.00%(27/60),参照组分别为31.67%(19/60)、66.67%(40/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钳助产率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责任制助产护理应用于初产妇分娩中,可有效增加产妇顺产率,减少产程时间,提高临床分娩安全性,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责任制助产护理 初产妇 分娩方式 产程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颅脑外伤术后发生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52例颅脑外伤术后发生硬膜下积液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并对所有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总结治愈率。结果52例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为视乳头水肿、精神失常、呕吐等等;随访1年,29例患者采用非手术方式治疗,23例患者采用手术方式治疗,所有患者均得到治愈,治愈率为100%。结论颅脑外伤术后发生硬膜下积液可根据症状轻重,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使病情得到好转或治愈;对确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应根据其积液多少与积液部位,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 标签: 颅脑外伤 硬膜下积液 治疗方法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利用血液透析以及血液灌流进行联合治疗,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研究患者获得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50例,根据患者采取的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利用综合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将两组患者的瘙痒缓解率以及HAMD评分、HAMA评分进行严格比较。结果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瘙痒缓解率为92.0%(23/25),有效缓解有15例,轻度缓解有8例,无效缓解有2例,对照组患者的瘙痒缓解率为68.0%(17/25)。有效患者有7例,轻度缓解有10例,无效缓解有8例,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获得的HAMD评分以及HAMA评分分别为10.59±2.03,11.67±2.35,而对照组患者的HAMD评分以及HAMA评分分别为15.27±2.59,16.57±2.84,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血液透析以及血液灌流进行治疗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通过综合护理干预,缓解瘙痒的效果较为显著,护理效果优良,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尿毒症 皮肤瘙痒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早期液体复苏中连续动态监测血乳酸并联合中心动-静脉二氧化碳压差在脓毒症早期液体复苏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2—2014年于我科救治的55例脓毒症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入科后均按照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规范抢救后,根据静-动脉血二氧化碳压差(Pcv-aCO2)是否≥6mmHg,分为高Pcv-aCO2组(21例)和低Pcv-aCO2组(34例)。同时监测2组患者液体复苏治疗前以及液体复苏治疗之后6、12、24小时心排量(CO)、血乳酸(Lac)及乳酸清除率、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结果比较治疗后12、24h低Pcv-aCO2组,CO及MAP、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高Pcv-aCO2组(P<0.05),Lac明显低于高Pcv-aCO2组(P<0.05);APACHEⅡ评分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积极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后Pcv-aCO2≥6mmHg时仍提示全身组织灌注不足,Pcv-aCO2可以作为经过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后ScvO2>70%的脓毒症患者进一步液体治疗的复苏的指标。

  • 标签: 动-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脓毒症 液体复苏 血乳酸 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力髋螺钉(DHS)治疗外侧壁完整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时患者骨折型及外侧壁厚度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骨折型分为对照组(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与观察组(外侧壁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每组40例。对患者均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一年,观察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时,骨折型和外侧壁厚度可影响康复效率,需在临床上区别对待。

  • 标签: DHS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折分型 外侧壁厚度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折患者术后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来我科治疗的骨折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手术治疗,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方法后,B组的护理满意度(90.5%)明显高于A组(61.9%);B组重度疼痛程度(0)明显低于A组(33.33%)。结论对于骨折患者术后采取干预护理效果明显,帮助其减轻痛苦,提高了护理满意度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护理 骨折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探索经颅多普勒超声与呼吸末二氧化碳压在脑血管狭窄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接诊的患脑血管狭窄的7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照患者的病情,将其中单血管狭窄的30例患者分为A组,多血管狭窄的40例患者分为B组。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与呼气末二氧化碳压联合检查对3组对象的脑血管储备功能进行评估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组患者患侧、B组患者轻侧及重侧的血管扩张储备均明显较低,其中又以B组患者重侧的差异更为显著(P<0.05);与B组患者重侧相比,对照组、A组患侧及健侧、B组轻侧的血管整体储备均明显较高(P<0.05)。3组对象在平静呼吸、低碳酸血症、高碳酸血症时的二氧化碳压比较(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呼吸末二氧化碳压能够有效评估脑血管狭窄患者的脑血管储备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脑血管狭窄 脑血管储备功能 多普勒超声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使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皆于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入院,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人,对照组患者使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作比较。结果观察组接受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对该病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冠心病 吲达帕胺 氨氯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