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护人员用品管圈模式管理对其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分析对象来自我科近年医护人员相关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中抽取19例,根据进行品管圈管理模式时间前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实施前)和观察组(实施后),通过临床资料归纳了解品管圈对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临床价值。结果医护人员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洗手率有明显提升,在不同阶段即诊疗操作前、诊疗操作后、无菌操作前、脱手套后,接受品管圈活动管理后均有所改善;在品管圈持续管理中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相关负面影响因素在不断被纠正。结论对于医护人员手卫生用品管圈管理方式能够有较为良好的影响效果,且有利于帮助医护人员树立相关意识,做到自主不断提升手卫生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手卫生依从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医护人员情绪劳动及职业倦怠对医患关系的影响与解决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及文献法的方式分析医护人员情绪劳动及职业倦怠对医患关系的影响以及解决措施。结果医护人员的情绪劳动对医患关系存在直接影响,即表现为直接影响医生主观经验、患者行为结合医生主观经验、患者行为的客观问题等。而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对医患关系存在直接影响,即表现为个人成就感间接影响医患关系;情绪衰竭则会直接影响医生主观经验以及患者的客观行为。结论医护人员情绪劳动及职业倦怠对医患关系的影响较大,因此需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其情绪劳动,化解其职业倦怠,并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从而为医院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 标签: 医护人员 情绪劳动 职业倦怠 医患关系 影响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品管圈QCC提高外科医务人员连续性操作手卫生依从性。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开展以医务人员连续性操作手卫生依从性为目的的活动,对科室23名医务人员进行连续性操作手卫生调查,分析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结果品管圈开展后我科医务人员连续性操作手卫生依从性由64.32%上升至94.4%,达到预期目标。结论通过品管圈增加了医务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认识,提高了连续性操作手卫生依从性,保证医疗质量,维护医务人员自身安全。

  • 标签: 医务人员 连续性操作 品管圈 手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措并举对马氏人格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管理策略。方法对我院200名护士进行发放调查量表,根据调查结果,区分马氏高分组和马氏低分组,选择马氏高分组,再次发放工作积极性调查问卷,采取多种管理措施进行工作积极性的干预,半年后发放工作积极性调查问卷进行对比。结果经过采取多种管理措施进行工作积极性的干预后,马氏人格护士对工作的积极性、满意度、护理质量均显著高于管理前。结论采用多种举措对马氏人格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其工作积极性、满意度、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马氏人格 工作积极性 管理策略
  • 简介:摘要感染是众多疾病当中属于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其不但会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在救治期间将疾病传染给医务人员,造成不良后果。社区医院主要负责周边社区居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随着社区医院规模的扩大,就诊人员不断增多,导致医疗环境逐渐恶劣,感染率升高明显,影响病人、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预防医院感染是需要引起重视的工作。正文部分首先对社区医院发生感染的原因以及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总结针对性策略,以降低社区医院的感染率。

  • 标签: 社区门诊 护理人员 医院感染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人员手卫生行为干预对降低早产儿院内感染率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90例早产儿患者,随机分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予基本护理,实验组予强化医护人员手卫生行为干预。比较效果。结果实验组手带菌数目、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评分、医护人员手卫生行为评分、新生儿肺炎、脐部感染和脓疱疮等的发生率方面相较于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早产儿者实施强化医护人员手卫生行为干预效果好,可改善手带菌数目,减少新生儿肺炎、脐部感染和脓疱疮等的发生率。

  • 标签: 医护人员手卫生行为干预 早产儿院内感染率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的可接受性。方法选择本市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职的县级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79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接种工作人员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的可接受性。结果本次所有参与调查的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均完成调查问卷,从事乙脑疫苗接种工作的时间为1~29年,平均时间(14.39±12.17)年;18名工作人员认为乙脑发病非常危险,11名工作人员认为乙脑发病非常严重;每个月乙脑预防疫苗接种花费的时间为1~4天,平均时间(2.51±1.17)天,3名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认为乙脑或疫苗不可与麻疹等疫苗同时使用,76名认为按照上级规定进行;家长拒绝给孩子进行乙脑免疫接种的原因有认为乙脑疫苗的效果不佳,担心小儿发生不良反应;74名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认为应加强乙脑疫苗的宣传可以提高乙脑疫苗接种率。结论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对疫苗临床反应的掌握程度较高,但是对乙脑及其危害性的认识程度较低,应加强乙脑知识的宣传工作,提高接种率以减少乙脑的发生。

