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当前阶段,乡镇医院的主要治疗对象是中老年患者,因为患者的年龄偏大,其本身的文化程度不高,甚至还有很多人不识字,家中子女长年外出打工,在交代用药以及相关事项等方面有时沟通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用药依从性较差,为此,加强乡镇医院门诊发药工作水平,提升药房服务质量,让患者满意。为此,文章中围绕改善乡镇医院药方服务质量,提出了几点建议。

  • 标签: 乡镇医院 药房服务质量 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CA对护理文书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于2018年01月—05月抽查终末护理病历100份作为常规组,分析总结其缺陷、问题,并进行RAC分析,实施针对性的优化和改进,并将优化和改进之后的2018年06月—12月100份终末护理病历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文书质量控制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病历缺陷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RCA控制护理文书质量,效果确切,患者安全也得到了有效保障,护理质量也得到了有效提高,值得在临床中借鉴、普及。

  • 标签: RCA 护理文书 质量控制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因素,使腹腔镜器械的清洗质量达到最佳。方法通过检索查阅近几年的相关文献,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分析归纳总结所得。结果从预处理的重要性、清洗用水的选择、清洗剂的选择、机械力、时间、温度等5个方面阐述影响腹腔镜器械清洗质量的相关因素。结论提高腹腔镜器械的清洗质量,以确保无菌物品的安全保障。

  • 标签: 腹腔镜器械 清洗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提高ICU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期间于我院ICU接受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法的不同为基础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并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提升ICU护理质量,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ICU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对于食用产品的质量安全防范意识提升很多。药品是人们参与医疗保健中重要的产品,药品的安全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药品在生产环节中存在着问题,将会直接引发药品出场质量问题。为了优化药品生产质量,在本文中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方法进行研究。希望相关的研究能够对药品生产带来帮助。

  • 标签: 药品生产 质量管理 方法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诊断试剂质量评价方案的建立,为本院选择性价比高的体外诊断试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四川新健康成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肌酐测定试剂盒(肌氨酸氧化酶法)为例,通过对该试剂的试剂空白、批内精密度、测定范围、分析灵敏度和准确度的检测,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体外诊断试剂质量评价方案。结果本次检测结果可见,试剂空白≤0.0075;批内精密度≤2.78%;测定范围相关系数r=0.9998,在0.0,70.0μmol/L区间内,︱绝对偏差︱≤4.5μmol/L,在70.0,10608.0μmol/L区间内,︱相对偏差︱≤4.84%;分析灵敏度≥0.0275;准确度︱相对偏差︱≤3.18%。结论通过建立合理的体外诊断试剂质量评价方案,有利于更加准确的掌握产品质量,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减轻患者负担并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可靠的辅助支撑。

  • 标签: 体外诊断试剂 试剂空白 批内精密度 测定范围 分析灵敏度 准确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及中成药制剂质量检测。方法通过使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于所抽取的三种不同的党参类药物的中成药制剂质量使用近红外光谱分析,得出三种不同的党参药物近红外光谱示意图,之后通过使用三种党参的近红外光谱图对党参药物以及复方丹参片的质量进行控制。结果通过对党参药物使用近红外光谱进行分析,可以有效的发现三种不同的党参药物在近红外光谱中所形成的图像是存在诸多不同的。结论通过对党参使用近红外光谱法进行分析,可以明显的得出党参两者之间所存在的较为明显的差别,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此对党参以及复方丹参片的整体质量进行检测,有效的提升了中药以及中成药制剂之间的实际质量检测水平,具有临床检测意义。

  • 标签: 中药 中成药制剂 质量检测
  • 简介:摘要合理的管理体制、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主观能动性强的实习生、良好的临床教学环境是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必备条件。

  • 标签: 临床教学 管理体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血液样本检验质量结果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2016年10月-2017年3月的3000例血液检验对象资料,统计不合格的血液样本,分析及总结影响结果质量的相关因素,并制定一些应对措施。结果3000份血液样本中,共检出八份样本结果不合格,不合格率为0.27%(8/3000)。其中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采集方法不当、保存时间/温度不当与采血量不足、送检不及时,所占比重依次为50%(4/8)、25%(2/8)、12.5%(1/8)和12.5%(1/8)。结论血液样本容易受采集方法、保存时间/温度及采血量等因素干扰而影响检验结果质量,对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非常关键。

  • 标签: 血液样本 检验质量结果 影响因素 应对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中认知疗法对患者社会功能认知的提升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同意下均实施认知疗法治疗,比对治疗前后患者社会功能认知的提升效果。结果所有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SDSS评分、ITAQ评分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疗法能够显著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认知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加以推广使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认知疗法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做好门诊分诊护理质量管理的体会评估。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门诊分诊收治的病患116例,同时于2017年12月落实门诊分诊护理治疗管理方法。将分诊护理质量管理前的116例病患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同时将分诊护理质量管理后的116例病患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组,最后统计各组的不良护理事件出现情况,同时护理管理前后对所有病患发放调查问卷,统计护理干预效果情况,并且展开组间对比。结果根据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对比两组不良护理事件出现情况可知,研究组不良事件出现情况可知,研究组不良事件出现概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对比护理干预效果方面,研究组的综合护理满意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门诊分诊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可以有效降低门诊分诊护理流程中不良事件产生,提升护理干预效果,存在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门诊分诊 护理质量管理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十八味诃子利尿丸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hinLayerChromatography,TLC)分析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分析十八味诃子利尿丸中的红花、小檗皮、没食子酸的含量。结果十八味诃子利尿丸中的红花、小檗皮与对照组药材色谱位置上,可显相同色的斑点,阴性样品无干扰。十八味诃子利尿丸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重复性试验、回收率试验的RSD分别为0.35%、1.4%、0.9%、0.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准确度,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可作为评价十八味诃子利尿丸质量的有效标准。

  • 标签: 十八味诃子利尿丸 薄层色谱分析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运行护理病历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旨在提高运行护理病历质量。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5年12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肾病风湿科运行病历60份,运用《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护理病历质量评价标准》对其质量进行评价,运用QCC管理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分析影响其得分的原因,并制定活动计划及实施方案。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运行护理病历质量得分由开展前的95.54±2.14分提高至97.98±2.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6,P<0.05)。结论将品管圈方法应用于运行护理病历的质量管理,能有效提高运行护理病历质量

  • 标签: 运行护理病历 护理病历得分 品管圈活动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护理不良事件一词被更多地使用,并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临床工作中,不良事件的暴露远低于实际发生的数量。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人们对探讨护理不良事件对护理质量管理的兴趣不断提高。本文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识及管理现状进行了如下综述。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护理质量管理 护理差错
  • 简介:摘要本文从PDCA循环基本概述对病案质量控制流程入手,对传统病案控制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PDCA在病案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策略展开了探讨。利用PDCA循环理论优化病案质量控制的流程,从而有效的提高病案质量管理的工作效率,更好的满足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 标签: PDCA循环理论 病案质量控制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策。方法以三维质量结构理论作为基础,运用检索、小组讨论、层次分析法以及函询法等多种方式对各项指标权重进行明确,然后对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结果两轮函询之后,其回收率为92.3%与96.1%,权威系数达到为0.865、0.868,协调系数为0.175与0.265,采用χ2进行检验后,发现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构建出一个包括三项1级指标,21项2级指标以及97项2级指标为主要内容的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医院依据ICU的实际特点,构建出一套专门针对护理安全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拥有较高的可靠性与科学性,可以为医院ICU护理安全质量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ICU 护理安全质量体系 评价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改善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身心状态,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冠心病 生存质量