  • 标签: 预防接种工作人员 乙型脑炎疫苗 可接受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公立三级医院在职医务人员的高尿酸现状,并为其高尿酸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该院体检中心体检数据系统中回顾性查阅2017年体检的在职医务人员相关资料。收集一般情况(年龄、性别)、血尿酸等数据。并对男性血尿酸>420μmol/L;女性血尿酸>360μmol/L者进行6个月的综合干预后,对患者的血清尿酸进行检测,并与干预前对比观察。结果本研究中医务人员的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均较高,男性的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患病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女性(P<0.01),年龄大于30岁的医务人员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明显高于年龄≤30岁的医务人员(P<0.01)。结论医务人员的高尿酸血症情况堪忧,特别是男性中老年医务人员,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一系列生活和饮食习惯干预,可以明显降低单纯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

  • 标签: 医务人员 高尿酸血症 患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方法结合常规质控方法,对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存在问题进行改进。结果实施品管圈后,医护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的知晓度、手卫生执行的依从性及正确性均得以提高,实施前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整改中的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完善并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重症监护室 医护人员 提高 手卫生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优质服务理念引入手术室护理中的方法及其对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中以我院住院部2015年1月~2015年6月期间为实验阶段,以2015年7月~2015年12月为对照阶段。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按照优质服务理念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对比观察两组护理人员自我效能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差异,并就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自我效能评分为(28.5±0.6)分、护理质量评分为(98.5±0.6)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0.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优质服务理念对提升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有确切效果,对改善护理人员工作效能,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均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优质服务理念 护理 积极性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和了解某市三甲医院急诊与危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方法选择某市三甲医院急诊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78例,采取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婚姻状况、编制状况等方面评估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结果在急诊与危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调查中发现,32.05%的人对医院工作相对满意,38.46%的人对医院工作一般满意,30.76%的人对医院工作不满意。结论在本次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中,职工的满意度综合较低,究其原因与医院的管理制度有关,同时,具备不同特征的医护人员对于工作满意度也存在着差异。医院对于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优化管理措施,改善医护人员工作环境,提升急诊与危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

  • 标签: 工作满意度 医护人员 调查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精神科暴力行为及其对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研究的相关文献,阐述了精神科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特征、对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预防的对策及目前相关研究的不足。

  • 标签: 精神科 暴力行为 护理人员 心理健康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工作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06月至2018年06月共16例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心理健康干预,与干预前1年进行对比,分析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的影响。结果干预后院内科室缺陷发生率、同事矛盾发生率均低于干预前,工作人员满意度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工作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应当重点关注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从而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安全,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 心理健康状况 工作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银川市三甲医院1246名护理人员对抗肿瘤药物的认知程度及对防护设备的依从性。方法采用密闭式问卷调查法对护理人员学历与抗肿瘤药物的认知程度、对各职业防护设备的依从性进行研究。结果银川市三甲医院护理人员学历层次不同对抗肿瘤药物的认知程度也不同,但相关性不显著;护理人员配药时戴口罩及配药时立即洗手的依从性高,配药时穿防护衣及戴护目镜的依从性最低。结论银川市三甲医院护理人员学历水平与防护知识认知程度相关不显著,对抗肿瘤药物职业防护设备依从性低。

  • 标签: 三甲医院 抗肿瘤药物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ICU护理工作人员负性情绪及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中2017年3月—2017年12月间入职的60例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均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30例工作人员。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方式,实验组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根据两组工作人员的心理状态评分和护理服务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工作人员的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服务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ICU护理工作人员的管理中,不仅能改善工作人员的心理状态,提高工作的积极性,还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 ICU护理工作人员 负性情绪 护理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武警医院医疗救护分队参加拉练及演习行动时,通常是时间紧、任务重,在前期充分了解需求的前提下,理清责任,为行动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本文首先概述了武警新疆总队组织武警医院医疗救护分队参加拉练及演习行动中的护理人员职责,然后进行了意义与配套措施分析不断优化各类医疗物资储备结构、建立高效的医疗物资筹措指挥体系、完善各类行动的物资应急筹措预案等。

  • 标签: 武警新疆总队 武警医院 医疗救护分队 拉练 演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临床输血患者的护理中输血路径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医院输血的患者(50例)当做分析的对象,遵入院顺序分乙组和甲组,每组25例。此次研究患者均常规护理,研究甲组实施输血路径,对患者的输血差错、满意度、护理人员掌握相关知识情况进行总结。结果25例甲组患者,满意16例,一般满意8例,1例不满意,临床总满意率为96.0%,乙组25例患者中,满意9例,一般满意10例,不满意6例,临床总满意率为76.0%,与乙组患者相比,甲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较高,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输血差错率大于甲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乙组护理人员的基础知识评分、法律法规评分、技能操作评分小于甲组护理人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输血患者的护理中,输血路径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输血差错发生的概率,还提高护理人员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 标签: 临床输血 输血路径 输血差错 满意度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